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31节

  李牧见朱襄这副对实职躲避的态度,道:“现在子楚已经成为秦王,你可以自在一些。”

  朱襄疑惑:“嗯?”

  李牧移开视线:“没什么。你要带些吃食去安慰政儿吗?”

  李牧转移话题,朱襄便也顺着李牧的话一起转:“好。给我推荐一家食肆。”

  李牧带着朱襄去了自己常去的食肆。

  因为李牧要养兵,还有许多流民涌入,吴郡也颁布了禁酒令,禁止用粮食酿酒。食肆便只卖醪糟水,以醪糟替代酒水。

  要为嬴小政打包吃食,朱襄和李牧先饱餐一顿。朱襄在上菜前先喝了一碗醪糟水,味道略酸,还挺解渴。

  朱襄喜欢热闹,李牧便在一楼靠窗处找了一个用屏风隔着的位置,既能挡住周围人的视线,又能让朱襄听食客们聊天。

  这食肆所贩卖的食物较为精致,食客多是来往富商或者士人。

  朱襄对李牧道:“在咸阳可找不到如此热闹的食肆。”

  李牧道:“秦王脚下,是管得严格了些。”

  在秦国,官员下班后都只能匆匆回家,不敢在外面宴请。秦国的食肆,也只能按照规定吃饭,享受是不可能的。

  朱襄常在心里感叹,秦国的食肆就像是食堂,还是只提供份饭的那种。

  吴郡就颇有商业气息了,大街小巷穿金戴银比拼财力,行事奢华者比比皆是。

  李牧不喜欢浮奢之气,但他需要收税,收很多税。所以他对这些炫富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着的那只眼睛将人记下来,好在税费上多收一笔。

  朱襄对李牧的做法心中一叹。

  古来商人若不找靠山,都是会被官吏敲诈剥削。他们就是官吏和朝廷的钱袋子。所以官商才会勾结。

  吕不韦急着想“奇货可居”便是如此。

  待秦国的学院取士成为定制,这些商人才是“寒门士子”的主要人选。

  他们现在没有地位,但很有钱。当读书可以做官的时候,他们可以供给多个脱产读书的家族子弟入朝为官,便从商蜕变成官了。

  其实学院取士和真正的庶人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即便朱襄咬牙自己在吴郡筹办免费学院,他们也不可能将家中的劳动力送来脱产读书。

  朱襄想起前世,他帮忙脱贫干部满大山地寻找被家长藏起来的初中辍学孩子的经历,便熄灭了自己一腔不合实际的热血。

  能让原本不能做官的“寒门”做官,让封闭的官僚系统注入活水,让不同的阶层发生碰撞以免被一手遮天,这便是有进步了。朱襄知足。

  喝着醪糟水,朱襄听着周围商人说起送自己子嗣入吴郡学府读书的事,脸上有了真切的欣慰笑容。

  看见朱襄脸上的笑容,李牧自当南秦主帅后越来越严肃的面容上,也浮现出了笑容,依稀有了曾在邯郸时的几分模样。

  “要不要去学府走走?”李牧微笑着问道。

  朱襄道:“吃完之后赶紧给政儿带吃食。学府之事,明日说也行。”

  李牧慢悠悠道:“我的意思是以后去学府走走,可没说今日明日,你别这么着急。”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复杂道:“李牧,你学坏了,你以前不会这样。”

  李牧大笑。

  食肆的饭菜滋味不比朱襄自己所做,因为朱襄手头的各色调味香料更多。

  不过出门吃就是吃个新鲜,没必要和自己比。何况他在家的时候也不爱做太麻烦太精致的菜,而食肆这样的菜只要给得起钱,就可以随便吃。

  李牧请客,朱襄便指着最贵的菜点,好好地过了一把宰土豪的瘾。

  待饭菜吃了八分饱,朱襄带了一只荷叶包的食肆特色腌鱼,去抚慰政儿受伤的小心灵。

  雪姬不爱吃外面的饭菜。朱襄便与李牧去了一家卖丝绸的店铺,去给雪姬买些好丝绸。

  朱襄虽然没有特意供奉工匠,但几代秦王一直不断给朱襄赏赐家中能用的工匠。他家打造首饰的工匠都是宫中御用工匠的弟子,看不上外面的东西。只有当地的丝绸,能让雪姬喜欢几分。

  朱襄挑选丝绸的时候,又遇上了吃饭的时候坐在他隔壁的富商。

  用墨汁染发太麻烦,朱襄出门总爱戴各种“蛮夷特色”帽子,再用碳粉画画眉毛,掩盖住自己的白眉。

  吴郡来往蛮夷众多,各种稀奇古怪的人都有,他这种装扮不会引起别人注意。只是一些瞧不起蛮夷的人,会故意与他作对。

  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有这样麻烦的人。

  朱襄买丝绸的时候便遇上了,被一大概是士子的人挑剔,说让他把选好的丝绸让出来,蛮夷就该让着中原人士。

  朱襄都在想是亮出李牧的身份打脸,还是直接把自己的帽子扯下,潇洒地一甩头发打脸的时候,与他隔着屏风在一处吃饭的商人站出来,替他辩驳这位中原人士。

  李牧全程抱着手臂,腰间的长刀都没有摸一下。

  用习惯刀之后,李牧的装扮也越发不像中原士人,不佩剑,改佩刀了。

  “他们在说什么?我听不太懂。”朱襄抓耳挠腮。

  因为他的记忆力很好,所以语言天赋极强,通晓六国语言。但这两人说着说着就带着浓厚的口音,实在是听不明白。

  李牧道:“你听不明白,我怎么会听得明白?”

  朱襄叹气。

  李牧看了明明是这场闹剧中的主角,却把自己当观众准备看乐子的朱襄,心里也叹了口气,去找到店铺掌柜。

  “若店中有纠纷,不能自己解决,就请市吏来决断。”李牧道,“钱我来付。”

  掌柜听后立刻同意,插入战局,让两位客人别吵了,他马上去请市吏来决断。

  那中原士人一听请市吏,立刻脸色大变,骂骂咧咧走了。

  商人叉腰,一副大获全胜的模样。

  朱襄凑上去:“你和他吵什么?”

  商人的腔调中没了口音,用标准的雅言道:“和他争论《诗》。他既然自称精通《诗》《书》的中原人,我便和他以《诗》比试。”

  说完,他对朱襄一拜:“学生浮丘,拜见夫子。”

  朱襄:“咦?”

  李牧眉头一抬,道:“咸阳学宫的学生?”

  商人道:“是。我本越地人,去咸阳学宫求了几年学,随夫子回乡后,便被家中逮了回去,继承家业了。”

  朱襄先皱眉苦思,然后恍然展眉:“我记得你,浮丘。你当时与我辞别时,我还问你需不需要帮助。”

  这个弟子就是随他从咸阳入蜀,又从蜀地进入黔中郡,一路跟随他来到了吴郡的咸阳学宫弟子之一,也是朱襄最先出现在好感度列表的“陌生学生”之一。

  入秦之后,朱襄闭门不出,很少与他人交流,所以好感度列表更新不多,基本都只是有半颗心的泛泛之交,顶多给朱襄一颗心,为朱襄提供一点重复的香料种子。朱襄已经很久没有从系统那里薅到羊毛了。

  朱襄带来的学生很多,自浮丘起,有几个朱襄没听过的名字上了他的好感度列表。不过朱襄不单独带学生,所以这些学生也顶多只有一颗心,算是对朱襄这位授业夫子的尊敬。

  浮丘也是。

  能上自己好感度列表的人都会对历史造成影响。甭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总归都应该算得上有几分才华,所以朱襄都将其列入人才候选名单中。

  浮丘被家人“掳走”时,朱襄曾出面询问浮丘的意愿,愿意帮助他解决此事。

  不过浮丘说,本来父母在,不该远游。他是家中长子,既然父母都来找他了,他也该尽孝道。

  浮丘是标准的儒家弟子,“孝”字对他很重要,朱襄便没有再插手。

  没想到,今日居然碰巧遇上了。

  朱襄打量了一下浮丘,微笑道:“看来你过得不错,我就放心了。快点把家业交到其他人手中,我还等你回来施展抱负。”

  浮丘见朱襄居然记起了他,神情十分激动。他又听朱襄勉励他,就更激动得面色潮红,就像是之前在食肆中喝醪糟喝醉了似的。

  其实浮丘在食肆中就见朱襄眼熟。只是一过经年,朱襄的眉间多了几道竖着的皱纹,浮丘的记忆也褪色了不少,所以不敢去认。

  浮丘跟着朱襄走到卖丝绸的地方,听朱襄说起“政儿”,才确定下来,刚想拜见朱襄,就发现有人侮辱朱襄。

  若不是当了几年商人,浮丘的脾气好了许多。在浮丘还是儒生的时候,才不会与这种人讲什么《诗》,先抽出剑比划比划再讲道理。

  “你忙吗?若不忙,来家里坐坐?”朱襄发现浮丘的名字一直在好感度列表,像素头像并未褪色,便热情招呼道。

  他知道浮丘虽回家经商,但一定没有疏于学问。这等毅力,可以多提点。

  李牧叹了口气,道:“你别再说话了,你的学生已经快不能呼吸了。”

  朱襄满头问号。

  李牧扫了一眼大概从自己口中那“咸阳学宫”猜到了什么的掌柜,放下买丝绸的钱,一手夹起丝绸,一手拉着朱襄离开。

  “跟上。”李牧对浮丘道。

  浮丘连忙转头让自己的随从都回去,自己雀跃地跟上。

  随从看着自家稳重的家主那雀跃得像是兔子的步伐,嘴都张成了“o”字形。

  李牧和朱襄出来逛街的时候,马车和护卫就一直缀在身后。

  他们准备离开时,马车就和变戏法似的从拐角处驶出。

  李牧拉着朱襄上马车后,对马夫道:“车赶快一些,朱襄的身份暴露了。”

  马夫脸色一白,立刻挥舞手中马鞭。

  朱襄公的身份一暴露,这附近的街道肯定会变得极其拥堵。

  朱襄开玩笑道:“我有这么受欢迎?不会给后人留下‘看杀朱襄’的典故吧?”

  李牧皱眉:“看杀?”

  朱襄道:“就是喜爱我的人太多,我出门时被团团围住,难以呼吸,然后窒息而亡。”

  李牧没好气道:“若他们真敢围上来,我就亮刀。按照《秦律》,袭击官吏可就地处斩。”

  看着李牧如此开不起玩笑,朱襄忙道:“围观我,又不是袭击我。我就开个玩笑,别太严肃。”

  李牧严肃极了。他认为此举真的可能出现。

  朱襄在南秦还顶着个神仙名号。曾经咸阳城有人敢提议用神仙童子政儿炼丹,说不定会对“活神仙”朱襄做什么。

  求仙的人脑子都不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朱襄见李牧仍旧严肃,赶紧转移话题,对浮丘道:“你最近可好?原来坐我旁边那桌的商人就是你。你家中子弟要进入吴郡学府了?你精通《诗》《书》,最长于《诗》,想来你家子弟应当也不错。”

  浮丘红着脸道:“不敢说精通、所长,只是略通一二。”

  朱襄笑道:“不必谦虚。我没有夸你,只是实话实说。”

  李牧想翻白眼。朱襄惯爱“实话实说”,听了朱襄“实话实说”的人,要么被气得够呛,要么激动得够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