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1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1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皇帝疯了?”

  这是慕容垂所见到这些东西后第一句所说的话,他不明白皇帝威慑么敢做这些事情,他难道不知道自己还在关中吗?

  他为什么敢于把自己的母族屠戮殆尽呢?

  他为什么敢于把自己的好友等等都杀死呢?

  王猛和杨成对视一眼,立刻就知道在蓟城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这个事情促使皇帝做出了现在的选择,很可能就是那位梁国洛显之的手笔。

  但即便是能够猜到,两人只是默默将这件事情记在心中,对洛显之多升起了几分警惕,而不会将这件事告诉慕容垂。

  因为在二人看来,这分明是关中的好机会。

  皇帝不仁,就不能怪臣子不义。

  这是孟圣曾经说过的,皇帝做下了这种事,就算是慕容垂造反,有没有人能够说出什么来,甚至慕容垂还能以为国家除害的名义直接讨伐皇帝。

  无论是哪种结果,慕容垂都可以摆脱身上燕国的臣子的束缚,关中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向东而进,去做燕国的主了。

  这一天,无论是王猛还是杨成,都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仅仅成为一个王府的臣子可不是这二人的志向,他们想要成为跟随着天子而建功立业的臣子。

  慕容垂一直都不愿意和燕国闹翻,在王猛和杨成来看,都非常的迂腐。

  虽然知道和朝廷的战争会让梁国得利,但在二人看来并不重要,南朝没有骑兵,那是万万不可能是夺取北朝的,最多只能在河洛和北朝一战,等到关中平定了关东,那个时候再平定南朝即可。

  “大王,陛下已经将他手中的刀指在了您的额头前,那锋寒的刀刃已经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了,现在如果再不反抗的话,难道还能等到我们都死在皇帝的手中吗?”

  慕容垂有些恍惚,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突然就走到了这个程度,他只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那个兄长所说的比较正常的皇帝,就突然发了疯,一定要和自己拼个你死我活。

  慕容垂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尤其是一些人的出现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从冀州逃出来的人,有慕容氏中和他比较亲近的人,有高氏中和他比较亲近的人,这些人跪在慕容垂的面前,哭诉着皇帝的残暴,让慕容垂彻底下定了决心。一封从关中发出的旨意振动了整个关中以及天下,慕容垂在旨意中讲述了皇帝的罪过,诸如诛杀宗亲,诸如滥杀无辜,诸如不仁不义,他身为慕容氏的子孙,将遵从天下的大义,平定国家的灾难。

  奉天靖难!

  他的檄文很快就传遍了整座关中,整个关中的士族以及军官都传诵着,慕容垂自立于燕国皇帝,废黜原先燕国皇帝的地位,一下子燕国有了两个皇帝,一场已经完全不可能再阻止的战争将会在黄河以北的东西之间爆发。

  面对慕容垂的悍然反击,燕国皇帝在宫中用剑胡乱劈砍着,狂笑道:“朕就知道,朕就知道,他怎么可能是个忠臣,看看,现在不就露出了狐狸尾巴,现在不就暴露出了狼子野心,现在不就迫不及待的造反了吗?

  朕就知道杀了那些人没错,现在就是平定他的叛乱了,区区一个王,难道能够和我大燕朝廷所抗衡吗?”

  他的近臣都为他献上了称赞,不少人脸上都满是快意的笑容,终于可以将慕容垂弄死了。

  慕容垂会不会是朝廷的对手?

  在他们看来,当然不是,区区一个关中,怎么可能比得上河东加并州加幽州加冀州加半个草原,当初邦周的时候一个晋国就压着秦国打,现在的朝廷可是相当于起码两三个晋国的体量。

  打一个关中岂不是手到擒来?

  ……

  从萧统死后就一直都有些郁郁寡欢的萧衍,终于爆发出了大笑,他的左右都坐满了臣子,洛显之自然坐在左手第一,萧衍扬着手中的情报,大声欢笑道:“燕国内战,燕国内战,这是我大梁的幸运啊,这件事,多亏了尚书令,他一个人,就比千军万马还要重要。

  灵秀担任尚书令这么多年,朕现在认为是时候让灵秀成为真正的丞相了。”

  真正的丞相!

  金印紫绶!

  遥远的三公九卿制度,那个时候的丞相,是真的半个皇帝,有无穷的权力,甚至就连另外一个三公御史大夫,都是丞相的副手。

  但是后来这些名称都被废除,只留下三司和太尉等少数几次,还要加录尚书事,还是不如当初的丞相,现在洛显之要成为真正的丞相了。

  不再需要那些所谓的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荣誉,因为三司也不如他,因为他本就可以开府,开一座丞相府,里面所有的官吏都为他而工作。

  这就是丞相的权力!

  洛显之实际上并不在意这些职位的晋升,他是尚书令、中书令、还有三司的衔,对于他统率百官已经足够,再往上加不过都是一些荣誉而已。

  但所有的臣子都艳羡的望着他,在南朝有无数的门阀,但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就算是他们是真正的世家,但在史书上却进不了《世家》一列。

  对于这世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让自己的名字跻身史书那是极高的梦想,如果能够两人合传,那就相当的了不起,如果能够单人一部传记,那就需要时运,不仅仅需要能力,而且还要运气。

  但那是对于寒门而言。

  对于大多数的家族而言,让自己家的史书门楣成为世家,那才是终极的梦想。

  在现在的南朝,只有极少数的家族能够符合,其中姑苏郡公世家就是其中一个,现在洛显之又成为了实权丞相,江左第一门,牢牢的贴在他们的身上,再也摘不下来。

  洛显之出列拜谢皇帝的恩典,而后说道:“陛下,现在是时候去夺取青州的土地了,夺取了青州,我大梁将全据黄河以南,接下来就可以乘着北朝内乱的时候,乘机北上夺取冀州以及幽州的土地。”

  如果夺取了青州,那梁国的表面实力将会一跃成为第一,当然,仅仅是表面,短时间内,还不能理清现在梁国中的问题,无论是蜀中还是淮北,以及河洛和青州,都加入梁国不久,还没有彻底的归心,其中问题还是不少的。

  萧衍闻言说道:“灵秀,现在还不能进攻,如果朕率领大军出击,那国中留下谁来镇守呢?”

  谁来镇守?

  这是个问题,以前的时候,虽然实际上是洛显之镇守,但名义上是太子监国的,如果皇帝真的在前线出现了意外,那就让太子继位,现在没有了太子,那让来监国呢?

  如果萧衍在外面出现了意外,那该要怎么办呢?

  殿中的氛围一下子有些紧张起来,这实际上是在问要立谁为太子的问题。

  不过洛显之认为这不是个问题,他认为,“陛下,臣认为您不用再率兵出击了,派遣一员大将去夺取青州即可,现在的燕国皇帝,根本就没有守卫青州的心思,只要我们不冲过黄河,他只想和慕容垂在北方一决高下。”

  只要皇帝不出去即可。

  这就是洛显之的办法,让皇帝出去或者不出去,都由形势而决定。

  萧衍迟疑了一下,让臣子们都离开,只留下洛显之一人,踌躇问道:“灵秀,朕想要立继承人了,从先太子的孩子中选一个立为太孙。”

  “可以。”

  洛显之毫不犹豫的说道:“臣赞同。”

  只要不立皇帝其他的蠢儿子就可以。

  萧衍立萧统的孩子,是以为他知道自己其他儿子不太行,而且他对萧统有愧疚,他认为萧统的死,和自己脱不了关系,如果不是那件巫蛊案的话,萧统可能不会产生心病,所以他想要补偿萧统的孩子,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

  听到洛显之赞同,萧衍微微松了一口气,叹息道:“从太子去世,朕就时常做噩梦,只有聆听佛法才能够入眠,朕想要做一些事情,却发现实在是不知道做什么,现在将太孙的位置给他的孩子,是朕唯一能够做的了。

  但是现在唯一所疑虑的就是不知道给谁,朕打算先给二人都封王,对外告诉所有人,太孙将从他们二人中选择,不过朕其他的儿子,朕也不愿意亏待他们,就给他们封王,让他们各自离开建业,以免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洛显之一听直接麻了,本来萧衍想要确立太孙,是个好事,就算是确立一个不太出众的太孙,那以后换还是可以的,而且未必就会祸国殃民。

  但按照萧衍这种办法,那梁国就真的完蛋了。

  萧衍刚刚说完,洛显之就径直道:“陛下,臣认为您的这种想法可万万不能有,您向所有人宣告二人都有获得太孙的资格,这就是让二人斗,这与国不利。

  您给其他的皇子封王,还要实封,这将是毁灭大量的做法,除非您愿意将皇子们封到交州去,封到夷洲去,封到琼州去,或者封到西南去,亦或者封到岭南。

  那臣倒是没有意见。”

  洛显之提的几个地方,岭南大概是最繁华的地方,至少经过几百年的开发,那里已经有了足够支持起一个大王国的子民,而且那里有真正的诸夏文化。

  至于琼州和夷洲,以及西南夷的十万大山中,里面还广布着大量的蛮夷,去那里简直就是开荒,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反正流放到琼州的人,基本上是十不存一。

  十万大山就更不要说,直到现在还是梁国中谈之色变的所在,就连朝廷的大军一般都绕道走,就可知那里的可怕了。

  萧衍哑然道:“灵秀,你不要开玩笑。”

  洛显之却认真道:“陛下,臣不是在开玩笑。”

  萧衍沉默了一瞬,然后问道:“那里只有流放的人才会去,朕不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流放。”

  洛显之感慨道:“分封本就是一场流放啊,在一千四百多年前,臣的先祖素王将无数的兄弟以及子侄,还是外戚和功臣,流放到了如今荒芜的关东。

  筚路蓝缕,才有了现在的花花世界,既然陛下想要分封,自然如此。”

  萧衍张了张嘴,而后沉闷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汉高帝分封功臣,不也不曾让他们儿子和功臣去那遥远的荒域,朕想要让儿子们富贵,难道有错吗?”

  洛显之温声道:“陛下,臣是站在您这边的,如果您想要让皇子们富贵,那赏赐给他们财货就足够了。

  汉高帝让宗王出镇,是因为天下刚刚平定,担心有人造反,给功臣们赐土,是为了酬谢他们开国的功劳。

  陛下有这两方面的顾虑吗?

  臣以为是没有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分割中央的力量,朝廷中的内斗应该尽可能的小,而不是自己去让它争斗的愈发激烈,那不是英明的君王所会做的。”

  一向对洛显之言听计从的萧衍,对这件事却有些固执道:“朕已经打击了那些宗王,现在让朕的儿子去出镇,以防止那些士族造作,这是相当合理的。

  灵秀,你不用再劝朕了,朕相信这件事没有错,只要朝廷的实力足够强,就不会有人起不该有的心思。

  灵秀,你一向和朕说,不应该用未来可能得事,来预防现在,为什么你现在反而会犯这个错误呢?”

  洛显之一听就知道萧衍已经不可动摇,他只觉有些无奈,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他没有再多言,而是叹息道:“既然陛下已经决定,那臣只能遵从。”

  心中则暗自想着,等萧衍驾崩,他就把这些藩王全都扬了,萧衍年纪这么大,还能护持几年?

  萧衍自然不知他心中所想,一听很是欣喜,他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伸手拍着洛显之肩膀道:“朕给你也加两千户的食邑,增添你的荣耀。”

  第835章 人无再少年!

  梁国当然不止洛显之一个能人,谢安等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萧衍这件事不妥,不仅仅是对集权没好处,大多数的士族也不喜欢在自己的头上再多一个主君。

  后汉开始的王基本上是不能主管封地内政务的,他们只是吃王国中的食邑。

  掌握王国内政务的是国相,这是一个和郡守同级别的官员,这些国相不仅仅负责王国的政务,还要负责监管王。

  但历史就是一个轮回。

  后汉崩毁后,从曹魏开始,一直到曹魏发生宗亲弑君之事前,各国又开始重用宗亲。

  这些分到各地的宗王,所建立的王国和王国中的士人就不仅仅是之前那些疏远的关系了。

  大多数的士人都有曾经在王府中任职的经历,然后被举荐到中央,这些士人和王之间,都有了一层君臣的关系。

  这种君臣的关系自然是不如和皇帝之间的,但比当初后汉时的征辟制度却要更进一步。

  这是一种比后汉二元君主还要强的二元君主。

  因为征辟的主人,无论如何都不是事实上的君,即便他被人称作府君或者君侯。

  而王。

  这是真正建国的角色。

  王国,即便大量的权力被剥夺,但这依旧是无可争议的君。

  一旦宗王被封到地方,那就代表着在士族的头上除了有皇帝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君主。

  分封制度是双刃剑。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