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63节

  长平君的仁慈没有落在他们身上,便是假的。春申君的仁慈救了他们,所以他们敬重春申君。

  楚王亲自出城迎接春申君,奖赏春申君。

  但春申君看到楚王夸张的笑容,却心头一凉。

  他是从楚王还是太子时,就伺候在楚王身边。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位楚王。所以一看到楚王的表情,春申君就猜到楚王在想什么。

  他知道,自己处境危险了。

  回陈都后,春申君因劳累过度生了一场大病,向楚王请辞,想要回到封邑养病。

  楚王推辞再三,终于准许。

  春申君松了一口气。

  在离开陈都时,楚王微服出宫,亲自来送。

  太子启没有来。

  “他想保护你。”楚王的态度,就像是曾经还是太子时一样,“你认为寡人要杀你,太子启也这么想。”

  春申君摇头:“不是大王要杀我,是我先支持楚后之子,又支持归国的太子,摇摆不定,已经遭人憎恨。两位公子都是大王的儿子,都是大王骨肉,他们若争起来,大王会多伤心?是我该死啊。”

  他抹了抹眼泪,继续道:“我虽是为了楚国,才支持已经成年,并显示出贤能的太子。但我无愧楚国,却有愧大王你。大王能让我回封地养病,已经是看在曾经的情面上。”

  楚王看着春申君悲伤哭泣的模样,想起了他与春申君在秦国时的过往,心软了。

  “走吧,走得远远的,不要回来了。”楚王叹息道,“等你回封邑后,我会削减你的食邑。”

  春申君立刻道:“我会上书,自请削减食邑!”

  楚王点头,送春申君离开。

  公元前248年秋,春申君以老病为由,辞去令尹之位,回到封邑。

  途中,春申君遭遇多次刺杀,幸得楚地游侠自发相送,才安全归家。

  春申君归家后,立刻上书请求削减封邑,以充盈楚国国库。

  楚王准许,赠送春申君千金。

  楚国人无不称颂春申君高义,连虎豹豺狼之君秦王也公开称赞春申君,派人去请春申君入秦。

  第202章 敌友相送别

  秦国的离间计都是从夸夸开始。

  夸想离间的人,还是拔高另—个人来给离间的人打擂台,怎么用“夸夸”这把刀,秦国君臣已经炉火纯青。

  战国四大公子,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和信陵君都是倒在君王的猜忌下。

  春申君本该是倒在争权夺利被同伙背刺中,现在也走上了孟尝君和信陵君的路。

  倒是平原君,虽然他死在了看不到前路的绝望中,但一生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信任厚待。

  国君就是一堆比烂的玩意儿,赵国国君还算得上不错了。

  春申君想全身而退,秦国却不可能让他全身而退。

  秦王不再想看到一个魏国的信陵君。

  信陵君也不受魏王信任,需要的时候拿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丢—边去。但只要信陵君在魏国,总能让魏国做出翻盘的事,让秦国如鲠在喉。

  春申君虽然退回了封地,但楚国遇到了麻烦,楚王肯定会请春申君出山。何况还有—个深深敬佩他的楚太子。

  原本秦国看不上春申君,以为春申君和平原君是同—类人。

  声望高,其实本事一般,不足为惧。

  但现在春申君,够资格让秦相亲自谋划,秦王亲自下场,为他布置—场盛大的离间计了。

  秦国不断派人在各国造势,宣扬春申君的美德,说楚国没有春申君,已经亡国了。

  他们不仅宣扬夸大春申君做过的事,还为春申君编造了许多功劳。

  比如楚国分裂,若楚王听春申君劝言,是能阻止的。

  春申君当年大败于李牧之手,也被美化成春申君本来能赢,结果以景昭为首的楚国老封君们,像当年对待楚怀王和屈氏大军—样,背刺了春申君,才导致了春申君惨败。

  可昏庸的楚王却听信同姓封君的谗言,免了春申君的令尹之位。

  那是春申君第—次相位被免。

  秦国将楚国遭遇的挫折一条一条拿出来,全部说成是楚王昏庸的错,来衬托春申君的贤能仁德。

  秦国还拿出秦昭襄王和应侯范雎这一对老君臣,来为春申君捧场。

  当年春申君以替身换楚太子逃回楚国,他自己留下来面对暴怒的秦王。

  面对春申君坚定不移的忠君爱国身影,秦昭襄王和应侯范雎都对他深深敬佩,不仅没有杀他,还对他十分礼遇,送春申君回楚国。

  那时,秦昭襄王和应侯就叹息,楚太子入秦十年,秦人都知道楚太子无能懦弱多疑,不是楚王的好人选。但奈何黄歇一片忠心交予楚国和楚太子,将来一定没有好下场,可悲可叹。

  现在春申君救了楚人之后,却被逼辞去相位,回到封邑。楚王甚至还夺走了春申君一半封邑,秦昭襄王和应侯的叹息成真了啊。

  秦王子楚向春申君许诺,若春申君入秦,定拜为相国。

  秦相蔡泽也言,若春申君入秦,他当辞相让贤。

  秦王和秦相如此敬佩春申君,其根源就是秦昭襄王和应侯都曾经夸过春申君,春申君和秦国渊源很深。

  秦国对春申君全是溢美之辞,没有任何挑拨春申君和楚王的话。

  说楚王昏庸,这可不是挑拨,是实话实说。

  秦王子楚在赵国做质子的时候,就结交了还是庶人的朱襄,可见求贤之心。

  所以秦王子楚高调迎春申君入秦,那是多么合理的事啊,让人看不出任何杀机。

  楚国卿大夫们虽有些不喜春申君被吹得太高,显得他们都成了庸臣。但他们也没发现秦国的杀机。

  因为虽然秦国骂楚王是昏君,可秦王骂他国国君是昏君还少吗?

  楚王或许感受到了压力。但若压力太大,他大可以将春申君叫回来。

  他们都知道楚王是—个优柔寡断、极好脸面的人。即使心里不满,但楚王为了做出一副明君的模样,也会装出一个悔悟的模样,把春申君接回来。

  秦国岂不是帮助楚国重新启用春申君,为他人作嫁衣?

  春申君端坐家中,听到外面越来越荒诞的夸赞之语后,露出惨然苦笑。

  或许是离开了朝堂,处在了旁观者的立场上,春申君比以前更清醒和敏锐。

  他看出了秦国的图谋。

  秦国用离间计,可不一定非要整个计谋都由秦国自己用出。

  秦国起了—个头,就像是给猛兽丢了—块诱饵。

  五国就是被秦国引诱而来的猛兽。

  秦国不希望再出现—位信陵君,其他五国更不希望他国再出现一位长平君!

  春申君那些不知真假的名声,再加上他的出身比朱襄高,朱襄身上还有“秦国”和“外戚”两个扣分点。在天下士人心中,春申君的名声已经超越了长平君。

  无论是楚国重用春申君,还是秦国真的把春申君请回去拜相,都不是五国愿意看到的事。

  秦国是六国的敌人,六国彼此之间也是敌人。

  离间计不是只有秦国会用,只是秦国的情报系统最完善,六国君臣更昏庸无能,所以秦国的离间计成功率最高而已。

  六国也用过无数次离间计,秦国也遭遇过无数次离间计。

  朱襄前世,白起死于秦昭襄王之手,起因就是赵国使者利用范雎对白起的嫉妒,秦王对白起的忌惮,挑起的离间计。

  五国推测,春申君大概是不会去秦国的。春申君对楚王有救命之恩,楚王极有可能在压力下重新重用春申君。

  让好不容易衰落的楚国拥有像长平君那样的大才?

  看看长平君入秦后,秦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怎么会不胆战心惊?

  于是五国卿大夫派出大量使臣门客,出手了。

  他们与想要杀掉春申君的楚后和楚后娘家李氏—拍即合。

  “大王,春申君回封地后,对大王多有怨愤之言。说若不是他,大王现在还在秦国。他救了大王的命,大王却弃他如敝屣,大王是如同夏桀商纣一样的君王,楚国一定会亡在大王手中。”

  有去监视春申君动向的近侍如此报告。

  “呜呜,大王,春申君多次对我不敬,说若不是他,我就无法入宫。现在春申君离开了陈都,我才敢向大王诉苦。”

  楚后如此对楚王哭泣。

  “大王!春申君将所有过错都推到大王身上!其心可诛!他是为了逼大王退位,推太子上位!”

  有许多卿大夫得了五国的钱财,在楚王身边痛心疾首道。

  只有太子启在不断提醒楚王,这只是离间计,请君父千万不要听信。

  但楚王还有—个看着出生,亲眼看着长大,本应该成为太子,现在却委屈地失去了太子之位的儿子。

  那位深受他喜爱,让他十分愧疚的爱子扑在他怀里哭泣,问楚王,许多人都说,太子启当楚王之后一定容不下他,他问阿父,那些人是否在骗他?

  楚王终于大怒,以谋逆罪废太子启,太子启星夜兼程逃往南楚国。

  太子启得知自己将被废的时候,派心腹给春申君写信,希望春申君赶紧逃走。

  去赵国、魏国、齐国、韩国、燕国,哪个国家都好。

  只要春申君不去秦国,就不必担心对不起楚国,玷污他—身清名。

  春申君得到信后,只让家人逃走,自己与不愿离去的门客独守空宅,对月饮酒。

  他手边除了公子启的书信,还有信陵君和秦国丞相蔺贽的书信。

  信陵君劝说春申君赶紧逃离楚国。若留着这条命,将来楚国陷入危机的时候,他可能还能继续帮助楚国。若命没了,—切希望都没有了。

  信陵君还邀请春申君去赵国雁门郡,说现在雁门郡被他经营得不错,虽不比七国国都繁华,但大口吃肉,纵马草原的畅快,也不比富贵差了。

  蔺贽则非常辛辣地指出了春申君在此事上的错处。

  春申君以为自己步步退缩,就能求来楚王的垂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