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汉光武 > 第121章 昔年种蒺今收瓜

大汉光武 第121章 昔年种蒺今收瓜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7:16:56 来源:书海阁

“哈,哈,王,王夫子您小心!”众学子废了好大力气,才强忍着没有哄堂大笑。但是在肚子里,却对王修愈发的鄙夷。

然而鄙夷归鄙夷,大伙心里却非常明白,王修所做所为,放到太学外边,恐怕再正常不过!

常言道,雪中送碳者少,锦上添花者多。今天皇帝那句“朕要亲自酬谢他的功劳”,已经等同于当众宣布,刘秀飞黄腾达在即。有心人若此刻不来拉关系,套近乎,更待何时?

果然,不出大家伙儿所料。王修前脚刚走,后脚,便又有另外两个平素指点过刘秀学问,但远远称不上尽心的“公车”,联袂前来拜访。话里话外,不住地提醒刘秀,“苟富贵,勿相忘”。刘秀无法当面拒绝,只能连连点头。直到把脖子都点酸了,这二人才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随即,第三波和第四波客人就不请自来。

于是乎,当晚刘秀的寝馆,竟比过年时还热闹的十倍。足足折腾到了后半夜,才不再有“贵客”登门。他被累得筋疲力尽,草草洗漱了一下,立刻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晨起来,两只眼眶都黑了大半圈儿。

带着他同车前往皇宫的太学祭酒刘歆见状,少不得又唠叨了一路。等师徒两个来到皇宫门口,负责通传的宦官看到刘秀精神萎靡,也立刻皱起了眉头。好在召见刘秀师徒的安排,乃是皇帝王莽昨日亲口所定。上上下下无人敢节外生枝,才避免了有人趁机借题发挥。

饶是如此,等轮到刘歆(秀)和刘秀师徒俩觐见的时候,也到了差不多正午。曾经在诚意堂内替皇帝颁发奖赏的欧阳公公,亲自将刘歆(秀)和刘秀师徒两个,带进了未央宫。然后又在青砖铺就的甬道里,走了足足有一刻钟之久,才来到了宫内的一座小门儿前,将二人又交给了另外一名姓胡的年青宦官。

”怎么好像没睡醒一般?难道太学里,没有教你面圣之前要养足精神么?”胡姓太监虽然年纪不大,脾气却不小。看刘秀精神萎靡,面色灰败,立刻皱起眉头大声呵斥。

“中涓有所不知,此子昨天听闻陛下要召见,立刻惶恐难安。从中午一直到下半夜,都在反复练习面君时的礼仪。故而,故而,精神头难免有些不足!”唯恐刘秀反应慢说错话,祭酒刘歆(秀)抢先一步,笑着回答。同时用手悄悄地推了一下刘秀的后背,示意他主动向胡姓太监行礼。

刘秀向来分得清楚人心善恶,立刻躬身下去,长揖及地,“启禀中涓,学生,学生昨天高兴过了头。所以,所以一宿都没睡着。失礼之处,还请您老帮忙在圣上面前陈说一二!”

“顺子,此子在太学里连续三年大考,都未出前十。只是见识少了些,乍蒙陛下垂青,方寸大乱!”欧阳中官早就得到了刘歆(秀)的好处,也笑呵呵地在旁边帮忙分辩。

胡姓宦官是何等机灵的一个人,见太学祭酒刘歆(秀)和自家同僚都主动替年青人开脱,立刻就换了一幅面孔,笑着点头:“哦,原来是高兴得一宿都没睡着觉!不奇怪,一点儿都不奇怪。不止是他一个,很多地方官员来长安面圣,也经常惶恐得彻夜难眠。来吧,跟上咱家。你们师徒两个走快些,不要东张西望!”

“多谢中涓!”刘歆(秀)和刘秀师徒齐声道谢,迈开小碎步,紧紧跟在了胡姓宦官身后。

刘歆(秀)出身于显贵之家,其本人在前朝成帝时,就曾经多次受到过召见,对皇宫内部一点儿都不陌生。因此,无论是走到什么地方,都泰然自若。而刘秀,却是个不折不扣地百姓家孩子,在来长安求学之前,连县衙里边什么样都没看过,更何况是皇宫?因此,走着走着,就感觉到有一股雄浑之气,穿透了自己的外袍,皮肤,再透过血肉骨骼直扑心脏。

这是他祖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里边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隐约都带着某种神圣的气息。掠过屋檐的北风,和冰面下的流水,似乎也在发出喑哑的呼唤。呼唤着深藏于他灵魂深处的骄傲,还有深藏于血脉深处的尊严。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不知不觉间,刘秀的上下牙齿就开始相撞。心脏狂跳,手臂和大腿上的肌肉,也开始不停地颤抖。

有了先前那段说辞做铺垫,胡姓宦官还以为他是人小胆怯,立刻故意放缓了脚步,笑着冲他点头。刘秀礼貌地拱手道谢,心里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因为紧张而颤栗,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某种说不清楚,也不能宣之于口的理由。

长安原本是秦朝一个乡,大汉高祖五年,丞相萧何奉命,在一片废墟之上筑城。大汉高祖七年,造未央宫。同年大汉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高祖曾经亲历秦末战乱,因此给借用长安乡的名字,将都城也取名为长安。寓意,长治久安!

随后,大汉文帝,大汉景帝、大汉武帝,都多次增筑城墙和皇宫。前后经历了近百年时间,才将长安城和大汉皇宫,打造成了现在的规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景帝的第六子,受封长沙王。随后依照推恩令,长沙王的儿孙不断被消减爵位,到了第四世,只能做个县令。第五世,就是刘秀和他的两个哥哥,都变成了普通人。

这些,都是记载于家谱之中,刘秀从小就耳熟能详内容。平时没人刻意去提醒,他自己也不会专门儿去想,所以引发不了任何心绪波动。而现在,家谱上所记载了祖居,就在眼前。祖辈们曾经的荣耀,也在身侧徐徐而过。作为一个刚刚年满十八岁的青葱少年,他,怎么可能依旧无动于衷?

“文叔,为师记得,你的两个哥哥都务农为业吧?他们家书中可曾说起,南阳那边,今秋收成如何?”隐约感觉到刘秀呼吸越来越重,祭酒刘歆(秀)忽然笑了笑,仿佛很不经意地问道。

”还,还好!今年收成不错,因为弟子在太学就读,县里还免了家中部分赋税!“刘秀心中一寒,瞬间眼神就恢复了清明。

祖先们曾经的荣耀,早已成为了过去。如今,这座皇宫属于大新。而自己,正走在前去接受大新皇帝召见的路上。如果应对得当,也许今天就能被赐予官职,从此家族不必受税吏欺凌逼迫之苦。如果自己还念念不忘祖先的荣耀,念念不忘天下的归属,不但本人不可能活着走出皇宫,远在舂陵的家族,也必定受到牵连!

想到这儿,刘秀忍不住扭过头,向祭酒刘歆投去感激地一瞥。祭酒刘歆,却好像仅仅是为了缓和他的紧张情绪一样,笑了笑,继续漫不经心地说道:“还能免掉部分赋税么?那等会儿你见了陛下,应该当面道谢才是。说实话,也就是本朝,才会对教化如此重视。你能从南阳来长安就读,也多亏了陛下!”

“学生明白,学生不敢忘记陛下鸿恩!”刘秀感激地点了点头,回答得格外大声。

刘歆(秀)最喜欢的,就是他这种机灵劲儿。于是乎,又笑呵呵地谈起了当初太学大兴土木之时,皇帝是如何地认真,如何数度颁下圣旨,勒令有司全力配合。要钱给钱,要人出人,绝不准许任何官员克扣分毫……

刘秀认认真真地听着,偶尔说几句感慨或者感谢地话。又在不知不觉间,心情彻底恢复了平静。而就在此时,胡姓宦官也停下了脚步,弓着身子,对站在不远处一座殿堂门口的某个宦官说道:“赵左监,请启奏陛下,刘祭酒带着陛下昨天点了名的那个学子,前来觐见!”

“等着!”职位为左监门的赵姓宦官丢下冰冷了两个字,转身入内。片刻后,又板着一张棺材脸走了出来,“刘祭酒,陛下召你入内问话。和你同名的那个学生,暂且在外边等待!”

‘怎么是单独召见?’祭酒刘歆(秀)暗暗吃了一惊,却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先躬下身,冲着屋门端端正正地行礼,口称,“臣刘秀,谨遵圣命!”。然后提起袍子角,小跑着进入屋内。

“皇上事先派人调查我的底细?!”目送着刘歆(秀)的身影被黑洞洞洞屋门吞没,刘秀刚果平复下去的心情,再度变得紧张。“他已经知道我叫刘秀,恰恰跟祭酒同名!那他记不记得,去年赐给我青铜尺子的事情?他知道不知道,我曾经不止一次,当众打了王固和王恒等人的脸?!”

“呼——”一阵北风卷着残雪,从房顶横扫而过。纷纷扬扬的雪沫子,洒了刘秀满头满脸。刺骨的寒意,瞬间又将他的身体穿了个通透。刘秀却没有心思去擦脖子里的雪,而是悄悄地又握紧了拳头。

那把青铜尺子,他反复研究过多次,平心而论,构思绝对堪称巧妙,做工也极为精良。然而,对于一个终日埋头苦读的书生来说,此物却没半点儿用途!

那皇上当日赐下此物是什么意思?笔、墨、书、砚,都是读书人必需,而尺子又算什么?与前面四者,为何丝毫都搭不上边儿?

‘皇上也许想通过那把尺子,验证某件事情!也许当日刘某回答不出来此物的用途,反而是件幸事!’在内心深处,刘秀多次推演王莽的意图,每一次得出来结论,都能让他忐忑难安。

“如果一会陛下又问起我尺子的用途……”用力咬着下唇,他不停地给自己出谋划策。“我就,我就说,学生愚钝……不行,那反倒显得太假了,哪有经过一年时间,还弄不清楚尺子用途的。我就说,学生,学生拿着此物,专程找了匠户请教。匠户们群策群力,终于……”

“陛下有旨,宣太学生刘秀觐见——!”一个高亢的长音,忽然钻进了他的耳朵。

激灵灵打了个哆嗦,刘秀收起纷乱的思绪。学着先前祭酒刘歆(秀)的模样,先朝着黑洞的屋门行礼,口称,“学生刘秀,谨遵圣命!”然后,小步急趋入内。在门口处,恰恰与告退出门的太学祭酒刘歆(秀)擦肩而过!

喜欢大汉光武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汉光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