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27节

  “笑话,区区胡人算什么压力?李将军都回来给我们安排好了。”

  “胡人的牛羊又不是被蝗虫吃掉,谁抢谁还不一定呢。杀了他们的兵,还有马肉吃。”

  “弟兄们,好好干一番!别让人看不起我们北郡人!”

  北郡的大部分人都不春耕,而是补种牧草和养牲畜,与中原胡人做的事差不多。

  北郡也是赵国最重要的产马地之一。

  胡人趁着春耕缺人南下时,北郡人正好也不春耕,男女老少都可以上阵作战。

  北郡人均彪悍,就算是女子都能上阵杀敌。

  青壮几乎倾巢而出,老弱妇孺上城门守城。

  于是北郡边防军再次展现出在李牧和信陵君领导下的恐怖姿态,元气大伤之后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的胡人联合军队又被剿灭,北郡边防军斩获战马无数。

  这些战马都被送到了秦国东方边城。完好无损的战马可以组建更多骑兵,受伤死亡的战马可以给同袍的锅里增加几块肉。

  得到北郡送来的战马补充和马肉军粮后,秦国士气高涨。

  北郡边防军的能耐也在秦国四处传扬,他们以此一战飞速融入秦国大家庭。

  秦王子楚吃了一块非常难吃的马肉,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是朱襄的主意,李牧走前的谋划。

  他的友人,从来都会给他惊喜。

  北郡提前吹响号角,在五国盟军还在扯皮时获得大胜,不仅振奋了秦国的士气,也让秦军心头的压力陡然一松。

  秦将们心里有些不服气。

  此次如果自己打不出漂亮的战绩,岂不是被北郡的赵将给抢了风头?

  一个老将信平君廉颇,和一个青年将领武成君李牧,就够让他们憋屈了。赵将怎么还来抢风头?

  真当我们秦国在武安君去世后无名将吗!

  欺人太甚!

  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天天去兵卒那里唠叨,让兵卒们努力,别被赵人比了下去。

  想当初,赵人可是我们秦人的手下败将。

  现在这群赵将变成秦将之后,乃公乃母的怎么各个都变成战神了?他们心里很不爽。

  秦兵被将领亲自打气,一个个都士气高涨。

  秦国的军功制本来就让他们很容易打鸡血,现在听闻刚变成秦人的赵人都来抢军功了,他们能忍?

  虽然很感谢北郡弟兄们送来的战马和马肉,但他们也不能输。

  秦王子楚乐得合不拢嘴,特意写信给在咸阳城低调享福的前韩王,问他韩国有没有什么名将,也加入秦国内卷大家庭。

  前韩王想了想,十分光棍地回信,没有!

  韩国能有什么名将?连精兵都被白起早早打没了。君上,你看我这个前韩王像不像个名将?

  韩国就一个韩非和张良师徒能拿出来吹一吹,别的真没有了。

  秦王子楚得到回信后十分遗憾。

  韩国人怎么就不争气呢?

  他的遗憾被传了出去,韩人们各个面红耳赤。

  韩国将领们都骂韩王。他们不能打不一定是自己不行,也可能是韩国不行,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兵。

  可恶的韩王,秦王给你机会让你推荐我们为将,你居然说韩国将领都是废物,一个都不推。

  他们是心寒了。

  当初秦国攻打韩国,虽然韩国节节败退,但大部分韩国将领们还是卯足了劲拼命反抗。

  没有功劳,好歹有苦劳吧?

  秦国攻打新郑的时候,他们也是咬紧牙关等到了楚国的救援。

  结果韩王你不仅自己投了,还对秦王嘲笑我们是废物?

  韩国士人再次有抬不起头的感觉,再次痛苦自己被韩王辜负了。

  扶不起的韩王,让他们反叛秦国的心思都淡了。

  也有人说韩王这是聪明着呢。他这么说,与那些蠢蠢欲动的韩国旧贵族们分裂,这才不会受那些韩国旧贵族的牵连。

  亡国之君罕有不死的,就是不死也是被流放。

  韩王能在咸阳当个富贵闲人,不知道羡煞多少亡国之君。他都投降了,怎么还会为韩人着想?当然是紧着自己的安危了。韩王还是有些智慧的。

  真相不确定是什么,但本来想在五国盟军攻打秦国时,与五国盟军里应外合的韩国旧贵们,此次是没有动静了。秦国免除了一次内乱。

  秦王子楚一次无意的举动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当蔡泽得到消息,吓出一身冷汗,告知秦王子楚此事时,秦王子楚唏嘘不已。

  看来寡人还是有些天命在身上的。

  北郡大胜胡人联军,韩国旧贵骚乱萌芽平息,五国盟军终于吵出了一个计划,出兵了。

  最先被攻打的就是长平。

  长平郡与赵国接壤。长平君朱襄名声在外,谁都知道长平郡肯定非常富庶。

  他们若能抢下长平郡,就能夺得许多粮食。

  攻打长平郡的是赵军。

  带兵的赵国将领曾经参与过长平之战,得到过朱襄的恩惠。

  军中的兵卒大多是听了赵王偃派去官吏“夺长平,迎朱襄公”的鼓吹,自带干粮和武器的赵国平民。

  有些赵国平民手中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拿着农具木叉就上战场了。

  临时入伍的赵国平民大部分来自疫区,所以连提前训练都没有,勉强能组成方阵,就这么来到了城墙面前送死。

  伯夫站在城墙上,看到的仿佛不是赵军,而是一群流民。

  他不由心头一沉。

  当看到为首赵将时,伯夫虽不记得对方名字,但认出了对方曾是长平同袍,心里更加难受。

  他忍不住在城门上高喊:“你这是来攻城,还是来带他们送死?!你真的认为这群连攻城器械都没有的兵卒能攻城?还是真的以为攻下长平郡,就能让朱襄公回去?”

  赵将骑在高高的战马上,仰头看着城门上的秦将。

  虽然已经时隔十多年,他也认出了伯夫那张脸。

  伯夫带头杀掉了赵括,给了所有赵军一条生路,他怎么会不记得伯夫。

  他张嘴想回答些什么,但嘴张开时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伯夫问的话他都有答案,甚至他自己都是弃卒一事,他都很清楚。

  但清楚又如何?他和他身后的赵人已经来到了长平城下,为了那几乎没有的生机,也只能全力攻打了。

  赵将抬起手,按下。

  战鼓擂响。

  攻城!

  赵人们拿着梯子之类简单的攻城器械,大叫着朝着长平郡的城墙扑了上去。

  因为早就知道五国盟军中有许多身染疫病的人,所以长平守军此次没有野战,关住城门死守。

  他们背后就是秦国,所以不用担心死守会断绝援助。只需要守住,等赵军自己消耗,等秦国春耕结束后援军到来,赵军就会自行退去。

  但他们没有预料到,这群手持简陋武器的赵军,居然展现出超出常人的毅力和战力。

  进攻长平郡的这一支赵军人数特别多。他们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爬上城墙,在长平守军已经准备好的守城器械下跌落城墙。

  死尸堆成了山。

  赵军的士气没有丝毫低落,就像是无知无觉的行尸走肉一样,攀爬着同袍的尸体继续进攻城墙。

  赵王没有给他们准备太多攻城器械,他们便就地垒土垒石,以死尸为基地,筑起一个个高台,离城头越来越近。

  伯夫下令往下浇油点火,想要烧毁城门下的尸体。

  火焰燃烧了起来,许多赵军都被烧成了焦尸。但等火熄灭之后,赵军仍旧踩着烧焦后越发坚实的高台往上爬。

  许多守军都在城墙上吐了。

  赵军就像是自己用自己同袍的尸体在城墙外筑起了景观,把景观当做了攻城的梯台。

  长平守军大多都是多年老卒,都未见过如此可怖的事。

  寻常攻城军队在进攻受阻时就会士气低落,在城墙下燃起大火时就该退兵。

  赵将没有喊退兵,赵兵也没有退缩。

  他们就像是没有恐惧一般,只知道往城墙上攀爬,死了再多人也没有任何逃跑的迹象。

  伯夫站在城楼上往下看,居然看不到一个逃跑的兵卒。

  赵军景观堆成的攻城梯台已经快接近城墙的高度了,秦军几乎是和赵军站在“平地”上面对面厮杀。

  赵军口中嘶吼着“迎回朱襄公”,守军口中也嘶吼着“护卫朱襄公”。

  朱襄公不在长平郡城内,两方将士兵卒嘴里喊的却都是朱襄公的名。

  他们的口音甚至都是相似的。

  若不仔细听,还以为是同样的人,喊的同样的口号。

  城墙上,赵人和曾经是赵人的秦国兵卒,赵将和曾经同为赵将的秦国守将,皆拼命砍杀。

  他们都杀红了眼,全部混做了一起,只能靠衣服的颜色来辨别身份,有时候还会误伤同袍。

  没了什么军阵,也听不到将领的命令,连令旗都看不到。

  两方就这么厮杀在一起,身边尸骸堆积如山,皆死战不退。

  城楼上战局焦灼,越来越多的长平平民补上守军的位置。

  见守城无法让赵军退兵,伯夫带领战车和骑兵开城门,出城野战,击溃赵军等候多时的军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