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64节

  且不知楚王是欺软怕硬的人,春申君先交出了自己的兵权,然后退出了权力中枢,最后连封地都被削去了大半,就仿佛拔掉了獠牙和尖爪,任由别人宰割。

  若春申君留在陈都,还能唤起楚王对他曾经的信赖,能联系曾经共事的卿大夫为他辩白。待他离开了陈都,就只能人成虎了。

  蔺贽还嘲讽春申君,若真想救楚国,他就该在势力最强大的时候,真的做那忤逆逼宫之事,扶太子启上位。

  就像是当年赵国,如果杀了赵王,让平原君或者平阳君任何—人当赵王,即使他们也很平庸,总比昏庸还小动作特别多好。

  楚,不是亡于楚国封君,不是亡于景昭二族,更不是亡于秦国,恰恰就是亡于楚王!

  春申君看完两封信,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信陵君的信是希望他活下去,蔺贽的信则是打消他活下去的**。

  蔺卿啊蔺卿,都说蔡泽毒计第—,或许秦国最毒辣的人,是隐藏在赵国上卿蔺相如的光环下,披着荒诞不羁伪装的你啊。

  春申君对劝他离开的门客道:“当一个人拥有了超出他期望的名声时,他就会被名声束缚,很难去做玷污名声的事。我本来应该是—个汲汲于富贵的俗人,但现在却被名声束缚了,无法苟且偷生。你们且散去吧。”

  春申君遣散门客,除了护送春申君家人离开的门客,竟无—人愿意离开。

  春申君劝说再无用,便只能打开库房,拿出所有留下的财富,分与门客的家人。

  他又将家中美酒全部拿出来,牲畜全部宰杀,粮仓开启,邀请封地所有士人庶人饱餐一顿。

  封地中许多士人富商也拿出家中钱财,加入了这一场宴席。

  菜肴像流水一样端上桌,不断有人上桌,不断有人离开,也像是流水一样。

  春申君的封地是淮河以北十二个县。

  原本春申君因为淮河以北是楚国腹地,也是兵家交战之地,担心若这些地不在楚王手中,军令下达不畅,便自请废封邑为郡县,自己选了江东蛮荒之地。

  江东扬州(不是后世扬州,而是古九州之一)虽已经被吴越初步开发,但吴越被灭之后,江东之地又几乎成了蛮夷之地,水患严重。

  春申君就扎根在江东之地,修筑新的城池和堡垒,铲除匪患,治理水患,实行教化。

  江东开发,离不开春申君的功劳。

  也正是如此,逃难到江东的项梁叔侄俩才能拉起一支江东子弟军。

  江东子弟心向楚国,并非受了项家的恩惠,而是记着春申君,继而记得楚国。

  现在春申君虽没有机会再去往江东,他的封地有的返还给楚王的,有的向其他封君借兵送了出去的,只剩下五个。

  但他把封地治理得很好,即使偶尔遭遇兵灾,也不忘修建水利,时常巡视农耕,也是封君中难得会开仓救济的人。

  他虽是个追求富贵的俗人,却也有配得上战国四公子的一面。

  所以春申君大摆宴席,五个县能有能力参加的人,都来了。

  他们惧怕楚王,但他们想法不责众,他们处于兵家必争之地,晾楚王也不敢把这五座城池屠了,让他国长驱直入。

  流水宴整整开了日。

  这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场不分贵贱的流水宴,后世流水宴便又有了“申宴”这个名称。

  当楚王的使臣进入春申君封地的时候,即将来到春申君所居住的县城时,春申君停止了流水宴。

  楚人皆泣不成声,再次请求春申君逃走,他们愿意拿起武器,挡住楚王的使臣。

  春申君此刻好像终于对死亡释然了。

  他的笑容中没有苦涩,劝说他封邑的民众道:“先贤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请诸位不要阻拦我的‘义’。”

  春申君对面前的民众作揖。

  这些民众中有许多庶人,甚至还有身穿短褐的农人和没有姓氏的游侠。

  春申君身处楚国这个贵族和庶民隔阂非常大的国家,身为楚国最顶尖的贵族封君,第一次对连姓氏都没有的庶人深深作揖。

  “诸位,虽然外界传言我仁义高过长平君朱襄公,但这只是六国离间计故意抬高我。我远不如朱襄公。我赈济楚人,正是受了长平君的影响。”春申君作揖后,声音洪亮道,“所以,若是你们将来活不下去了,就南下去寻长平君吧。长平君是我的友人,报出我的名字,长平君会接纳你们。”

  他再次作揖,声音终于带了一丝哽咽:“这是歇最后能为你们做的事了。是歇不才,身为封君,却无法庇佑你们。去寻我的友人长平君吧,让他庇佑你们。”

  说完,他大步迈向城外,命令城中已经不在他控制下的卫兵死死收住城门,不可让城民离开县城。

  县令没有下令,卫兵已经行动起来,听从了春申君的命令。

  县令悲不自禁,连往日最注重的仪容也顾不上了。他涕泗横流,拉住了春申君的袖口:“春申君,请离开吧。这里离楚国边境很近,以春申君的名声,镇守边疆的将领见到了春申君,也会放春申君离开。”

  春申君道:“我知道,所以我更不该连累他人。松手吧,若你再不松手,我真的胆怯了,积累的仁义名声就会功亏一篑。不要毁掉我的名声。”

  县令双手颤抖,松开拉着春申君的袖口。

  他用袖子擦了擦脸,咬牙跟上了春申君的脚步。

  他虽救不了春申君,但可以替春申君护住尸身。

  如果楚王使臣胆敢侮辱春申君的尸身,哪怕辞官逃亡,他的尺剑也会染上楚国使臣的血。

  春申君骑上马,和一众跟随他的门客,与送行的县令一同来到了城门外。

  城民先听从春申君的命令,当春申君快出城门的时候,有的人忍不住了,想要再次拦住春申君。

  他们被城中守卫挡住了。

  愤怒的城民挥拳打向城中守军。

  这个时代的城中守卫就算上面官员再好,也对城民难免欺压。

  此时他们却咬着牙一言不发挨揍,不愿意反抗,但也不肯让城民出城门。

  春申君连忙回身,劝说城民冷静,不要伤害自己人。

  在安抚住暴怒悲伤的城民后,春申君让守城兵卒将城门降下,自己下马,等候姗姗来迟的楚王使臣。

  楚王使臣乃是李家人,曾投靠春申君,将其妹献给楚王为后的李园的族人。

  以春申君现在的名声,和赵国逼走长平君的前车之鉴,楚国稍稍有点头脑的卿大夫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只有李家。

  他们小人得势,又成了太子外戚,正想向春申君炫耀。

  若不是李园还不算太蠢,也知道不能自己亲自去当这个遭人恨的使臣,他都想亲自看着春申君被杀时痛哭流涕的丑态。

  使臣来得这么慢,是因为路上多次被游侠袭击。

  这些思想质朴的楚国游侠,以为只要杀了使臣,杀了奸臣,就能让楚王悔悟。

  可楚王怕春申君反抗,让使臣带了平叛的军队,游侠不过以卵击石。

  但他们就算以卵击石,也勉强延缓了使臣的脚步,还给使臣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让这位本来趾高气扬的楚国使臣变得惶惶不安,只想早日回陈都,不敢再擅自做什么节外生枝的事。

  楚王身边最精锐的兵卒,就是项燕亲兵,所以楚王为了抵消杀掉春申君的负面影响,又启用了项燕。

  正好秦国为了吹捧春申君,把项燕也拉来当垫子。项燕虽然不愿意掺和,但项家其他人十分愤怒,对此事很积极。

  且项燕本就是根基不稳的楚国他姓封君,遭遇广陵大败之后地位更加不稳,急需得到楚王支持。所以项燕只能顺从。

  不过他自己也是不敢来见春申君的,只是让一门客领兵,并再叮嘱,一定不要伤害春申君封邑的楚人,也要阻止楚国使臣在赐死春申君前折辱春申君。

  项家门客本来是想按照项燕的命令做的,但奈何他沿路遭遇多次游侠自发偷袭,最后连谁无辜谁不无辜都分不清了,屠刀一举起来,就难以收住。

  不过他好歹制止了项家兵卒为泄愤而屠城和劫掠,算是勉强完成了主父的嘱托。

  项家门客心情十分沉重。

  即使楚王使臣说这些楚人袭击他们是春申君谋逆的实证,但他怎会看不出来这些人的游侠身份?怎会看不出他们根本没有组织,是自发前来送死?

  他自己也是以游侠之身投奔项燕为门客,他太了解游侠这个群体。

  当见到春申君的时候,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城门上,有无数城民挤在一起哭泣,仿佛要从城门上跳下来似的。

  春申君身后,衣冠整齐的门客表情肃穆又悲愤,面对平叛楚军没有任何畏惧。

  春申君的身旁,居然是此城县令,正怒视着自己和楚王使臣。

  而春申君自己,戴着高高的楚冠,垂手肃立,宽宽的衣袖随风轻轻飘荡,神情看不见悲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楚王使臣看见这样的春申君,居然害怕了。

  他连车都不敢下,站在车上草草读完楚王的诏令,甚至没敢让春申君跪下。

  春申君叹息一声,没有辩驳楚王诏令中他的罪,只道:“主仆一场,君臣一场,居然走到了这一步。”

  他叹息完后,又遗憾道:“说来信陵君和蔺丞相都送来了信,朱襄居然未给我写信。恐怕他忙着安抚从南楚涌来的饥民,还不知道我的遭遇。若他知晓了,可能会回忆起他当年在邯郸的遭遇,一定很悲伤。”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没有写信,而是亲自来了。”

  城门外还有许多春申君封邑的楚人,他们站在远处围观,不敢接近又不愿离开。

  突然,楚人中走出一个戴着斗笠的人。

  他取下了斗笠,露出了满头的白发。

  “春申君,我来送你。”朱襄在楚军和所有楚人震惊的眼神中,走到黄歇身边,道,“我本来是想来救你,但你既然留到现在也不肯走,就算我来,你应该也不肯走,我就只能为你送别了。”

  黄歇惊讶得眼睛大得快脱框而出,半晌说不出话来。

  朱襄笑道:“秦楚为仇敌,你我也为仇敌,你我亦敌亦友,既多次设计对方,恨不得对方立刻毙命,又惺惺相惜。不介意我这个仇敌来送你一程,护送你的尸身回归家人身边吧?”

  黄歇手比脑子快,立刻将朱襄挡在身后,骂道:“你怎么孤身来楚地?你知道多危险吗?你、你……”

  朱襄安抚道:“我不是孤身。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武成君李牧。”

  朱襄身后仿若护卫的人对黄歇抱拳。

  朱襄道:“廉公的兵也已经绕过了楚国边境防线,就在这支楚兵身后。不过你不用担心,秦国还没打算和楚国开战。”

  朱襄扫了楚国使臣和楚将一眼:“如果我平安无事。”

  黄歇深呼吸了好几下,重重一拳捶在朱襄肩膀上,不仅没有因为朱襄居然招来秦国大军生气,还哈哈大笑:“你啊你,不愧是你,我说我舍生取义,你才是那个为了仁义不顾自身安危的人。你的友人一定很头疼!”

  李牧抱着手臂使劲点头。是的,非同一般的头疼。

  虽然朱襄只是叹息了一声想送一送春申君但不可能,心中遗憾。决定让朱襄成行的是秦王子楚。

  子楚、蔡泽和蔺贽还不知道朱襄的感慨,就猜到了朱襄会有遗憾,便让李牧和廉颇配合,帮朱襄成行。

  他们倒不是为了黄歇,而是为了捧杀黄歇拿了朱襄的名声当垫子,心里一直憋着气,十分不爽。

  若是朱襄出现在被赐死的黄歇面前,春申君仁义之名高于长平君的假话就不攻自破了。

  如果黄歇见到朱襄后不想死了,要跟朱襄离开,那也无所谓。只要楚王下达了赐死黄歇的诏令,无论黄歇是死是逃,秦国的目的都达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