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大唐风后 > 第358章 忍野扇爱听故事 有些小出入也乐在其中

大唐风后 第358章 忍野扇爱听故事 有些小出入也乐在其中

作者:离诡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6:20:35 来源:书海阁

儒门的治世经纬之才,魔门的祸乱天下之人,以及最终泯灭于尘埃之中,最终于历史之中销声匿迹的佛门圣僧,所有所有的的一切合而为一,才是邪王的一切,然而,这却并没有什么鸟用——可以改变世界的轨迹,然而却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生而为人的单纯的个体,终究只是命运之下弱小而可悲的杂鱼!

而现在,邪王就更是不知所踪,就是石青衣想要去寻找,也绝对无法将他找到!

而第二个可以影响石青衣的决定,将她留在长安的人,却是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妻舅,石青衣的“兄长”……

昔年,因为无意中的偶遇,使得石青衣无意中闯入了长孙无忌的生活,从而,成为了长孙无忌的义妹,长孙夫人的义女,以及长孙家小妹的姐姐,然而,后来,随着一系列令人悲伤的事情的发生,使得长孙夫人以及长孙小妹先后的离世,也从此,使得长孙无忌在这个世上,只剩下了石青衣这一个亲人。

对于石青衣来说,长孙无忌或许是一个极为与众不同的路人,然而,却也仅仅只是如此罢了,毕竟,尘归尘,土归土,在曾经引起她的心灵极度悸动的长孙夫人以及长孙小妹纷纷过世之后,她们所留下的至亲之人长孙无忌对于石青衣而言,仅仅只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朋友的朋友而已!”

然而,石青衣却也同样的清楚,在长孙夫人以及长孙小妹过世之后,自己对于长孙无忌的意义,却已经完全不同,因为自己。已经成为了长孙无忌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的至亲,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成为了长孙无忌对于自己娘亲以及小妹的情感的寄托,所以事实上。长孙无忌会为了石青衣却做任何事,甚至就连付出自己的性命。也甘之如饴。

所以,即便早就已经成为了李世民的好友,然而在面对诸多困境,就连李世民的心腹手下都心生动摇的时候,长孙无忌却会永远坚定的站在李世民与石青衣的一边。而李世民,则无疑也是极为的清楚这一点的,也因此,他才会将长孙无忌看做是自己永远可以信任的心腹之人。因为长孙无忌绝对不会背叛。而这,却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姻亲关系……

从关中战役,到西秦血斗,再到河东搏杀,逐鹿中原,一系列的战斗,一直到玄武门,长孙无忌几乎与李世民形影不离,以至于他们之间的亲密,几乎让所有的对手以及同伴都以为。这两位黄金搭档是永远不会分开的,毕竟,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的信任超越了所有人。而长孙无忌却也的确值得李世民的信任,有他在李世民的身边为他整理政务,分析时势,能够为李世民解决的很多疑难杂事……不过,此时的长孙无忌倒是的确不再李世民的身边,此时的他,却是孤身一人身在北方贫瘠而苍茫的大漠之中,暗中的在为李世民布置着一盘大棋——就如同他的父亲长孙晟曾经为隋文帝杨坚所做过的那样……!

诚然,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忠诚毋庸置疑。然而,但这却并不代表长孙无忌没有自己的见识。而事实上,为了除去能够威胁到李世民与石青衣的一切因素。长孙无忌是绝对不会讳忌弄脏自己的一双手的,所以在玄武门的时候,他才会趁着李世民与石青衣无暇分身的时候,专断的将太子与齐王的后裔全部诛杀,以为李世民除去这一后患!虽然后来,因为这一件事使得李世民一度为此而心生愧疚,然而他却不得不承认,长孙无忌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李世民所无法下手的最后结果,就必然会是这些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子侄们,会对自己的子嗣们造成重大的威胁。

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当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时候,而李世民自然也不会例外,也因此,虽然心中极度愧疚,但是在心中,李世民却对长孙无忌的做法心中暗暗感激。

而这一次,为了击败草原上的霸主,李世民强大的敌人突厥帝国,长孙无忌再一次的专断独行,从李世民的身边离开,一个人悄悄的进入到了突厥帝国境内,不过,这一次长孙无忌的行动,却并非是他谋划已久的计划的展开,而是,一个强大而又很快便即将陷入困境的势力向长孙无忌伸出了乞援的双手,而这个势力,却偏偏与长孙无忌的家庭渊源极深,以至于长孙无忌既无法怀疑对方的诚意,有难以抵挡对方的投靠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于是最终,长孙无忌决定化解与这股势力先前的不愉快,从而接纳了这一股在草原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庞大势力,并以此作为根基,暗中在草原上对各个部落势力进行渗透……

这股势力当然便是魔相宗,上古魔门传承的六大分支之一,虽然曾经在前朝的时候因为天下正道的算计与打击而大受影响,几度势力一蹶不振,然而,在魔相宗卓越的领袖魔帅的领导下,这股被迫离开中土,前往草原发展的魔门势力却前所未有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甚至一度迷惑了整个草原突厥帝国的上层,成为了草原上最具有实力的势力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就在魔相宗在草原的发展达到了极度的辉煌的时候,华夏大地,中土魔门的起源之地却因为前朝皇帝的大好喜功与各方势力的勾心斗角而最终陷入战乱,最终将前朝的整个天下打的分崩离析,而皇帝杨广本人也被自己的部将背叛杀死。天下大乱,这无疑是给了已经扎根于草原,兴盛雌伏已久的魔相宗一个极佳的机会:魔帅于是由此而制定了计划:以依旧存留于华夏内地的魔相宗残存力量以及愿意与魔相宗联手的其他魔门势力分支作为内应,联合在草原上同样具有极大势力的“大明尊教”(东传摩尼教),从而全力配合突厥帝国南下入侵中原,从而重演上古传说之中西戎黄帝入主中原,或是延续汉末南北朝时后赵石勒、前秦苻坚、北魏拓跋珪二分神州的往事。纵使不能一举定鼎宇内,平定四海。也要二分天下,然后,在从长计议。

——毕竟。自古华夏陷入南北分裂之时,向来都是北强南弱之局。而统一也往往是由北方所发起而完成,因此,即便突厥帝国一时无法完全的吞并整个华夏大地,但是只要能够在之后一直牢牢的占据北方根基,那么即便时过境迁,政权更迭,最后国家的统一,也必然会从北方开始……

不依国事则佛法难立。几乎与同为魔道巨擘的邪王一样,身在草原的魔帅也同样的领悟到了这个道理,所以,即便会因此而会将魔相宗卷入争霸天下这样极为危险的事情,然而魔帅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绝对不会动摇。所以,当这一次,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来的时候,魔帅以及他的魔相宗便终于忍耐不住,在暗中蠢蠢欲动起来。

其实从明面上来开。此时的魔帅着实拥有着不少的有利条件:已经陷入分裂割据状态的华夏大地上,无论任何一家势力都绝对不会是实力完整的东突厥帝国的对手,而魔相宗本身则就是中土文明传承之中的精英。自然,也就最为了解中土民众的心理,从而可以作为带路人,大大的降低中土民众对于突厥的抵触心理以及大大加快双方融合的过程,加之还有那个从西方异域而来的神秘宗教,那个宗教的洗脑能力之强,即便是出身于本土魔门的魔相宗领袖魔帅都叹为观止,因此最初的魔帅的确是极为的自信,相信华夏民众在自己这一方强大的突厥帝国的武力威慑。同出于对自家华夏文明的魔门学说传承的认同,以及大明尊教强大的洗脑教育这三管齐下之下。会轻而易举的认同突厥帝国的统治,从而达到魔帅心目中所想要达成的目的。

身为华夏文明魔门的传承之人。魔帅的心目之中的抱负,当然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给突厥人当带路党所带来的那一点点蝇头小利,那么一点点的世俗利益,又怎么可能会被深谋远虑,志向高远的魔帅看在眼里,魔帅所要想要的,是要让魔门的学说随着突厥帝国的扩张,进而成为这一整个世界的正统学说啊!

所以为此,魔帅首先才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发展壮大信奉自家学说的突厥帝国的势力,首先是漠北、整个草原,其次,是西域、中土华夏,然后,是遥远的极西诸国之地,南方交趾以南的更为遥远的蛮荒之地……直到世界的尽头!!!

原本,在魔帅的计划之中,草原上的东突厥帝国即便想要统一漠北,并吞西域突厥帝国,也至少需要至少两代人的努力,而且由于中原隋朝的强大,进军中原计划的实施时间其实遥遥无期,然而,随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作死行为,给了魔帅以及东突厥帝国以极佳的时机,趁着华夏大乱的时机,魔帅就势发动计划,想要趁此良机,在魔门学说的引导下,将草原与中土在突厥帝国的统治之下,合为一体。

应该说,以魔帅为首的魔相宗的准备的确极为充分,原本一分为二,并且矛盾重重的东突厥帝国各部已经在魔帅的调节下渐渐的消弭了矛盾,从而统合了实力,而在中土魔门方面,在魔帅以突厥国师这一跳出中原与天下正道争斗的超然身份许下极大的利益之后,在魔门之中,除了那些对邪王与阴后死心塌地的狂热分子之外,不少分支都纷纷的为之心动,就只等魔帅能够展示足以媲美他的承诺的强大实力,那么这些分散的魔门分支就会纷纷的倒向魔帅,向他献上足够的忠诚。

早在天下尚未完全打乱之前,大明尊教便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自己的势力触角悄悄的渗入了华夏大地,而当华夏大乱完全爆发之后,由于受到战火的波及,华夏的民众们的生活往往极为困苦不堪,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身为摩尼教东传的一支,大明尊教所宣扬的摩尼教的教义与理念,才能够异常的受到民众的欢迎。所以在这一时期,大明尊教实际是创造了一个势力飞速扩张的奇迹!!

就更不用说,事实上。由于中原的内乱对边疆的波及,在北方绵长的边境线上。很多原本与突厥帝国接壤的军事重镇都因为补给,后援的匮乏等一些列问题而出现了变乱,要么被野心家所利用而成为了一个个实际上处于独立地位的军阀,而要么,就是被向来虎视眈眈的突厥帝国趁此良机一举攻灭,而那些幸存下来的被野心家所接管的军事重镇们,也不得不迫于突厥强大的实力而先后臣服,在自愿与被迫之间成为了突厥帝国所控制的势力范围。昔日原本为了保护中土华夏文明不被草原民族所危害的军事重镇。如今,却已经成为了草原上的民族入侵华夏大地的桥头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要知道,但凡是华夏大一统的帝国,其军队主力所在之地,必然大半分布于北方的边疆,用以预防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即便是前隋朝,在经历过远征高丽而失败的那一场惨败之后,其驻扎在北方驻守边疆的边军,其数量却依然保持在全国剩余军队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由于北方寒冷的环境,以及长年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因素在内,北地的边军之精锐。绝非其他地区驻军所能够相比。

所以在几乎将触角伸入整个原前朝防线的突厥帝国,实际上是窃取了昔日前隋帝国近似于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虽然这力量由于内乱的缘故而有所损耗,并且由于实际上的各个重镇的军阀割据割据而实力被大大的分散,然而即便如此,如这样的一股强大实力的全面倒向突厥,必然会因此,而对身处于华夏腹地的民众产生巨大的恐慌……

强大的武力震慑,精明的内奸引路。以及数量庞大,战力可观的伪军。加之还有那自西域而来,神秘而奇特宗教足以快速消弭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巨大创伤的洗脑能力。使得魔帅以及他麾下的魔相宗门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次的计划,他们的优势很大……

然而,事实会果真如此么?答案是:no!

毕竟在涉及到关乎于自身的巨大利益之时,即便是有名的智者也不免为此而深陷其中患得患失,由此而失了分寸,所谓利令智昏便是如此,也因此这一次,即便是向来精明过人的魔帅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视线之中的盲点——只看到了己方的巨大优势,而没有发现那正与己方的巨大优势相伴共生的,同样巨大而致命的缺陷!

草原上的部族向来一盘散沙,因此虽说突厥帝国也如曾经草原上的霸主犬戎、鬼方、匈奴、鲜卑、柔然一样,完成了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的统一,然而这种统一的规模与高度,却是远无法与近在咫尺的华夏文明的那种高度统一相媲美,也因此,突厥帝国其内的绝大部分力量,其实都必然会被牵制在帝国内部的各个部落势力的斗争之中,而无法腾出手来,也因此,突厥人实际上能够动员全力南下进攻中原腹地的力量,其实实在有限的很,而以这样单薄的力量进入中原,那绝对无法对拥有着众多的人口以及辽阔的领土的华夏文明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而恰恰相反,这一股微小的力量会犹如一滴水进入大海一样,被华夏大地轻易的吸收,融化。

——这一问题,其实魔帅早在计划制定之前便已经有所了解,也因此,他才会迟迟按兵不动,而仅仅只是以威势恐吓华夏王朝的北方边境重镇,迫使其中一些并不坚定的官兵倒戈投降,进而成为突厥人进攻华夏的开路先锋……而这样做的好处明显显而易见:若伪军能够长胜不败,那当然能够尽可能的激发草原上各部落对于南下抢掠的**,从而减小魔帅的计划来自于各方面的阻力,并使得魔帅在草原上的影响力,更上一个台阶。

而就算伪军败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虽然是来自于北地边境的精兵强将,然而却终究不是草原上的部落出身,就算在征战中全军覆没也不会对魔帅与魔相宗在草原上的地位与势力产生什么威胁,加之能够投降突厥,本身不过就是一群意志不坚定的投机分子,魔帅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也因此,才会用这些投降的北地边军作为南下中原的开路炮灰,若是这些军队能够节节取胜固然可惜。然而若是兵败、损兵折将乃至全军覆没,魔帅固然会有所惋惜。然而,可却也绝对不会因此而紧皱眉头的!

未虑胜,先虑败,第一个问题的应对方法,其实尽在魔帅掌握之中!——然而,对其余两个致命的缺陷的认识不足以至于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这就是魔帅对自己以及宗门魔相宗不可饶恕的错误了。

魔门的势力,向来庞大而繁杂,因此不要说将其完全统合成为一体。就是能够聚拢三分之一为自己一方所用,那人则必然为魔门千百年来不世出的天才之人,然而在魔帅这一代,纵观魔门,却是一下子出现了邪王、阴后与魔帅三位惊才绝艳之辈,也因此,激烈的内斗也就不可避免。

魔帅初时曾经在这场斗争之中一败涂地,因而不得不率领着自己的宗门远走漠北,以此来避免自己一方势力会被邪王与阴后的联手而完全吞并,然而当几十年之后。留在中原的邪王与阴后终于反目成仇并且各自都出了不小的问题之后,已经在草原上立足并且获得了突厥人支持的魔帅,却趁着天下大乱的时机趁势卷土重来。从明面上来看,此时的魔帅的确极具优势,因此无论明初暗处,魔门当中向他投靠的势力不计其数,然而,即便如此,事实上,魔帅也从未在这一场暂时偃旗息鼓的魔门争夺战中能够占据绝对优势。

以邪王之坚忍,阴后之决然。即便魔帅携草原突厥人的势力大举南下收编魔门势力,然而他所能够收揽得到的力量。也不过就是魔门的一些外围势力罢了,不要说对于邪王与阴后的嫡系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就是除魔相、花间、补天、阴癸之外的其他的魔门四大传承,也并没有对魔帅此时的到来所表现出的强大表现出任何的或热切,或恐惧的态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要知道,除了天莲宗的宗主安隆是邪王的死党,因此必然会誓死站在邪王的一边以外,无论是道祖真传,还是邪极宗与灭情道三门,都与邪王与阴后有着不小的矛盾,邪极宗也就罢了,毕竟在邪帝向雨田死后,由于激烈的内斗,使得邪极宗不但一盘散沙,势力更是大幅度衰退,甚至到了不被魔门一些二流分支看在眼中的地步,然而,无论是灭情道还是道祖真传,虽然这一代并没有涌现出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是因为有老一辈成名高手的坐镇看家,虽然其所掌握的势力也不得不因为邪王与阴后的强势而遭到逐步的蚕食,却必然主体尚存,也因此,若是魔帅的这一次强势出现能够真的改变魔门的格局的话,虽然魔门之中处处勾心斗角,然而想来,无论是灭情道还是道祖真传,甚至就连一盘散沙的邪极宗也必然不会过分爱惜羽毛,从而对魔帅表现出那样冷淡的态度的。

唯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那些精明过人的魔门上一代老狐狸们,对魔帅其实并不看好。

毕竟,魔帅虽然号称精明,为魔门数百年来不世出的人物之一,然而昔年,却是轻易的就被邪王与阴后所击败,而那时的邪王与阴后,甚至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个魔门第三号天才的身上,因为对于双方来说,对方以及天下正道一方所出现的宿敌,才是他们所需要重视的对手,而魔帅却并不具备与他们相提并论的资格。

天才总是孤傲的,而也正是这一种天才的个性,使得天才们往往只认同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而很不幸,从一开始,魔帅便连进入到他们这一层次的资格都不被认可,也因此,即便当几十年之后,魔帅携突厥势力强势归来,占据魔门统治地位的高层们,却依然也不认为,此时的魔帅能够成长到与邪王或阴后一较长短的资格。

掉了毛的狮子也是狮子,发了疯的邪王也是邪王,就算留下了自己的女儿作为破绽,却因为有破绽,所以更为危险,尤其是这些年中,邪王虽然一直按兵不动。几乎从不在人前显露踪迹,然而他的威名却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而是恰恰相反。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代黑暗中的神话。

况且邪王并非独自一人,其手中所牢牢掌控着的花间、补天、天莲三大魔门分支势力。几乎占据了魔门力量全部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一股庞大力量,即便魔帅能够完全的拉拢到灭情道与道祖真传结成同盟,也依然有所不及。

可以说,此时的魔帅虽然看似强势,然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他都依然远不是邪王的敌手,就更不要说。此时的魔门之中,还有着另一股势力的首领阴后在一旁虎视眈眈了。

相比于强势而令人恐惧的邪王,身为女子而又同样出了状况的阴后当然同样有所不及,然而,曾经的她亦也是足以在各方面碾压魔帅的强者,而且,也正是因为身为女子的天然劣势,使得魔门之中对于邪王恐惧的势力会纷纷的向阴后投靠,以此联合起来抵抗邪王的强势。

应该说,即便在统领除魔相、花间、补天以及天莲四宗之外的全部魔门的一半力量之时。阴后依然不足以此来对抗仅仅拥有魔门三分之一力量的邪王,然而在这一时候,阴后身为女性的优势便再次的体现出来:曾经因为自身美貌而名动天下的阴后。江湖之中的仰慕者亦是众多,也因此,虽然厌恶魔门自私而又偏激的行事风格,然而一旦在魔门内斗之中阴后不敌邪王,无论是一代天刀宋缺,还是蜀中霸主解晖,甚或黄山逸民欧阳希夷等江湖名宿都绝不会吝惜出手相助,也因此,阴后才能够以智谋武功都不及邪王的情况之下。与邪王对峙多年,将魔门一分为二。

而魔帅的归来。表面上是打乱了这二十年来魔门的固有格局,实际上。却仅仅只是削弱了阴后的势力,对邪王却基本毫无影响——邪王的手段,不单是他的敌人为之心惊胆战,就是他的直系属下,又何尝不是战战兢兢,外围的旁系背叛也就罢了,邪王绝不会因此而放在心上,可是,若是有邪王的直系属下胆敢于背叛邪王的话,那么普天之下,又有何人能够阻挡邪王的杀意,恐怕就是邪帝复生,四大圣僧齐至也未必能够有用!

所以,哪怕魔帅从一开始就是打着拉阴后一同对付邪王的打算,他的这一盘算盘也是从一开始就打不响的,就更不用说,那时的魔帅早早的就与阴后结下了不小的梁子,阴后对于魔帅的恨意,恐怕在那一段时间还要超越了她的旧情人邪王石之轩呢?

所以,即便阴后不会与邪王联手一同对付魔帅,在坐山观虎斗的时候落井下石却是一定会做的,然后,就是对即将失败的魔帅趁火打劫,从而为自己一方获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后来,魔帅在魔门布局上的失败便早已经注定,并不是他高估了自己,而其是他错误的估计了魔门内斗的激烈形势,同时,也因为邪王与阴后各自所出现的状况的缘故,而因此低估了自己的敌人……

——魔门的实力,实在太过庞大了,作为发源于上古的华夏文明主体的另一面的体现,魔门几乎将自身的触角延伸到了整个华夏版图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无数平庸的生活着的人们,重生到死近百年的匆匆时光,却或许连他们自己也都不知道,他们其实,是魔门的外围的基层!

就是这样的一股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势力,固然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迅速的转化为强大的军事武力,却可以在其他任何的某一领域如情报,人文地理,等等方面,发挥出极大的效力,可以说,掌控住魔门三分之力的力量,也许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夺取这一整个天下,然而,若是有大一统王朝无法掌控魔门近三分之一的力量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所谓的大一统王朝,其实是名不副实的!

——所以唯有知晓的多了,才能够明白,为什么一千五百年前后左右,圣人周公会如此的看重文化、文明的发展以及其衍伸了……魔门的内战,实质上有别于军事上的胜负争锋的,有关于人文精神层次的另一层面的战争。(未完待续。)

喜欢大唐风后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唐风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