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564章 何须急战(二)

游龙戏唐 第564章 何须急战(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嗡……”

李积这等与苏定方针锋相对的言语一出,殿中文武官员们顿时便起了一阵骚动,没旁的,概因大家伙都知晓这两位素来政见不合,彼此间互相瞧不顺眼,旧怨颇深,往年大多是李积在压着苏定方,可自打陈子明崛起于朝堂之上起,这等情形就反过来了,双方间几回在廷议时正面交锋,都是李积处在了下风,然则具体到眼下么,却又不好说了,毕竟李恪点名要李积出面,明显是站在其一方的,而苏定方的背后无疑便是陈子明这尊大神,双方间的意见之冲突无疑将会影响到朝局之演化,自是由不得群臣们不为之着紧万分了的。

“哦?卿既言可胜,那就为朕详解一二好了。”

李恪根本没理会群臣们的骚动,嘉许地点了点头,很是和煦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可战者有三,其一,吐蕃本我大唐属国,却屡犯我天威,今,更是匿其国主之丧不报,是为不大敬,我大唐伐之,乃以有道伐叛逆,大义在我;其二,其国虽有地利之优势,诸多宿将尚在,国力不弱,然,其国周边皆敌也,南有白兰、东有吐谷浑、北有于阗,此三国皆与吐蕃有旧怨,我大唐若决意出兵,三国必会起而响应,此得道者多助也;其三,吐蕃军自恃其强,素称勇悍,其实不过尔尔罢了,较之我大唐强军,差之远矣,今,若令吐谷浑出兵挑之,必可引得吐蕃军大举出动,而我大唐则可趁机击之,一战败敌,而后以精骑尾随杀入其国,不给其喘息整顿之机会,当可毕其功于一役!”

李积这些年来过得可谓是极为的憋闷,愣是在兵部尚书这么个位置上熬了四任,都没能再进上一小步,参与的战事不算少,却总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没能捞到多少的战功,不仅如此,还屡有小败,军中第一人的位置早已被陈子明等一众后起之秀所取代,再这么蹉跎上几年,他人生的最大目标——拜相怕是永无实现之可能了的,正因为此,尽管明知此际不是攻伐吐蕃的最好时机,然则李恪只一微透出有出兵之打算,李积立马便起了附和之心思,自打跟李恪私下谈过之后,这几日来,他可是没少琢磨着战略战术,这会儿说将起来,言之有物自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嗯,懋功说得甚是,朕听着也自颇觉有理,卿等且就此议议好了。”

李恪可是个很记仇之人,当初他登基未稳之际,吐蕃人可是曾趁火打劫了一把,如今轮到吐蕃幼君上位,他自是想着扳回一局,加之对大唐的国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征伐之意甚坚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的,这不,李积的话音方才刚落,他便已是有些个迫不及待地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陛下圣明,老臣愿率军出征,不破此獠誓不收兵!”

“陛下,臣以为此战我大唐必胜,臣愿为前驱!”

“陛下,微臣请命出征,肯请陛下恩准!”

……

大唐尚武,诸将自是从不惧战,这不,一见李恪的态度是如此之鲜明,程咬金、张士贵等一众老将们顿时全都激动了起来,纷纷出列求战不休,嚷嚷声就此噪杂成了一片。

“陛下,老臣以为诸将不惧战乃我大唐兴盛之保证也,实是可喜可贺,然,窃以为此战还是须得慎重为上,倘若战而不能胜,则恐西北边陲就此难宁也,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眼瞅着诸将们这么一踊跃请战之下,李恪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几分,明显有着就此拍板定案之趋势,御史大夫来济可就有些按捺不住了,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高声进谏了一句道。

“狂悖,我大唐之强,又岂是区区吐蕃所能比拟的,大军一到,自可将此蛮国碾成平地!”

“来大人休要妄言,我军未动,便即言败,此何居心,嗯?”

“张大人说得对,以我大唐之强,又岂会不胜,来大人所言不过杞人忧天罢了,妄语也!”

……

见得来济这么不合时宜地冒出来唱反调,张士贵等一众老将们的暴脾气可就全都爆发了出来,一个个扯着嗓子地呵斥不已,那等气咻咻的样子分外的吓人,就差没撸袖子给来济来上一通子老拳了的。

“尔等休得妄言,此军国大事也,非是市井殴斗,岂能不慎之再慎!”

来济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并未被众将们的群起而攻所吓倒,梗着脖子便与众将们争辩了起来,尽管只有一人,可气势上却并不见弱。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争议既烈,姑且先行搁置,且待来日早朝时再议也不为迟。”

有着前世的记忆在身,陈子明比谁都清楚吐蕃对大唐西北边陲的威胁有多大,若是真能一口气灭掉吐蕃,陈子明自不会有丝毫的迟疑,然则在新军组建完毕之前,陈子明根本不以为光凭着眼下的唐军之实力真能平灭得了雪域高原,纵使能,只怕国力也会因此消耗殆尽,而这,绝不是陈子明所愿见之结果,问题是李恪明显是主意已定,当庭与其唱反调显然不合时宜,正因为此,陈子明无奈之下,只能是大步从旁而出,高声地提议了一句道。

“唔……,也罢,那就先议到此处好了。”

见得陈子明站将出来,李恪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无他,概因在李恪看来,陈子明定然是会支持开战的——李恪之所以对吐蕃深怀警惕,起因正是陈子明曾说过该国狼子野心,乃大唐之边患,在必除之列,前番大唐之所以会出兵救援白兰部,也正是陈子明一力之主张,如今有了灭吐蕃之良机,陈子明理应会欣然赞同才对,却不曾想从陈子明口中说出来的居然是暂缓此议,虽不是很明确的反战之表白,可意思无疑便是那么个意思,对此,李恪自是不解得很,却又不愿当庭跟陈子明有所冲突,楞了片刻之后,方才勉强同意了陈子明的提议,而后么,也不等群臣们再有甚表示,不悦地一拂袖,便即就此转入后殿去了。

“陈大人请留步。”

李恪这么一走,廷议自也就进行不下去了,群臣们三三两两地便往殿外行了去,陈子明也自不例外,只是还没等其走到殿门处,就听身后传来了何欢的招呼声。

“何公公有事么?”

陈子明循声回首望了过去,见来者是何欢,立马便猜到了其之来意,不过么,却并未有所流露,仅仅只是面色淡然地拱手致意了一句道。

“陛下口谕,请大人到御书房一行。”

何欢哪敢真受了陈子明的礼,忙不迭地便退开了小半步,而后方才恭谨地道出了李恪的口谕。

“臣遵旨。”

一听果然是李恪有召,陈子明也自不敢稍有耽搁,行了个礼之后,便即疾步赶去了御书房,这才刚从屏风后头转将出来,就见李恪正自面色阴沉地端坐在龙案的后头,明显就是在生着闷气,心中自不免有些个好笑不已,但却不敢带到脸上来,紧着便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行礼问了安。

“朕若是不曾记错,卿尝多次与朕言曰;吐蕃乃虎狼之邦,在当诛之列,今,其国正虚,恰是破敌之良机,卿为何执意不愿战,且给朕一个理由。”

李恪明显是气得不轻,根本不曾叫起,就这么任由陈子明长鞠而立着,口中问出来的话语更是寒气十足十。

“陛下明鉴,微臣确是说过吐蕃在当诛之列,然,如今时机尚未成熟,盲目而动,实徒劳无功也,若因之影响到新军之组建,却恐得不偿失,故,微臣以为此际不宜轻启战端,窃以为以我大唐国力之强,一旦各兵器工坊投入运营,快则一年,慢则两载,新军必可成军,到那时,无论是灭吐蕃还是破高句丽,皆在反掌之间,又何须急战哉,此微臣之浅见耳,还请陛下圣断。”

饶是李恪的语调极寒,然则陈子明却并无丝毫的惧色,不慌不忙地便出言解释了一番。

“唔……”

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恪原本甚坚的征伐之心当即便不免有些动摇了起来,只是又不甚情愿就这么错过了趁虚破敌之良机,但见其沉吟了良久,也自不曾就此下个决断。

“陛下可还记得与微臣的五年之约么?”

见得李恪迟迟不曾有所表示,陈子明也自无奈得很,不得不出言提醒了一句道。

“唔,是朕想差了,此事便就此作罢好了。”

这一听陈子明提到了五年之约,李恪的身子不由地便是一震,这才惊觉自己这数日来的执着实在是有些不值当,脸色不由地便是一红,自不会再固持己见,这便摆了下手,面有愧色地便将征伐吐蕃一事彻底搁置到了脑后去了。

“陛下圣明。”

李恪此言一出,陈子明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也自不曾再多言啰唣,仅仅只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