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70节

  人算不如天算,李牧此次失误了。

  李牧请求撤兵,秦王政驳回了李牧的请求,他十分果决地命令李牧不用理睬粮草消耗,该驻扎多久就驻扎多久。就算驻扎一整年,他也能供应上军队的粮草。

  秦王政命令南秦不需要再将粮草运到咸阳,直接供应李牧大军需求。救灾时,只用秦国原本积攒的粮食。

  李牧上奏,大军吃不完那么多粮草,只取了一部分,剩下的仍旧运到咸阳。

  但秦国才风调雨顺没几年,秦王政自继位后又连番作战,秦国救灾时,赈济粮食仍旧出现了空缺。

  于是张良出手,利用灾民的愤怒,扫灭诸多三晋之地旧贵和不良豪富,夺得不少囤积粮草……以及减少了灾民的数量和愤怒,度过了这段空缺期。

  待蜀地的粮食运到,秦地其他没有遭灾的地方丰收,补上了赈济粮食的不足,秦国安然渡过此次难关。

  李牧驻扎在淮水上游的大军粮草也没有出问题。并且秦国因为水灾颇为慌乱,李牧的大军被隐藏在水灾和暴雨下,不算民夫在内,整整十万人在淮水上游屯田演练,偶尔帮忙治水和农耕,居然完全没有引起楚国的注意。

  这期间门也有张良的策略。

  张良成为内吏后,拿着秦王的诏令高调来到南秦,调集南秦军队北上抗洪,混淆了楚人的视线。

  得知楚王启和项燕终于和好,还迁都项城后,李牧松了一口气。

  他终于等到了。

  还好政儿厉害。否则他就要因为粮草问题先行撤军,无功而返,白白耗费那么多钱粮不说,还会打草惊蛇。

  得知楚王启迁都时,李牧心情很好。

  项城虽然坚固,但比起陈都还是不如。一座都城,肯定需要专门规划整修,才能住得下那么多贵族。项城的规格并不是国都,楚王匆匆迁都,城防一定会产生混乱。

  楚王启虽然不笨,但毕竟没有太多治理国家的经验。楚国朝堂原本身居高位、能总揽大局的大臣,自李园当政起,楚国多次内部倾轧,几乎已经被清理干净。再加上他们对秦国的恐惧,想要逃到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将军,我们白白吃了大半年粮,终于可以打仗了吗?”蒙恬的语气中带了一丝憋屈。

  在秦国遭遇黄河水灾时,他们却白白吃了大半年粮草,几乎什么都没干,蒙恬心里都开始愧疚了。

  不仅蒙恬,秦兵心情也是如此。

  虽然白白吃粮很好,但无奈将军老让人在军中宣扬现在秦国有多艰难,秦王为了保障他们这群人白吃白喝等战机有多么不容易。

  领兵的将领多是跟随了李牧近二十年的老将老卒。秦王政在南楚时,多次在李牧军中玩耍,还和李牧一同追击过项燕溃军。他们大部分人都见过秦王政幼年的模样。

  虽然秦王政现在已经长大了,但在他们的印象中,秦王政还是那个胖嘟嘟的小孩,精神气十足的小少年。

  虽然这很不应该,但秦王政跟在朱襄和李牧身边的时候太过于接地气,他们都无意间门将秦王政当做自家晚辈娇宠。

  他们看着胖嘟嘟公子政长成了精神气十足的太子政,太子政又离开他们,去了咸阳,又成为了秦王政。

  那么大点孩子好不容易当秦王了,他们这群叔叔伯伯不但没能给看着长大的孩子做些什么,反而拖了他的后腿。跟随李牧的老将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怎么楚国动作就这么慢?怎么老天不做好,黄河就水灾了?

  想起先王逝世前,因为连续多年天灾饥荒中断了统一天下的脚步,他们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不由咒骂那贼老天不做好。

  现在终于可以拔营出征了,他们憋了大半年的郁闷形成了如同实质的士气,李牧连战前动员都免了。

  李牧见效果很好,又让人多在军中宣扬了秦王政幼时的懂事乖巧,重点描述了秦王政在军中时与众将领打成一片,不在意自己出身高贵,连寻常老卒都会亲切地喊声“老伯”的模样。

  秦王政是个好孩子。如果换作其他秦王,一定会不满武成君决策失误,不满他们白白耗费军粮。但秦王政深知他们的苦处,勒紧裤腰带支持他们。

  秦国艰难,既要赈灾,又要供给他们的粮草。秦王政每日从三餐变成只吃一顿饭,连胖乎乎的脸都饿瘦了。

  他们能不誓死效忠君王吗!

  杀!

  ……

  “啊?”秦王政破功了,“这是老师的主意?!”

  张良面无表情:“是。”

  秦王政满脸怀疑:“老师很谨慎,即使他知道寡人不会生他气,也绝不会主动把寡人引入他的军策中。”

  张良面无表情道:“武成君不得已为之。”

  秦王政深呼吸,拍桌子:“绝对是你献的策!即使老师将一切都揽到自己身上,但寡人对老师非常了解,他每次揽他人过错的时候,就会多话!”

  老师最爱给舅父背锅。但他没有意识到,真的是他的责任时,他反而很少话,基本是默认;但一旦背锅,话就会多起来,言辞还多慷慨激昂,令人信服。

  这是曾大父偷偷教导秦王政,秦王政经过多年时间门,总结的“辨别李牧谎言一二小诀窍”。

  现在老师在上书中详细解释他为何要这么做,这都是他的主意。那肯定是在为别人背锅!

  舅父不在老师身边,那么嫌疑人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经常亲自押运粮草去老师军中的张良!

  张良先继续否认。否认几次无果之后,他的“面无表情”消失,没好气道:“这叫什么揽错?这是错吗?这不是为秦王你扬名?你看将士们士气如虹,个个愿意为胖嘟嘟秦王政赴死,你难道不感动吗?”

  “感动个屁!寡人何时胖过?”秦王政骂道,“寡人初次见你,就把你踩在脚下!”

  张良脸上浮现一丝恼怒:“没有踩在脚下,你只是用剑吓唬我!朱襄公和吴国夫人经常说你胖!老师也说你胖!军中老将也常常提起你以前是胖子,胖子!”

  秦王政道:“寡人那是富态!”

  张良:“富态的胖子!”

  秦王政冷笑:“你承认,你是故意抹黑寡人?”

  张良也冷笑:“武成君军中将士皆对秦王口口称赞,愿意为秦王赴死,这怎么能叫抹黑?这是宣扬秦王你的名声啊。”

  滴水不漏!

  但张良确实是故意“恶心”秦王。

  这不是他没事找事,而是秦王事先折辱他。

  张良到咸阳后,秦王政很信任他,采纳了他的献策,让他放心实行计划,给予他很大权力。

  当张良成功后,秦王政不仅力排众议,让年轻的张良成为内吏,还赐予张良中车府令的职位,掌管秦王出行车驾,能自由出入宫廷。

  掌管秦王出行车驾,就等于掌握了秦王的行踪。这个职位,非心腹不能给。

  张良本来心里挺熨帖。

  虽然秦王政嘴臭了些,性格恶劣了些,但作为君王,对待臣子还算不错。

  但之后,秦王政和张良开了一个他认为很好笑的玩笑:“张卿,寡人本来准备以赵高为中车府令。”

  张良:“?”

  张良先被韩非丢到朱襄身边,被朱襄催了许多次才来咸阳。朱襄在赵高被杀时嘀咕了很久,张良自然知道赵高是谁。

  宫奴,佞臣,奸邪小人。

  嬴政!你什么意思?!你拿我比赵高?!你折辱我!!

  秦王政见张良脸色大变,补充道:“寡人当时眼瘸,十分信任赵高,心想寡人将赵高从宫奴提拔到朝中卿大夫,这恩情肯定会令赵高肝脑涂地。谁知赵高辜负了寡人。还是张卿好,寡人第一次见你就把你吓得嚎啕大哭,还把你关进了监牢,你仍旧忠于寡人。”

  执手,摇晃。

  “张卿,你才是寡人的中车府令!”

  眼神真挚!

  张良:“……我应该感动吗?”

  秦王政大笑。

  张良咬牙切齿:“嬴政!”

  秦王政大笑:“张良,你怎么能直呼君上姓名,这是犯上忤逆大罪!哈哈哈哈哈!”

  开完玩笑后,秦王政拂袖而去,给张良留了一大堆工作,丝毫不担心张良会因为太过愤怒而消极怠工。

  这个仇,张良记在了小本本上,并决定立刻就报仇。

  所以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把宣扬秦王英明神武,改成了宣扬秦王是个招人喜爱的嬴小胖。

  反正结果都一样,不是吗?

  看见秦王政难看的脸色,张良扬眉吐气。

  扳回一城!

  “哼。”秦王政看着张良小人得意的模样,虽然冷哼了一声,倒是没真正生气。

  为了提升士气,别说宣扬他曾经是个讨人喜爱的嬴小胖,就是现在让他去军中与前线将士拉关系,再喊几声“老伯”,他都无所谓。

  张良这个计谋,其实比之前准备的计谋效果好。

  之前他的计谋虽然也能提升士气,但秦王高高在上,对大部分将士而言,“忠君”是一个很缥缈虚无的概念。

  但将“忠君”具体到一个“被众人看着长大的少主”身上,就强化了军队对“嬴政”这个个人的忠诚,而不是对“秦王”的忠诚。

  这也是李牧之前一直在做的事。

  他牵着小胖墩的手巡视军队,告诉军中将士兵卒,这个孩子是你们的“君主”,军队中所有命令,都是要这个小胖墩盖章同意后,他才能执行。

  战国时代,军队常常会沦为将领的“私军”,对将领的忠诚度大于对国君的忠诚度。

  李牧经过秦昭襄王、秦仁文王和秦王子楚三代秦王同意,一直在自己军中强调嬴小政才是军队真正的“主将”,他是“管家”。

  这是三代秦王,给嬴小政继位的另一重保障。

  秦王多疑,他们做的最坏的打算是嬴小政来不及回来继位。那么李牧这支私军,至少能让嬴小政掌控南秦,继而争夺王位。

  本来嬴小政当了秦王之后,这种“军队建设”就没用了。

  张良重新将其利用起来,强调“嬴政”对南秦军队的主导权。

  嬴政离开南秦后,南秦从“中心”沦为“偏远”。所以朱襄和雪姬,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南秦,才能减少南秦诸多士人和将领心中的落差。

  张良认为,就算秦王不在南秦,也可以告诉南秦人,“嬴政”仍旧是你们的主人,你们仍旧与“嬴政”更亲近。

  秦王政是秦国的王,而“嬴政”是你们的王。你们与其他地方的秦人不一样。

  比如军队。其他地方的军队是秦王的军队,听从将领的命令。但南秦的军队从一开始就更接近于“嬴政”的私兵,他们伴随着嬴政从小胖墩一直成长成英武的青年秦王,是“嬴政”最信任的军队。

  有了这一重认知,南秦军队不仅能在此次战争中士气高涨,今后也会对“主人嬴政”忠心耿耿。即使南秦偏远,他们也绝不会背叛。

  李牧本来觉得张良这计谋简直胡闹。

  什么嬴小胖吨吨吨,你是不是听多了朱襄的胡言乱语?信不信政儿听到了此事,虽然不会在公事上处罚你,但绝对举着剑追着你砍,揍得你一月爬不起来?

  张良解释之后,李牧被说服了。

  南秦离咸阳太远。他镇守南秦时,能保证南秦处于秦王政的控制下。但他之后呢?以后镇守南秦的将领会不会趁着南秦偏远自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