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33节

  处理完文书后,朱襄和嬴小政同时伸懒腰,转脖子,抖肩膀,然后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莲子银耳羹应该已经熬好了,走,喝羹去。”朱襄牵着嬴小政往外走,“我还让人凉拌了一盘脆藕,一盘菱角,清爽开胃。”

  嬴小政不满道:“没有肉吗?”

  朱襄道:“晚上吃肉。相和捞到一条鲈鱼,给你做清蒸鲈鱼。”

  嬴小政继续不满:“不吃清蒸。”

  朱襄好脾气道:“那吃糖醋的?”

  嬴小政仍旧不满:“只有一条糖醋鲈鱼吗?”

  朱襄道:“还有些河虾,做白灼虾?”

  嬴小政使劲摇头:“舅父怎么老爱做清蒸白灼。”

  朱襄叹气:“我还想问你为何口味这么重?偶尔吃点白灼清蒸的菜,对身体更好。”

  嬴小政道:“舅父不是说人老之后适合吃白灼和清蒸的菜?那我现在就应该吃口味重的菜,吃个够!”

  朱襄失笑:“好吧,我被政儿说服了。那做干锅虾?”

  嬴小政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尚可。”

  朱襄点了点嬴小政的脑门。还尚可。

  舅甥二人慢悠悠往外走,途中朱襄想叫蒙恬和李斯一起来吃饭,嬴小政不同意。

  这两人工作做不好,还来蹭饭?休想!

  朱襄哭笑不得,由了嬴小政的任性。

  他想这时候蒙恬和李斯恐怕也不好意思来蹭饭。

  鲈鱼很大一条。刀工在穿越后越发熟练的朱襄,将鲈鱼肉片下改刀,切成鱼鳞状,勾芡后手指将鱼肉一卷,往油锅里一下,就是一朵鱼肉花。

  朱襄做了满盘的鱼肉花,熬好糖醋汁,将糖醋汁浇到鱼肉花上,再点缀些绿叶,一盘漂亮至极的糖醋鲈鱼花就做好了。

  干锅虾很容易做,不需要朱襄亲自动手。

  带来的厨子将虾开背剥虾线,与香辛料与大豆油爆炒,再加少许水焖熟即可出锅。

  糖醋鱼和干锅虾都是上好的下饭菜,朱襄蒸了一大锅的老南瓜干饭,邀许明和相和一同用餐。

  桌上,许明和相和问起朱襄关于大地和星空的事。

  朱襄提起地球自转公转,说只是“猜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验证这个猜测。

  嬴小政一边扒饭,一边鄙视舅父。舅父明明很确定自己说的天象知识是真的,还说什么猜测,撒谎都撒不利落。算了,舅父果然不适合钩心斗角的朝堂,还是别去当相国了。

  嬴小政希望长辈们身体健康,好给他继续当相国和丞相。李斯等人,不说也罢。

  蒙恬和李斯第二日来上工的时候,得知昨日他们留下的工作,朱襄已经全部处理好。他们二人的情绪更加低落。

  朱襄笑着鼓励两人:“所有事都是从不熟悉到熟悉,我相信只要你们用心学,很快就能上手。”

  朱襄拿出了数字表,教他们数字和运算符号。

  蒙恬和李斯都是记忆力很强的人,朱襄系统地教导他们,他们很容易就将这些符号背下。

  朱襄又拿出九九加减乘除表。这个他们本就会心算,没花多少时间。

  待九九表熟练后,朱襄继续教导他们竖式算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数字符号在运算上便捷。

  两人心中十分羞愧。他们之前对这些符号不上心,真是大错特错。

  嬴小政在一旁处理公务,时不时抬头看教导蒙恬和李斯的舅父一眼,心里有点羞恼。

  他明白舅父特意让他旁观这场教学,就是告诉他,蒙恬和李斯确实并非庸才,只是自己教导方式不对。

  哪怕自己拥有秦公子的威严,可以命令蒙恬和李斯做事,但对于聪明人而言,理解重要性后再做事,比强逼着去做事,效率会高许多。

  嬴小政在心里嘟囔。舅父你有什么不满就直说,非得绕弯子。

  好像“听”到了嬴小政心中的嘟囔,朱襄朝嬴小政看过来,对满脸不爽的外甥眨了眨眼。

  嬴小政冷哼了一声,埋头继续干活。

  知道了知道了,下次自己会更有耐心一点!舅父真啰嗦!

  朱襄笑了笑,继续教导蒙恬和李斯。

  待竖式运算教完后,就要轮到珠算了。珠算就要练习许久才能熟练了,先从背诵口诀学起。蒙恬和李斯干劲十足,终于找回了一点信心。

  朱襄在吴城待了半月。李牧和王翦满载而归时,李牧见朱襄居然在吴城,惊讶不已,以为朱襄生病了,十分焦急。

  王翦也惊讶不已。虽然他早知道李牧将军对朱襄公很是照顾,但这是不是有些操心过度了?

  王翦开始反省。

  自己虽然刚与朱襄公结交不久,但自己这个朋友对朱襄公关心太少了,要向李牧学习。

  得再接再厉啊!王翦握拳。

  朱襄不知道王翦心中暗暗的反省。他若知道,一定无语极了。

  就算是在友人中,李牧的操心过度也是独一份的。这可能和李牧当初亲手将他从牢狱中救出来,亲眼看到当时惨状有关。

  “我没生病。政儿的两个小帮手做事有些生疏,我教了他们一阵子。”朱襄道。

  李牧松了口气,道:“你上次来教出了这么多学生,为何不调几个熟手帮政儿?”

  朱襄和嬴小政现在共同执掌吴郡,吴郡官吏调动就是他们一句话的事。

  朱襄道:“蒙恬是先主留给政儿的人,又是蒙武的儿子;李斯才华横溢,迟早执掌朝堂。让他们与政儿多磨合磨合,将来政儿用得更顺。”

  朱襄说起李斯写给秦王的策论。李牧听后,勉强赞同了朱襄的看法。

  “不过这也不妨碍你找个熟手带他们。”李牧道。

  朱襄苦笑道:“我本是让政儿教导他们。没想到政儿的耐心啊,唉。”

  李牧失笑:“政儿天生就是当王的人,王能有多少耐心?”

  朱襄摊手:“现在政儿还不是王,他不能老用王的思维去做事。”

  李牧道:“这个就要你来教了。”

  朱襄不满:“好歹政儿教你一声老师,你能不能负责任一点?”

  李牧道:“好,我要休整一段时间,好好教导政儿骑射武艺兵书。”

  朱襄重重地叹了口气。

  教政儿骑射武艺兵书干什么?政儿还能御驾亲征不成?

  罢了,艺多不压身。公务之余学习骑射武艺兵书,也能当作锻炼身体和休息脑子。

  李牧此次南下没有抢夺地盘,而是抢了许多物资。

  他把在雁门郡的战斗风格用在了吴郡中。在雁门郡的时候,他经常率兵去抢夺草原部落的物资,所以城里才有吃不完的牲畜。现在他就去抢东越。

  东越靠近吴郡的地方,接受了农耕文明的传播,民众多耕种;再南下,到了闽越后,平坦的地方变得越来越狭窄,山民也越来越凶悍。

  闽越靠海背山而居,多渔猎。李牧就专门找闽越练兵抢东西。

  抢完东西回程时,他就在东越靠近吴郡的地方卖掉物资换粮食,补充军需。每次出征如果不算人员伤亡,都有较大的赚头。

  李牧坐在南瓜藤架子下,一边喝着朱襄酿造的米酒,一边介绍自己的战略意图。

  “东越不是一个整体,抢东越南方部落的东西给东越北方部落首领,能将东越从内部分化。东越人眼光短浅,贪图小利,很快就会内乱。”

  “闽越不堪秦军袭击,肯定会退回内陆。这时秦军就能上岸建造堡垒城池,逐渐在闽越立足。”

  “被挤压了生存空间的闽越畏惧秦军,就会加剧对东越北方部落的攻击,加剧内乱。”

  李牧笑了笑:“我现在就算打下南边领土,也没有多余兵力镇守,目的只是练兵。且让他们内乱个十几年,待君上统一天下后再慢慢收拾。”

  朱襄称赞:“你们这群兵家的心都是黑的!”

  王翦一口酒喷出来:“我不是,我没有!我向来是堂堂正正作战!”

  李牧瞥了王翦一眼。

  他承认王翦更擅长大军团正面作战。这应该和秦国强势,王翦自幼学习的兵法都是以正面对战碾压为主有关。

  李牧则不同。

  即便赵国强盛时,为了在中原争霸,驻扎在雁门郡等边陲的兵力也不多。每年胡人南下,李牧等边将就要琢磨着把一个兵用成好几个兵的效果,所以他更擅长奇谋。

  虽然两者并无高下之分,李牧自信在大兵团正面对抗时不会输给王翦,王翦非需要用上奇谋的时候应该也能做,但李牧还是稍稍有些羡慕王翦生长在一个强大的国家。

  李牧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还好,现在他也是秦将。

  朱襄挑人才的眼神的确毒辣。李牧和王翦共事后,立刻确认这个目前还没多少名声的中年将领,一定会成长到了不起的程度。

  如果自己还是赵将,王翦一定会成为他的大敌,乃至宿敌——他可能后半生都会在战场上对抗王翦。

  王翦的背后是强大的秦国,率领的是强势的秦军;自己背后是羸弱的赵国,用逊色秦军的兵力,绞尽脑汁与王翦周旋。

  王翦可以输很多次,然后一击制胜;自己只要输一次,就是满盘皆输。

  李牧想到这样的未来,不由怅然。

  还好,现在他也是秦将。

  李牧并不知道,如果他还是赵将的话,根本没机会与王翦比一比高低。因为王翦见他太厉害,出征前奏请秦王政,用离间计把他杀了。

  王翦:我最擅长大军团堂堂正正作战,不擅长奇谋。离间计不算奇谋。

  李牧和王翦就各自战术聊起来,途中两人也就李牧如果还是赵将,不知道两人打起来谁输谁赢开玩笑。

  唯一知情人朱襄和半个知情人嬴小政默默啃着菱角不说话。

  待两人争论起来,嬴小政才擦了擦嘴,道:“老师,我又不蠢。你这么厉害,赵王那么昏庸,我派什么王翦和你正面对抗?用离间计让赵王杀你不好吗?”

  李牧语塞。

  王翦扶额。

  朱襄笑得差点呛到。

  李牧最终用雁门郡口音骂了句脏话,不再提他当赵将会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