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典妾 > 典妾 第14节

典妾 典妾 第14节

作者:青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1:40:36 来源:免费小说

  冯敏心下微软,刚刚进府的时候,她其实更倚重公平公正的蒋夫人,有个什么事情总想着找上院,不知不觉间,在蔡玠积极的攻势下,他的形象在她心里被动的可靠高大不少。她一面为他的周到安心,一面难言地忧愁。

  春梅适时地插话,“那样就好了,今来了两个好有经验的稳婆,都说姨娘怀着男胎,夫人特别高兴。”

  蔡玠冷淡道:“是吗?”

  那语调表情,怎么感觉不高兴?春梅抓抓头,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吐吐舌头跟上前面快走远的两人。

  慢悠悠从花园逛进去,路过东院门口,春鸢开门出来,抬眼便笑道:“大爷回来了?早上奶奶还在念叨呢,奶奶病了这几,心情正不好,看见大爷,这下该能开怀不少了。”

  蔡玠没说话,冯敏主动松开他的手,“你去吧,我先回去了。”

  蔡玠也没纠结,将她还没有完全抽离的手捏了捏,“晚上我过去,等我吃饭。”看着被春梅扶着离开的冯敏,扭头看了一眼东院,眉心微蹙,躲是没有法子的,他抬步上去。

  春鸢松口气,笑着走在前面,招呼芳上茶,又亲自去拿衣裳,蔡玠抬手制止,“不用了,等会儿我还要出去。”外面还有些事情要交代,不能拖延。

  柳嫣听到这话,幽怨冷笑,“你现在是见都懒的见我了?”

  “之前给你推荐生子药的那个巫医,给城西一家富豪的小妾用养颜药,把人脸敷坏了,正在衙门吃官司呢。”

  是说她有眼无珠轻易上当受骗吗?柳嫣有点难堪,脱口而出,“你多大的本事,想整治什么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就别跟我面前作怪了。”

  蔡玠脸色沉了沉,看她病歪歪的,只是不好再说什么。春鸢却快吓死了,奶奶胡说什么呢?衙门里审案子的县太爷是她爹啊,这怎么能随口中伤大爷,虽是口不择言,到底有些不讲道理,擅作主张插话道:“说起来,再有半个来月就是奶奶生了,去年在庄子上过倒有意思,为了这桩事奶奶也该把身子养起来,前儿夫人还说府里许久没热闹,该寻个事玩一玩。”

  蔡玠顺口道:“若在家里过,叫人去如意楼订几桌席面,银子挂在前院书房。”

  春鸢笑道:“大爷难不成就送几桌席面打发了奶奶不成?往年总是各种首饰,今年不如叫奶奶自己挑一个,更有意思些。”

  气氛总算松快了,春鸢也看出来大爷一点也不想聊不愉快的话题,就指望奶奶顺着台阶下来。蔡玠也望向柳嫣,除了他的心,他从未对她吝啬过任何东西,柳嫣轻咳两声,顺气道:“我要你遵守约定,等孩子生下来就送她走。这就是我的生辰愿望。”

  沉默,长久的沉默,春鸢都想叹气了,蔡玠站起来,叮嘱春鸢好好照顾奶奶,要什么只管去领,别吝惜东西。他要走,柳嫣有点激动,眼泪涌起,“你不答应,你为什么不答应?我们当初说好的,生了孩子就叫她走,你是不是后悔了,是不是已经下定决心要留下她?”

  “是。”

  正在哭诉、发泄不满的柳嫣得到这掷地有声的一个字,一下被定住了似的,热泪滚落,想说什么,张张嘴巴又咽了回去,直到那个熟悉的背影远去,仿佛要离开她的生命般越来越模糊,她才回神,满眼的哀怨逐渐冷漠。

  其实她隐隐明白娘那个时候说的帮她解决是什么意思,她是不聪明,也没那么蠢,小时候家里很多姨娘的,后来都悄无声息没了踪迹,只有她娘稳坐高台。她隐约知道娘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前她不理解,现在娘要用同样的手段帮她清理后院,她不能不知好歹,可也有点怕,她希望蔡玠能亲口告诉她,是她想多了,她就不用手沾鲜血了。

  可他就那么承认了,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坚定,既然如此,她还犹豫什么?是他先对不起她的。

  第31章 这得动剪刀

  冯敏的预产期在一月中旬,到了七八号,蔡玠将外面的事情安排好,就打算在家休息几天,偏生刺史大人有一件急事安排他去,总有个四五功夫才能回来,蔡玠一面无奈看着冯敏带人给他收拾东西,一面保证,“还有七天的时间,我尽快回来。”

  她是因为他走有一点不安心,可不敢表露出来,微笑道:“我没事的,家里东西都准备好了,夫人早就说过会亲自坐镇,两个稳婆又很有经验,陈妈妈不是也会接生吗?我不怕。”

  陈妈妈是蔡玠从前面专门调过来的,以前就给家里的媳妇子接过生,自己又生了四个,不过一重贴身的保险。他想亲自守着,想也不可能,父亲那关不好过,“我明叫冬来把你娘接过来,陪你到月子之后,好不好?”

  其实不合规矩,但管他呢,她都在这府里守了一年规矩了,生孩子这么脆弱的时候,她也想有个亲人在身边,当即便应好。蔡玠第二一大早出发,中午朱秀儿就坐着车来了,蒋夫人是知道的,倒没有见面,叫人直接领去西院,朱秀儿见到冯敏便道:“其实跟我说一声我自己就来了,大少爷还叫人去接我,听说是他身边的随从,他们出门办大事的人,不带人怎么好?”

  冯敏笑着拉母亲坐下,“你也说办大事的人,还少了随从?不过冬来去过咱们家,略熟悉些而已。家里怎么安排的,你过来陪我,我爹怎么办?”

  “你爹好手好脚,家里又不缺银子,饿不死。人一来他还催我呢,瞧我有两件做好的衣裳都没带。你看看,都是你捎回去的好料子,我捡了几匹柔软的,给孩子做小衣裳,你姑姑也做了两件,她手艺好,比我的精细多了。”

  朱秀儿喜滋滋地翻着包,她带了几件没做完的,就想着趁孩子生下来之前完工。冯敏摸着那些衣裳,又软又绵,就怕到时候用不上她们自己的,她摸摸肚子,这个孩子要离开她了。

  晚上,朱秀儿陪着冯敏睡,连春梅都被她赶出去了。冯敏叫她上床睡,朱秀儿不肯,是将被褥铺在炕上,跟大床遥遥相对,叮嘱冯敏道:“晚上要起夜或者要喝水,就喊我一声,你那个小丫头还是梦虫的年纪,正是好睡的时候,怎么好守夜呢?”

  其实春梅之前很少守夜,蔡玠在的时候也不叫丫头上来,冯敏要东要西,他就代劳了,男人总比小姑娘力气大,他又格外贴心,冯敏几乎没有什么烦难。也就回府后这段时间,春梅锻炼了出来,比以前还麻利勤快。不过朱秀儿也猜的很对,小丫头睡觉很实,不好叫,不如年纪大的人,瞌睡少。

  亲娘在身边,冯敏踏实不少,预产期就这几,朱秀儿跟陈妈妈将她看成眼珠子,一步也不能离人。蒋夫人一天三遍派人过来探望,好吃好玩的流水一般送进来,看得朱秀儿心里担忧,女儿这一胎要不是儿子,那个落差可就大了。有心想提点几句,又怕给女儿增添压力,也只好缄默。

  天气越发冷了,眼见又到了年关底下,关外是怎样的剑拔弩张,一城之隔的百姓们不得而知,大家都在积极地筹备年货,看府里的下人喜气洋洋,冯敏想到了老爹,跟朱秀儿道:“我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呢,要不你先回去看看,给爹个信儿,省的他一个人在家里挂念。”

  “放心吧,我走的时候,跟你杨婶子说了,帮着照应家里,再有你姑姑也不会不管你爹。你这眼见关键的时候,指不定就发动了,虽有个预产子,很多人都没那么准的。”

  在生孩子这方面,冯敏也是头一遭,觉得大家的经验对她就听一点,不论如何,她娘总是为了她好。没成想朱秀儿还说的挺准,还有三天呢,这晨起吃过饭,逛了一会儿院子,肚子就隐隐开始作痛,她突然停下的动作把春梅跟朱秀儿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疼的轻嘶,“有点痛,往下坠的那种感觉。”

  朱秀儿连忙扶住冯敏,跟春梅道:“这是要生了,赶紧回去告诉你陈妈妈,收拾屋子,准备东西。”

  生产需要的东西,一早便准备好了,冯敏回去就被搀进了产房,但不能现在就躺下,两个稳婆都很有经验地表示时间还早呢,不痛了便多走动走动,后面才好生。冯敏只好被几人轮流扶着,在屋子里转圈,一旦疼了就停下来,缓过劲儿继续走。

  蒋夫人来看了一回,估摸着没那么快,将刘妈妈留下坐镇,回去料理家事去了。柳嫣也派了丫头来,到了吃下午饭的时间,阵痛更密集了些,冯敏什么都吃不下,被朱秀儿劝着,吃了一碗鸡汤面补充体力,这一痛,便拖到凌晨羊水才破,冯敏被扶着躺下,望着窗外漆沉的暮色,心里空落落的,忽见春梅转过屏风,凑到床边来,激动道:“姨娘,大爷回来了。”

  蔡玠这一趟风尘仆仆,办完事婉拒了那边的慇勤相留,立刻就往回来赶,想到敏敏生产他不在身边,心里就格外焦急难耐,总算在生产前三天到了家,将累瘫的马儿交给冬来,还没问,冬来已经道:“姨娘今早上就发作了,这会儿已经进产房了。”

  冬来就感觉眼前人一闪,带起一阵狂风,那背影转瞬已经进了二门。蔡玠面无表情直奔西院,产房门前守着的刘妈妈跟春鸢连忙都站起来行礼,都被忽略了过去便有点不敢说话,看大爷那模样,严阵以待,盯着产房门望眼欲穿,仿佛下一瞬便会迫不及待冲进去。

  得到蔡玠回来的消息,柳嫣带着人匆匆过来,暂时放下之前的别扭,温柔道:“回去洗个热水澡换件衣服再来吧,都说早着呢,说不准就到明了,娘也说不必一直守着。”

  “不用,我不累。”

  蒋夫人年纪大了,熬不住,傍晚亲自来看了一眼,在厢房里等了一个多时辰,被底下人劝回去休息了。柳嫣紧随婆婆的脚步,留了稳重的婆子听消息,回到屋里睡了没一会儿,就听说蔡玠回来了,她也想这时候给他留个好印象,将矛盾掀过去,被拒绝了又道:“那先回去吃个饭,叫人做点你喜欢吃的菜,外面的饭菜想也没有家里好。”

  “我不饿。”

  又被拒绝,口吻还那么冷漠,柳嫣心里被棉花塞住了一样,呼吸不畅,再看蔡玠紧紧盯着房门,脸色也不好,心里便止不住酸涩。自从听他亲口说要留下冯敏,她便留意观察,越冷眼看越觉出蔡玠对冯敏的特殊跟在意,明明是她陪着他长大,给他一个家,他却将温情跟柔软给了另一个女人。

  好在,只要过了今晚……想到母亲安排的事情,柳嫣心头一阵复杂,对冯敏的恼恨也减轻了许多,被忽视,便没纠结,默默走到一边去坐下。大雪初霁,众人移到了旁边的厢房烤火,里面的寂静如同死地一般,有那么一瞬,蔡玠心头发慌,经不住走到门前,似乎想推门进去。

  众人吓了一跳,刘妈妈最先反应过来,上前道:“大爷莫急,这女人生孩子都是这样,疼上四五的也有呢。姨娘正是关键的时候,受了凉风或者惊吓反倒不妙,大爷要急,老奴进去瞧瞧。”

  屋里的气氛倒还好,大家有条不紊,冯敏也很有精神,刘妈妈跟冯敏说了几句话,才转身出去,一个稳婆便哎呀了一声,屋里几个人忙过去查看,脸色一下都不好。就见婴儿一只小脚先出来了,行话叫脚踩莲花生,也是难产的一种,朱秀儿最先去看冯敏的状态,痛了这几个时辰,早就快没力气了,脸色苍白,汗的头发黏在脸上,眼里面挤满了血丝。

  两个稳婆一个跪坐在床尾,一个坐在床头加油打劲儿,眼见婴儿整个小腿都出来了,底下的稳婆满头大汗道:“不行了,得请剪刀,要不孩子就危险了。”

  朱秀儿大惊失色,紧紧拉住女儿的手,“不行,这绝对不行。”这个孩子是刺史府的宝贝,可闺女也是她的心头肉,这一剪刀下去,人还能活吗?朱秀儿讲不出其他道理,只是坚持不能动剪刀,央求道:“两位姐姐,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帮忙想想办法吧,想想办法怎么才能不动剪刀,我、我也只有这一个闺女啊。”

  朱秀儿快六神无主了,陈妈妈也站出来反对,“不行,我们大爷早就交代过,如果……一定要将姨娘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我们大爷是什么身份,两位姐姐也清楚,姨娘若有事,咱们在座的一个也别得好。”这是大爷反覆强调的话,所以她底气很足。

  两个稳婆苦口相劝,孩子已经憋很久了,再不拿出来一定会有问题的,到时候主人家降罪,谁也承担不起,总之孩子是比大人重要的。要搁其他人早就妥协请剪刀了,这两个就不知怎么回事。朱秀儿身为产妇的娘,可以理解,这位陈妈妈,一个下人,怎么敢据理力争的?

  十拿九稳的事情,卡在这么个人手里。

  两面僵持不下,又不能擅自动手,姓钱的那个稳婆道:“时间紧迫,我出门去问问再行事,主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

  已经深夜了,料想也没多少人守着,打开门一瞧,钱婆子愣了一下,认出守在门前的人正是陈妈妈口里的大爷,满面疲惫,显是刚从外面回来,竟是如此上心,亲自守着。

  一看她出来,凌厉冰冷的视线便锁定过来,深夜的寒风穿过颈后,钱婆子一个激灵,心里有些发虚,不由谨慎,当机立断将原本的夸张之意收了回去,老老实实说明逆生难产的情况,保大保小的问题还没问出来,就听对面道:“保大。”

  “可是孩子……”

  “孩子……”想到期待那么久的孩子,一有空就互相打招呼,感受对方的存在,心头猛地袭上一阵剧烈的刺痛,蔡玠的声音虚下去,强迫自己冷静思考,“实在不行的情况,我要大人平安。外面都传你们两位稳婆经验最足,刺史府才请你们来,我话放在这里,今若母子平安,我给你们一人两百两银子封红,如若有一点不如我意,你们一定不会想知道有什么后果……”

  说话的人眼睛里满是猩红,气势咄咄,简直凶神恶煞,钱婆子一点不怀疑这位公子哥事后会将气撒在她们身上。原本坚定的想法开始动摇,听到两百两银子,立马下定决心,要保母子平安!原本做那伤阴鸷的事,也不过为了一百两银子,现在翻出一倍,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顾不上旁边为了使眼色,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柳大奶奶,转身回去就给老姐妹使了个眼色,“母子平安一人二百两!”

  一听这话,另一位稳婆也精神抖擞起来,很快就给出解决方案,这种情况其实她们也遇到不少,如果另一只脚一直不出来,就把先出来的这只塞回去,调整位置再生,就是这会儿也来得及。钱婆子也上前帮忙,刚动作了没一会儿,另一只脚自己出来了。

  第32章 已经够委屈了

  两人眉开眼笑,“好了,老天爷也帮忙,姨娘好福气,小少爷懂事,心疼娘不肯折腾呢。”

  这种情况最怕的无非大开胯双脚不并,容易卡死,她们俩原先也是这个打算,拖到动剪刀顺理成章,这产妇还真有点运气,丈夫矢志保大,孩子两脚齐出,不幸中的万幸,这是老天爷也不肯收人去。两个人再不敢想其他,后面老老实实、全心出力帮忙生产。

  屋里闹哄哄一团,冯敏好几次脱力小睡过去,要不是听见要动剪刀,拚命打起精神用力,情况恐怕还真凶险,好在这一遭过了,后面便顺顺利利了,孩子双手也并着规规矩矩出来了,在两个稳婆憋着劲儿似乎比她还用力的号喊鼓劲中,冯敏跟着使力,就感觉身下一空,晕过去之前听到高兴的喊声。

  “生出来了,是个小少爷。”

  真好,冯敏微微一笑,彻底睡了过去。这一次生产,伤了不少元气,这一觉睡到第二早晨还没醒,要不是脸色还好,血气充盈,朱秀儿都想上前喊她了,陈妈妈带两个乳母在东厢看着孩子,忙忙乱乱的一夜过去,孩子睡得香甜,才重新琢磨起一些疑点来。

  大爷将她安排进西院,就是因着她胆大心细,有什么就说什么,又肯听吩咐,从不擅作主张。既然发现了不对劲儿,没有瞒着的道理,当下便独自朝着前头书房去。

  蔡玠正在书房里,今儿一大早他就起来了,先去后面看了孩子跟冯敏,吃过早饭还要出门,这几斥候来报,羌人左良玉部动作很大,在大汉边塞逢义关外集结人马,目的不明。

  逢义关距离云阳城不远,属于通往中原的咽喉之地,刺史大人跟各县城文武官员都非常重视。今冬寒气人,光是云阳城就冻死了不少畜牧,城外的荒僻之地几来浓烟滚滚,焚烧尸体,更北面的西域情况只有更严重的,羌人的大汗之位尚且空悬,几个有实力的继承人不是吞并小部落壮大自己,便是朝其他邦国寻求盟友,但也保不齐会出其不意南下抢掠。

  刺史大人添了长孙,还没来得及叫抱上去看一眼,几来流连衙门没空回家。蔡玠一样不得闲,传了陈妈妈进来,打算长话短说,却在陈妈妈的讲述中,脸色越来越沉。

  “……本来这种情况,一开始就该把孩子的腿塞回去,捋顺了位置再生,却一个劲儿只管叫姨娘用力……虽半截小腿出来了,还远不到请剪刀的时候……要不是我跟朱大姐极力反对,孩子又争气,姨娘就险了……”

  陈妈妈说完,书桌前半晌没有动静,忍不住抬头去瞧,就看一向沉稳内敛的大爷从未有过的难看脸色,虽不是冲着自己来,也令人不寒而栗。屋子里的气氛令人呼吸不畅,从书房出来好一会儿,陈妈妈才敢大口呼吸。任务完成,她也不管了,赶紧回去守着小主子是正经。

  自从大爷成亲,刺史夫妇就在盼儿孙,盼了七八年,简直望眼欲穿,总算是等来了。蒋夫人这两精神极好,连云阳城外剑拔弩张的状况带来的紧张感,都缓解了几分,每里处理事务脚下生风,饭都多吃几碗,刘妈妈一三趟跑西院,将小少爷的情况带回来哄蒋夫人高兴,“今能睁眼了,黑豆子似的,又黑又亮,眉眼一看就像大爷,齐整英俊。嘴巴红嘟嘟的,倒像姨娘,大家伙都说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孩子。”

  蒋夫人笑的见牙不见眼,不忘叮嘱,“这几冷呢,叫她们仔细着看顾小少爷,往后少不了好处。还有你们姨娘,月子里可要注意,别贪凉贪冷,小厨房别熄火,缺什么只管来上头拿。”

  冯敏现在可算功臣,家里不缺东西,没必要这方面苛待人家。红英自然应是,本来西院不少事是报在她这里的。

  上院主仆几人讨论着孩子,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有人来传,说是前院的冬来,奉大爷之名,有要事禀告。蒋夫人将人唤进来,问了儿子的情况,果然跟丈夫一般,忙得不可开交,点头道:“怎么不见你娘?倒是你来说话。”

  冬来是蔡妈妈的儿子,蔡玠书房的事情由蔡妈妈管理,一般都是她来,冬来双手呈上一沓纸,垂手道:“大爷叫把这个给夫人瞧,夫人自然就明白了。”

  蒋夫人从刘妈妈手里接过,竟是几张供词,还是那两个稳婆的,越看眉心越紧,心中惊怒、恼火起伏,好半晌面色恢复如常,沉声道:“你们大爷还有什么要交代的,那两个人呢?”

  “大爷要说的都在纸上了,那两个人已经下了大牢,只看李县令怎么判。”两个稳婆接产无数,总有那么一两桩人命在手里,原来主人家不追究,如今有人给银子叫告,没有不允的。不过这个法子,夫人没问,冬来便没交代。

  蒋夫人不由叹口气,叫人下去,面对刘妈妈不解的表情,又勾起心里的气,“你瞧瞧吧。”'z

  钱、王两个婆子,刘妈妈自然知道是谁,再看纸上写的,也跟着沉默起来。这供词很清楚,系某年月,被县令李夫人召见,以若干银两相许,替她秘密办成一件事,要不动声色、顺其自然。这件事便是刺史府西院生产时保小去大,包括县令李夫人在哪里见她们、怎么许诺的,说了些什么话、给了多少订金,清清楚楚白纸黑字写着。

  刘妈妈看完也只能跟着一叹,“大爷把人下了大牢,哪怕理由充分,李夫人心里肯定明白为什么,这不是撕破脸了吗?现在又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对我不满,要我给西院撑腰做主呢。”蒋夫人实在懊恼,子太平顺了,妻妾相斗那都是二十年前在京城看过的把戏,柳嫣又实在不是个城府深的,她就倏忽了,“也是,你们大爷在外面分身乏术,将老婆孩子交给我,就指望我把人看顾周全,解决他后顾之忧,哪想会出这样的岔子。是我大意了,我就想着你们大奶奶不至于,老了老了,真是糊涂了。”

  蒋夫人一面懊恼自己粗心,一面也有些暗恨李夫人,手伸的太长了些,自家给她闺女好吃好喝,过前呼后唤的好子,只差没供起来了,还要如何?柳嫣也是,供词里没什么她的影子,可一定是她跟李夫人大吐苦水,才叫李夫人起了这样的心思。

  她一向待人宽厚,可要是有人凭借这份宽厚爬到她头上作威作福,那只好对不起了,蒋夫人叫刘妈妈送了一套闺训给东院,指名道姓给柳嫣,叫她没事在家里练练字,好好学学如何为人妇,暂时就不要出门走动了。这还是第一次,仁慈的蒋夫人如此下儿媳的面子,惩罚不重,问题是这份惩罚所带来的体面跟名声上的打击,柳嫣当场差点厥过去。

  从那一,冯敏平安生下孩子她就有预感,她娘的事情不但办不成,很有可能还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才第三啊。如此迅速雷霆,不用想也知道是谁的手笔,她错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冯敏进府,可不是冯敏也会有别人,只要她生不出来,后院迟早会有人。

  柳嫣不得不恼恨起自己的身体来,要是她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生孩子,是不是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软禁了东院,蒋夫人斟酌再三,也不知该如何跟李夫人摊牌,此时的情况双方心知肚明,可时值云阳危急存亡之际,刺史府跟县令府不但不齐心,反生了龃龉,可是大忌,连刺史大人也觉头痛,“我早说你对后院宽宏太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你总是一颗慈母心肠,有的人就是斗米恩升米仇,现在知道了?”

  “找你讨个主意,尽是些风凉话,我倒是不怕撕破脸,看你往后怎么跟李大人共事去吧!”吃力不讨好,蒋夫人气的很,还要为自己表白表白,“儿媳妇小时候多可爱一个姑娘,又是咱们亲眼看着长大的,半个女儿也不差什么了,身体又不好,我就没指望什么,哪成想会这样?”

  “好了好了,你别气,我不过说说而已。”刺史大人叹道:“万幸西院母子平安,下午她们抱上来我看了一眼,生的真是好,天庭饱满,那一双招风耳跟父亲倒有些像,长大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儿子想怎么补偿,你照办就是了,如今看来,这孩子东院是养不了的,你就辛苦一下,亲自带着孙儿吧。”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养在我这里,方便你每晚回来看是不是?这下如愿了吧。”蒋夫人说着就笑起来,他们夫妻都是奔六的人了,望孙子望的眼睛都禄了,丈夫高兴在情理之中,她也很高兴。

  “知我者莫若贤妻,我得好好给取个名字,安抚一下儿子。”

  第二一早,吃完饭刺史大人将儿子叫过去,表示家里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暂时忍耐,如今只有人证、缺乏有力物证,总不可能去拿李夫人。

  最主要的是时局不稳,城内不宜多生事端,自乱阵脚,儿子这些子也不轻松,他也心疼,劝道:“为父自你幼时便教你,平家治国齐天下,一个稳当的后院于男人的仕途起很重要的作用,一个贤惠的妻子决定往后三代的家族发展,你一直做得很好,于女色上多有克制。可你到底不了解女人,尤其是一个被独宠久了的女人,察觉到威胁的时候,她们的杀伤力不亚于战场上勇猛厮杀的男人,甚至更为阴损血腥,这也是我同意你典妾的原因之一。我现在还是那句话,孩子已经有了,把人送走,万事大吉,你的后院会像以前一样安稳平和。”

  “父亲,西院已经够委屈了。”父亲不但不主持公道,连人也不准他留下吗?

  “别急,我听你母亲说了,你很喜欢那个丫头是不是?我也看得出来,西院那丫头比东院聪慧伶俐多了,会做人会办事,你有这么个人坐镇后方,自然万事无忧。可是一山不容二虎,你别听外面说什么妻妾和谐,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尤其不要小看女人的嫉妒心。你要想好,两个人你怎么平衡她们之间的争斗,你如果要留下西院,东院既无错,咱们府便不能无情无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