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被休,但成为女帝 > 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51节

被休,但成为女帝 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51节

作者:杲杲出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4 17:26:37 来源:免费小说

  南烛听了这话, 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半晌, 才出声宽慰道:“女郎放心, 一切都会顺利的。我会时刻留意宋和与建康的消息。”

  简单梳洗之后,郗归才用了几块点心,便等来了潘忠。

  行礼过后, 潘忠恭敬地立在一旁, 等候着郗归的吩咐。

  郗归示意他坐, 又让南星上了茶水点心。

  潘忠目不斜视地坐着,脊背始终挺直, 丝毫不见懈怠之色。

  郗归见此情形, 微笑着说道:“若是将士们人人都如同你这般, 时刻严守规矩,丝毫不肯放松,我便大可放心了。”

  潘忠听了这话,憨厚地笑了笑,正要对着郗归说些谬赞之类的客气话, 却忽然心中一动, 犹豫着看向郗归。

  “女郎是担心,此次战胜之后, 将士们会有所懈怠?”

  郗归轻轻颔首:“京口便也罢了,有我时不时过去看着,想必不至于太过松懈。可对于江北,我却难免有些担心。”

  潘忠听了这话,急切地向前倾了倾身子,担忧地看向郗归:“女郎,江北——可是出什么事了?”

  “并未。”潘忠还没来得及舒口气,便听郗归接着说道,“我只是担心,北府军数年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甫一出战,便取得了胜利的佳绩,我担心他们骄傲轻敌,以至于失了分寸,乱了策略,以至于影响往后的战局。”

  “怎么会呢?”潘忠下意识地反驳道。

  “怎么不会呢?”郗归看向窗外,日暮时分,晚霞已经打到檐下,树叶婆娑而动,带着夕阳的光影。

  “无论是刘坚还是李虎,他们都等得太久了。儿郎们蹉跎了太多年,迫不及待地想要建功立业。可是潘忠,就算京口上下是如此地欢欣鼓舞,我们还是得清楚地看到,这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郗归轻轻呼出一口气,略带忧色地说道,“两千人渡江迎敌,首战之后,杀敌两百一十二人,俘虏三百六十九人。对京口而言,这固然是个足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是这五百余人的杀俘,与北秦的数十万大军相比,又如何能值得一提呢?”

  “女郎的意思是?”潘忠不假思索地开口,等候郗归的示下。

  但话音刚落,他便拍了下脑门,懊恼自己的迟钝。

  他起身于案旁跪拜:“女郎若有吩咐,只管交与卑职,卑职纵使赴汤蹈火,也必将完成指令。”

  “你不必如此多礼。”郗归示意南星上前扶起潘忠,等他重新就座后,才接着说道,“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派人跑一趟江北,把我的话原模原样地带过去,再好生看看那边的形势,回来说与我听。”

  潘忠听了这话,郑重答道:“卑职定当不辱使命,一字不落地把话带到,再仔细观察那边的情形,毫无矫饰地报告给您。”

  郗归轻轻点了点头:“将士们太想建功立业了,我担心他们会太过冒进,只能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毕竟,与李虎、宋和相比,潘忠从未表现出强烈地征战沙场的愿望,只是一如既往地守在郗归身边,本本分分地尽职尽责。

  “能为女郎效力,是卑职的职责,也是我等的荣幸,实在谈不上辛苦。”

  郗归轻笑一声,示意潘忠放松些:“不要这样紧张,此去江北,你也好生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甘愿在我身边待一辈子,究竟要不要同李虎一样,也去战场拼搏一番。你也是北府后人,又武力出群,年纪也不算太大,若是想要搏个功名,也还来得及。”

  潘忠听了这话,憨厚地笑了笑:“多谢女郎为我着想。卑职是北府遗孤,还未出生,父亲便已战死沙场;落草未几,母亲又撒手人寰。卑职深受郗氏恩德,幼时便做了少主的伴当,学刀枪武艺,明礼义廉耻。在荆州时,少主安排卑职做女郎的护卫,卑职既居其位,便该负其责,万事以女郎安危为要,以女郎忧乐为卑职忧乐,终生不改此志。”

  郗归轻轻晃动手中的茶盏:“可阿兄的伴当并非只有你一人,他留给我的护卫也并非仅有你一个,旁人都有心建功立业,唯有你,一直守在我跟前。潘忠,我只担心,数年之后,你会后悔如今的选择。你要相信我,于情于理,我都希望你能有个好前途。”

  “卑职明白您的意思。”潘忠赧然笑着,看向郗归,“可是女郎,子非鱼,又安知鱼之乐呢?说句僭越的话,女郎在卑职心中,就如同自己的亲妹妹一般。我家世代受郗氏隆恩,卑职如今已年过三旬,孩子也平安长大,此生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已全都尽到了。自此以后,卑职唯以保护女郎、效忠郗氏为念。如此,他日黄泉相见,也可无愧于郗氏,无愧于父祖了。”

  “你若执意如此,我自然不会勉强,只是我还是希望,你再好生考虑考虑。”

  “卑职明白。”

  郗归叹了口气,揭过了这个话题:“淮北一带,乃至于江淮之间,因为连年作战的缘故,早已地广人稀。北秦虽说派出了数股骑兵,却定然只能控制个别几个据点。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你此去江北,务必告诉刘坚和李虎,让将士们在江北的广阔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以秦虏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地集中、分散、攻击、撤退,打他个出其不意。”

  潘忠听了这话,内心有些疑惑。

  但他向来对郗归唯命是从,是以并未质疑,而是真诚地请教道:“历来两军征战,不外乎攻城略池,女郎如此交待,似非常规的战法。卑职愚钝,怕言语之间,误解了女郎的意思,以至于贻误江北战事,还请女郎明示。”

  郗归轻轻颔首,蘸取茶水,在几案上写下了三个大字。

  “对,这一次,我们不做攻城略池的准备,而是游军于江淮之间,以游击为辅,创造有利条件,展开大规模的运动战。”

  “运动战?”

  “对,运动战,游击战,而非仅仅局限于攻城和据守。那些要害的城池,暂且让谢墨的人去守,我们得先打几个像样的胜仗。如此一来,一可在战争中练兵,二可提升我军士气,挫伤秦虏的军心和战力。”

  郗归对照舆图,为潘忠解释运动战的打法,又补充吩咐道:“将士们需与谢墨打好配合,切不可过分骄傲。北府军和豫州军各有所长,必得齐心协力才好,切记不能在外敌当前的关头,生了内斗之心。将帅们都需谨记,我们渡江的将士毕竟不多,眼下辎重粮草,还要依赖谢墨周全运送,万万不能因为简慢之举而坏了大局。”

  “是。只是这运动战,卑职还是有些不明白。”

  潘忠面有惭色,郗归却并无责怪的意思,而是细细解释道:“此前我已交代过,我们的每个将士都很宝贵,务必尽力保全。这并非不可实现的空想,尽管从大局上看,人少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劣势,可在局部的战争上,我们依旧可以想方设法地取得绝对的优势。江北的首战,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您的意思是,暂时放弃攻城略池,继续集中兵力,灭杀小股敌军?”

  “对。江北广阔的战场是我们的优势,你此次渡江,务必嘱咐将士们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郗归提笔在纸上示意,“江北若有自发的抗敌团伙,尽可能地予以必要的支持,让他们有计划地进行游击战。”

  如此谈论许久之后,郗归轻咳几声,终于放下笔,喝了口茶润喉:“不要小瞧当地自发的农民武装,只要指挥得当,这些人哪怕是处处侵扰,也能让秦虏疲于奔命。”

  “是,卑职记住了。”潘忠一页页翻看着郗归方才画出的示意图,确认自己将全部交待都记住后,这才仔细折好那叠宣纸,小心翼翼地放入袖袋之中,起身向郗归告辞。

  “对了。”郗归叫住了他,“还有一事,你安排下去,让手下人去做。”

  潘忠虽然不解,但还是垂手而立,静待郗归吩咐。

  “天渐渐热起来了,你交代下去,让将士们分批出去垦荒,多开辟些田地出来,回头好用来安置遗属、军属和流民们。”

  “遗属”二字一出,潘忠不由心下凛然。

  此次北府军虽在江北取胜,但捷报却只写了杀俘缴获等情形,并未言明军中的伤亡情况。

  没有人知道,这欢欣鼓舞的京口城中,过些时日,又会挂起几面白幡。

  想到这里,潘忠肃然答应下来。

  “找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于江边、野外、山坡等地勘探,择取几个合适的地点,安排青壮们在农闲时轮流垦荒。至于诸如山地之类不适宜耕种的地方,便让将士们多种些树。”

  “种树?”

  “没错,种树。先前不是伐树烧制银丝炭吗?此次便多种些树,补平先前砍伐的亏空。”

  银丝炭是郗归根据后世的知识,教部曲们烧制出的一种白炭。

  这种炭重量轻、硬度高,点燃后没有烟尘,也不易熄灭。

  年初郗归派人去三吴之地做生意时,银丝炭可是卖出了不少,帮着郗归在吴地打开了大户人家的市场。

  第87章 整饬

  只是烧炭终究太过耗费木材, 也不利于生态。

  郗归一直想着,等天气暖和之后,要多种些树补上,只是此前因着地动、梅雨等事影响, 一直没能付诸行动。

  潘忠听了郗归的吩咐, 郑重地领命而去。

  南烛带着婢女们摆好夕食, 侍奉郗归用饭。

  “要依奴婢看,潘忠如此忠心耿耿地待在您身边, 不正是好事吗?若他也上了战场, 您身边这一大摊子事, 岂不是又得重新寻人照看?不说别的,单单是西苑那边,便又得重新布置。”

  郗归拿起羹匙, 舀了勺荷叶粥喝:“我明白你的意思, 只是人人都有了去处, 唯他固守一隅,囿于此处, 我只担心他日后后悔怨望。若真到了那样的地步, 于他, 于我,于大局,都有害无益。”

  “您就是心善。眼下问过之后,总算能放心了吧。要我说,人各有志, 保不齐潘忠就是不喜欢行军打仗呢。”

  “对对对。”南星听了这话, 抢先开口说道,“潘忠那儿子也不喜欢兵法武艺, 倒是对稼穑之事颇感兴趣,甚至因此多次被其母训斥。”

  南烛听出南星话中的不以为意,担心郗归因此轻视潘忠,误以为他们一家人都不思进取、贪生怕死,以至于伤了二人间的主仆情分,所以连忙帮着找补道:“不过是小孩子贪玩罢了。前些日子,将士们配发了新的兵器,那孩子还对灌钢很有兴趣呢。”

  “既然对灌钢感兴趣,怎么不去西苑看看?”郗归夹了一块蜜藕,玩笑般说道,“难不成潘忠觉得打铁是贱业,不想让儿子沾手?”

  “哪儿能呢?”南烛知道郗归是故意逗趣,但她向来谨慎,还是替潘忠解释了一句,“潘忠奉命守卫西苑,闲杂人等一律不许擅入,又如何能让自己的亲儿子进去观摩呢?”

  “他一向小心。”郗归放下筷子,赞了一句,“对了,说起西苑,伴姊那边可有消息了?”

  “尚无。”南星撇了撇嘴,“女郎,你若要用伴姊,只管吩咐她便是,何必让她先去造那什么车?”

  “这样大的事,总要想清楚才好。再说了,她虽聪颖,数日便造出了灌钢,可焉知不是巧合?这自行车,就当是让她练练手,半月为限,且看看她的本领,也让她好生想清楚,究竟要不要接着受领任务。”

  郗归起身走了走,在窗边站定:“南星,你陪我出去走走。南烛,拿着我的牌子,去前面府衙取京口、晋陵两地的田册过来,我待会回来要看。”

  南烛看了眼天色,开口劝道:“女郎,时辰不早了,明日一早不是还要去校场吗?田册不如回头再看?”

  郗归轻轻摇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1。方才与潘忠说起开荒种树之事,我倒想起了些别的。”

  她一边抬步出门,一边对南烛说道:“《史》《汉》说江南之俗,火耕水褥,果蓏蠃蛤,以渔猎山伐为业,无饥馑之患、冻饿之忧,是故啙窳偷生,而亡积聚。2可见江南土地富饶,宜于耕种,即便是随意耕作,也能维持生计。可如今江南一带,又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呢?”

  “永嘉乱后,北人纷纷南渡,江南一带,即便再怎样辛苦耕种,也没有前汉那般啙窳偷生的日子了。究其原因,不过是人多地少罢了。江左立国以来,下游之地的粮食供给,始终仰赖三吴。这般受制于人,终非长久之计。更何况,我们手里有两万兵马,就更不能不做长远打算。”

  南烛听了这话,抿了抿唇,不再做声。

  郗归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臂:“去取田册吧,我待会仔细看看,若有想法,便先记录下来,等伯父劝农归来,两相对照一番,也好查漏补缺。”

  第二日清晨,郗归早早地乘坐牛车,到了校场门口。

  校场之内的情况,可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平日里满满当当的校场,此时竟只松松散散地站着不到五千人。

  “人呢?人都去哪了?”南烛见郗归面色铁青,冷声开口喝道。

  即便心中早有预料,郗归还是没有想到,大胜之后,这些人竟会懈怠至此。

  除了江北的将士外,北府军还有一万八千多人,其中一万五千人驻扎在京口的校场。

  可此时此刻,校场之上,认真操练的将士竟然不足三分之一。

  “当值的参军、校尉在哪里?速速出来见我。”郗归深吸一口气,对着迎面跑来的三名士兵命令道,“登记校场上这些人的姓名,一人不落,一人不多。传令下去,立刻吹角集合!”

  一连串的指令下达后,何冲、诸葛谈、高权、刘道等人,一个接一个地快步跑了过来。

  郗归的目光缓缓扫过几人气喘吁吁的面容,半晌,才沉声问道:“今日当值的将领是谁?”

  何冲、高权抱拳出列:“回禀女郎,今日是我二人当值。”

  “既当值,为何不在校场组织早练?”

  “女郎,江北捷报传来,将士们欣喜异常,前天夜里庆祝了一整晚,我们想着,是不是让将士们趁此机会,暂且歇上几日?”

  “歇上几日?”郗归冷哼一声,“怎么?仗都打完了?无事可做了?如今竟已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地步了吗?江北打了胜仗的将士们尚且没有喊着要休息,后方倒是迫不及待地要歇息了?”

  何冲一脸地不服气,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高权拉住了袖子。

  高权抿了抿唇,恭声说道:“女郎,我等不是这个意思。”

  郗归冷眼看去:“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个什么意思?”

  “几个月来,将士们朝夕训练,好不容易有了这样大的好消息,我等想着,让大家松快两日,也算是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前天一夜并昨日一个白天,难道还不够休息的?再者说,自我接手北府军以来,每旬都安排将士们按比例轮休,遇到寒食、端午之类的节日,每每扩大休假比例。我何曾不让你们休息?可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