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46节

  子楚道:“魏无忌说,他回到魏国之后也会继续被猜忌,而他被猜忌,一定会让魏国有识之士对魏王有意见,分裂魏国朝堂。所以他就去为赵国北边打胡人了。抵抗胡人南下,也是保护魏国。然后说这是朱襄说的。”

  蔺贽大笑:“朱襄说到魏无忌的心坎上了。不过没想到魏无忌一个富贵公子,居然真的下定决心要去北边。”

  蔡泽道:“赵王似乎还没有同意。”

  子楚道:“当然。魏无忌毕竟是魏国公子,让魏无忌掌兵,赵王那个心胸,恐怕还是有些害怕的。”

  蔡泽道:“既然是朱襄的愿望,我们是否应该帮助一下魏无忌?”

  子楚笑道:“我告诉你们这件事,就是正有此意!魏无忌若去了雁门郡,恐怕再也不会回魏国,魏国从此不足为惧。”

  此次他劳军,是廉颇将军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恐怕打不了几年仗,请求秦王给他一个机会再立点军功,去攻打韩国。

  所以如果子楚不亲自去劳军,确实对他自己声望没有任何影响。

  廉颇当然天然地站在他这一边。

  但正因为如此,子楚才决定去。

  廉颇是朱襄的长辈,曾经在赵国也对他照拂挺多。廉颇说自己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征,子楚怎么能不亲自去劳军?

  廉颇攻打韩国,把魏国吓得不轻。

  魏王堂堂一个国君,居然亲自来拜见子楚这个秦太子。

  要知道战国太子多是消耗品,常常作为质子派往国外。就算不是质子,战国的王太子也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国君想换就能换。

  堂堂国君居然亲自来拜见秦太子,还以君臣之礼对待太子子楚,即便魏王存了挑拨秦王和太子关系的心思,他此举也太过贬低自身。

  此举堪比韩王亲自为秦昭襄王披麻戴孝哭丧了。

  子楚接待魏王时,心中讥笑不已。

  魏王宁愿对一个秦太子卑躬屈膝,也不愿意好好对待一个从未展现出对魏王王座野心的亲弟弟。

  愚蠢如赵王都已经醒悟,将国事托付给了平原君。魏王还不如赵王。

  如今的赵王对比六国君王,居然算得上明君了。

  魏王拜见秦太子,不仅没能挑拨成功秦王柱和子楚的关系,还让因为忙过头有些失眠的秦王柱开心地多吃了一碗饭,睡了一夜无梦好觉。

  秦王柱没有忌惮子楚,只是羡慕子楚,自己当秦太子的时候怎么没有这种好事。

  即便是他君父在位的时候,如果有他国国君以君臣之礼待他,君父也会乐呵呵地多吃一碗饭,不会忌惮。

  魏王想太多。

  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

  现在平均气温普遍较高,吴郡收了晚稻之后还能再种一季菽。

  朱襄握着豆种感慨,大豆真是古时候老百姓的救命粮啊。

  天气渐凉之后,对杭嘉湖平原的开发会更容易一些,但也容易不到哪去。因为能用的人太少了。

  朱襄去杭嘉湖平原视察了几日,坐在湖边的巨石上不断叹气。

  就算李牧从南边俘虏人来开荒,现在人数也不过一两千人而已。

  这个数字是不是听上去很让人惊讶?仿佛李牧好像没有多大战果似的。

  当然不是如此。

  史书上最初对闽越的记载,闽越称王的时候才几千人。

  到了秦始皇南征的时候,百越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凑了六七万人。但依托对地形的属性,他们能压着水土不服环境也不熟悉的秦军,打出接近一比五以上的战损。

  到了西汉时,中原休养生息,百越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沿海城池中常住人口才达到了几万人。

  在这时候,长江以南是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可不是开玩笑。

  朱襄想着要不要从秦王那里要人。算了算秦国能出的人,他无奈打消了这份想法。

  这个时代的人口本来就少,七国交战动辄十万数十万,除了虚报之外,也是倾尽全国之力。

  所以长平之战秦国阬杀赵军,赵国才会死了一代人。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想让东方学者归心而不得,想让民心归秦而命令庶民自己核实有多少田地上报结果导致物价飞涨,最后拿出了秦国稳定统治的老办法——出兵和劳役来疲民。

  根据史料统计,秦始皇当时治下庶民也只有两千余万。所以当时他征调的民夫,数量差不多是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秦国才会迅速崩塌。

  朱襄又叹了口气。后世还有人十分认真地希望秦始皇长生不老,带着秦国统一全球呢。就两千多万的人口,按照秦始皇那样的用法,确实不用学外语了,因为人都没了,直接没后代。

  也可能秦始皇自己先被没活路的庶民弄没,吃了长生不老药也没用。

  两千多万的人口,虽然不包括藏匿的人口,但也代表这是秦朝能控制的人口。

  统一天下之后都只有这么点人,即便统一战争死了很多人,现在秦国的总人口也不会比这个多。没有任何现代机械,朱襄想要开发杭嘉湖平原,真的太难了。

  战俘们闷头挖水渠排水,然后往淤泥中填土。

  朱襄看着几乎看不出增长的田地发呆。

  半晌,他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脸,重新端正了心态。

  自己不是早就知道这个时代的极限了吗?急什么?南方开发成鱼米之乡,老祖宗们持续努力了近千年的时间。难道有了一个穿越者,就能一两年时间搞定?

  先开个好头,争取让后人在一百年内,让南方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成为宜居之地。

  没了秦昭襄王的压力,朱襄最近做事几乎一帆风顺,心态浮躁了不少,总觉得自己能做到很多事。

  杭嘉湖平原的垦荒进度让朱襄从飘飘然中清醒,再次沉下了心,放缓了自己对南方的开发进度,顺便休息一下。

  他老说着让嬴小政劳逸结合,结果自己是最累的人。

  朱襄稍稍闲下来的时候,雪姬开始忙碌起来。

  纺织机已经准备妥当。上次朱襄南下的时候已经在吴郡种了些棉花,这时今年的棉花已经丰收。秋收后进入农闲季节,雪姬正好招人进纺织工坊。

  有在咸阳的经验,雪姬的工作推进仍旧十分困难。

  咸阳的老秦人们从商鞅变法时就开始被高强度压榨,不抵触高强度干活。只要有钱粮拿,老秦人们能卷到让六国人怀疑人生。

  吴郡的庶民完全不同。

  楚越之地物产丰富,庶民难以饿死,所以较为懒散。吴起变法时就是强迫庶民们卷起来,终于把楚人抽得动了起来。但吴起死后,楚王废了旧法,楚人们又渐渐懒散起来。

  当地的妇人们很不能理解,她们已经很努力地种了一年的地,为什么还要干活?

  布匹什么的,自己在家里纺织一下,够自己用和交税就成了,为何还要集中起来一起纺织,甚至还要学新东西。

  雪姬没见过这有外快都不赚的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还好吕不韦回来了。

  作为一个商人,他最懂如何压榨人做工。纺织工坊终于运转起来。

  “吕不韦做了什么?”朱襄好奇地问道。

  雪姬摇头。吕不韦发布的政令太多,她看不太懂。

  朱襄便找到吕不韦询问,希望吕不韦能教导雪姬。

  吕不韦很惊讶,没想到朱襄居然愿意雪姬学习经商的事。

  虽然民间女子有经商者,但多是寡居之人寻求生计。在贵族女子中,还是以十指不沾阳春水为荣。

  再者,经商一事,贵族多交予家仆门客,自己亲自经商,显然是觉得有些丢脸。

  “雪姬在此事上感受到了挫败,自然就要学习如何把此事做好,心里才能舒坦。”朱襄道,“她将来是否想经商,和她学习更多的知识没有必然联系。”

  吕不韦虽然还是不明白,但朱襄都这么说了,也不是什么特别为难的事,他便手把手教导雪姬如何经商,如何管理工坊。

  吕不韦所做的事很简单,不过是恩威并施而已。

  他先在村里散布谣言,说秦国以后收税只收棉布,不收麻布和葛布;这个纺织机效率非常高,所以秦人以为人人都能纺织这么多布,可能会提高税额;秦军以后会征召民妇入军协助后勤,就是专门为秦军纺织衣物,如果征召的民妇不会用新的纺织机,可能会被杀死……

  总之,吕不韦借着庶民对秦国和秦军的恐惧,先造成了恐慌。

  然后,吕不韦又让人去辟谣,说没这事。

  “秦国当然不会只收棉布,也不会提高税额。只是棉布和麻布、葛布交税的价值一致,学会了如何用新纺织机的人能一天之内就把一个月的税织好,就相当于交税的额度比其他人低。”

  “再者,纺织工坊管吃管住,还给布。你们的粮食存下来,明年就算遇到灾害也不会饿死。”

  吴郡的民妇先被吓唬得心惊胆战,又听到好处,仔细一琢磨,她们不知道秦国官吏说的是真是假,最坏的情况是吓唬她们的事是真的,那么她们必须进入纺织工坊;如果吓唬她们的事是假的,她们省了粮食,又得了布,都不亏。

  所以她们立刻踊跃报名,纺织工坊招工处从门可罗雀变成了人满为患。

  朱襄旁听了吕不韦对雪姬的教导,见吕不韦确实没有敷衍,便放心地离开。

  嬴小政不放心。

  虽然他知道舅母和亲母完全不一样,他对舅母很信任,但他不信任吕不韦。

  于是他将李斯派出去一同学习,让李斯把吕不韦每日言行都写给他。

  李斯明白了嬴小政对吕不韦的厌恶,正想做点什么,就被朱襄敲打。

  “你是贤臣,不是佞臣。”朱襄温和道,“你现在的起点,可以让你飞黄腾达而不污身,我相信你不是自己往自己身上糊泥的人。”

  李斯被朱襄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刚生出这样的念头,就被朱襄公发觉了。朱襄公难道能读懂人心?

  李斯告退后,嬴小政从屏风后慢吞吞走出来,强调道:“我可没有让他陷害吕不韦!我只是让他帮衬舅母!”

  “为君者,只要稍稍表达出对一个人的不满,哪怕你什么都没打算做,自有人为你做。”朱襄道,“甚至你知道陷害了某个你不喜欢的人后,给你带来的只有麻烦。但那些想要讨好你的人可不一定有这样的聪慧。”

  嬴小政问道:“所以为君者不应该直白地表现出自己的喜好?”

  朱襄摇头:“这哪可能做到?就算再隐藏,想要讨好你的人一直观察你,也能发现你的喜好。”

  嬴小政又想了想,道:“为君者应该学会自己判断如何对待手下人,如果有人以我的喜好为由去伤害我不允许伤害的人,我应该摈弃亲疏远近,惩处得我喜爱的人,奖赏我厌恶的人。”

  朱襄道:“这很难。”

  嬴小政抱着手臂道:“这就是荀翁和舅父经常说的,为君者当有公心,不可为私。”

  朱襄笑道:“政儿已经很了解了。”

  嬴小政道:“那是自然。不过我没想到,李斯居然想要陷害吕不韦?他就算不讨好我,我难道不够重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