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凤归朝 > 第145节

凤归朝 第145节

作者:梦溪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4 15:27:03 来源:免费小说

  侯公度:“……此案是陛下亲自督办的,若陈娘子明知线索而不肯提供,恐怕回头会被陛下降罪。”

  陈氏:“我都这样了,连酷刑都熬不过第一轮,他还能如何降罪,总不能杀我两回吧?”

  这些话,与一开始的宋今,何其想象。

  只不过宋今是假装不在意,陈氏却是真的油盐不进。

  到了她这个地步,恐怕活着都没几日了,确实也不在乎变得更坏一点,因为再坏也坏不过哪去了。

  宋今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陈娘子,奴婢记得您还有家人在长安的,您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家人多想想才是。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也许奈何不了您,却能迁怒陈家人,他们又何辜?”

  陈氏看他一眼:“你在威胁我。”

  宋今叹气:“奴婢怎么敢?奴婢也是戴罪之人,只是向您痛陈利害罢了,奴婢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唯独怕死,可您不怕死,却对家人还有牵挂。事到如今,纵是有千般恩怨,何不图个放下一切呢?”

  陈氏沉默良久,忽然道:“我曾经也想当个好皇后的。”

  她望着头顶陈旧泛黄的幔帐,似乎回到过去。

  相夫教子,贤良淑德,史书上那些皇后能做的,她也能做到。唯一不同的是,她没有一个章骋想要的清白无垢的家世出身,还遇到了那件事。

  “陈家是书香门第,比不上世家,我父亲曾任地方小吏,受了赵群玉的知遇之恩,方才步步高升,他谨记此事,从小就叮嘱我做人不能忘本……”

  话说得多了,陈氏咳嗽起来。

  章玉碗命人端来烧好的开水,放点糖,再等凉一些,让宫人扶起陈氏半躺,她亲自喂对方一点点喝下去。

  陈氏的冷宫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她从前本是活泼的性子,却生生被逼得寡言鲜语,如今不知是被开水的热气所熏,还是回想起从前时光,双眼有些潮湿。

  “公主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我小时候生病,她也曾是这样喂我喝水……”

  眼看要说起与线索有关的故事,她却话锋一转,将话题转到章玉碗身上。

  侯公度见状就想催促,却被章玉碗制止。

  方才她借喂水的间隙,顺势为陈氏快速把了一下脉,虽然不是大夫,但她从雨落那里学了点粗浅的脉象医理,一个人脉象蓬勃旺盛,还是气若游丝,还是能分辨的。

  陈氏无论从气色还是脉象上,都是油尽灯枯之兆,恐怕就在这几日了。

  他们如果晚来几天,说不定都看不见活人。

  此刻她肯说话,总比闭口不言好。

  章玉碗就顺着她的话道:“是吗,她叫什么名字,与我哪里像?”

  陈氏:“她叫晴娘,是我的闺中好友,她很好很好……有什么好东西,她总让着我,有回我顽皮爬树,从树上摔下来,她还在下面接着我,我是没事了,她却因此断了胳膊,躺了好久……”

  在她的描述里,两个小姑娘在春光里嬉戏的画卷缓缓展开,废后陈氏的一生也因此拉开序幕。

  第103章

  陈氏的邻居晴娘,是个家境很寻常的小姑娘。

  晴娘的父亲曾是当地书院的夫子,在他死后晴娘家道中落,多亏陈家屡次救济援手,两个小姑娘自小一块长大,情同姐妹。

  以陈氏的家世,本不该与当时还是藩王世子的章骋有交集,但赵群玉看中了陈家厚道感恩,在将陈父提拔之后,又将陈氏认为义女,许配章骋为妻。

  彼时章骋的堂兄景德帝病体沉疴,膝下空虚,朝中请择宗室为继的声音日渐大了起来,陈氏成了世子妃没多久,又成了太子妃,跟随章骋入宫。

  这对一个寻常人家长大的女子来说,不说是天上掉馅饼,可也足够震撼的,陈氏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还能飞上枝头,心里日夜忐忑,哪怕赵群玉那边派了人来教她规矩,她也觉得慌,更不敢轻易在外面说话,生怕露怯,人也日渐沉默。

  晴娘看出她的不安,主动提出以宫女身份陪她入宫,伴她左右。

  “我本不该同意的,晴娘那个性子,比我还柔弱,怎么能进宫,可我……可我那时候很孤独,迫切想要一个人陪我,哪怕说说话也好,那些世家女子、公主郡主,我知道越多,就越是担心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被她们笑话,丢了夫君的脸面……”

  陈氏瞪大了眼睛,喃喃道。

  “方才进来时,我好像没看见你说的女子,后来是发生什么变故了吗?”

  章玉碗不知道侯公度和宋今作何感想,她自己的确是在耐心倾听,还适时提出疑问,以免陈氏讲不下去。

  东宫离藏书阁近,晴娘时常去那里看书,偶遇了同样去那里躲避政务,消磨时间的景德帝,男才女貌,年纪相仿,又都能聊上话,自然而然,身份的界限一点点模糊,两颗心却在慢慢靠近吸引。

  不久之后,景德帝将晴娘封妃,因晴娘姓李,旁人便称为李妃。

  堂弟的宫女一跃成为皇帝妃子,这倒也不算稀奇,毕竟汉武帝的卫皇后还是姐姐府中歌姬出身。

  两人的情谊没有因为身份变化而疏远,更加没有什么姐妹反目的戏码,李妃依旧将陈氏当成最亲近的人,有什么心事都对她诉说。

  “我心里盼着她好,更希望她能诞下一儿半女,哪怕我与夫君不必当这个太子和太子妃,可是、可是先帝还是……”

  景德帝病重时,是李妃在一旁衣不解带亲自照顾,皇帝时常昏迷,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醒来就拉着李妃的手不放,说自己辜负了她,让她在自己驾崩后出宫另嫁,不必守寡。

  “晴娘曾私下与我说过,她早已随身给自己备了毒药,若陛下西去,她就要追随于九泉之下,但是有一天……”

  那一天,李妃像往常一样,在病榻前跟景德帝说话,忽然赵群玉前来,景德帝只道有话要跟宰辅细说,便将左右屏退,李妃照例没有走远,只是去了隔间,随手拿起一本书看。

  忽然间,她听见里间似乎有了争执,赵群玉声音渐高,晴娘有些不放心,就高声询问,景德帝让她不必担心,李妃哪里能不担心,她也看不进书了,来回踱步,只记得过了很久,起码有一炷香以上,赵群玉才退出来。

  彼时赵群玉的脸色很是难看,让李妃印象深刻,以至于后来她给陈氏说这一段的时候,陈氏也同样留下深刻印象。

  “晴娘说,赵群玉从来都是说话带笑的,不管心里在想什么,很少会在脸上带出来,可那一日,他的脸色实在是难看极了,哪怕在里面被先帝训斥一顿,都不会这样……连离去的脚步都很匆忙,甚至没来得及给晴娘好好行礼……”

  然后,李妃就被喊了进去。

  先帝郑重其事,将一个匣子交给她,叮嘱她要好好保管,等到自己驾崩之后,就将匣子打开,召来众臣,当众宣读上面的内容。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都变了脸色!

  匣子里面装的会是什么?

  先帝病重,赵群玉被召过来,两人不欢而散,难不成先帝另外留了一份遗诏?赵群玉原本就是要扶持章骋登基,如果先帝的意思跟他一样,他如何还会难看?那匣子里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两人不欢而散的原因!

  这几乎是人人都能联想到的答案。

  一瞬间,侯公度何止是脸色变幻,内心惊涛骇浪,他简直恨不得自己掩耳狂奔,从来没听过这席话。

  侯公度原是性情稳重之人,至此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他低声趋前,对章玉碗道:“殿下,此事不如先呈禀陛下吧?”

  章玉碗想了想,摇摇头,低声道:“她如今谈兴正浓,若被打断,必不肯再说,何况她如今身体也不好,我们未必有第二次机会了。”

  侯公度沉默。

  的确是这个道理,但他实在不想蹚这趟浑水。

  章玉碗让宋今先到外面等着,屋内就剩下她、侯公度、负责记录的文书三人。

  陈氏恍若未见,只是静静靠着枕头半躺,视线甚至没往公主他们暼去一眼。

  章玉碗也没问匣子,反是道:“晴娘呢,她后来怎么样了?”

  陈氏淡淡道:“先帝驾崩前几日,晴娘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已经满三个月了,但赵群玉怎么会容许这孩子平安降世,无论是男是女,这都是一个威胁,晴娘知道自己保不住孩子,连命也未必能保住,就事先将匣子交给我保管。”

  侯公度倏地看她。

  “没过多久,晴娘果然出事了,那天晚上雨很大,她宫里的人跑来找我,说晴娘滑了一跤,又淋了雨,太医正在全力施救,但是大半夜的,晴娘好端端怎么会跑出去故意摔倒?”

  “等我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一盆盆血水从里面不断送出来,我心里很慌,不顾一切狂奔进去,求她千万别死,千万要撑下去,我在宫里的亲人,就只有她一个了……”

  “但晴娘还是走了,她临死之前,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紧紧抓着我的手,看着我,我知道她要说什么,她让我要保管好那个匣子,因为那是先帝托付给她的,我也什么都没说,只是流着泪,拼命点头……”

  陈氏浑身颤抖,泪水从眼角沁出,滑入枕头。

  她仿佛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夜晚,痛苦万分又无能为力。

  陈氏从不嫉妒晴娘的际遇,正如晴娘也从未嫉妒过她,她们二人之间的交情,甚至早于各自的姻缘,原本以为一起入宫可以相依为命,最终却落得这个结局,陈氏越发深深愧疚,觉得自己如果当初没让晴娘陪伴入宫,说不定晴娘就不会死。

  李妃去世之后没几天,景德帝也就跟着去了。

  那个匣子最终没有被打开,因为当时宫中动荡,陈氏心中更是混乱,先帝让李妃打开,却没有让她打开,匣子也就因此一直保存下来。

  年轻皇帝短暂的一生就此落幕,他在位没几年,甚至没来得及对朝政做出什么重大改变,仅仅是免了一些赋税,通过一些赈灾的旨意,这些命令大部分还是以赵群玉的名义发出的,正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许多人也根本不知道,他的后宫里曾经有过一位李妃,也曾有机会留下子息。

  新皇登基,年号永和。

  夫荣妻贵,陈氏由太子妃成了皇后,也就成了陈皇后。

  陈皇后本身没有大问题,但帝后之间有个心结,那就是赵群玉。

  陈氏之所以能成为太子妃,进而成为皇后,是因为赵群玉的存在,他希望皇后是自己人,而皇帝又不愿意被挟制,陈氏不管做得多好,都注定始终要被皇帝防备。

  起初帝后两人感情确实还算融洽,但当皇帝日复一日,想要反抗赵群玉之后,他对陈氏的态度自然也起了变化,甚至无法再掩饰。

  “我不恨他防备我,厌弃我……换了我是他,我也做不到对自己的皇后毫无芥蒂,我知道在他看来,每回跟我说话,都像是在跟赵群玉的耳目说话,每句话都有被传出去的风险……事实也的确是,我身边的宫女,曾经就是赵群玉安排的人……”

  “但是那个匣子的存在,我一直私下保管,谁也不曾透露过,皇帝不知道,赵群玉也不知道……”

  “你,公主,你想知道吗?”

  她说了许多话,已经很累了,声音渐弱,眼睛却越发明亮。

  这对一个长久虚弱的病人来说,并非吉兆。

  章玉碗的心微微下沉。

  “是,我想知道,那匣子里是什么?”

  “我不知道,我从未打开过,但我能猜到,我想,你们也能猜到,那里面装的,很可能是先帝的遗诏。但是,匣子现在不在我这里。”

  听见最后一句话,众人愣住了。

  “陈娘子,此事事关重大,不容说笑!”侯公度沉声道。

  陈氏没搭理他,只望着章玉碗。

  “公主,只有你的一句话,我才愿意将匣子的下落交代出来。因为你是先帝的亲姐姐,而匣子是先帝之物,只有你,才最有资格决定它的去向。”

  章玉碗沉默片刻:“如今南有辰朝虎视眈眈,北方柔然也还未彻底平息,国家经不起再一次的动荡。我在柔然这十年,见多了汉人被掳为奴隶受尽折磨,陛下正当盛年,治国勤恳,只有国本稳固,那样的悲惨才能减少,我们是人,那些平民百姓,也同样是爹生娘养的。你交出来吧。”

  “好,”陈氏咳了两声,勉力点头,“既然是公主亲口所说,我便如实相告。那匣子,在我出事前,我预料自己迟早会被皇帝厌弃,担心那匣子会被搜宫时一并搜走,就将匣子先行交给了我入宫请安的弟弟。但他只拿到匣子,钥匙还在我这里。”

  侯公度皱眉道:“匣子流落宫外,恐怕……”

  陈氏平静道:“你放心,那匣子内有乾坤,只要不是用钥匙打开,一旦用上外力,里面的东西也会被毁坏,就算是遗诏,一份损坏的遗诏,也失去被拿来要挟的作用了。钥匙就在我枕头下,我日夜都带着,不曾离身,公主,劳烦你……”

  章玉碗先将她扶起,手在枕下摸索一阵,果然摸出一把黄铜钥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