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29节

  听到朱襄已经到达南郡时,他们十分高兴,终于要从郡守的庶务中解脱了。

  结果一等二等,等了一个月,他们都没等到朱襄。

  王翦以为朱襄有什么秦王托付的重要任务,所以暂时留在南郡。

  李牧打探了一下朱襄最近的行为后,立刻亲自乘船来逮朱襄。

  “他根本没有什么重要任务!就是种田种忘记了!”李牧咬牙切齿,“他是嫌弃吴郡的田地没有云梦泽的好吧!”

  王翦哭笑不得。朱襄公应该不是这种人。

  朱襄还真是这种人。

  他叹气:“李牧,不就是当郡守吗?你多当一阵子怎么了?吴郡的春耕已经差不多妥当,你干得很好,不需要我多插手。南郡开发程度没有吴郡高,民众也不服管教。我当然要留在这里。”

  李牧咬牙切齿:“君上任命你为郡守,你这是玩忽职守!”

  朱襄见把李牧气急了,讪讪道:“我错了,我立刻去吴郡和你交接,把政儿交给你。”

  李牧:“……”

  李牧轻轻踹了朱襄一脚,把朱襄踹倒在地之后,拎着朱襄的领子把朱襄拽起来:“你别什么事都压在政儿身上。”

  朱襄道:“这可不是我压的。君上决定让政儿暂代吴郡郡守,同时他还能协助你处理军务,锻炼处理政务的能力,我只是一个幌子。我有诏令,不骗你!”

  李牧深呼吸了几下,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你不将政儿赶紧送来?”

  朱襄一拍脑袋,不好意思道:“忘记了。”

  李牧撸起了衣袖。

  朱襄撩起袍子就跑:“喂喂喂,有话好好说,别动手!你那力气,揍了我,我还能从床上爬起来吗?”

  李牧道:“你就该在床上躺几天,否则没有记性!”

  朱襄道:“不就是一月而已!”

  李牧道:“站住!别跑!”

  雪姬牵着嬴小政,看着朱襄被李牧追得爬上了树,苦笑着摇摇头:“别学你舅父。不过政儿,虽然你舅父忘记了,你为何不提醒?”

  嬴小政道:“因为我也想多玩一个月。反正大父不会责怪我和舅父,为何不能多休息一个月?”

  嬴小政是放心不下舅母。

  雪姬第一次承担这么重要的事,舅父又一副“我相信你”的模样就不管了,嬴小政操碎了心。

  虽然最后事实证明,舅母真的很厉害。但嬴小政还是希望在舅母第一次承担大事时,多帮舅母一些。

  至于老师,当吴郡郡守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多当一会儿怎么了?

  老师这个吴郡郡守当得多好,春耕改种的事都不需要舅父操心。

  雪姬道:“现在你该去吴郡了。政儿稍等一阵子,舅母也会很快来吴郡建工坊。”

  嬴小政道:“那舅父呢?”

  雪姬眉眼间又是无奈,又是宠溺纵容:“随他爱在哪吧。君上都拿他没办法,我还能如何?”

  嬴小政冷哼。等自己当了秦王,他一定不让舅父如此懒散不听话。

  蒙武听到李牧来了,就知道朱襄要挨揍。

  他其实有点心虚。

  虽然南郡比起吴郡要不好管理多了。吴郡曾经是吴越核心地方,经过吴越两国多年的耕耘,民众教化程度较深,耕种经验也丰富;楚国在战国时才开始开发南郡,之后秦国与楚国大战,让楚国完全放弃了这一片地区,这里还有许多楚国附属国移民建立的部落。

  但只看结果,他这个郡守没有李牧干得好是事实,所以朱襄才留下来帮他。

  不过心虚归心虚,热闹还是要看的。

  蒙武带着蒙恬围观李牧“暴揍”朱襄,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蒙恬看看爬上树对着李牧告饶的长平君,又看着笑得特别不怀好意的亲父,心中亲父的形象再次崩裂。

  同时,蒙恬也意识到了一件事。亲父与长平君、李将军,或许真的是感情不错的友人。

  “蒙武,斧头。”李牧对蒙武道。

  蒙武笑道:“你还真想把朱襄拽下来揍一顿?算了吧,真让你揍,你也下不去手。朱襄,赶紧想个办法让李将军消气,否则你就在树上睡觉吧。”

  “我是为了帮谁才在这里待了一个月?!”朱襄骂道,“你看热闹是不是看得很高兴?”

  蒙武立刻板着脸道:“没有,我绝对没有高兴。我只是实话实说。”

  朱襄骂道:“不要用我的话来气我!”

  李牧冷哼:“你也知道你的话很让人生气?”

  朱襄干咳一声,道:“这个……好了,我真的错了,我也和政儿一起过去。”

  反正差不多这里春耕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交给韩非来收尾。

  李牧挑眉:“这是你应该做的事。”

  朱襄道:“那、那我在吴郡多当一阵子郡守?”

  李牧不说话。

  朱襄讪讪道:“这样,这样,我和政儿一起在吴郡当郡守,帮你好好发展一下吴郡。等农闲时候,我给你当幕僚,帮你搞后勤?”

  李牧这才把袖子撸下来:“下来。”

  朱襄松了口气,准备下树。

  然后他尴尬地发现,爬上树的时候很利落,但好像下不去了?

  嬴小政从雪姬身旁冲到李牧身旁,对着朱襄蹦蹦跳跳,嘲讽舅父笨。

  最终,还是蒙武和李牧找来梯子,李牧爬上树,帮朱襄下树。

  嬴小政更开心了。

  舅父丢脸,他就高兴。

  朱襄磨牙,弹了一下嬴小政的额头。

  雪姬忍俊不禁:“你自己丢脸,欺负政儿干什么?”

  朱襄冷哼了一声,又弹了一下嬴小政的额头。

  嬴小政虽然额头被弹红了,还是笑得很开心。

  难得见到舅父窘迫的一面,开心!

  朱襄见嬴小政的笑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牧叹了一口气,也跟着无奈地笑了。

  蒙武摇摇头,心里道,李牧啊李牧,所以朱襄不“欺负”你“欺负”谁?

  李牧都来逮人了,朱襄只能跟着船去吴郡做交接,与嬴小政共同赴任吴郡郡守。

  雪姬暂时留在了南郡,与吕不韦一起继续做建设纺织工坊的事。

  韩非也留了下来,“失踪”许久的李斯则跟随朱襄一同去吴郡。

  这时,朱襄才知道李斯被蔺贽安排了什么任务。

  蔺贽要更改田律,于是李斯被他派来南秦收集民间信息。他自己则巡视秦国关东耕种核心腹地,收集老秦国的信息。

  李斯拿出了自己下基层的结果。

  “因秦楚交战,南秦男丁十室九空,田间多女子耕种。”

  “迁来的秦**户也是如此。秦兵在外操练,女子在家中耕织。”

  “有军功爵位者战死,家中田地未收回。有子的寡妇继承田地倒是有律令规定,无子寡妇耕种田地其实是官府不追究,那么她们便无地可种……”

  李斯将自己统计的数据一一道来。

  朱襄听着李斯统计的数据,想起了与考古的同事“拼出差”的时候听到的一件事。

  云梦、里耶秦简出土,让对秦国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里耶秦简,基本是当时县里的统计资料,这种史料记载价值最高。

  华国在近代史开端时,曾经流行过“疑古”风潮。“疑古”风潮的核心思想是,流传到后世的史料记载都是假的,只有从墓里挖出来的资料才是真实的。而且出土资料越是“野史”,真实性越大,官方的记载一律虚假。

  这就是后世“历史虚无主义”的开端。

  这种思潮很快就被遏制。谁都能看出他们的险恶用心,就是不认可华国的历史,不认可华国的先贤。

  其实这种思想看似有道理,其实如果仔细一想,把时代换到现代就很好明白其中谬误。

  在现代,是信营销号还是信官方消息?是信小说,还是信某科学院的研究?

  虽然官方消息和专家消息确实可能有错,但错的概率比起民间不知道作者是谁的人的消息还是要准确得多。何况中国古代修史,多是后世修前代,避讳的地方会少很多。

  再者现在我们能挖出来的资料,当事人能知道得更多。他们已经选择过一次,并非臆想。

  所以现在对考古资料的挖掘,考古界最为重视“客观资料”记载,而不信写的像故事一样的竹简,比如许多《战国策》竹简。

  云梦泽和里耶秦简显然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出土资料之一。

  在秦简中的记载,可以看到有许多前面是军功爵位,后面跟着“寡”字的爵位寡户,也就是说,虽然当时律令并没有寡妇继承田地的政策,但民间已经很普遍。

  以至汉初,汉高祖和吕后以律令正式确定女户、寡户,和军功者战死时女子可以继承爵位。

  现在的战争烈度不比秦国统一天下差,所以这种现象也已经早就出现了。

  蔺贽虽然性格跳脱,做事非常稳重谨慎。

  他要推行一项新的律令,就会拿出让整个朝堂都不能质疑的证据。现在他令李斯来南秦,就是为了搜集这些能支持他政策的证据。

  李斯做得非常好。

  朱襄想起来,历史中的李斯是从中央高官开始做起。没想到他下基层干得也不错。

  “你做得很好。”朱襄道,“君上给了我自己制定律令的权力,你可以在南秦暂时试行蔺礼的政策,看有什么不足。”

  李斯激动道:“交给我做?”

  朱襄道:“我相信你。而且我们的李大将军又要打仗了,不知道会多多少地盘,干活的人少啊。”

  李牧白了朱襄一眼。

  朱襄来到吴郡,看到吴郡堆积的文书之后,就开始抱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