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72节

  洛阳旁边灌溉条件很不错,去年和今年的天气都较温暖,城郊还有百姓偷偷出城门种了一点地。高颎来到洛阳后补种了冬小麦,现在已经快成熟了。

  高颎已经准备好了大豆的种子。等冬小麦收获,屯田的兵卒就会播种春大豆,既能回地力,还能多收获一季。

  长期打仗不能只靠朝廷提供的后勤,屯田是重中之重。高颎为大隋平定天下后,剩余大部分时间都在边疆与突厥对峙,屯田更是重中之重。

  杨玄感等人站在城楼上,看到城外兵卒正热火朝天地下地干活,麦苗一日比一日长得高,变成了金黄的一片,都快接着洛阳的城门,心情别提多难受。

  明明以大唐的势力,想要强攻洛阳也不是做不到,但高颎这老匹夫居然一副要在洛阳城郊再过一个年的模样,丝毫不担心朝中催促。

  这老匹夫怎么还没死?怎么还能带兵打仗?!

  听闻是高颎带兵攻打洛阳,贼帅还傻乎乎地不知道严重性,杨玄感的下属们都满腹担忧。

  如今担忧成真,高颎居然想不费一兵一卒,活活饿死他们!

  他们试图出城抢粮,但高颎早有准备,无论他们开哪个城门,城门外一定早就有高颎集结的兵力。

  更可恶的是,杨玄感和诸多贼帅站在城门上关站,发现高颎一边集中兵力把他们堵回去,剩余的人还在远处继续耕种。

  没有人相信高颎能掐会算,都认为城中有人给高颎当奸细。

  贼帅说给高颎提供消息的奸细肯定是隋朝旧贵,变本加厉抢劫富户,并指责杨玄感的部下全是奸细。

  杨玄感的下属则指责贼帅没有操守,本就是墙头草,再者当初大隋最强大的几支贼帅纷纷投靠李世民,如今洛阳城中许多贼帅都是那些贼帅的同盟甚至部将,他们才最可能是李世民的奸细。

  城中发生了火拼,有不少人晚上偷偷从城门吊了根绳子,跑出城投降。

  高颎来者不拒,收编了这些投降的人,他们专职在城门口劝降,自己继续屯田,哪怕听闻城中出现内乱,也不派人趁机攻打洛阳。

  “我担心一攻打,他们就真的降了。”高颎忧虑道,“你还在草原,赶不上怎么办?”

  李世民哭笑不得:“降了就降了,一个东都而已,谁打都一样,也不必非要我来。”

  高颎道:“最好西京和东都都由你当主帅打下,这样你将来改革隋朝旧制,才更有底气。”

  高颎真担心洛阳投降太快,所以城里的奸细都坚定不移地站在死守洛阳这一边。

  洛阳能支撑到现在,全靠城中奸细兢兢业业地抚民,以及高颎偷偷地粮草支援。

  高颎在洛阳城中地位最高的奸细,祖籍清河崔氏的崔义玄写信,高颎再不攻打洛阳城,自己都要取代李密成为杨玄感座下第一谋士了,那时候自己与杨玄感同诛了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看到崔义玄写的信,差点笑破了肚子。

  “李密居然这么没用?”李世民笑道,“他不是自称杨玄感谋主?我听闻他还有噬主之相,怎么被排挤了?”

  高颎道:“他若投奔某个贼帅,还可能因为陇西李氏的出身被人高看一眼,凭借勋贵世家的身份慢慢架空贼帅。杨玄感麾下都是他那样的出身,多的是勋贵世家子弟,他并没有太大优势。”

  李世民道:“河东那把火是他派人烧的,这人我亲自杀。”

  听李密的命令动手的人是新义郡公韩世谔,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嗣子。

  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也就是韩世谔的表兄。

  韩世谔为杨玄感麾下第一猛将,每当杨玄感攻城的时候,常常为先登。杨玄感夺得洛阳,本以为是扬眉吐气的开端。谁知道他还没有完全从贼帅手中掌控洛阳,李世民已经快把天下都扫平了。

  等他回过神,中原居然只剩下洛阳一座空城。

  因杨玄感称帝后,手中不多的实权官职多偏袒自家族人,韩世谔在大隋为郡公,在杨玄感手中立功颇多,陪着杨玄感出生入死,在杨玄感最低谷的时期不离不弃,地位还不如在大隋的时候,心中本就有不满。

  李靖又被李世民重用,韩世谔被杨玄感猜忌,剥夺了军权,韩世谔就逃了。

  韩世谔逃走的时候给李靖写信,说将来李世民和李玄霸肯定会得知他参与了放火追杀李玄霸的事,他希望李靖能帮韩家说情,不要诛灭迁怒韩家其他旁系族人。

  李靖得到这封信的时候,韩世谔已经不知踪迹。李世民气得跳脚。

  韩世谔在乱世未平的时候改头换面融入百姓中,李世民就算在每个郡县都张贴告示,都不可能把韩世谔揪出来,只能任由韩世谔跑了。

  至于韩擒虎的其他族人,李世民和李玄霸都不是迁怒别人家族的人,原本就打算放过。

  他们早就猜到了是李密动手,韩世谔这个当时杨玄感麾下唯一猛将估计也被充为打手。李靖是韩世谔的表弟,他们都没有迁怒李靖,自然也不会迁怒其他人。

  高颎无奈道:“我怕李密会开城门投降。那时你可就不能杀他了。不过如果他投降后再向他透露韩世谔已经告密,他一定会叛逃,你到时再杀他。”

  李世民皱眉:“何必这么麻烦?我休整一日,明日就攻城!定不给杨玄感投降的机会!”

  高颎道:“好。”

  李世民杀牛宰羊劳军,并穿着自己超级闪亮的新衣服在城墙下晃悠了一下,亲自告知洛阳城内自己明日攻城。

  这么明亮的靶子,洛阳城内的守军居然没有一个人敢放箭。

  李世民身后的部将都遗憾极了。他们都做好了为主公拦箭的准备,奈何洛阳城守军不给他们立护驾之功的机会。

  李世民在城门下叫阵的时候,高颎正在稍远的地方安排收割的事。

  就算洛阳城马上就要攻下,冬小麦还得收割,春大豆也得种下去。

  等高颎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胡子都扯断了几根。

  高表仁:“二郎这带兵的习惯……”

  高颎打断道:“他的兵略不是我所教!是他自己悟出!”

  高表仁:“……”

  李世民不出预料挨了高颎一顿骂,当了太子还得罚写“君子不立危墙”的大字。

  李世民憋了一肚子的郁闷,准备第二日攻城时讨回来。

  结果第二日,他刚披甲,洛阳城门就开了。

  杨玄感本来就在洛阳成为孤城后忧懑成疾。昨日李世民在城门外叫阵,嘲笑杨玄感。杨玄感被弟弟扶到城楼上看到了这一幕,叫放箭却无人敢拉弓,连亲卫都指挥不动,便气急攻心晕倒了。

  咳,然后他于昨夜子时暴卒。

  李世民傻眼。

  他知道杨玄感病了,还和阿玄讨论过杨玄感什么时候病死,洛阳不攻自破。

  但杨玄感的病时好时坏,一直没病逝,偶尔还能披甲出城门逛一圈,向大唐表明他还活着,李世民和李玄霸就打消了侥幸心理。

  “怎么能这样?怎么我刚到他就死了?!”李世民气得直跺脚,“带头投降的是谁?!别告诉我有李密!”

  高颎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李世民:“奉上降书的就是李密。看字迹,这降书应当是李密为主笔。乱世各为其主生死搏杀很正常,既然你会重用差点取你姓名的敌将,那也应该放过李密。如果李密没有叛逃,你就不要动手了。”

  高颎将李玄霸的亲笔书信递给李世民。

  李玄霸预料到李密可能会投降,所以早就准备好书信藏在高颎这里。如果发生了自己预料的事,高颎就把书信给李世民。

  为什么不早点给,那是李玄霸的恶趣味。这不显得他算无遗策嘛。

  嗯,这句话李玄霸写在了信的末尾,把正生气的李世民都逗乐了。

  李世民失笑:“罢了,李密自傲,我让他子孙三代不能做官,可能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不让李密子孙三代做官当然不会写在公开的诏令里,李世民自己否了就行。

  等他有了儿子孙子,再给儿子孙子仔细叮嘱,如果儿子孙子敢用李密的儿子和孙子,就是不孝。

  高颎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李世民会立刻斩了李密,让洛阳再生波澜。

  按照李玄霸列的天灾表,接下来一年比一年艰难。他希望中原别再起战乱,这才能集中力量休养生息,抵抗天灾。

  李世民做好了暂时绕过李密的准备,穿着他闪亮的新衣服难得皮笑肉不笑一次,把本就战战兢兢的洛阳降臣安抚得更加战战兢兢。

  真命天子一出现,不肯投降的杨玄感就暴卒。这是真的逆天者亡啊!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投降,但是已经投降得太晚。就算李世民……就算陛下不降罪,老天会不会降罪,也让他们暴卒?

  事有凑巧,洛阳城中的人饿了许多日,百姓死亡更多,城中本就有瘟疫,有些降臣身上带着病,在这场宴会上看到荤腥,没有节制地暴饮暴食。第二日,就有三个醉酒暴食的病患与世长辞。

  降臣降将们吓破了胆。

  李世民暂时驻扎在宫苑中。他一大早就起床一边扎马步一边读书,书读到一半,就看到外面烟雾袅袅,还以为着火了。

  出门一看,发现宫门外人山人海,别说降臣降将,连洛阳百姓都听到风声,在宫城外执着香火叩拜真命天子,希望真命天子不要惩罚他们。

  李世民:“……”

  我从未听说跪拜哪位真命天子的时候要烧香啊!!我又不是庙堂里的泥塑神像!!

  李世民再再再一次在洛阳被气得跳脚。

  李世民气得跳脚,但又不能为这件事发怒。毕竟洛阳降臣降将和百姓是认可他为真命天子,深信老天会帮他惩罚不认可他为皇帝的人。这种好事,历代皇帝都眼红。

  他只能受着,心里郁闷极了,还要勉强挤出笑容安抚百姓,并以小心火烛的名义禁止百姓对着他烧香磕头。

  就在李世民心里的憋闷快达到顶峰,甚至都想飞马去京城,半夜把弟弟从床上拖起来吐槽的时候,一个好消息让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哈?李密逃了?而且还是逃亡突厥?”李世民大笑,“他不知道我已经把东|突厥灭了吗?”

  高颎也失笑不已,连连摇头李密是天命该绝:“他被困洛阳,怎么会知道你已经灭掉东|突厥的事?各路反王都向颉利称臣,他还以为颉利仍旧十分强大,能护住他与大唐抗衡。”

  李世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215章 洛阳百姓太激动

  李玄霸比李世民更先知道李密的结局。

  李密往突厥逃的时候, 半路就知道李世民已经擒获颉利可汗,便雇了几个突厥人当向导,想要往西突厥去。

  谁曾想突厥向导前脚收了他的钱, 当夜就砍下了他的脑袋, 向唐兵换取赏钱, “狡猾”的就像是和平时期的中原百姓。

  这个会汉话的突厥商人还对着唐兵的人嘲笑李密:“他居然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说他是天可汗的敌人,想要去投奔西突厥对付天可汗,这不是专门求着我们杀他领赏吗?”

  李昭正好在附近驻军, 长孙晟也在。

  李密曾经和杨素交好。长孙晟和杨素有交情,曾见过李密几面。虽然李密的模样和十几年前有些不同,长孙晟认人的本事很强, 还是一眼就看出了那具尸体就是李密。

  他知道李密曾经密谋追杀李玄霸和李智云,便将李密的尸首送往长安, 告诉李玄霸这个好消息。

  天气较为炎热, 尸首送到长安时都烂了。

  李玄霸捂着嘴鼻看了一眼,已经看不出来李密的长相。

  李密属于陇西李氏。不过陇西李氏是个大家族,同属于陇西李氏的家族可能住在天南海北,一辈子都没说过话。

  说来,其实现在的李唐皇室在族谱上, 也属于陇西李氏,非要扯关系还和李密是一族的。李玄霸当然不会迁怒陇西李氏。

  李密跟随杨玄感起兵时, 亲戚就已经被杨广收拾了一遍,现在长安城中没有李密的近亲。

  李玄霸想了想,先把李密的尸骨烧了, 以免传染瘟疫, 再把李密的骨灰埋在乱葬岗, 立了个墓碑。如果李密将来有亲戚想要为他收殓, 或许能找到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