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世子的崛起 > 第830章 工具人+战后布局

世子的崛起 第830章 工具人+战后布局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3:55:36 来源:书海阁

九月十八赎买战俘就已经开始,交易地点在惠州边境,景国实际控制线往北五里一处临时搭建的亭子里。

赎买费必然是一大笔钱,但许多家族也选择只赎买男嗣,而不管女眷死活。

此举在这个时代并不令人意外,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男嗣还未断绝,家族血脉就可以延续,至于女人,他们这样的豪门大族还会怕没有女人么?

李星洲没有见任何人,其实许多人已经隐晦的提出期盼和他见面,甚至愿意付出高昂代价,有的送钱,有的暗示家里有漂亮女孩,毕竟景国皇太孙在上京干出的事,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好色之徒。

这场持续一年多的景金之战后,天下局势逐渐明朗,金国沦落到如今地步,很多人已经开始打其他心思了,开始为自己为家人谋求别的出路。

想讨好李星洲的人全天下大有人在,金国国内也是如此。

李星洲一个没见,偏偏阴绰绰的见了来赎人的蒲察翼。

蒲察翼就如他预料的一般,没足够的钱赎买所有蒲察家的人。

蒲察家几乎全家被狄至俘虏,而他们家在辽阳的府库也被搜刮一空,蒲察翼拿不出钱赎买那么多人、

蒲察翼最终只赎回长子及其他男嗣,但保证一年之内会凑够足够钱财赎回家人,希望他的家人得到善待。

李星洲表示可以答应,随后东扯西扯说了很久,话不投机也强行谈话,以李星洲如今权势和实力,蒲察翼无拒绝,只能无奈随意附和。

不过蒲察翼全然不知他被坑了。

因为李星洲在众多求见的人中只见了他一个!

而蒲察翼的女儿又在他手上,到时候金国人会这么想,金国国主会这么想?

不过这些影响需要时间沉淀,蒲察翼才会慢慢品出其中变化,不知道到时他会不会骂娘。

.......

等待期间,九月二十一,李星洲接到南方传来的圣旨,传旨的居然是翰林院一个叫周维的官员,他推测皇帝大概对此事十分重视才有此举。

接旨需要焚香斋戒,沐浴更衣,不过惠州这样才经战乱的城市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一切从简,好在周维也不是什么迂腐读书人,没在细枝末节纠结。

李星洲本来也打算撤军了,关键在于善后,所以接旨之后他没有着急往南,而是开始部署。

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稳定人心,从今往后,从惠州以南,辽阳以西的所有土地、人民都将是景国的国土。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国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一个可近可远的概念,孟子有名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句话平日可能还不明显,一旦打起仗来,到国家命运选择的时候就会显得淋漓尽致。

没有民心所向,再多的人口也组织不起军队,组织起来也没有战斗力。

所以在惠州,中兴府,辽阳一带以后必然与北方对峙的第一线,更需要扩大影响力,获取民心,让这些百姓对景国有归属感。

要得民心,首先就是宣传。

李星洲已经准备免去遭受战乱的几个州两年赋税,同时下令军队掩埋尸体,帮助百姓清理水源,严令禁止军队对惠州以南的土地烧杀抢掠。

但他做的这些事,必须让百姓知道才行,如何让百姓知道?在当下识字率低下的年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基层官吏的宣传。

不过在这一地区,契丹人,汉人,女真人,溪人等等各民族混杂,当地通用方言和汉语不同,派自己人肯定不行。

好在李星洲捡到一个乌林晃。

乌林晃,女真大族之后,金军第一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结果自己胆小怕事抛弃山海关跑了,躲到宁远。

宁远城破时,他还是被俘了,在李星洲面前磕头求饶,请求受降,还表示他以后会尽心尽力为景国做事。

当时众将都觉得这人是软骨头,靠不住。

杨洪昭提议杀了他,然后昭告金国,以打击金军士气,毕竟前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被俘杀,对金军士气打击必然很大,有利战事。

不过李星洲力排众议没杀,还接受他的投降,把他好好留到今天,为的就是让他帮忙。

有一个词叫“皈依者狂热”,说的是一种现象,在宗教信仰中,中途加入的皈依者常常比原生信教者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虔诚,甚至达到令人费解的地步。

这在心理学上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现象。

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一些国家的留学和旅居国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对于外国规则的遵守和崇尚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原住民。在攻击和抹黑自己祖国方面,甚至比敌对国更加积极,卖力,极端。

有时候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会一脸懵逼,我们有你们说的那么高大上吗?

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老话,“二鬼子比鬼子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从心理上分析,这类人内心空虚,没有足够精神支柱,急于寻找新倚靠和安慰,所以想通过“投名状”来获取新团体的认同。

但又因为其表现出的软弱和不可靠,无法给人安全感和信任感,往往无论是急于融入的新团体,还是急于撇清关系的就团体都会看不起他们。

所以这类人就会越发敏感、极端,越发想通过极端行为获取新团体认知;

可其实无论什么团体,对于这样表现出不可靠和极端的个体天生就会抵触排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乌林晃此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这种墙头草见景国势大,金国势微,他又得以投降景国,必然会用尽一切手段证明他对景国的忠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压自己原本的同僚同胞以表忠心。

既然如此,让他去宣传自己的宽大为怀的政策,他肯定尽心尽力,既能表忠心,又能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让金国那些硬骨头不投降的人后悔,以消除他内心隐藏的自卑和焦虑。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对于他这种人,金国人恨他,景国人也看不起啊。

李星洲不会重用,此时他还有价值,等他没价值了,李星洲可不打算留这样一个人。

他今天能这样轻易就从金国改投景国,往后蒙古南下,他岂不是轻而易举又投蒙古人去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埋炸弹。

这样的不确定性李星洲不能留着,不过事不能这么做,他毕竟投降了。

当然,李星洲也不怕没理由动他,乌林晃这样的人是会给自己挖好坟坑的,因为皈依者崇拜,因为“二鬼子比鬼子凶”。

.......

“乌林晃这人我把他放在你手下,前两年你大可放他去任意作为。”

惠州城头塔楼上,李星洲对身边的杨洪昭道,这里只有他们两人,大军就要北归,李星洲决定留杨洪昭主持北方,暂代行辽东路、辽西路两路节度使事。

军中也只有杨洪昭这位稳重的老将适合。

不过有些事他需要亲自交代。

杨洪昭皱眉,“殿下,乌林晃不是善类,此人摇摆不定,有没什么能力,除了花言巧语,临时站队什么也不是,老臣觉得.......”

李星洲抬手制止他,然后直言:“我也看不起他。”

“那殿下为何?”

“看不起他,不等于不用他。”李星洲双手叉腰,半歪着脑袋看向南方苍茫大地:“杨大人,你可知这惠州往南,中兴府,加上沿海各州,是金国最富庶的地区,这些地方多少豪门大族,经营数百年了。

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契丹人来的时候他们投降得快,女真人来的时候他们又投降得快,如今劳资北上,他们也望风而降了,一点打土豪的机会都不给,啧啧......”

李星洲啧啧嘴:“我本来还想着从他们那榨些钱出来拿去南方修路呢。”

杨洪昭汗颜,“要不要老夫发兵?”

“不用,也不行。

毕竟往后他们就是景国子民了,动刀动枪影响不良,容易失民心。”李星洲说着看向他:“况且即便要取,也不能你来背锅。”

杨洪昭一生经历很多,也算老狐狸了,似乎回味过来什么,眨眨眼道:“殿下是说乌林晃......”

“不错。”李星洲毫不避讳点头:“他就是来背黑锅的,此人现在正绞尽脑汁如何向我纳投名状呢。

只需稍微向他暗示,他肯定就会疯狂对着往日金国百姓和同僚出手,来证明其忠心。

这个阶段你暂且放手让他去做,即便心里鄙视恶心,表面上也不要表现出来。装作默许就行。”

李星洲随即一笑,“等到他把那些豪门大族收拾得差不多,大概也到天愤人怨的地步了。

他本来就是金国叛徒,民间对他愤恨,又做下招人恨的事,到时民情汹汹是必然的。

这时你就出场,代表朝廷为百姓、为那些大族主持公道,把乌林晃收拾了。

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那些大族也会更加忠诚。他搜刮聚拢的钱财拿出两成散给百姓,象征性的归还那些大族一点。

剩下的......嘿嘿,封存起来送到开元。”

杨洪昭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点头,“殿下高明!这样既理所应当的除了乌林晃这靠不住之人还不留话柄,又能借机收拢民心,搜刮大族的钱财。”

李星洲点头:“记住,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

“殿下大可放心!老臣定不辱使命,报效殿下。”杨洪昭信誓旦旦的说。

“还有,两年只是我预估的时间,什么时候收网需要看民意表现,你自己拿捏,如果乌林晃对普通百姓出手,你要适当敲打,不要伤了民心。”

杨洪昭点头。

李星洲接着交代:“还有一事也要关注。

如今金军残余分外两部分,一部分是上京的近卫军,还有一部分是完颜宗弼的精锐,已经退到东北雪林中。

完颜宗弼和完颜离这两叔侄本来就不合,这次大战中完颜宗弼更是违背国主完颜离的命令,仇怨只会加深,很有可能起摩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事老臣也有所耳闻,如果他们能打起来就好,我们压力会小很多。”

李星洲笑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不要如果!

他们没有摩擦,就帮他们制造摩擦!

如今他们双方势力都与我们接壤,要做手脚还不是轻而易举。

再说我们可以动一些其他手段,如今金国失去最富饶的土地,大量青壮战死或被俘虏,还要付岁贡和赎人,可以说内外交困,接下来百姓生存状况肯定每况愈下,这种时候最好收买人,明白我的意思么。”

杨洪昭点头:“老臣明白!”

李星洲嘿嘿一笑,“等他们打起来,我们两边都好卖东西。”

随后他又给杨洪昭推荐了固立川,“平州守将固立川,这人年纪轻轻,却忠勇有谋,可以重用,杨将军有空多指教指教他。”

李星洲之所以推荐固立川,是因为如今景国获得的领土东西都有重心,他已经准备将这些土地化为两路,辽东路,辽西路。

西面中兴府,东面辽阳府,杨洪昭不可能同时驻守两地,需要得力的副将帮手。

“老臣谨记殿下教诲。”杨洪昭认真的说。

“别说教诲,既然这些地方交给你,我就信任你,很多事需要杨大人自己去想,自己安排。如今只是代行节度使,如果做得好,说不定来年就要恭喜杨大人高升辽西节度使了。”

杨洪昭听完,顿时老泪纵横,直接单膝下跪,“老臣定不负殿下所托!”像他这样的戴罪之人,本来没想过能有翻身之日了。

没想到如今跟随陛下北上,居然又重获机会,而且是代行两路节度使大权,此等殊荣,做梦也没敢想过,人生起落,令他百感交集,心中对皇太孙的感激和亏欠无以言表。

......

当晚,李星洲召见乌林晃,与他共用晚餐,表示恩宠。

席间乌林晃百般讨好,不断贬低他的老东家金国来衬托景国如何厉害,如何繁盛。

李星洲不是昏人,不会因为这种低级吹捧而洋洋自得。

这五六年来虽然烂事没少干,但至少是有底线的,心里对乌林晃很反感。

金国是他的祖国,也曾辉煌过,出了许多人杰,却在他嘴里好像一文不值似的。

上代皇帝完颜乌骨乃一代雄主,带三千多人出辽东,短短两三年把北方第一大国辽国打得苟延残喘。

长公主完颜盈歌巾帼不让须眉,以女儿身驰骋沙场深受将士拥戴;

刘旭身为宰相意思深远,洞察大局,知恩图报对先皇忠心耿耿,一心为公;

耶律脱乎战争经验丰富,爱护士卒,最终不敌也以死明志慷慨赴死;

完颜宗弼用兵如神,灵活通变,说实话,如果新军没有新式火枪和火炮,他没有望远镜,说不定还真会栽在完颜宗弼手上。

这些人如今或败或亡,但人人都是人杰,却被乌林晃说得什么都不是。

对于这样的人,别说金国人恨他,李星洲也很厌恶,虽然表面笑嘻嘻,心里早已经为他安排好了死法,连坟坑挖在哪都给他想好了。

随后李星洲一方面嘘寒问暖,对他表示“关怀”,然后给他官身,提出让他负责在民众中宣传新官府的好,把他制定的新惠民政策和景国法律向这些地区的百姓宣传。

同时让他负责安排联络北方文人,以后在辽东路,辽西路教授汉字,将中原汉话作为官话。

这些事交代之后,又有意无意的抱怨对当地大族的不满,表示这些大族私下聚财千万,却不愿拿出一部分给朝廷,迟早要收拾他们。

果然,一回头发现乌林晃竖起耳朵听着,还连连点头。

李星洲明白目的达到了。

........

九月二十六,李星洲结束人质赎买,随后带着剩下二百多人没人赎买的认知南下。

这些人中,有九成以上是女人。

年纪大的都被李星洲放了回去,带着她们也是累赘,说不定没到开元就死在半道了。

杀也不好,活到这个年纪不容易,要是再年轻点的男人李星洲肯定直接吊死他们。

至于剩下的女子,十有**没人会来赎买了,他准备赏赐给战场上功劳大的将士,对这些女人也算个较好去处,至于会被如何对待,那就看她们命好不好了。

不过有一些例外就是蒲察家没被赎走的十九名女性,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三十九岁。

是蒲察伶的侄女、嫂子、弟妹、妹妹之类的亲戚。

在蒲察伶再三求情,百依百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李星洲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前提下,同意不杀也不把她们送人,带回开元安置,在开元有亲人蒲察伶也不至于孤苦伶仃。

到九月二十九,各路大军重新会师锦州。

根据之前承诺,李星洲将各州府库中搜刮来的财务统计,大部分分发犒赏给将士,此事狄至,魏雨白,严申,参林主理。

李星洲自己也捞了许多好处,府库财宝的一部分,还有金国贵族赎买人质的钱,都是一大笔横财。

喜欢世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世子的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