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28节

  亲父,说好的当近侍要谨小慎微呢?

  蒙恬再一次感到,自家亲父的言行不一,不堪为榜样。

  ……

  朱襄这一家三口的轻松愉快,让吕不韦和李斯再次羡慕不已。

  韩非的心情也忍不住有些低落。

  他想起韩王和韩国宗室,无论是现在的韩王还是未来的韩王,自身天赋和生长环境都连公子政的一根小指头都比不上。

  他要保存韩国,真的只是奢望。

  还好当船停靠后,他被朱襄指使着忙碌起来,很快不能胡思乱想。

  此次前来南秦,朱襄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贸易战,但现在只是建立纺织工坊,为贸易战做前期准备。

  朱襄和雪姬商议后,朱襄发现雪姬完全可以胜任这件事,便让雪姬和吕不韦去招工和做生意。

  因战国时男丁多被征发去从军,民间多女子为养家从商。纺织一事又是女子最为擅长,吕不韦对此很配合。

  朱襄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指导春耕,这也是他的本职工作。

  这次南下指导春耕与上次不同。上次朱襄是推广手中水稻、小麦良种,这次朱襄反过来,指导农人种传统的菽和粟。

  朱襄推广的水稻、小麦产量很高,因蒙武和李牧在南秦推广石磨,现在南秦收税时也收麦和稻,所以出现南秦农人只种麦稻的情景。

  但这样的种植结构十分不科学,抗自然灾害能力极差。

  华国古代的农人很少只种一样作物。哪怕是唐朝后期出现了北麦南稻的格局,南北的农人也会在田地上兼种杂粮。

  他们有时轮更,有时选择不同的田种不同的作物。

  这是农人通过祖祖辈辈耕种经验得来的智慧。除了担忧土地劣化之外,单独一种作物如果出现病虫害,就会全面减产。只有兼种杂粮,就算一种减产,也能吃其他粮撑过去。

  朱襄推广的作物虽然高产,但种子会劣化,病虫害也难以免除。即便比现在的作物产量高,也可能面临绝收的危险。为了粮食安全,在农人已经知道新作物高产的情况下,再引导农人兼种以前的粮食,十分必要。

  现代种植结构单一,是因为现代科技技术大幅度减少了病虫害的危险,并承担了优良种子培育的责任。现在只能农人自己承担这些风险。

  朱襄要改变南秦的种植结构本来应该很容易。

  《秦律》非常细致,连农人种什么田,耕地时挖多深都有规定,只要做不到就要被罚。所以朱襄只要改变当地律令就行。

  朱襄将韩非带在身边,韩非就对《秦律》赞不绝口,认为这件事很容易。

  但朱襄只是笑了笑,让韩非去田地里推行一阵子,看究竟是否真的合适。

  韩非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去当了田吏,不到一旬,他就皱着眉头找朱襄解惑。

  朱襄正蹲在田边和农人聊天,见韩非来了,没有起身,只仰头笑道:“听说你抓了很多人,县里的牢狱都住不下了。”

  韩非立刻满脸通红,拱手:“请朱襄公指导。”

  朱襄摆了摆手,道:“你先在一旁等我一会儿。”

  韩非乖乖垂首立在一旁。

  朱襄继续和农人聊天。

  他与农人聊的,正是病虫害和土地劣化。

  他问农人是否遇到过这些事,如何解决,然后赞同农人的智慧,再说出自己的见解。

  韩非等了一刻钟,朱襄身边的农人越围越多。

  待聊完之后,农人们纷纷感慨,还是得种些杂粮保收成。

  “我从北方带来了一些优良的粟米种子,等我培育了更多的种子,就分给你们。”朱襄道,“在田间种菽、土豆、南瓜之类的作物,又高产,又能轮种保土壤。若再种一些辣椒、蒜、姜、棉、麻,还能换些钱财给家人做一身好衣服。对了,王正在南秦招纺织工。”

  朱襄又说起雪姬和吕不韦在南秦开办的工坊,说如果农闲的时候,妇人可以去工坊赚点钱财布匹和粮食。

  农人纷纷记下。有的人转头就往村里跑,呼唤人来听这个消息。

  朱襄笑道:“很快就有官吏来张贴告示,会将这些事告诉你们,不用急,我只是提前告知你们一声,让你们做好准备。”

  农人们对“提前”的消息都很感兴趣,人越围越多。

  待天色擦黑的时候,朱襄才离开田地。

  见朱襄神情很疲惫,韩非没有立刻提问。

  待第二日,朱襄睡醒用完早饭后,韩非才来请教。

  这时朱襄昨日去过的村庄田吏来报,农人皆愿意改种。其他邻近村庄听到消息,也有所意动。

  田吏十分激动。

  按照这个情况,他恐怕一个人都不用抓,今日春耕就能完成改种的命令。

  朱襄点头:“有效果就好。之后我会将告示交予你,你交给县令,让他在乡里张贴。”

  田吏退下后,韩非道:“为何县令不、不来见朱襄公?”

  朱襄笑道:“是我让他别来。昨日我在田间时,让他去了另一处地方宣扬改种的好处。”

  韩非眉头紧皱。

  朱襄指了指椅子,让韩非坐下后,对韩非道:“我知道你的困惑。明明律令很详细,惩罚也很严厉,结果民众并不支持,办事效率很低,对吗?”

  韩非点头:“难道、他们不怕吗?”

  朱襄道:“当然怕。但他们更怕饿死。在关系切身利益的事,就算明知道会受罚,他们也会做出阳奉阴违的事。何况官吏稀少,没有精力检查每个农人的田地种了什么。他们有侥幸心理。”

  韩非仍旧皱眉,似乎不满意朱襄的回答。

  朱襄道:“人是有感情的生物,不是木偶。就算有严格的律令,严苛的刑罚,他们如果对律令不理解,也会反抗。特别是南秦原本是楚地,楚人散漫惯了,不习惯《秦律》的严苛。”

  朱襄见韩非仍旧眉头紧皱,心中苦笑。

  他知道,韩非肯定认为,如果刑罚吓不到庶民,那就加重刑罚;如果管理的人不够,就增加管理的人。

  这就是法家。

  但现实并没有这么容易。

  朱襄先从培养官吏说起,又说到官吏的俸禄和官吏需要做的事,让韩非知道,官吏不是增加得越多越好。

  官吏太多不仅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秦国也没有那么多人可用。

  然后朱襄又提起繁琐的律令,在执行过程中的危害。

  比如《秦律》规定,耕地必须挖多少尺。但现实中,官吏哪有可能去盯着每个耕地的人挖了多少?

  平时这条律令就是废文,但如果遇到想要折磨人的时候,就能拿出来了。因为耕地的人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挖的足够深。

  如果律令太细,就没有可执行性,最后会变成官吏欺压民众的工具。

  “律令是底线,换在耕地上,就是规定农人需要缴纳多少田赋。”朱襄道,“剩下的事只能用道德和习俗去约束。比如让农人勤劳耕种。”

  “详细的耕地措施也是需要讲明的,因为许多农人并不了解如何更好地种植。但这应该是用鼓励的方式去教导,而不是惩罚。因为最好的耕地方式,农人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并不容易做到。”朱襄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这就是一个国家,既需要法,也需要儒、道,以及百家的原因了。”

  韩非的眉头终于松开了少许,拱手道:“学生受教。”

  朱襄道:“你自学法家,又师从大儒荀子,应该是最能接受这一点的人。我希望将来你不偏向于任何一家,而是兼修法儒。以你的天赋,一定也能做到这一点。”

  韩非道:“朱襄公更能做到这一点。”

  韩非每次和朱襄聊天时,就会慢慢减少结巴。

  朱襄笑道:“我当然也行,但我将来也很难出现在朝堂上。”

  韩非不解:“朱襄公才能,为相国绰绰有余。”

  “可能是?”朱襄不好意思地揉了揉鼻子,道,“我之前和先主说过,秦国能当相国的人很多,但能指导农人种田的地位高的人只有我一个。所以我在田间比我入朝堂,对秦国、对天下人更好。”

  “在先主时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朱襄道,“所以秦国朝堂的未来,得看你、看你和李斯等后辈。”

  韩非低着头:“我不一定会进入秦国的朝堂。”

  朱襄笑道:“不,我相信你一定会。或许你现在不会,待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你就会出仕了。”

  韩非抿了一下嘴,双手攥紧袖口:“我这样,是不是……”

  朱襄戏谑道:“有些别扭?”

  韩非的头垂得更低了。

  朱襄道:“没有。你这么做才正常。你是韩公子,不帮秦国灭韩国是正确的行为;你是心怀天下的韩非,待秦国已经统一之后出仕也是正确的行为。”

  朱襄指着自己的脸,道:“我也不会帮秦国攻打赵国。”

  韩非猛地抬起头,看着朱襄的笑颜,他的眼眶不由泛起热意。

  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非常拧巴,知道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甚至蔑视他。

  但朱襄公却真心诚意地理解他,并说“我也如此”。

  “好好做,在秦国统一之前,你就跟在我身边,学习你不足的东西。待秦国统一后,再展露你的才华。”朱襄轻轻拍了拍韩非的肩膀,“你现在不足的地方,就是对基层了解太少。学识难以用于实践。”

  韩非使劲点头,站起身,对朱襄深深作揖。

  韩非心里还有很多疑惑,但他毕竟也是学儒的人,决定用荀子教导的学问,再试一次。

  虽然《秦律》严苛,但朱襄来到南秦后,秦王给了朱襄足够的权力去更改律令和惩罚,所以朱襄随意找了个借口,给了韩非抓起来的人一些小小的惩罚后,就让他们“立功”,释放回家了。

  封建时代是人治,朱襄此举很正常。

  不过朱襄是以“秦王宽和,给还不习惯《秦律》的南秦人一个机会”为理由,把民间的欢呼声都对准秦王,为秦王柱在南秦拉了不少好感,自己隐藏幕后。

  朱襄此举,让吕不韦的脑袋终于开了一点窍,让他开始思索,如何正确地当一个臣子。

  朱襄正在南郡干得火热,一月后,李牧黑着脸乘船过来,把朱襄从田间拎了起来。

  “朱襄,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李牧怒气冲冲道。

  朱襄疑惑:“忘了什么?”

  李牧骂道:“你连你要替代我成为吴郡郡守一事都忘记了吗!”

  李牧被束缚在吴郡中,一直等着朱襄来解放他。

  他已经把刀枪磨亮,等朱襄一来,他就南下练兵。

  春耕是重中之重,为了忙春耕,李牧卸下了兵甲,已经埋头文书许久。连王翦也拿起了笔,与李牧一同忙碌郡中庶务。

  两人都盼着朱襄赶紧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