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74节

  清朝说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外国,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事实。这样的事实,让华夏内部很难走向西方那样的改革。因为一旦进行工业化改革,就会使大量小手工业者和自耕农失业。

  外国人口少,英国几千万的破产农民能被血汗工厂吸收,但华夏当积攒到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这片广阔的土地至少有了上亿人,又有农民起义的传统。

  若华夏统治者这么做,就是革自己的命。所以封建统治者即使看到了大势,也会狠狠压制大势。

  在百年耻辱的时候,华夏不变则亡,先贤摸索了很多条道路。不同的先贤几乎将所有能走的道路都走了一遍,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条路萌生自周时的礼乐文化,成长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在汉承秦制中逐步完善,自唐宋元明清后成为融为华夏人骨血灵魂。

  是为大同。

  那是华夏文明从始至终唯一的路,一直在走的路。”

  “朱襄,你发什么呆?”子楚问道。

  朱襄道:“我在想,现在就拔高战争科技,会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子楚疑惑:“什么?”

  朱襄道:“没什么。”

  反正皇帝一定会消失,所以也无所谓了。

  华夏人民都很务实,连神灵不管用都会把庙拆了。当不需要皇帝的时候,怎么可能还让一个人干坐在上面吃白饭。

  挂电线杆的资本家还要干活呢!

  朱襄一直以来的抵触,只是因为懦弱。因为战争科技发展,会有许多人丧命。即使他知道就算不发展战争科技,用冷兵器打仗照样会死很多人。但那不是因为自己,所以朱襄不用愧疚。

  再者,朱襄也担心现在若战争科技发展,思想若是不配套,会不会造成华夏文明土崩瓦解?

  但政儿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朱襄就没有了退路。

  何况这些年他也发现了,他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他的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让他拔高秦国的军工科技树,顶多建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的基础。

  朱襄想到这,有些汗颜。

  仔细想想也是,他又不是搞军工的,甚至不是搞基础科学的,唯一的本事就是种田。突然变身成多学科科学家什么的,他若是能做到,就不是青年教授,而是青年院士了。

  朱襄:原来我是废物,那没事了。秦国人随意!

  “政儿说得对。”朱襄道,“科学技术爆发的时候,向来都是战争频发的时候。物理用于制造攻防机械,化学用于研制更好的炸药,生物学脱胎于战场上的医学研究,数学最大的用处本来就是用于计算炮弹和弩箭射程。”

  朱襄顿了顿,道:“就像是我们用铁刀,敌人用木剑。”

  子楚听朱襄说了这么一大堆,震惊不已,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呆愣了许久,才结结巴巴道:“政儿、政儿没说这么多,你没必要……”

  朱襄打断道:“既然已经被你们发现了,那我也就不藏了。”

  他洒脱地笑道:“建立科学院,研究战争科技,辅助研究民生科技,既能奠定科学基础,还能早日结束战争,很好。”

  子楚按住朱襄的肩膀,道:“你等一等,你说的话,我越来越听不懂。”

  朱襄道:“听不懂没什么关系,知道我赞同政儿就行。”

  子楚使劲摇头:“不行。你总是这样,有什么一直憋着。就算我和你意见不一致,你也可以告诉我。朋友不就是这样吗?”

  朱襄看了子楚一会儿,叹了口气,趴到了桌子上。

  他和子楚在书桌两边相对坐着,他一趴,子楚只能看到他的发髻。

  子楚推了推朱襄的脑袋:“你究竟在烦恼什么?”

  朱襄瓮声瓮气道:“我之前在烦恼,怕战争科技攀升太快,思想跟不上,如小孩舞大刀,会不会把自己伤到。”

  现在他不烦恼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做不到。

  他甚至连黄火药的配方都不知道!硝化棉倒是知道,但他不知道怎么制备纯硝。

  这等基础化学品,都是学校直接批量购买,他批条子拿。

  子楚努力思索,让自己跟上朱襄的思想。

  “有道理。所以儒家所说,不仅用律令约束国人,也要用道德约束国人,这很必要。”子楚道,“科学技术也要牢牢把握在官府手中。”

  朱襄道:“普通人就算学到了基础知识,想要做出更厉害的兵器也很难。你看我做出过什么厉害的兵器吗?”

  子楚失笑:“你这么说,我松了口气。”

  朱襄从桌上爬起来,道:“完善基础科学教育很重要,如果能与思想文学教育并重的话,说不定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子楚无奈:“你怎么总是想过于遥远的事。先从秦国统一天下想起好吗?”

  朱襄也很无奈:“这还需要想吗?是想你当秦始皇,还是政儿当秦始皇?你们父子二人自己去抢,难道还要我拉偏架?”

  子楚严肃道:“说不定真的要你出面。要是政儿想当秦始皇,逼宫篡位怎么办?”

  朱襄狠狠翻了个白眼:“如果政儿真的猖狂到为了一个秦始皇名号逼宫篡位,他就当不了秦始皇了。”

  只有蠢货才会将自己完美无缺的继承人身份,用莫名其妙的理由打上污点。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很谨慎,谋定而后动,会斟酌好所有得失。

  子楚哈哈大笑。只要朱襄与他一起笑话政儿,他就高兴。

  虽然朱襄并没有笑话嬴小政。

  朱襄愿意主管此事,子楚就不用再询问他人,直接把科学院在咸阳学宫里开起来,作为隶属于咸阳学宫的一个机构。

  朱襄认为,以后咸阳学宫可以“分院”,物理、化学、医学、经义、地理等学科,迟早要分开。

  子楚听完后,认为再在咸阳学宫之上加一个机构更好。这个机构可以并入“博士”体系中,属于秦国的官吏。他们只需要埋头研究。

  但朱襄反对。如果只是拿固定的钱办事,很可能让他们混日子,没有进取心。

  两人聊到日落月升,烛火燃起,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这样重大的事,一两日聊不完。

  子楚兴致勃勃启程,拉着朱襄回咸阳,找群臣和咸阳学宫的学者们一同商议此事。

  现在咸阳学宫修习各种学问的学者众多,是时候分一分科目了。

  按照学说分科目,容易让学生们“站队”,因思想隶属,而形成实质上的隶属关系;以学问不同来分学科,学生们学习的只是知识,跟随的还是不同思想派别的老师,不容易被老师的思想裹挟。

  子楚身为秦王,也与历代秦王一样,很厌恶百家那种名义上是师生,实际上组织过于独立,脱离官府控制的学术团体。

  墨家和农家的组织架构已经解体,就是他们能继续在秦国传播学问的代价。

  儒家本来也有较为严密的组织架构,不过因为荀子和遵孟子为师的鲁儒不对付,内部除了孟子、荀子的学说还有其他流派,已经打得很激烈,所以秦王暂时没有对儒家学子动手。

  秦王子楚和历代秦王都支持荀子。因为荀子对儒家的改造,就是后世所谓儒家的糟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样改造下去,忠君思想融入儒家的骨血中,帝王就不用担心儒家反噬。

  不过秦王也不会把宝都压在儒家身上。

  巍巍大秦,所有思想无所不包。就像是将来的秦人中有六国人一样,秦国统一的思想,也是包含诸子百家后的统一思想。

  当秦王拥有了朱襄这张牌后,社会矛盾缓和许多,他们便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秦王子楚回到咸阳,蔡泽和蔺贽出门相迎。

  朱襄站在秦王子楚身后,直直地受了蔡泽和蔺贽一礼。

  蔡泽和蔺贽抬头看向朱襄。

  朱襄对他们报以无辜的眼神。

  蔡泽和蔺贽对视。

  蔡泽:他是故意的。

  蔺贽:这家伙就欠揍。

  蔺贽对秦王子楚道:“君上,能暂时容忍一下臣的失礼吗?”

  蔺贽没有说他要做什么,秦王子楚已经非常默契身体一侧,把身后的朱襄露了出来。

  “寡人准许你失礼。”秦王子楚对其他卿大夫道,“众卿先散去吧。蔺丞相要与长平君叙旧。”

  卿大夫们本来想走,秦王这么一说,他们就不想走了。

  有热闹看!

  秦国法令森严,死气沉沉,难得有乐子看,卿大夫们走不动路了。

  荀子拐杖往地面上一砸,骂道:“不要在这里丢脸!”

  撸起衣袖的蔺贽立刻把衣袖放下来,恭敬道:“是,荀子。”

  然后荀子举起拐杖,在朱襄背后一砸:“相国和丞相向秦王行礼,你怎么不避开?”

  朱襄一边回答一边拔腿就跑:“我故意的!我就是想看他俩气急败坏的模样。”

  荀子眼睛瞪圆。

  廉颇抱着手臂道:“几年不见,朱襄和以前没区别啊,仍旧这么喜欢故意气你。你还跑得动吗?跑不动的话,我把朱襄小崽子拎过来给你教训。”

  荀子咬牙切齿道:“回去再教训,不要在城门口当众丢脸。”

  廉颇摇头叹气:“他自己都不觉得丢脸,你何必替他维护脸面?”

  荀子瞪廉颇。

  廉颇继续叹气:“行行,我不说了。唉,好久没回庄子,不知道我住的小院有没有打扫。”

  荀子道:“朱襄虽不在咸阳,秦王和蔡泽、蔺贽常来庄园小聚,庄园时时刻刻有人打扫。你住的地方原本是什么模样,现在还是什么模样。”

  廉颇笑道:“那就好,不用重找落脚处了。”

  虽然秦王在咸阳城赏赐了他大宅子,但他回咸阳只是休息,不如继续和朱襄同住。

  朱襄去咸阳宫拜见了华阳太后和夏太后之后,就与子楚等人一同回到庄子。

  廉颇的院落果然还是老样子。他带着自己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儿子廉符,在朱襄的庄园里逛了一圈,给廉符介绍庄园的情况。

  “这是秦昭襄王住的院子。看见那个桌子了吗?那张桌子上的小椅子是政儿坐的。秦昭襄王处理政务的时候,政儿就坐在桌子上听他教导政务。”

  “这个有一棵桂花树的小院原本是先王在住。这棵月桂树是先王从宫苑中移植过来,因为政儿喜欢吃桂花糕。”

  “秦昭襄王和先王都很宠溺政儿。”

  廉颇看着儿子一脸惊恐不安的模样,心里嫌弃地摇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