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 第九十二章 店铺开业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九十二章 店铺开业

作者:无名.月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4:10:56 来源:88小说

高强刚燃起的希望小火苗,‘哗啦’一盆水给浇灭的透透的了。

小貔貅、老貔貅,他这是掉了貔貅窝里啦,想爬出来可不就得扒个溜光溜净的吗。

“你没钱哪?”

熟悉的语气,熟悉词儿,又来了一遍。

高强这回学精了,不抱任何希望,咧着嘴惨叫道:“没钱,真的没钱了。”小一年的工资搭进去,还有个毛线啊。

他变了话,问的人也变了内容。

“你没钱了,别人不是有吗?一人乐,不如众乐乐。”赵文多道。

乐,还乐啥呀,愁的脑瓜门都秃了。——哎,这什么意思?

高强直卡巴眼睛,一副没听懂的模样。

赵明玉成了翻译传声筒:“你没钱,可以找别人出。这件事又不全都你的错,难道不该找他要一些吗?”

这个他,也不用挑明,双方都清楚指的是谁。现在提到他的名字,赵明玉都觉着再没有那么厌恶的了。两家人都上下屋住了这些年了,这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就行了呗,咋就非得记恨成这样,不背后使坏就能嘎了是咋地。

不让他受点教训,这心里的坎儿都觉着迈不过去。老三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所以她一张嘴,他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怕这二傻子不明白,挑明了跟他说才行。

高强一想,哎呀对啊,这事儿本来就不是他的主意,都是被姜怀福给忽悠了,他想给赵家使绊子,却拿他来顶事儿。现在露馅儿了要交钱了,他悄没声的一窝当没事儿人一样,全叫他来背这个锅,这怎么可以。

“他的工龄长,比我的工资多出去不少呢,每顿饭都可以多加两鸡腿的那种。”高强默算了下,要是一起承担这笔罚款,可以少吃三四个月的咸菜。

“行,你能算明白就行。”赵明玉都想敲敲他脑袋,里头都装了些啥呢。光想着能吃啥了,就不想着这钱能不能从那人手里要出来。

他们老姜家人,最会的就是耍赖,他们可是实实惠惠的都见识过,这憨货九成九是不知道,也没去想过。

基于他承认错误的态度良好,赵明玉决定提醒他一下,免得到时候钱没要着,再气出什么毛病来。心疼那是不可能滴,主要是担心他战力不济,斗不过那奸滑的家伙。

“你回头可得好好想一想,当时你们说这件事儿的时候,还有没有第三人在场可以当个证奖,要就是你们二人在,再没有人知道了。那你就完蛋了,他不可能承认,这些钱就只能你一个人儿掏了。”

“不可能。”高强直觉否定道:“他说的话还能不承认?就算是没有第三人在,那我就是证据啊,那么明明白白的一番话,我可都清清楚楚的记得,他想否认不好使。”

听着似挺厉害,到了真格儿的你就知道了。

赵明玉话醒也给提了,能不能行也就看他自己本事了。

“当时没有证人,过后找个也行。”赵文多跟旁边插了句嘴,具体怎么操作看他自己脑子了。

高强被赵明玉提醒还没太当回事,赵文多的再一次加话,他才有所重视起来。稍加思考,的确如此。都说口说无凭,当时两人就只是说话,也没个凭据和人给证实,他要就是抵赖不承认说过那些话,那他也就真是没招儿。还真就得想点儿办法,怎么地也得给坐实了这件事情。

父女俩看他正色起来,知道这是重视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时候工人和车也都相继来了,大家一起开始忙着卸货装车。

赵文多在镇街上租了两间紧挨着的门市,离着卫生所比较近,隔了一条马路,斜对过就是小吃那趟街。

说是门市,其实也都是居民房改建。镇街上的老房子,改了正对街面的那边门窗,简单的收拾了下,就对外出租。

如果是拿来干吃食买卖,可能还需要再进行装修、水电改路之类的变动,卖自行车这样的就省去了这些麻烦,不费水不费电,只要有地方摆放就行,客户买了就推走,简单方便。

三车厢的自行车装了三辆大汽车,拉着一趟就运到了出租门市房里。

车子过来是半成品,组装部分也相对较少。技术含量也不算太高,按照图示,只要不是手太拙,装起来就都没有问题。今天来这里的又都是干活的好手,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组装并不是太难。

人多力量大,一帮人七手八脚的忙活,天黑之前这些车子就组装好了近一半儿。

这还是放慢了速度悠着来的结果,反正一下子也不能全都卖出去,全装完也是占地方,索性装出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叠罗汉似的堆起来放到旁边当仓库用的那一间。

两间一个拿来展示车子用,一个当仓库存放零部件,也就是没组装好的半成品。这些还只是三分之一,那三分之二已经在路上了,说到就到了。

因为姜怀福这小人行径,背后捅的这一下,前前后后加起来搁了近十天的时间。这样一来,发货晚些的另外两家的车子也相继到货。

左右不差这三两天,也就没急着开张,等着三家车子到齐,全部收拾妥当,选了个日子正式开张。

镇街上开了家自行车行,早在半个月前这牌匾就挂上了,走过路过的人都瞧见了,却不见有半台车子出现。众人还都在猜想,这是不是真要开,不是没开起来就黄摊了吧。

民众的思想还停留在攒票也难购车的时候,别说是整个镇里,那就是县城的百货商店,专售柜台里也很难见着二八大杠的身影,限定的三五台,还没等着到货,就已经早早的被内定了出去。通常是车来了拿出一台摆摆样子,随后就收了起来。有人询问,直接就告诉你已经被人买走了。

想要买一台车,有了钱攒了票还不够,那还得托关系走后门,才能抢到那唯数不多的购车名额。普通老百姓,买台车简直比娶回家个媳妇还要困难。

看匾不见实物,不自觉的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毕竟,这么难弄到的东西,哪能说开店就开店,还是专售,那不是凭空画饼,光图好看了吗。

以至于,当店门口摆起一排排崭新的自行车时,惊掉了很多人的下巴。真拿了扫帚扫,一抬筐可能都装不下。

星期天,秋水镇赶大集。

车店儿就选在这一天开业,车子提前一天就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到了这天反倒是不用着急了。

稳稳当当的吃了早饭,七点多钟,赵文多和赵明玉父女俩,吴大奎和吴刚父子俩,四个人一起出了村。

这次的生意,起初是没打算带上吴家的,就同开始李翠珍的不同意一样的理由,成万元的本钱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要是赚到了怎么都好。一旦赔了,那就不好说了,亲兄弟都能反目成仇。更何况是旁人了,那指不定得打成什么样了。

于其那时候翻脸无情,倒不如从一开始就直接了当的回绝。

可是架不住吴大奎、崔玉珍俩口子几次三番的登门苦劝,车子被扣的当天,这夫妻俩就拿了存折跑过来,说什么也要李翠珍收下,强制性的要入这个股。

李翠珍都叫俩人给弄的无语了,直问:“你们就不怕再赔着,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两家人都知道根底儿,吴家满打满算也就是这一万多块钱的家底儿,全都在这张折子里了。

崔玉珍道:“这做生意哪能都十保十赚钱,那还不都去做生意了,哪个还上班下地干活去。既然想干买卖,那就得承担这个风险。赚着了是我们幸运,真要赔了那我们也认,全当交个学费了。”

“看你说的,哪有学费这么贵。”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李翠珍也是无法拒绝,看了眼赵文多,问她是个什么意思。

之所以没打算要带上吴家,也是怕因为这个再生出嫌隙。上次倒腾皮子,那是本钱小,谁家也都能承担得起。这次的车子,光是进货就差不多花光了家底儿,还有些后续的费用都没算在内。本钱实在是有些大,一个村里人家,能豁出去这么些钱的实在是没有几个。

赵文多不是个善于规劝别人的人,家里这边都还是赵明玉出面说服的李翠珍,自己家都这么费劲,别人家都不用说了。对自己啥水平,那是太有数了。太费嘴皮子的事,实在是扛不起。

没想到的是,吴家俩口子,自己说服自己,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到底是数额太大,不能马上做出决断。好不容易才赚到的钱,万一赔了可就啥也没有了。

最后还是崔玉珍拍了板,要是没有人赵家三姑娘,这一万多块钱也就只是个泡影,连摸都摸不着。全当是家里没有这笔钱,全都投进去不去想不就行了。

要不说,吴家俩口子那就是赵文多的铁杆儿粉,一门心思要跟着她干,管是给多给少,那就是不给也没什么,反正是得带着他们一起,好像只有这样才觉着心安一样。

只是这一犹豫,就错过了最初的入股时机。直到听说赵家的货被压在了站里,两口子连夜上门,把存折拿了出来。

这锦上添花不稀奇,雪中送炭暖人心。虽然说,货车被压,自家人知道没问题,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架不住外人不知情,乱七八糟的一顿胡想。

吴家俩口子能赶在这个时候送钱来,可见心思是好的,就冲着这一点,这次的生意也得让他们参于进来。

李翠珍接收到了赵文多的意思,收下了这笔钱,做为后续流动资金和下一批定货款。

车子需要生产时间,厂商那边又是爆单情况,提前一个多月下单都是紧巴紧。后续情况,是否要加订,那就要看这车子售卖的情况,开张这天就显得尤其重要。

四人到了店里,先是把门口的那片空地清扫出来,跟着才把店里头的一辆辆车子搬到空地上,按着牌子和型号分别放在不同的区域。

价格牌也都提前做好,挂在了每一块儿车队的头辆车身上,意味着这一方块的车子都是这个价位。

这一批车子有两个型号,也是目前的统一分类,二八、二六两款车子。二八就是俗称的二八大杠,二六又分大杠和斜杠。比起前者,后者车型要稍小些,更为轻巧灵便,价格也要更贵一些。

三个品牌同款型车子价格也有所差异,飞凤、长久两个差不了太多,白鸽牌子没有两个响,价格却是最为便宜,大概平均在四十元上下。

明面摆车,明码标价,明晃晃绽新的自行车,乍一亮相,就引来了无数双目光,整条街都炸开了锅。

八点至九点钟,集市里正是上人的时候。平时这个点儿都已经是摩肩接踵,一眼望出去,全都是后脑勺的景象,今天却有点特别。从门口处进来的人稀稀拉拉,两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今天这是咋回事儿啊,从支摊到现在统共才卖出去两袋麻花,要这么下去,费用都挣不出来。”小摊主甲道。

小摊主乙道:“你好歹还卖出去两袋,我到这会儿了都还没开张呢。往常我这里吃炸果子的人都挤不透,今儿个可倒好,崩毛儿没见着。”

小摊主丙道:“大家都差不多,不光是我们这头,那边卖衣服鞋袜的也都没有什么人去,估计也是没怎么出钱儿。”

“统共就见着这么几个猴儿的人儿,往哪卖去,东西好得有人买啊。连个人影儿都见不着几个,卖给谁去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反常呢。明明就是大集日,怎么还赶不上平时了呢。”

几个摊主七嘴八舌的跟这闲聊,猜测着究竟是什么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集市里,突然的这么冷清。

路过的两个食客听见了,就跟旁边插嘴道:“你们还不知道啊,镇街卫生所旁边开了家自行车店,今天开业,外头摆出了老多台自行车了,这会儿老多人在那围观看呢。我走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人掏钱买车了。”

“自行车?咱们镇上也有卖这个的了。”

“可不是有吗,样式还挺多,摆的一溜两行,瞅着都能有上百辆,都能挑花了眼。”

“哎哟,那能挺热闹,我得去瞧瞧。老贾,帮我看会儿摊,我去去就回。”

“等一下,我也去看看。”

“你们早去早回,回来替换我。”

“凑什么热闹,都不做生意了,一会儿那边人好散场了,集市就该上人了。你们都走了,谁干活?”

“现在也没啥人,就是干靠,过去瞧一眼再回来,也不耽误什么事儿。”

“可也是,那我也去。”摘了围裙,紧跟着往外跑。

集市上的摊主都跑去看了热闹,没人做生意,有始以来,最特别的一次萧条。本来是上午就该结束的集市,破天荒的延长到了下午,看热闹的人群散场后,这才涌到了集市上,黄金时段整体后移了两个多小时。

两个小时里,已经足够让大多数人看足了热闹,从震撼逐步转为清醒。随之而来的就是满满的购物欲。

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物件儿,一下子成批量的摆在面前,那心动的可不是那一点点。有条件没条件的都会觉着心痒手痒,直想推一辆回家去。

也是这批车子赶的时间比较巧妙,整个镇子属于后知后觉型,起步比较的晚,别的地方一早就撸胳膊挽袖子大干一场了都,这里将才迈出那一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开始早干的这批商贩摊主,即使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短时间内也没有形成进一步的消费观。尤其是自行车在这个时候还属于大件儿,不比日常所用酱醋油盐,随手就能买回去用。

哪怕家里已经显示对这件交通工具的日渐需求,没有途径获取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几个人肯花多心思去购买。

然后,就有这样一天,突然发现,其实买一辆自行车并没有多复杂。不需要票,也不要劵了,只要钱准备妥当,随时随地就能推一辆车子走。

别的可能不行,这钱可是有的,放手开干的这小半年,可是赚到了不少。一百八十块的二八大杠,对于他们来说,还真就不算个事儿。

于是,这些个小摊主商贩们,成为了车行的第一批买家。

集市上过来看热闹的这波人,光是吃食区的五个人就推走了五辆车。还有别的摊主,买辆自行车,往后出来支摊都方便,载了三两包货,那是骑上车就可以走,不需要再搭谁马车,蹭谁牛车了。

而这些人清一水的都选择了二八大杠,一来是根深蒂固的思想,拥有一辆这个车子,可以说是整个年龄段的梦想。二来也是承重力的考量,车子大可以载的重量也就大,选择它最为实用。

相比起来,二六车型就比较受女人和学生们的喜爱。轻巧灵便,款式也更加的漂亮。

同样,价格也是很美丽。

二八大杠一百八,二六大杠就要多上一百块钱。再加个八十块,都能够买前者两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