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55节

  朱襄一边介绍水稻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一边感慨没有更好的办法,需要更多的研究。他一个人,不可能做到那么多的事。

  而在这个读书就只为了做官的时代,还有谁能埋头地间,为农人、为天下人做这些重要的事?

  或许只能等一个盛世了。

  “先把天下统一了再说吧。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朱襄感慨,“政儿,你要努力啊。”

  嬴小政皱着鼻子道:“厚赏之下必有勇夫。舅父想要的人才,只要我给予高官厚禄的重赏,一定会出现。”

  “哈哈哈,那可不一定。做这些事要耐得住寂寞,哪怕得了高官厚禄都不一定有空享受。不过至少比不给来的高。”朱襄点了点嬴小政皱起的小鼻子,“只要重视就好。”

  “哼。”嬴小政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道,“我还可以下令南方必须种植水稻!”

  朱襄大笑:“这可别下令。强行推行农人不擅长的作物种植,你不就成了如今的赵王了吗?”

  嬴小政脸色一僵,随即脸色一垮。

  朱襄把嬴小政抱起来飞了两圈:“不过我家政儿这么小的年纪能想到如今赵王推行的政策,已经很厉害了。”

  嬴小政气得伸直了小短手去捶朱襄的肩膀:“舅父,不要侮辱我!”

  朱襄:“哈哈哈哈。”

  本来听着嬴小政过于霸道的话,有些惶恐不安的学子们,在朱襄大笑的时候,神色变得轻松了不少。

  就算公子政是个暴君胚子又如何?有朱襄公在,公子政就当不了“暴君”。

  嬴小政偷听到学子们的谈话,晚上在舅父的背上蹦迪。

  现在他已经六岁,不能在舅父的肚子上蹦迪。但在舅父的背上,他还可以踩很久。

  “舅父,如果我真的成了暴君,你会生气吗?”嬴小政貌似天真地问道。

  朱襄一边享受外甥的踩背服务,一边大笑道:“政儿啊,你不成暴君才奇怪吧?你们老秦家有不是暴君的吗?”

  “哈?我阿父也能算?”嬴小政收紧下巴,小脸露出超级嫌弃鄙视的表情,“阿父那么弱!”

  朱襄笑道:“又不是能打架的才叫暴君,也不是滥杀的才叫暴君。独断专行,任用酷吏,重典治国,都是暴君。天下初定,民心浮动,六国旧贵族蠢蠢欲动,你不当暴君,不用重典,怎么稳定天下局势。”

  嬴小政停止踩背,一屁股坐在朱襄的背上,疑惑道:“没想到舅父居然支持我当暴君。”

  朱襄道:“我不支持。但我能力有限,顶多帮你种种地,提高一点粮食产量。怎么治国,怎么用兵,怎么处置反对你的人,这些事我都无法提出一个完美的建议。我相信你在这方面的天赋比我强多了。所以你去做,只要不过度害民滥杀,有理有据,利国利民的‘暴君行为’,舅父就不会反对。”

  嬴小政问道:“什么叫有理有据,利国利民的‘暴君行为’?”

  朱襄道:“这就要你多看、多听、多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了。别人的看法总是带着别人的思想,你自己双眼看到的、双耳听到的,才是你的思想。你现在还小,还能在长辈的羽翼下观察很久这个世界,不急。”

  嬴小政叹气:“好吧。”

  他从舅父背上溜下来,钻进被窝里,并踹了一脚舅父,试图把舅父挤出被窝。

  朱襄立刻与嬴小政进行了被窝争夺战,最后幼稚的两人战平,共同享受这个温暖的被窝。

  嬴小政占据了朱襄暖好的地方,然后自己给朱襄当暖炉。

  双赢。

  ……

  春季来临的时候,枯水期也过去了。

  李冰所收集的数据差不多已经齐全,并在做实验中发明了许多好用的工具。

  比如将三根原木绑在一起,用于枯水期截流的“杩槎”。

  三根原木绑成一个大型的三角支架,上面放置竹笼,竹笼里塞鹅卵石,以戒断枯水期的岷江水流。

  原木、竹笼和鹅卵石都是就地取材,便于取得,节约了成本。

  虽然秦王给了足够多的支持,李冰要预算的时候狮子大开口。但在做的时候,李冰却精打细算,尽可能节省每一分人力物力。

  李冰选定了修筑分水堤坝的地方之后,陆陆续续到来的刑徒就在那附近建立起了聚落。

  那就是后世的“灌县”,即“都江堰”的雏形。

  秦国律令严苛,刑徒十分多。说秦国并非完全的封建制国家,就是因为这些数量庞大的刑徒。

  先秦竹简出土,揭露秦国的田税十分低,最多时也与汉文景帝休养生息时期差不多。而秦国连年征战,需要大量粮草,显然这么低的田税不可能覆盖秦国的军粮。

  其中的“奥秘”,就是刑徒。

  根据秦简记载,某县耗费的粮食和收取的田赋,差额几百斤。田赋只是耗费粮食的零头。而粮食收入的大头,就在于刑徒的免费耕种。

  刑徒为秦帝国免费耕种劳作。他们并非秦王的奴隶,而是整个秦帝国的奴隶。

  所以秦始皇可以轻轻松松调集六十万人修长城。征发役夫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些刑徒都是拖家带口。秦王遣来的五万刑徒就是几万个家庭。

  他们在分水堤坝附近建立村落城镇,一边劳作一边屯田,在这里生老病死,繁衍生息。

  只要不遇到天灾**,稍稍珍惜民力,这些刑徒的数量永远也不会少。

  李冰在蜀郡也征发了一万刑徒,再加上役夫,工地上的人数有七八万之多。

  朱襄在得知李冰已经开启工程后,立刻带着学宫学子和嬴小政去学习。

  他还把自家小学一年级的外甥贡献出来,为李冰打算盘,带着学宫学子为李冰管理核对每日耗费钱粮。

  嬴小政觉得自家舅父又在憋着什么坏主意,但就是不和他说,非要他自己发现。

  他也憋着劲不问舅父,自己去努力琢磨。

  李冰也发现了朱襄在谋划些什么,不是单纯来帮自己,拉着朱襄偷偷询问。

  朱襄没有向李冰卖关子,他问道:“李冰,你觉得这些刑徒惨吗?”

  李冰道:“你是想让政儿怜惜刑徒,减少刑罚?”

  朱襄苦笑着摇头:“刑徒比起平民过得好多了。”

  李冰愕然:“什么?”

  朱襄道:“很惊讶?你想想刑徒和平民的待遇,想想他们每日的吃穿。”

  李冰思索,眉头渐渐紧皱。

  朱襄背着手,看向火光点点、已经初具城镇规模的工匠驻地:“刑徒无论是耕种还是服徭役,都有官府定时发放口粮和衣服。他们中若有人有一技之长,还会被推举为吏。甚至直接在贵人身边伺候。”

  “农人服徭役需要自备路费,自备口粮和衣物。路费何其贵,你也知道。我们入蜀时,单人的车马费用,差不多就是一个郡守三个月不吃不喝的俸禄。我们是公费出游,才不觉得贵。”

  “以农人的家产,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在服徭役的时间自备路费、口粮、衣物。这时候他们就需要向官府借贷。呵,官府借贷的利率你也知道。”

  朱襄闭上眼,眼前火光消失,视野陷入一片黑暗。

  “官府每一次征发徭役,就是发高利贷的时候。待徭役后,多少农人债务压身,又有多少农人卖掉田地和家人、己身?”

  “而普通平民是没有机会伺候贵人,被推举当官吏。即便他们有服兵役立功的晋升渠道,但这个渠道有多艰难,不需多言。”

  朱襄缓缓睁开眼睛,眼前再次火光点点。

  “我看,秦国完全没有把平民当秦人,倒是那些刑徒,才是真正的秦国平民。现在秦国还如此安稳,不过是因为七国纷争,有一处没有战乱的地方,平民就能忍受一切痛苦剥削。”

  “但天下统一后呢?”

  朱襄挥了挥衣袖,讥笑道:“他们不把秦人当秦人,统一之后,秦国的敌人就不是六国,而是秦人。”

  李冰沉默了许久,然后一屁股坐在山丘上,看着远方的火光道:“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政儿?”

  朱襄与李冰并肩坐下,道:“政儿是真正的君王,别人直接灌输的劝诫他不会听,他只会听从自己思考出来的事。”

  李冰苦笑:“你养外甥可真费心。”

  朱襄道:“我养的是统一天下的君王,当然要费心些。不过政儿……”

  “停停停,我知道你又要夸你家政儿有多乖巧多聪明多体贴。”李冰捂住耳朵道,“别夸了,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朱襄道:“你如果嫉妒,你也可以夸你家二郎。”

  李冰:“……滚。”朱襄刚正经了一会儿,现在又不正经了。

  两人安静地看了一会儿火光和夜色,待感觉夜气入体,有些凉了的时候,才起身往山下走。

  “我想给平民也发放衣物和口粮。”

  “你直接发放,肯定会被人弹劾。他们会说刑徒是没有田地来源收入,所以才发口粮和衣物。而农人有,所以农人该自备。”

  “我会想办法。即便不能发与刑徒同等的口粮和衣物,稍稍补贴一些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也对,做了比不做好。我想想……或许可以用各种奖励和补贴来巧立名目。”

  “朱襄,你现在说话的用词就像是一个贪官污吏。”

  “是的,没错,我就是秦国历史上最大的奸臣。”

  李冰打趣朱襄,朱襄秉承着一贯的“只要我自损就没人能损我”,再次在口舌之争上战胜了李冰。

  嬴小政揉了揉眼睛,踮着脚等舅父遛弯回来给他做夜宵。

  好不容易看到了朱襄,嬴小政一边原地起跳,一边使劲挥手:“舅父!政儿饿了!”

  朱襄笑骂道:“你是小猪猪吗?大晚上吃多了会积食!等我给你做点果腹的汤水。”

  李冰扶额:“你知道晚上吃多了会积食,还不改掉让政儿晚上吃夜宵的习惯,你真是……”

  朱襄对政儿真是随时处于严格和溺爱中摇摆,李冰真是看不懂朱襄育儿的方式。

  他本想向朱襄学习,好好教导自家皮孩子。可朱襄的育儿方式,真是学不来啊。

  嬴小政牛气哄哄地领着一众学宫学子继续充当文书,思考舅父出的难题——舅父究竟要告诉我什么?

  朱襄则暂时充当了爆破指导员,为李冰开山进行爆破技术支持和安全监督。

  为了尽可能的保密,朱襄引入了流水线,工匠们只负责火药配置其中一个步骤。

  虽然只要有心人去偷学,仍旧能把步骤试出来,但已经是目前最好的保密方式。秦国国内盔甲制作也是采取的这个方式。

  兵器制作并非秘密,但盔甲是。所以在汉朝时,豪强家中可以私藏兵器,但私藏兵甲就等同于造反。每次想抄谁的家时,就有酷吏告发,某某人在府邸私藏多少副甲。

  准备开山爆破的时候,忙于组建新式骑兵的李牧才姗姗来迟。

  虽然他很忙,但火药的初次运用,他可不能错过。他还想用火药攻城略地呢。

  火药爆破前的打孔位置,和用钎杆进行采石的位置差不多。

  第一次爆破,朱襄亲自出手。他身穿皮甲,戴着头盔,将配置好的黑火药包放进坑洞里,点燃引线后立刻往后猛跑几步后卧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