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小宝寻亲记姜妙 > 341、狠狠打脸(2更)

小宝寻亲记姜妙 341、狠狠打脸(2更)

作者:姜妙肖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6:38 来源:免费小说

  冯公公话音一落,藩王与大臣们便陆续出列,把自己准备好的礼一件件奉上。

  这些藩王里面,有几位与先帝同辈,其余的都跟傅经纶是一辈。

  他们中不乏有人心下不满傅经纶登基为帝,可是没办法,现在锦麟卫、东厂和京城三大营全都攥在傅经纶手里。

  傅经纶登基以后,东厂便换了新督主,这位督主为了给他义父表孝心,给新帝表忠心,刚上任就点了第一把火,往各地藩王身边安插眼线。

  本来就被废帝削得不剩多少实权的这些藩王,压根儿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仅不敢轻举妄动,为了防止被清算,他们还得绞尽脑汁给新帝送礼。

  才一会儿的工夫,专门摆放寿礼的长案上便堆了长长一排,从金石玉器到帛书孤本,应有尽有。

  六部的寿礼更是对应每个部门的特点专门设计,别出心裁。

  譬如,礼部是一座双面金绣大插屏,背景为江山图,正面绣着“万寿无疆”,背面绣着“国运昌顺”。

  工部改良了筒车,直接把模型搬上来。

  废帝寿辰他们都没这么用心过。

  活了二十五年,头一次过生辰,头一次收到这么多的生辰贺礼。

  傅经纶一一看在眼里,特别留意了承恩公府那份。

  承恩公给他的,是一方雕了龙纹的苴却砚,这是西南蜀地特有的砚,十分贵重。

  傅经纶微微抿着唇。

  其实,他最想要的是承恩公府库房里的那管碧玉箫。

  以前他在傅家时不止一次向承恩公求过,但承恩公都没给。

  他以为,这次万寿节承恩公会圆了他的心愿,结果还是没有。

  碧玉箫与“父亲”的疼爱,都是他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执念。

  哪怕他现在已经成了帝王,想要什么样的箫都会有人送来,而且能比承恩公府那管更贵重,音质更加。

  然而,他们送来的,始终不是他心目中想要的。

  那种坐拥万里江山却无法了却心愿的遗憾,让傅经纶对万寿节的兴致淡下去好几分。

  走神间,藩王和大臣们的贺礼已经送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北梁使臣身上。

  因着废帝杜绝与北梁往来,所以年轻那部分臣子对于北梁基本没什么了解,而上了年纪的那部分老臣,他们对北梁的印象还停留在“粮少人多”这一层上。

  北梁气候偏冷,而且土壤特殊,能种植粮食的土地少之又少,无法满足百姓和国库的需求,每年都得从他国购进大批粮食。

  北梁每一任皇帝都在想办法,然而似乎都没什么起色。

  他们能撑到现在与南齐国力相当,无非就是人傻物资多,铁矿玉石管够,一个劲地往出送,换粮食满足需求,再加之人口多,一吃不饱,从军的自然也就多,庞大的百万军队数量便是这么来的。

  想到先前北梁使臣从南齐皇城中门进,一众大臣愤懑不已,纷纷撺掇着严首辅站起来说两句。

  严首辅便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望向北梁使臣的眼神里,没带多少善意,“听闻北梁盛产铁矿玉石,寻常百姓间送礼,随随便便都能拿得出一两件玉饰,我先前见北梁车队浩浩荡荡,莫非,楚太子是给我们皇上准备了几大箱笼玉石?”

  话音一落,马上就有人哄堂大笑。

  北梁的确是盛产玉石没错,但南齐也不缺啊,更何况寿星是皇上。

  前头那么多藩王和大臣,送的一件比一件贵重,一件比一件有创意,北梁要真拿出几大箱子玉石,那跟暴发户土财主有什么分别?

  简直笑死人了!

  北梁一众使臣的面色不好看,但见太子殿下以及二皇子和公主殿下三人岿然不动,他们便只得暂时按捺住火气。

  南齐大臣还在笑,满堂嘲讽,火药味儿十足。

  肖彻却始终不吭声。

  楚澜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伸手晃着扇子扇了扇风。

  楚绾不悦地撇撇嘴,小声跟肖彻说:“皇兄,我待会儿得狠狠打他们的脸,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土老帽!”

  肖彻见她气得小脸都青了,揉揉她脑袋,“别气坏了自己,不值当。”

  “好吧,我不生气。”楚绾点点头。

  她只是觉得,南齐这帮臣子太过狂妄自大了,自己见识浅薄,还把这拿出来当做嘲笑别人的资本。

  南齐百姓有这样一帮井底之蛙似的决策者,简直就是种悲哀。

  等众人的笑声停下,楚澜才收了折扇弯起唇角,指了指长案上堆成堆的寿礼,“福禄祥云,金玉满堂,的确都是些有创意又贵重的好东西,北梁自认没法儿比。”

  傅经纬呵笑一声,“二皇子,你们北梁该不会真送了几大箱子玉石来南齐吧?”

  “那正好,御用监的匠人们最近闲了,送去给他们练练手。”有人哈哈大笑着接话。

  这时,肖彻幽幽开口,“前头已经有那么多大臣送了金石玉器,想来齐皇也不缺我北梁那么点儿玉石,北梁此次出使南齐,不为别的,只送四个字。”

  南齐大臣们齐齐对视一眼。

  傅经纶问:“楚太子所说的,是哪四个字?”

  “温饱,健康。”

  傅经纬险些一口酒喷出来,“啥?”

  睿王捧腹大笑,“噗哈哈哈,楚太子这是什么意思,担心我们皇上吃不饱饭?”

  傅经纶却皱了皱眉,冷眼一扫下头个个面露轻蔑与不屑的大臣,“肃静!”

  这一声出来,再没人敢多言。

  傅经纶再度看向肖彻,“朕对楚太子的贺礼越发好奇了,不知能否让人抬上来一观?”

  肖彻给身后的使臣递了个眼色。

  马上有人去偏殿,不多会儿就抬了三个大大的箱笼进来。

  每一个都用喜庆的团花绑着,盖得严丝合缝,完全看不到里头装的什么。

  肖彻示意,“开盖。”

  第一个箱笼很快被打开。

  大臣们伸长了脖子看,就见里头是一团团又白又棉的东西,瞧着十分轻盈。

  “这是什么?”有人好奇地问了一句。

  “没见过啊,南齐没有这玩意儿吧?”

  傅经纶也没见过,他看了冯公公一眼。

  冯公公会意,马上走下来,伸手捞起一团,送回傅经纶手里。

  傅经纶接过,在手心捏了捏,的确很软。

  不仅软,只捏这么一小会儿,就感觉手心里暖暖的。

  “这是棉花。”楚绾道:“你们南齐没有。”

  “棉花?这东西能有什么用?”先前那帮大臣仍旧不屑。

  楚绾挑眉,“敢问这位大人,你们冬天都穿什么衣裳御寒?”

  被问的是户部尚书田忠成。

  田忠成道:“自然是锦衣貂裘。”

  楚绾笑了,“你们所有人都这么穿吗?”

  田忠成有些莫名其妙,恼道,“在座的,大冬天谁没两件貂裘御寒?公主自己也有,你又何必拿这种话来噎人?”

  楚绾道:“没错,天寒的时候,本公主确实有不少华贵的御寒衣物,但在我们北梁,不止是皇族能穿暖,普通百姓也能,而且是每一个都能,你们呢?”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田忠成被噎得脸色青白交织,完全答不上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楚绾冷笑一声,“帝王一次万寿节,底下多少百姓被搜刮,说得好听普天同庆,可是你们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珍馐佳肴把酒言欢,那些成日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吃饱穿暖成问题,每时每刻都在担心缴不上赋税的百姓,他们真的会觉得喜庆,真的会觉得高兴吗?”

  一番铿锵有力的话,每一字一句,都仿佛一记响亮的巴掌,狠狠打在南齐大臣的脸上。

  众人沉默了,先前还满脸嘲讽等着看笑话的那几位,这会儿大气不敢喘。

  楚绾出列,走到箱笼旁边,弯腰拿起一团棉花,高高举起看向御座上的傅经纶,“先前我皇兄说了,我们此次出使南齐,只送四个字,温饱,健康,这是‘温’。

  在北梁,棉花早已被广泛种植,每到冬天,百姓都会用它来做衣物御寒,甚至于,给士兵们御寒的衣物,我们用的也是棉花。

  但此物对于种植条件的要求极高,不过北梁有的是人才,齐皇若有心两国邦交,到时北梁会考虑安排人来南齐进行教授。”

  教授?

  这不就是摆明了要在她眼皮子底下安插人吗?

  杨太后眉心紧紧蹙着,须臾,冷嗤一声,“扶风公主说棉花能御寒就能御寒?这东西南齐无人得见过,谁又敢保证,你不是在妖言惑众?”

  楚绾再度弯下腰,直接从装棉花的箱笼底层拿出一套已经做好的厚实棉袄,看向杨太后的眼神里,满是讥讽,“太后娘娘自己没见过,就说本公主是妖言惑众,是您疑心病过重,还是南齐锁太久了,接受不了他国的优点与长处?”

  又是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

  杨太后一张脸僵硬难看。

  她这些年都在忙着布局,忙着复仇,为的是皇权高位,哪有空去关注什么民生?

  但这位公主说话未免也太刺了,一点情面都不留,上来就直接怼她没见识?

  姜妙见状,心中大爽。

  看样子,这三兄妹是打算轮番上阵打脸啊。

  真没想到,杨太后也会有这么狼狈丢人的一天。

  ------题外话------

  今天没三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