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38节

  “先王在涉及长平君的事上脾气也不好。你还记得弃市的那几家人吗?”

  “哦,想起来了。那几家人说了长平君几句闲言碎语,就被先王弃市。君上只是言语敲打了几句,把人贬谪了而已,脾气还算不错了。”

  原本认为秦王政任性暴虐的人一想起秦王子楚为长平君做的事,一下子就感叹秦王政还是好脾气了。

  长平君只是秦王子楚的友人,但长平君可是秦王政的养父。按道理来说,秦王政对有人针对长平君,应该处理更严重才是。

  秦王政得知了这些闲言碎语之后,气得找到朱襄碎碎念了许久。

  他是不想把人弃市吗?这不是没找到借口吗!

  阿父把人弃市,是真的找到了对方私通外国的证据。朕……寡人没找到啊,他们真的只是嘴碎!

  朱襄满心欣慰。

  如果是一般的秦王,心情不好就可以赐死重臣。

  政儿现在只是按照对方的真实罪责加重刑罚而已。看来自己的言传身教对政儿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存在。

  他不知道的是,秦王政有个小本子,把说他舅父坏话的人的名字都记下来,准备以后慢慢针对。

  舅父不慕权力金钱,一心只为秦国和自己,所有说舅父坏话的人肯定都有问题。

  这个教导,居然是对朱襄猜忌最深的秦昭襄王告诉嬴政的。

  长平君朱襄,一种便捷的大臣筛选器。

  秦国在秦王子楚崩逝这一年万事安好。秦王政有条不紊地收拢权力,建立威信。

  原本想要欺秦王政年轻的大臣都意识到,秦王政不愧是传闻中五六岁就帮长平君管理家务的神童,那老道的国君模样,其威严压得群臣喘不过气,好像已经当了很多年的国君。

  有从秦昭襄王活到现在的老臣感叹,怪不得当年秦昭襄王一见到如今秦王就十分欢喜。如今的秦王,和秦昭襄王真的极其相似。

  秦国经历了秦仁文王和秦王子楚两代较为温和的秦王过渡,现在终于又要迎来一位霸道雄主了。

  不过也有人说,秦王子楚也不是什么温和的秦王。只是恰好遇到了几年灾荒,他被迫休养生息而已。

  无论众臣私下怎么讨论,他们都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秦王政不是一个好相与的秦王,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有儒家弟子找到荀子,担忧秦王政太过霸道,不会行仁政。

  荀子懒得理睬。

  要行仁政,也要等统一天下之后。现在秦国正好需要一个雷霆手段的君王。

  谁都以为秦王政登基之后,一定会接着休养生息一两年,待在朝堂站稳脚跟之后,再继续大动作。

  谁也没想到,就在秋收之后,秦王政还未改元,便下令信平君廉颇攻魏。

  去年粮草供应不足,廉颇打通秦国通往齐国的通道之后,虽没有继续攻打大梁,但一直留在刚攻占的魏国郡县主持屯田。

  廉颇在赵国时只负责打仗,现在他已经很习惯屯田和抚民了。

  为了替秦国完全消化新打下的城池,他都没有回咸阳送秦王子楚一程,也没有亲眼见到秦王政登基。

  秦王政开战的理由找的很敷衍,但也无懈可击。

  他说这场战争是上一场战争的延续。当时魏王病逝,君父因魏国国丧退兵。现在魏国国丧已过,该继续攻打魏国了。

  魏王圉在秦昭襄王强势的时候,曾经被迫向秦国称臣。之后秦国和魏国都没怎么提这件事,该打仗的时候照旧开打。秦王政首次煞有其事把这件事拿出来提。

  秦王政说,魏王曾向秦国称臣,就是秦国的属国,与秦国是君臣关系。

  当魏国遭遇蝗灾的时候,出于宗主国的责任,秦王还特意将此事告知魏王和魏太子,希望魏国能够多加防范。

  可魏国恩将仇报,居然在秦国灭蝗收尾,秦王子楚重病的时候,伙同其他四国攻打秦国。

  秦国是魏国的宗主国,魏国攻打秦国的行为是不忠;秦王曾在魏国遭遇蝗灾的时候提供(口头)帮助,魏国攻打秦国是不义。

  如此不忠不义的国家,先王自然出兵讨伐之。

  然而魏王圉病故时,先王仍旧召回了秦国大军,不在魏国国丧的时候趁人之危,这是秦国对魏国的义。

  如今魏国国丧已过,自己作为继任秦王,当重新讨伐魏国。

  秦王政召来修书的大儒,让他们执笔,替秦国给魏国写檄文。

  秦国攻打魏国是堂堂正正的“义战”,魏国活该挨打灭国!

  大儒震惊不已。

  他们倒不是震惊秦王政的厚脸皮,而是感动这年头两国打仗之前居然又有国君肯写檄文肯宣战了。

  春秋初期,国与国打仗还会找个借口,写个檄文,遵从一下礼仪。

  到了春秋末期各国兼并,讲究的就是兵贵神速,能偷袭就偷袭。

  什么宣战?什么檄文?武安君白起的兵都到了你城门下了你才发现秦国来袭了。

  秦王政不愧是在大儒荀子膝上长大的孩子,这是儒家圣王啊!

  荀子:“……”

  他对秦王政分外无语。

  你就是这样用我儒家?

  算了,也行吧。秦国必定灭掉其他五国,秦王政能在灭国之前堂堂正正宣战写檄文,你就说这道德水准礼仪水准是不是能排战国第一吧?

  荀子这么一想,觉得政儿还是不错了,自己没有白教他。

  朱襄对秦王政无师自通运用“儒家笔杆子”的技巧竖起了大拇指。

  有本事的大儒不用说了,那是出将入相之才。

  没本事的大儒别扭来别扭去,就是想赚个“君王很宠我”的面子。

  秦王将檄文这等重要的事交给那些没本事的大儒,让他们心生“我很重要”的错觉,就像是后世帝王养了一群陪他写诗作词润笔的文人一样,既不担心他们扰乱朝政,又能捧高自己的声望。

  而且秦国此番出兵一改常态,将宣战的礼仪做了个十成十,那堂皇姿态,若再辅以百战百胜,就算是六国旧贵,都得叹一声“天命”。

  自家政儿这次是真的奔着“义战”来包装秦国的统一战争。

  朱襄感慨了一声,就晃晃脑袋,去调集物资,准备后勤了。

  打仗粮草先行,廉公虽有屯田,但有朱襄在,怎么也要让廉公打个富裕仗。

  魏王增得到秦国宣战之后慌得不行,一边派人向他国求援,一边派人向秦国乞怜。

  他还派信陵君魏无忌原本的门客去游说朱襄,试图用魏无忌和朱襄的友谊逼迫朱襄为魏国说情。

  朱襄听完魏无忌门客的慷慨陈词后,淡淡道:“没有在魏王圉死前攻破大梁,押着魏王圉在无忌坟前磕头,是我之错。无忌被逼死时,魏国和魏王就该为无忌陪葬了。朱亥正在吴郡给无忌守墓,等着魏国灭亡的那一日。”

  魏无忌门客的慷慨陈词被朱襄一两句话堵了回来,脸色变换不断,似是不相信长平君居然没有被他欺之以方。

  朱襄见那人神色,讥笑道:“不过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我是否应该亲自领兵攻打魏国?”

  朱襄还未送客,魏无忌门客就羞愧离开。

  他离开之后感叹,世人都知长平君仁善,便误以为他是软弱可欺之人。世人忘记了,长平君曾孤身说服秦昭襄王释放五十万赵军,也曾以两万广陵守军击溃项燕百万楚军,明明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谋士和骁勇善战的将军。

  他自言无法说服长平君,反而被长平君说服,便挂印逃走,不回魏国,南下去寻主父信陵君了。

  长平君再次声名鹊起。

  秦王政评价:“舅父,这个人来秦的目的,该不会是专门为你扬名,恶心魏王的吧?”

  朱襄没回答。他在思考,长平哪来的五十万赵军,项燕又哪来的百万楚军。

  第244章 大梁护城河

  朱襄自认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不知道为何别人都说他脾气好。

  他若脾气好,会头铁去长平?会在广陵城不服就干?

  以前他不想上战场杀人,现在都变成名将了,早就抛弃了曾经的道德底线。魏王居然派魏无忌的门客来恶心他,还想继续利用被逼死的魏无忌,朱襄忍不了。

  他主动请缨,要去大梁为廉公摇旗呐喊。

  秦王政疑惑:“只是摇旗呐喊?舅父你不当主将吗?”

  朱襄没好气道:“政儿,你说什么傻话?坐在夏同坐过的椅子上久了,你的脑袋退化成夏同了吗?我这名将的真实水平,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

  秦王政已经在朝臣中留下了心机深沉喜怒不定难以揣摩的印象,但面对舅父,他的情绪永远会波动得厉害。

  “什么叫做脑袋退化成阿父?我比阿父强多了!”嬴小政怒视舅父,“舅父你再这么说,我就不让你去大梁!”

  朱襄立刻道歉:“好吧,舅父错了,夏同怎么能和政儿比?”

  嬴小政这才变回秦王政,命令丞相长平君亲自押送粮草去大梁,顺便劝降。

  寡人心善,见不得太多伤亡。

  如果大梁降了,寡人保证约束秦军不在大梁乱来,信平君廉颇的军纪是出了名的严明。

  朱襄忍了攻城战敌我伤亡惨重的不适,也要去亲眼见证魏国的下场。秦王政一通假惺惺的话,世人立刻误会长平君对大梁即将遭遇的惨状于心不忍,特意来拯救大梁。

  秦王政说寡人心善,在世人耳中就是秦王虎豹之心。

  秦王政说信平君军纪严明,世人想起了信平君屠燕国城的暴虐。

  长平君显然知道秦王和信平君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是什么样的人,担心大梁城破生灵涂炭,特意来劝降。

  朱襄到达大梁的时候,事有碰巧,大梁还真的差点生灵涂炭。

  大梁城建造时,依托丹水等五条河流,让其环绕大梁城,成为天然的护城河网。

  大梁城城墙又高又坚固,城墙外是密布的水网,攻城器械难以施展,兵阵也难以排开,非常易守难攻。

  历史中,王翦的儿子王贲攻打大梁时没有强攻,直接反过来利用大梁城的天然护城河,引黄河水和鸿沟水淹了大梁城。

  这么简单的方法,廉颇骑着马在大梁城周围逛了一圈之后,也发现了。

  廉颇看出大梁城的弱点时,还挺纳闷。

  他为将时正是秦昭襄王最霸道的时候,所以常打防守的仗,对修筑堡垒最擅长不过。

  修筑堡垒防御线,和修建城池的选址差不多,只是大小差别。

  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大梁城为什么要修在五条河流交汇处的平原低洼处,这不是专门引人水攻吗?主持修城池的人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引天然水系作为护城河当然没问题,但首先城池地势要高,其次城池要能在河堤决堤后也能排水的水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