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04节

  如李牧这种青史留名的名将,并非以武力值统军。他们永远都在进步,越老越会带兵。

  李牧现在还不能打,作战风格也已经趋于成熟。现在他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等等,他现在才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吗?”子楚不敢置信,“他率领舟师与楚国划江而治的时候不算展现风采?”

  嬴小政鼓着眼睛:“老师却北胡十几万大军是不算展现风采?”

  白起干咳一声,失笑道:“不算。胡人宵小,七国任意一位将领领兵,只要后勤跟得上,都能获胜;舟师虽利,但世人多称赞战船神奇,忽视了李牧本身作战水平。直到现在,李牧仅用万余人马轻装上阵,便能将楚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这才展现出自身本事。”

  胡人什么东西?中原国家虽警惕,又轻视。

  舟师获胜靠的是从未见过的神兵利器,许多人都觉得我上我也行。

  而这次,李牧率领的骑兵,除了马和身上的刀剑弓弩什么都没有,天下所有人都再不敢言“我上我也行”了。

  李牧名将之名这才彻彻底底打响,响亮到天下人都为之折服的地步。

  “若他不非盯着我的武安君,恩主在位之时,他就该凭借战功封君了。”白起笑了笑,道,“到了如今,我也该退位让贤了。”

  子楚道:“李牧说过,白公在世时,他不会抢白公的武安君。”

  白起笑着摇摇头,道:“武安君的名号本没什么意义,因为我是武安君,‘武安君’这个名号才算有了意义。我说的退位让贤,并非让他当武安君,而是让他重新选个名号,让那个名号也变得有意义,和‘武安君’一样有意义。”

  “他不是我,他必超越我。”白起的语气有些落寞。

  李牧会超越他,并不是李牧为将为帅的才华高于他,而是李牧处于一个好时代。

  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历史意义太重大了。所以哪怕李牧攻占的土地与他差不多,李牧的名声也一定比他大。

  何况李牧率领的舟师和现在所用的运动战,在这个时代都是很新颖的东西。新颖的东西,才值得史书大书特书一番。

  白起知道自己的光芒,终究要被李牧盖过去了。

  这对秦国是好事,只是白起心里还是难免有些遗憾。

  遇到如此名将,他很想与其比一比。白起一生,从未有过败绩,看天下所谓名将都不过尔尔。好不容易有一个看得起的将领,却是自己的晚辈。

  想到此,白起又释然了。

  他后辈中无将帅之才,李牧是他的学生和晚辈,他这算不算得上后继有人?自己占了长辈的便宜,该懊恼的是李牧。

  “君上,我看武成君就很适合李牧。”白起提议道,“我只是‘安’,终究大业未成。李牧定能辅佐君上成就大业。”

  子楚道:“好,寡人这就下诏,封李牧为武成君。”

  从梦中知道武成君应该是谁的嬴小政:“……”

  啊,老师变成武成君了,那朕的王翦老将军怎么办?难道要抢他儿子的封号,叫通武君?这不太好吧?

  虽然现在朕麾下名将如云,王翦老将军的儿子恐怕难以封君了。

  嬴小政微小的表情变化瞒不过朱襄。

  朱襄眼睛眨了眨,心中叹了口气,对自己的猜测又多了几分确认。

  “李牧是武成君,若王翦能达到李牧的水平,就号武襄君好了。‘襄’乃辅助,辅助秦王成就霸业,与‘武成君’也不差了。”朱襄补充,“王翦就差在比李牧起步晚了。”

  白起问道:“王翦现在还未出兵,你怎知他一定会能与李牧并驾齐驱?”

  朱襄道:“因为李牧的战场是南秦和楚地,三晋之地的将帅肯定是王翦。”

  白起道:“你如此看好他?”

  朱襄笑道:“王翦是最传统的秦将,他打仗比起李牧出奇兵,可能没有多少观赏性。但王翦只要出兵,对方即便有再多计谋也无可奈何。这一点,倒是和白公相似。”

  子楚好奇道:“哦?连李牧都不行?”

  朱襄道:“王翦和李牧论兵过,最后政儿获胜了。”

  子楚和白起都不敢置信地看向嬴小政。

  嬴小政道:“我用离间计把老师杀了。”

  子楚和白起:“……”

  嬴小政认真道:“我既然知道老师难以战胜,为何要与老师正面对决?反正六国国君全都昏庸无能,无论老师在哪国,离间他与国君都很容易。”

  白起不由想到了廉颇,然后微笑颔首。

  子楚忍不住揉乱了嬴小政的发髻。

  嬴小政不满地护住头发,狠狠地瞪了子楚一眼。

  子楚弹了嬴小政的脑袋崩一下,道:“寡人是秦王,你这个太子怎么能瞪我?为子不孝,为臣不忠,该罚。”

  朱襄忍不住道:“你就这么给政儿扣上不忠不孝的帽子?小心史官们乱写,真黑政儿不忠不孝。”

  子楚乐道:“那不是更好?免得他这么嚣张。”

  朱襄扬起拳头威胁子楚。

  白起干咳一声,阻止朱襄的犯上行为。

  公子子楚已经成为秦王,朱襄怎么还如此不知礼节?

  不过朱襄好像在上两位秦王面前也差不多如此行事,唉,真令人担心。

  嬴小政懒得理睬阿父时不时的嘴贱,继续请教:“老师行军速度极快,楚军跟不上情有可原。但只有骑兵,怎么能攻城?”

  白起道:“或许李牧行军速度太快,攻城时,城门还没关。”

  嬴小政把嘴张得可以塞进一整只煮鸡蛋。还能这样吗!

  子楚也不敢置信:“他们不是在打仗吗?怎么还不关城门?”

  白起轻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嘲讽:“他们打仗只是为了分更多的权力,彼此之间都有留情,打得很克制,不会伤到对方根基,真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战火烧到哪里,可能城门才会关闭。总不能全楚国的城门都关着不准人进出。”

  “李牧将官粮分给楚人也是神来之笔。若烧官粮,恐会遇到许多抵抗。将官粮分给楚人,或许楚人就盼着李牧打过来,好缓解饥荒。”白起道,“楚国现在遇到饥荒了,不是吗?”

  秦国在楚国推行经济战成功后,楚国很快陷入内乱,完全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

  楚王和封君打仗,除了征兵还要征粮,让本就陷入饥荒的楚人雪上加霜。李牧的到来,对楚人而言仿佛救世的神灵。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不如帮助李牧,即便之后封君的兵回来后会抢夺他们,甚至杀掉他们,至少他们能饱个几日。

  若是他们在楚兵回来前,带着粮食躲在野外山中,说不定全家老小都能活下去。

  嬴小政道:“他们见秦国的李牧将军给他们分粮,或许更加心向秦国。老师给他们分发了粮食,他们路上不会饿死,可能南下去秦国的人更多。”

  嬴小政有些发愁。

  自己和舅父都离开了吴郡,吴郡涌入大量楚人流民,真的能处理好吗?虽然李斯和韩非暂代郡守,但嬴小政心中实在没底。

  朱襄心中可太有底了。

  历史中的韩非还没当相国就死了,只是学术上成就很高。但李斯是真的能当好秦国丞相……

  等等,李斯这个秦国丞相好像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当得也并不好,和秦始皇一起天天撸着袖子就是干,完全不懂什么叫休养生息。

  朱襄也开始犯愁了。李斯和韩非究竟行不行啊。

  朱襄对子楚道:“要不我去南秦看看?你一个人待在咸阳,我把政儿留给你。”

  子楚道:“我这里事比南秦多太多,你和政儿不能走。说好的等我孝期过,不能食言。李斯和韩非的年龄早就可以做官。他们二人合力若连郡守都做不好,你还怎么让他们辅佐政儿?”

  白起安抚道:“李斯和韩非都受朱襄你教导多年,不需担心。”

  嬴小政道:“如果他们干不好,以后全丢去编书。蔡伯父、蔺伯父的儿子……”

  朱襄道:“蔡泽的长子蔡崇刚会走路,蔺贽的儿子蔺大郎还在喝奶,一个都用不上。你不如指望李牧的儿子,他的儿子李汨已经在玩泥巴了。”

  蔡泽最为年长,但可能早期颠沛流离,一直无子,到了秦国才有了子嗣;蔺贽则是一心想着归隐,入秦后才正经安定下来。李牧倒是早早娶妻,可惜聚少离多,儿子也来得晚。

  倒是年纪最小的朱襄,家中政儿都已经是丰神俊秀小少年一枚了。

  嬴小政认真道:“我相信他们长大后一定能为我所用!”

  子楚无语:“好好好,等他们能读书时,你去教,一定能教好。”

  嬴小政立刻道:“我不教,我没有耐心!舅父去教!白公,你有没有天赋较好的子孙,也交给舅父……哎哟!”

  嬴小政的脑门这次被朱襄崩了。

  白起笑着摇头:“我的子孙中现在看不见有出色之人。待他们崭露头角,自会来寻朱襄拜师。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子孙不贤,若强行捧上高位,是祸非福。白起自秦昭襄王猜忌下死里逃生,性格更为谨慎。

  他即便不将子孙举荐给秦王,子孙身上也有不大不小的官职,可保富贵终身。不如少些贪心,给秦王和太子留下好印象。待子孙和宗族中有出色者时,他们念着自己的好,不需自己举荐也会给其机会。

  何况还有朱襄这个念旧的好人在。

  子楚、嬴小政和朱襄打扰了一番白起。白起强打精神给他们讲完课,立刻就昏昏沉沉精神不济。

  三人离开时接连叹气。

  武安君恐怕时日也不多了。

  “荀子最近身体也不大好。朱襄,你住回庄子上,好好照顾荀子。”子楚道,“政儿也去。”

  嬴小政问道:“君父,我和舅父都住在庄子上,你政务忙得过来吗?”

  子楚道:“我当然也会去。”

  嬴小政给了子楚一个鄙视的眼神。那你说什么废话?直接说你要搬去庄子不就成了?

  嬴小政如此嚣张,又被子楚弹了额头。

  这招是子楚向朱襄学的,既能“体罚”嬴小政,又不会伤到他。

  “你今日都给王翦把封号想好了,不知道王翦能不能不辜负你的期望。”子楚“体罚”完不孝顺的儿子后,对朱襄感慨道,“他真的能行吗?”

  朱襄道:“当然能。”

  ……

  王翦屯兵汉水之畔,大洪山麓时,楚国就在王翦屯兵以西,桐柏山和大别山相交的山麓处修筑壁垒,防备秦军来袭。

  楚国内乱时,这里的兵也没有调离。

  王翦率领军队朝楚军驻地前行的时候,楚军早就得到了消息,背靠壁垒排兵布阵,架好弓弩。

  两方对垒,用的是战国阵地战最常见的阵型,两个方块阵对峙,完全就是马服君赵奢所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王翦看向对方青铜车阵,让鼓手变奏,旗手换旗。

  队列从中分开,中间方队牵着马的强壮兵卒披甲上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