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43节

  现在他们却要将自己身家性命都依托在这个“傻子”身上。

  要脸吗!

  陈启颤颤巍巍跪下,一言不发。

  他最先请求朱襄公救救广陵城,现在却说不出话来。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厚颜无耻吗?

  可这是一城人的性命,他只能厚颜无耻。

  但陈启心里做好了厚颜无耻的准备,却无法再开口请求,只能不断向朱襄磕头。

  朱襄于心不忍,但没有扶起陈启。

  他静静地看向堂中其他广陵城的楚国士人。

  在朱襄平静的眼神下,在场城中士人陆陆续续跪下,磕头不语。

  朱襄仰头叹了一口气,道:“若广陵城能守住,我有信心让广陵城成为楚国心上的木刺,能说服秦王派重兵把守广陵城。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广陵城展现出自己的忠诚和能力上。”

  “我既然在此,就不愿意什么都不做,眼睁睁地看着广陵城民被杀戮,所以我愿意一赌。”朱襄又叹了一口气,道,“给你们一日机会,若想离开广陵城,明日必须离开。待广陵城与楚国为敌后,你们不要怀抱奢望,还能开城投降。”

  朱襄将蒙恬和浮丘依次扶起:“我不会死。以我声望,南楚君和项燕都会厚待我。谁挟持我邀功,反而会被南楚君和项燕杀死。我顶多随项燕去楚王那里做客。”

  “而广陵城一旦抵抗,一定会遭遇屠城。”朱襄扶起蒙恬和浮丘后,目光低垂,看着跪下的众人,“你们已经看到了江水北岸其他城池的遭遇,我想你们不会抱有愚蠢的奢望。”

  蒙恬焦急道:“朱襄公!你想想太子!太子还在等你回吴郡!”

  朱襄道:“我所言所行皆出自本心本意,不为任何人事所移。”

  他摸出虎符,道:“我有秦王诏令,可随时夺南秦三郡虎符。蒙恬听令!”

  朱襄还未说完,蒙恬仗着自己晚朱襄一辈,耍起了性子。

  他往地上一坐,耍赖道:“伯父,你夺我虎符就夺,但别想赶我走。若伯父出事,太子和我阿父都饶不了我,我不如战死在这里。”

  朱襄:“……”

  第一次看见蒙恬在他面前使晚辈的小性子,他真是惊呆了。

  朱襄一向容易被晚辈“拿捏”。蒙恬耍赖,朱襄只能转移话题:“你先起来,成何体统!”

  浮丘和没说话的焦匀,赶紧一左一右把坐地上耍赖的小将军架起来,不让他继续丢朱襄的脸。

  朱襄重新端正神情,道:“你们也起来吧,无论是守是逃,现在就该做准备了。明日夜晚,我再来听你们的决定。”

  朱襄挥手,让人送这些人离开。

  第二日,朱襄让秦兵敲锣统治城民和附近农人,告知他们现在的处境,给他们或逃走,或入城帮助守城,两个选择。

  他们只有两日选择的时间,之后城中不再允许外人进门。

  在楚人做选择的时候,朱襄开始派人整修城墙,加宽护城河,修建守城器具。

  然后,项燕终于到了。

  项燕本应该早就到了。

  秦军象征性地抵挡了几次后,很快陆续撤离。项燕收复楚国长江北岸失地本应该不困难。

  绊住项燕脚步的,是屠城和内迁令。

  项燕本不想做得太过分。第一次屠城是为了完成他震慑秦军和投降秦军的楚人的意图,让秦军攻占的城池发生内乱。

  他战略意图达到之后,本应该收手。但由他上奏,楚王和南楚君定下的内迁令,却让他无法收起屠刀。

  按照项燕本来打算,内迁令是等他收复城池后,由南楚君来慢慢推行。

  但南楚君显然不想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既然是项燕的主意,他就要拉项燕下水。

  而且项燕还带着项家精兵,正好借着攻城的机会一口气把城池焚烧了。如果项燕离开后,南楚君自己动手,恐怕会内乱四起,损失惨重。

  说不定他这个南楚君刚当上没多久,就要被赶下了台了。

  这其实也是项燕的目的之一。

  内迁令虽然是抗衡李牧的唯一策略,但也是以毒攻毒的策略。若南楚君操作不得当,新建立的南楚国本来就不符合道义,激起士人怨气后,恐怕很快就会被内部攻破。

  到时楚王就能轻松重新吞并南楚国,罢黜南楚君。

  可惜南楚君和南楚国的贵族们不傻,立刻看穿了项燕并不太高明的伎俩。

  内迁令必须由项燕亲自完成,否则他们就直接不管长江北岸被秦国占领的城池,甚至威胁要直接投向秦国,当秦国的附属国。

  项燕军事能力一流,但政治能力青涩无比。他被南楚君反将一军,现在被绑在战车上下不来,不仅名声大损,进攻步伐也被严重拖累。

  幸亏秦军是铁了心不想要长江北岸的城池,若秦军此刻反攻,项燕一定会大败。

  被逼得没有活路了,即便是被大贵族们认为麻木如同猪狗的庶人们也会奋起反抗。

  楚国也有许多游侠,他们召集乡民与楚军对抗,虽如螳臂当车,很快就被项燕的战车碾碎,但次数多了,项燕那辆战车也难免遭受些许损伤,行驶速度也变得缓慢。

  朱襄便有了足足半月的准备时间。

  广陵城是长江北岸最后一座大城。

  项燕站在战车上,看着广陵城前密密麻麻的竹栅栏,沉沉叹了口气。

  “朱襄公,久仰。”项燕站在战车上抱拳作揖。

  朱襄对身旁的人点了点头,带着蒙恬和焦匀,策马绕过竹栅栏,将自己身体完全暴露在楚军的视线下。

  “项将军,久仰。你没有给我回信。”朱襄淡淡道。

  项燕看见朱襄如此胆色,脸上佩服神色更重。

  虽然他确实不敢伤朱襄,但这和朱襄胆敢冒险是另一回事。

  “朱襄公与我写信?我不知,可能是信件遗失了。”项燕睁眼说瞎话。

  他当然收到信了,但不会回。

  朱襄站在道义的一边,他回什么都不对。

  但他没想到,朱襄居然会在守城的时候,亲自策马来到他面前,质问他这件事。这让他显得有些尴尬。

  项燕有贵族的操守,不是完全没脸没皮的无赖。

  朱襄道:“南楚君可在此?”

  一位发须半百的人,在一辆有着华盖的战车上站起来:“寡人在此。”

  朱襄道:“就当信丢了吧。那我再次当面询问,南楚君和项将军可否以先祖名义发誓,不伤广陵臣民分毫?若内迁,也给他们分足田地房屋,让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

  朱襄声音洪亮,听得他身前身后楚兵都神色动容。

  但南楚君和项燕都没有回答。

  他们虽然想欺骗朱襄,但这个时代拿祖先发誓是很严重的事。何况南楚君立国本来就不正,项燕又是楚王身边树敌众多的新宠,更不敢轻易毁诺。

  朱襄连问三声,南楚君和项燕都沉默不语。

  他叹了口气,道:“那就没得谈了,且战吧。”

  朱襄策马回身,坦然走回了自己的阵中,穿过第一道竹栅栏壕沟防线、第二道矮墙和陷阱防线,跨过第三道护城河防线的桥,回到了城门中。

  城门大开,守城的秦兵楚兵已经在三条防线上就位。

  等三条防线都失守,他们才会退回城门中,紧闭城门,在城墙上死守最后一道防线。

  广陵城此时并不大,只有两座大门,一座大门还临水,只有这一座大门前地势开阔,可供军队猛攻。

  南楚君和项燕,以及他们身后的楚国将士,都十分安静地目送朱襄离开,

  项燕心里又是长叹。

  他知道朱襄此次出现,一定给他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不知道朱襄是兵家策略,还是无意为之。

  但他无法阻拦朱襄,必须让朱襄把话说完。

  这时他如果敢射箭吓唬朱襄,或者开口怒斥朱襄,那士气会下降得更快。而且朱襄如果在还未开打时出事,楚王恐怕就要交出他,平息秦王的怒火了。

  项燕十分头疼。虽然还未打,他就知道此战不好打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项燕也只能下令军队出击。

  守城方已经做好准备,战场又限定在这一面,楚军和守军根本没有任何花哨技巧可言,就是硬碰硬的阵地战。

  朱襄这里有陷坑和竹栅栏掩护,项燕则用青铜马车当盾牌往前压。

  青铜战车此时的威力,不比王翦的重骑兵差。

  何况项燕看到了王翦的重骑兵,也训练了一支具装骑兵。虽不如重装骑兵那样强悍,但也能压在阵前与守军正面短距离互相射击,给守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战争现场是血腥的,激烈的。

  守军占了地势的便利,与项燕所率领的楚军几乎是一个人换五到十个人。但因为项燕带来了十万大军,光是精锐就有三万。而守军满打满算,兵卒只有不到两万,其中精兵恐怕只有一万五。其中,只有一半是秦兵老卒。

  所以双方阵地按照阵亡比例,都算伤亡惨重。

  第一道防线被来回争夺了三四次,项燕刚率领战车冲进去,又被广陵守军举着盾牌夺回来。

  具装骑兵与重步兵直接面对面的硬撞,谁也不肯后退。

  朱襄站在城墙上,用墨家用透明水晶手磨的望远镜看着这一幕。

  楚军与守军交战的那一条线,就像是血肉的潮头,时而前进,时而后退。

  这样激烈的一幕,却好像默剧一般。

  除了军队指挥的喊声,平时战场上应该用来发泄情绪的喊打喊杀声,在这个血肉浪潮反复横推的残忍战场上却很少。

  双方都像是沉默的巨兽,无言地撕咬。

  整个战场死气沉沉,仿佛亡灵活尸一般。

  朱襄深呼吸,满鼻子的血腥气。

  “击鼓,唱楚歌。”

  朱襄吩咐道。

  发须比之前更加灰白的陈启解下衣袍,袒露上身,亲自击鼓。

  城楼上,楚歌声阵阵。

  楚辞是屈原之后才成体系,但楚歌一直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