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十国帝王 > 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5

?

(第二更,五千余字)

朱匡业从军久矣,自然能认识到他麾下藩镇军与唐军的差距,当日败于当涂县的三千先锋兵马,并非是滥竽充数之辈,领兵的将领游简言也是一员虎将,但只是出现当涂县境内,连城池都没看到,便给唐军迎头痛击,半日里就死伤殆尽,逃回来的士卒十不余一,从那时朱匡业就意识到,主动进攻当涂县,无异于以卵击石。

“北贼兵甲若是不强,岂能两年内便先夺江淮、再得湖南?孟平又是唐军中有数的智勇双全之将,麾下部曲更是闻名天下的百战军,你我虽然兵马较多,但若主动去攻打当涂县城,彼部以逸待劳,我等岂有不败之理?”

这是先锋游简言兵败后,朱匡业对诸将说的话,也是他逗留芜湖不前的理由。

从那时起,朱匡业就在等,等唐军主动来进攻芜湖。

在朱匡业看来,他这两万余兵马即便是裹足不前,唐军为了防备他们与金陵内外夹击,孟平所部也不会退回金陵,这样他们救援金陵的目的就实现了一半:唐军被迫分兵,金陵的压力有所减轻。

当然,这还不够,朱匡业并不满足。

“孟平向来军功卓着,百战军又是常胜之师,彼部见我久在芜湖不动,必定心生不满,我若驻守芜湖不去,他就不能回师金陵,攻打金陵是大事,彼等岂甘在当涂耽搁太久?依本帅之见,一旦严冬过去,开春之后,百战军势必南下来攻我。”

这是朱匡业让全军将士在芜湖镇加紧备战的理由,包括训练士卒个人技艺、战阵配合,以及协调调度问题。

做完这些之后,就有了谋求战胜唐军的基本条件,而后便是临战之法。

吴军驻守芜湖镇,唐军来攻,吴军有主场之利,故而要运用地利。

芜湖镇只是一座小城,而吴军有两万余兵马,踞城而守无法发挥兵力优势,反而限制自身战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芜湖镇北面,有南北向的山林、湖泊,正好分布在官道两边,湖泊多是南北狭长,林木也茂盛,间或有零星矮山,这就适合藏兵,而且矮山湖泊大体位在官道两边,这就足以让吴军包围唐军。

再大张旗鼓,采用疑兵之计——佯装刘龑的兵马在一同设伏,足以让唐军慌乱、溃败,这就是朱匡业的战法。

之所以藏兵林中,而不是用火攻,却是因为山林、湖泊、农田相间,林子并不相连,地势总体平坦,官道又宽旷,用火攻起不到火烧唐军的效果,唐军就从容退走了。

“诸事议定,诸公各去准备,只等北贼赶来,保管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朱匡业环视诸将,“杀贼报国,就在此时!此番若能击败百战军,则金陵之围易解,你我都是社稷功臣!”

朱匡业慷慨激昂的话音落下,诸将都纷纷奋然应是。

在朱匡业紧锣密鼓准备围歼唐军的时候,距离芜湖镇三十里外,刘龑的兵马却是稳坐不动。朱匡业派遣了使者前来请求对方一起出战,共同歼灭唐军,南汉的统兵将领苏章,却婉言拒绝,并且劝说朱匡业不要出城迎战,还是踞城而守来得妥当。

苏章不愿出兵,朱匡业的使者也没办法,毕竟对方是他**队,只能悻悻退回芜湖。虽然使者心中不满,有心说几句重话,但来的时候朱匡业吩咐过,不得对苏章无礼。

有苏章的兵马在南面坐镇,总归是种声援,而且唐军也要防备,再者,就算朱匡业战事不利,南退也还有苏章接应,唐军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而若是开罪了苏章,则对大局不利。

“听闻当涂唐军不过百战军万人左右,眼下朱匡业以三倍兵力迎击唐军,有地利和人数优势,未必没有得胜的可能,而若是我军再相助,使得唐军被迫迎击六倍之敌,则彼部断无不败之理。”朱匡业的使者走后,苏章的心腹不解的问他。

苏章并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反问道:“昔年楚王水师南犯封州,我等曾与楚军一战,你觉得楚军战力如何?”

心腹回忆道:“彼时楚军来犯,封州军与之在贺江决战,大败,而后陛下惧,不得不问卦于《周易》。之后将军率军三千救援封州,设计击败了楚军,因此一战,将军已无愧于当世名将之称。”

苏章叹息道:“楚军兵强马壮,我军若是正面与之交战,实难取胜,不得已,本将在江中埋下铁链,而令弓弩手埋伏于两岸,诈败引诱楚军追击,待得铁链缚住楚军水师船舰,使其难以行动,这才以弓弩杀尽楚军。”

心腹不是很理解苏章这番话的意思。

苏章继续道:“楚军强,而吴军攻占楚地八州,如探囊取物,吴军岂能不强?吴军固然强矣,而唐军取江淮、得湖南,如入无人之境,先后灭尽吴军二十万,则唐军强到何种地步?我军连楚军都难力敌,拿什么跟唐军硬战?”

心腹这才如梦初醒,不由得脚底直冒寒气。

苏章语气沉重,接着道:“如今江北尽入北朝之手,两川、湖南亦入其囊中,吴越王不得不对其俯首称臣、言听计从,天下有三百余州,如今十之六七都到了北朝手里,其势何其之大,其军何其之强!又且那李嗣源、李从璟父子,前者是难得的明君,而后者更有雄主之姿,合力将北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我闻北朝境内,已不复有藩镇矣,人皆谓之唐有中兴之象......而今北朝倾举国之力,以二十万甲士来攻金陵,岂非志在必得?”

说到这,苏章苦笑一声,话音倍显酸涩,“而我大汉,不过只有岭南一隅之地......”

此中关节并不难想通,心腹额头细汗密集,一时间口齿难清,“既......既是如此,陛下为何还要遣将军来援金陵?”他像是忽然想到甚么,“眼下百战军不过只有万人,我部合朱匡业部,有六万兵马,恐怕是唯一可以击败唐军的机会,将军若是错过这等机会,坐视金陵陷落,我等北上岂非就白来了?”

“糊涂!”苏章冷斥一声,“你可听说百战军有过战败之时?此番百战军既然来攻芜湖,岂能没有依仗?百战军来攻芜湖,这说明唐军打算先解决金陵的外援,再集中力量攻破金陵,既是如此,孟平可以调动的兵马,又岂能只有区区万人?”

心腹震动不已,再也说不出话来。

苏章喟然叹息,语气更显沉重,字字如山,“陛下让我等来救援金陵,是知唇亡齿寒之理,但陛下又知北朝势大,眼下有席卷天下之象,且兵甲鼎盛,我大汉固土自守尚且来不及,又哪有余力在境外与北朝作战?此番我率军北上,临行时陛下就曾嘱托,尽量避免与唐军交战,若能在金陵之南驻兵,吸引唐军分兵防备,对吴国就是‘仁至义尽’,对我大汉也是‘倾其所能’了,倘若金陵能因此而守住,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能,我等断然不能在此损兵折将,徒耗军力......”

心腹不知此番出军救援金陵,竟然还有这等秘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久久不能闭上。

“那......那此番朱匡业与百战军交战?”心腹心头已有不好的预感。

“你我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担忧朱匡业命运如何?眼下,孟平所部南下,你我还得整饬营防,以免被唐军顺势破了......”苏章这位南汉名将,此时显得分外无力,“若是战局不利,你我务必得及早认清形势,保证全师而还。”

心腹:“......”

苏章忽然又想到,闽国(福建)向来奉吴国为主,如今金陵被围,闽王都知道大势难挡,一兵一卒都没发往金陵,我大汉还能如何?

孟平所率进攻芜湖的部曲只有百战军,并没有如苏章所想,还有夏鲁奇派遣来的援军,不过夏鲁奇虽然没有派遣将士,却由章子云带了数十辆马车南下。

当涂距离芜湖六十余里,章子云在当涂“培训”百战军使用火炮、手-榴弹时,芜湖可很难听到甚么动静。

不日,百战军到了芜湖北。

“朱匡业的父亲朱延寿,昔年曾是杨行密麾下一员功勋卓着的猛将,‘摧坚陷阵,功冠诸将’,‘好以寡击众,不胜而返者必尽戮之’,昭宗闻其名,授蔡州节度使,杨行密甚为忌惮,不得不诱而杀之。朱匡业得徐知诰重用,先为军校,再为诸军都虞候,到歙州做刺史,‘有政绩’,此番救援金陵的兵马,以朱匡业的最为精锐,故而金陵以他为统帅。”

孟平带领百战军大摇大摆到了芜湖城北,还在行军,就有斥候来报,说朱匡业在城外列阵。

孟平左右观望了几眼周围地形,但见林木茂盛,可见湖泊,便笑道:“朱匡业,其勇可嘉。”

“这周围的林子怎么看起来阴森森的,将军,要不要派遣斥候探查一番?”赵弘殷说道。

“打草惊蛇。”孟平给出四个字的回答,而后神色一正,“命各部准备,以既定章法迎敌,前阵,直取朱匡业本阵!”

赵弘殷听了孟平打草惊蛇的评语,自然知道了孟平的意思,当下传令部曲做出相应调整。

不时,前方斥候报,朱匡业引阵来击。

“结阵,迎敌!”孟平拔出横刀,下达军令。

百战军将士,立即跑动起来,变行军阵型为战斗阵型,大盾护卫在外,枪矛紧靠大盾,甲士、弓弩手居后,各部紧紧相依却又层次分明。

不得不说,朱匡业选了个好地形,百战军两侧都是林子,阵型不是能完全施展开,显得很狭长,难以聚力,这样就给了吴军四面围攻、分段击破的机会。但百战军可不是浪得虚名,万人的行军队伍,也并非都被林子夹在中间,各部立即以特有的法门,占据空旷之处结阵,而后步骑混杂布置,保证彼此不至于被完全分割,保持阵型弹性,可以相互援引、守望。

一时之间,场中尽是金属环佩之声,与步履的跑动声,烟尘渐起。

“弓!”前阵稳定后,盾牌、枪矛列成铁墙,护卫在阵前,将校喝令不止,弓箭手立即就位,列阵数排。

“攒射,放!”面对逼近过来的吴军军阵,将校有条不紊的下达军令。

刹那间,数百支利箭飞射而出,直落吴军阵中。

吴军早有防备,大盾不足木板来凑,悉数顶在脑袋上,抵挡利箭的杀伤。

如是不久,两军前阵相接。

“弓箭手,后撤,甲士上前!”两军盾牌对盾牌,狠狠撞在一处,顿时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有脚下不稳的将士,立即被撞得歪倒、后退,待一阵冲撞、挤压之后,而枪矛不失时机刺出,在对方军阵中带出一蓬蓬血肉。

“杀!”交战之初,双方将士精力充沛、战意旺盛,一接触便如群狼相搏,杀得难解难分,战况很快就变得分外激烈。

孟平在阵中找了个地势稍高的地方,观看战场局势。

见只有前阵有敌,孟平眼神微敛。

“将军,何时使用利器?”安重荣摩拳擦掌,显得跃跃欲试。

“还不到时候。”孟平淡淡道。

安重荣本来很期待利器的战果,见孟平这般说,也只能按捺性子,站在一旁不无急切的等待。

一炷香的世间后,道路旁的林子里,开始有事先埋伏的吴军将士杀出,从四面八方攻向百战军!

彼部蓄势而发,自然声势不凡,也不知有多少人,连绵不断的从林子里杀将出来,颇为骇人。

百战军各部立即分别迎敌,绵延十数里的道路上,顿时各起战火,双方的将士以战阵相接,杀得声势浩大,不多时交战声就大的能传到数十里之外。

“将军,眼下可以使用利器了否?”安重荣双目放光,显得急不可耐。

孟平将战场形势尽收眼底,仍是不急不缓道:“还不到时候。”

安重荣哑然,他本想说两军都厮杀在一处了,而吴军明显是设伏在此,兵力又数倍于我,战局大势上百战军并不乐观,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但孟平有威严,百战军有军纪,安重荣也相信孟平的判断,所以只能一面张望各处的战事,一面稳住心态等待。

小半个时辰后,吴军伏兵尽出,百战军已经被吴军完全包围,百战军每处战阵外,都围着密密麻麻的吴军将士,前赴后继的猛攻百战军战阵。也亏的是百战军战力强悍,装备精良,才没有因此而乱了阵脚,要是换作寻常军队,见到这等阵仗,早已慌乱不已。

眼看百战军大小战阵,如同一座座岛屿一样,被海水围在中间,安重荣又急得不行,看了好几遍孟平的脸色,见对方始终面色如常,他终于又稳不住,“将军......”

孟平这回没有说话。

又等了两刻的时间,但见战场上两军将士已经完全纠缠在一起,孟平忽然断然喝令:“传令,发鸣镝箭!”

安重荣精神大振,连忙大喝:“发鸣镝箭!”

没片刻,三支鸣笛箭一起升空,在空中鸣响!

以孟平所在的地方为核心,各战阵纷纷发出鸣笛箭呼应,向两侧扩散!

待到最远处的鸣笛箭响起,孟平不失时机下令:“手-榴弹!”

霎时间,各战阵中,多到百人,少到十人,纷纷取下背囊里的手-榴弹,在阵中安稳的点燃引线,然后在各自将校的喝令下,齐齐扔向战阵外的吴军战阵,“手-榴弹!”

以孟平所在地方为中心,两边的战阵接连扔出炸弹,一颗颗手-榴弹组成弹雨,从战阵中飞出,“手-榴弹!”

轰!

轰轰!

轰轰轰!

没有在奔进、后退,几乎处于静止中的战阵外,顿起一声声震碎耳膜的爆炸声,一团团火光猛然在吴军士卒中爆裂开来,无数碎铁四散横飞,一蓬蓬血雨陡然升空,绚如烟花,接着便是吴军将士震天动地、不忍听闻的惨叫声,波浪般蔓延开来,连绵不绝!

一个个吴军将士接连倒下。

一个个吴军人群轰然歪倒。

一个个吴军战阵陡然混乱。

平心而论,眼下大唐的炸药水平远远不能跟后世相提并论,但用在手-榴弹上,横飞的碎铁已经足够杀人夺命!

数不清的吴军将士捂着脸、捂着身子,疯狂惨叫着倒下、奔走、乱撞、打滚,吴军战阵乱成一锅粥,而一颗颗手-榴弹不停在他们身边落下,制造出新的恐怖杀伤!

百战军战阵趁势向外围推进,阵中的弹雨不停飞出,阵外的吴军将士如坠地狱,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甚么事,都已经重伤、致残、死亡。那些暂时没被炸弹波及的将士,也无不是一副见鬼的模样,没了心神,乱了方寸。

百战军趁势掩杀,吴军立即大溃。

朱匡业眼见战场中惊雷阵阵,吴军被一团团不明的火光杀伤,或者全身血液挥洒,或者战袍起火惨叫不绝,惊骇的双眼僵直,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是怎么回事?

唐军阵中飞出的是甚么?

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威力?

怎么办?

朱匡业忘了先前要围歼百战军的念头,忘了他此番征战的不凡抱负。那些念头,在这阵阵惊雷般的爆炸声中,给炸得粉碎,尸骨无存。

败阵而亡之前,朱匡业痛苦的悲呼出了,本该周世宗伐南唐时,他对中主李璟说的话:“运数之兴,天地皆助,大事若去,虽英雄如之奈何?!”

孟平站在高处,冷面注视着眼前一切,眼中闪过一抹不忍之色。

之所以等到这时才放出手-榴弹,就是要等吴军全都聚集在百战军战阵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手-榴弹的杀伤力,也使得吴军没有迅速逃散的机会,以保证百战军的追杀战果。

这一战,不战则已,战必要尽灭吴军!

不如此,不足以威慑苏章的南汉军。

不如此,不足以让百战军放心回师金陵。

这是孟平,也是大唐将士,第一次将手-榴弹用于战阵,而孟平就能控制战局战机,最大限度发挥手-榴弹的效果,这就是战争天分。

相对静止的战阵,无疑是手-榴弹的绝佳战场!

孟平看向血肉模糊的战场,微微仰起头,他知道,今日这一战,就算不能全歼吴军,对方也走不掉几个了。

他在心中默念:太子,孟平要为你扫平天下!

——————

感谢法号星空的三万赏,多谢老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