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用现代知识在古代养家 > 第16章 讲闲话的,偷秘方的,藕粉做成啦

“是繁哥儿回来了,你娘说你跟梁猎户去山里了,哎哟这山鸡肥的,晚上能好好炒一顿吧?”吴婶子盯着宁繁手中的山鸡看,她已经多久没吃到肉了?家里难得煮一顿也是紧着男人跟孩子,哪里轮的到她啊。

宁繁他娘已经被这几个婶子缠了一下午,见儿子回来立刻跑上前抓过山鸡,“繁哥儿你怎么拔了这么多笋子,回头都给晒干了,否则可要坏了。”

宁繁一下子就笑了,他娘学聪明了,知道他去山里经常能发现些好东西,自然不肯让别人知道,先发制人将背篓里的东西说成笋子,这东西山上多得是,没什么好看的。

看来这几个婶子没少烦他娘,目的不纯啊。

“盛哥儿,你大哥回来了,快别玩了。”

识趣的人都不好往人家后院跑,但厚脸皮的可不一定,这几个婶子从前也没跟陈氏交好,甚至还在背后嘲笑过她,现在倒好,跑上门攀交情,坐了好一会还不走,还好盛哥儿聪明,一见势头不对立马往石磨里倒黄豆,还真被别有意图的婶子给瞧见了。

那婶子拉着宁盛不让走,一双眼睛四处乱转,可惜也只能看见堆在角落里的杂草以及黄豆,还有一盆藕,小梨花正在一边啃着,咔擦咔擦的。

什么都没发现的她直在心里骂穷酸鬼,那么有钱也不买点好吃的,否则她今天怎么着也要吃到糖藕才走。

“我去把鸡给宰了,你们慢坐。”

陈氏脚底抹油跑了,她实在不耐烦应付这几个三句话不离买卖,五句话就是叫穷的并不相熟的嫂子。

几人面面相觑,陈氏怎么就走了?

“婶子,这天色也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宁繁客客气气的赶人,他可不惯着这些居心叵测的人。

她们虽然不死心,但见主人家都走了,她们总不好还占着人家的院子,要知道宅基地那里人来人往,万一被人给看见了,是要被说嘴的。

只有吴氏在出院子的时候说了句:“昨儿我娘家嫂子来的时候说高婶子二媳妇娘家来家里借了石磨,似乎是在磨黄豆,那一家子可都是懒汉,不知怎么突然变勤快了,繁哥儿,你可得让你爹娘防着点,这年头白眼狼多得是。”

吴氏跟高婶子二媳妇小吴氏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这番话别有深意啊,真是来卖个面子提醒他的还是来挑拨离间的,或许都有吧。

宁繁笑笑没说话,都不是省油的灯。

只是这黄豆糕的生意确实没有再做下去的必要了,他先去了一趟高家,告诉高婶子世面上也有卖富贵糕,价格便宜质量却差,主顾怕砸了自己的招牌,已经做出来的他收了,以后就不再收富贵糕了。

高婶子一听立刻骂了起来,宁繁又道他今儿去看见了,将那妇人跟汉子的样貌详细描述给她听,接下去就不关他的事了。

接着去了趟黎家,黎婶子勤快,知道柿饼能卖出去后立即想到了她娘家,她娘家田边种了几棵柿子树,黎家这棵还是她栽过来的呢。

二话没说就回了娘家,让哥哥将柿子都拉过来,她都买了,如今廊下都挂满了柿子,看着就让人喜欢。

但宁繁带上门的消息却让她呆住了,柿子就那么多,卖完了就没了,“繁哥儿,那以后、以后……”

“黎婶子,我再教你一样方子吧,只是我没有门路,恐怕婶子到时候得自己去卖。”

“没事没事,繁哥儿你教的一定能卖掉。”黎婶子坚信宁繁的聪明才智,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好,将黄豆磨成豆浆过滤后放在锅内煮沸,煮沸后就保持一定温度不要让它沸腾,也不要搅拌,放些盐,过一会面上回煮出皮子,将皮子挑出来晾干,这叫腐竹。”

宁繁将腐竹的详细做法告诉黎婶子,大片的腐竹可以油炸当零嘴吃,拧成条的腐竹可以存放许久,等想吃的时候泡开炒菜炖汤都可以,只是这种新鲜吃法镇子上还没有,做出来就是第一家。

黎婶子欣喜,家里黄豆还多着呢,“好好好,我马上就做,等做出来就拿给你瞧。”

宁繁不是没想过做豆腐生意,但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他自认不是一个能吃得了苦的人,有别的门路当然也不去做这生意。

他挺喜欢老实勤快又不做妖的黎家,他也不是不想教高家,只是他们家自家的事处理不好,迟早会出乱子,不如再等等。

“婶子,柿饼怎么样了?”这才是现在赚钱的大头。

“在屋下挂着呢,白霜都快起满了,你快去看看,小宝在后院呢。”

宁繁经过厨房的时候闻着一股子酸菜味,非常开胃,也不知道他娘会不会腌。

“十五个柿饼,吃掉了五个,还剩下几个柿饼?”

黎小宝清脆的声音传来,他跟着宁繁学了几天算数,阿拉伯数字已经熟练,五十以内的加减也会算,下一步就是被九九乘法表,宁繁对自己的教学进度还是很满意的。

“还剩下……十个。”

说话的是黎小玉,这个时代对女子束缚多,尤其是未出嫁的大姑娘,她不好总是往外跑,尤其是宁家有两个小子,会被说嘴的。

于是经过宁繁同意后,黎小宝学了就回家教给姐姐,比起宁家老宅的重男轻女,男孩是宝女孩是草的理念,黎家对待女孩子的态度让他欣赏。

“繁哥!”黎小宝眼尖,一下子就看见了他,站起来就跑过来了,“繁哥这个点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宁繁点了点头,“我来看看柿饼,镇子上柿饼卖的好,主顾催我看看下一批什么时候能好。”

余掌柜非常聪明的等春和楼的柿饼卖完了,他再开始搞满赠,那天宁繁的话给他打开了一扇新大门,经过这段时间他也深刻认知了,想赚钱得搞花活才行。

柿饼确实受欢迎,甜糯的独特口感也很受老人家欢迎,吃得动啊,一众孝子自然是买买买,第一批很快就送完了,供不应求。

繁哥你看。”黎小宝指着屋檐,一串串吊着的柿饼很是壮观,用手捏了捏,“应该差不多了,我明天早上来取。”

黎小玉端了碗水,“繁哥儿,喝口水。”

宁繁接过,还加了糖,“谢谢小玉姐。”

黎小玉送完水进了厨房,扣着的手才放下,如果……不不不,别想了,她狠狠掐了自己一把。

说完了事宁繁就走了,他不好多留,“对了,今儿我有事,你明天再来我家。”

“嗯嗯。”黎小宝捧着个篮子塞给宁繁,平时黎家没少给他塞蔬菜,都是最新鲜的,今天是酸菜,那鲜咸的味道正是厨房里传出来的味。

“这是奶奶腌的酸菜,最好吃了,就着烙饼都好吃!”

宁繁没推辞,他好这口,笑眯眯的收下了。

回到家他娘已经开始做饭,正在倒酱油,为什么做饭不好吃,有没有天赋另说,多半是不舍得放调料,在宁繁的潜移默化之下,陈氏也不再抠抠搜搜的,舍得下料了,那炒出来的菜自然香味弥漫。

飘到外面,做活回家的人都伸着脖子闻,只有宁二敦敦敦跑回去,“啪”一下关紧了大门。

“娘,有青豆吗?再炒个酸菜。”

“有呢,梨花快去后院拿一些。”

小梨花应了声,端着小盘子就往后院跑。

宁二左看右看,接过小儿子烧火的活,乐呵呵的拿烧火钳一通,被熏了满脸的烟。

晒着的一小撮花椒已经干了,宁繁拿出小石杵捣碎,倒进小陶罐里,“娘,炒酸菜的时候放一点。”

“好嘞。”

天黑后,厨房点起了蜡烛,宁繁拿出黑芝麻放在锅里干炒,没一会香味就出来,小梨花吸着鼻子,眼巴巴的看着。

“小丫头,这么馋嘴,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小梨花顿时不乐意了,撅着嘴,“哥哥坏。”

这下子宁繁不乐意了,拿铲子铲了一勺黑芝麻,在她面前一遛,“哥哥怎么样?”

“哥哥最好了!”

宁繁满意了,继续炒,但又忍不住想这丫头以后不会就这么被人拿着糖给骗走吧?不行得找个时间好好跟她说道说道。

抄完了芝麻,又拿出新做好的藕粉,撒上芝麻,一半放进陶罐里明日带去镇上,一半放在家里吃。

剩下的芝麻捣碎了,加上白糖放在罐子里,做甜菜时放点或是直接拿勺子吃也不错。

小梨花拿着小勺子一口塞进嘴里,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宁繁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不能多吃糖。”

小梨花还是很听话的,又掏了一勺子就乖乖放手,转而又去盯哥哥手里的藕粉。

宁繁拿出五个小碗给每人泡了一碗,用兑了水的蜂蜜泡,味道格外香甜,如果是桂花就更好了,半闲居的院子里就有桂花树,简单。

一不小心又吃撑了,藕粉不出意外得到了一致好评,宁盛暗暗觉得明天得多割些草喂牛,吃饱了多做些藕粉,这样冬天哥哥就不用总是去镇上了。

第二天宁繁早早起来烙了几张鸡蛋饼,将刚熏好的熏青豆装上牛车,并嘱咐他娘如果昨儿那几个婶子再来,索性就装病先避开,不要多费口舌。

黎婶子一早就已经把晾好的柿饼小心的装进竹篓里,等着宁繁,一听见门外的动静立刻就赶了出来。

“繁哥儿,你瞧瞧这是不是你说的腐竹?”

宁繁一看,这行动力真是杠杠的。

阴干的腐竹并不是非常的清脆,这样更便于保存,“就是这个,婶子你可以多做些,到时候拿去镇上卖。”

“好嘞。”黎婶子笑着点头。

宁繁离开黎家又架着牛车去了高家,开门的高婶子脸色不大好,看见宁繁强行挤了一个笑脸出来,“繁哥儿你来了。”

说完就指挥着三儿子将背篓放上牛车,高柱子似乎也没睡好,看着宁繁是神**言又止。

看来昨晚是发生了什么,他无意插手别人家的私事,但还是说了句:“婶子,虽然我的主顾不收了,但你们可以拿去镇上卖,或是便宜些给货郎,但这糕不能久放。”

“哎。”繁哥儿是个好的,可惜他们自家不争气。

到了镇上将东西先给了余掌柜,余掌柜见到满满一筐子柿饼乐开了花,老客都好这一口,连他都喜欢这味道。

这个时节正是桂花开遍的时候,院子里这棵应该是长了许多年的,树冠茂盛,上面都是星星点点的桂花,真真十里飘香,拉开帘子那香味都能飘到大堂去,也是半闲居的一大特色。

“余叔,我打点桂花回家做桂花蜜。”

“行,你想打多少打多少,只是这蜂蜜可不多见,我这还有些。”

“不用,我们村的猎户是好手,经常去山里,采着蜜也都给我送来了。”宁繁拿出赶紧的麻布铺在桂花树下,重重一摇,黄白的颜色簌簌落下,非常好看。

“如果你吃不完,可以卖给我。”

“好说。”

他自己都嫌少呢,这东西实在难得,或许可以人工养殖?但他没有经验,只是从前打工的时候听老人说过一些。

打完桂花,宁繁粗略的挑拣了一下,随后包起来放在车内,他今儿等的主角还没到,也就不急着回去,等松竹先生跟秋姑娘他们到了,就坐着看他们排戏。

如今宁繁已经不管这事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比较好,秋姑娘几个有天赋,不论是唱还是演都非常有一套,他也就不去掺和了。

不管白蛇传最终会讲完,或许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旧的终究不如新的,或许他该考虑新话本了?

四大名着暂时不行,不是风格太过独特,换人来写会失了韵味,就是关于政治问题,他不敢碰,虽然这届皇帝似乎是个明君,但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最稳妥的或许就是武侠小说,试问谁没向往过江湖路远、儿女情长呢?

遥想当年还在上学的他,明知该以学业为重,但有时还是会忍不住去看电视,我看那些荡气回肠的江湖之地,以至于等他毕业了还去买了小说来看,那些故事都记忆犹新。

就这么决定了。

集市上那几个卖藕的汉子也试探着上门,又是一百多斤的莲藕,装了半车,收到钱他们才松了口气,并且承诺还会再送来。

宁繁坐不住,出去溜了一圈,买了好些宣纸,遇上个满脸愁苦的阿婆带着小孙女卖拐枣,他买了两斤,见那小姑娘可爱,就将身上的饴糖给了她,惹的阿婆非要再给他拐枣,比较饴糖可比拐枣贵。

“小伙子你就收下吧。”阿婆虽然穷苦,却不贪便宜,“这拐枣我们那多的是,不值钱,饴糖可要两文钱一块。”

小姑娘捏着饴糖,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的宁繁心里喜欢,不作妖的人类幼崽就是可爱。

“阿婆,将拐枣甜的那部分剪下来放进锅里煮烂了,再用布将拐枣滤掉留下汁水再煮,煮到粘稠留下的就是糖稀,可以做饴糖。”

宁繁说完就走,阿婆回过神连忙想叫住他,无奈宁繁走得快,消失在人流里,但他不会想到,这善意一举在日后结出善果。

半闲居内好戏已经开场,日日来报道的邵公子自然也到了,据说还带着个好友,宁繁拿出藕粉借余掌柜宝贵的桂花蜜泡了几碗,给红梅阁的两位贵客送去。

余掌柜也碰了一碗,他还真没吃过,忽然想起宁繁昨儿说的话,若是在冬天吃上这么一碗热热的粉,确实不错,这小子到底怎么能有这么多新鲜玩意?

但红梅阁的贵客显然不是一个小镇掌柜那样的见识,邵公子是吃过藕粉的,过年时南边亲戚送来的年礼就有藕粉,说是只有南边一个村子才会做,都被大户人家给买了。

老太太很喜欢这种甜腻的吃食,他娘也喜欢,但能分到的也并不多,连郡府里都没几家尝过,在这里竟然有?

于是宁繁毫不意外被请了进去,见到了即将被宰的大肥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