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34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始皇帝 第334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35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12)

众人听着,心神在变化,各种念头在起伏。

在大秦,秦王是一号人物,右丞相就是二号人物。

曾经吕不韦为右丞相,在这个位置足足有十年之久,直到秦王政八年,随着秦王亲政,必须要掌控大权。

那时,吕不韦才退去。

稍后,隗状成为右丞相,开始掌控着大权。

吕不韦性格霸道,做事情上极为麻利,所到之处众人皆是服气,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可隗状就是差了很多,稳定局势而已,在政务处理上也是维稳为主,逊色了吕不韦很多。

可也正是如此,隗状坐稳了丞相了位置。

秦王政是一个霸道的君王,这样强势的君王不需要强势的丞相,强势的君王与强势的丞相汇聚在一起,一定是发生打架事件,还注定有一个倒下。

可现在就好了很多,一个强势的君王,搭配着一个绵软的丞相,一刚一柔,干活不累,彼此都好。

可现在,隗状却是主动的退去,要辞去右丞相。

固然是因为年纪大了,精力有些,记忆力下降,很多的政务处理不好了。

可在另一个方面,也是看到秦王又要折腾。

想要急流勇退。

秦王政,喜欢折腾,这是隗状看到秦王的一个特点。

秦王政,不是折腾民众,搞得民不聊生,就是折腾官员,搞得官不聊生;或者是,折腾着六国,搞得六国不得聊生。

现在,秦王政打算停战五年,让民众修养生息,恢复财力,增加民众的储备。

可在背后的潜台词是,秦王打算折腾官员,打算折腾民众了。

如何折腾民众,暂时不知道。

可如何折腾官员,却是显而易见了,洛阳进行清洗,只是开胃菜;接下来,在咸阳城大开杀戒,这才是大餐。

隗状打算急流勇退。

赵政开口劝说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隗状说道:“老臣年老体衰,已经支撑不住了,求大王成全!”

赵政说道:“丞相为国之栋梁,大秦离不开你,寡人离不开你。你若是走了,大秦该如何,寡人该如何。丞相暂且下去休息吧。等到休息完毕,病情痊愈的时刻,再来工作不迟。”

有着珠帘遮挡,看不清秦王的表情,却是能感受道秦王政真诚的恳求声音,恳求着某人留下。

隗状听着,却是笑了起来。

君王的话,要反着听。

很多时刻,不能当真,当真就是傻子了。

秦王政,真的挽留他吗?

根本不是。

隗状说道:“臣不行了,咳咳咳……”

努力的咳嗽着,做出身躯虚弱的样子。

赵政又是关心的询问着。

经历三辞三让之后,赵政叹息一声说道:“罢了,既然丞相支撑不住了,那就退下吧!只是丞相离去,何人可为右丞相?”

隗状说道:“昌平君熊启,才略出众,可为右丞相!”

赵政皱眉道:“熊启才略出众,可他是寡人的亲戚,要避嫌,不能为右丞相!”

外戚要给予重用,可也要给予防备,给予压制。

隗状说道:“王绾,才略出众,谋略惊人,做事情勤勤恳恳,可为右丞相?”

赵政说道:“王绾能力出色,可他太年轻了,资历不足,不适合。”

隗状说道:“奉常赵恬,可为右丞相?”

赵政沉默了,思索着这个臣子。

赵恬,算是公族之人,为大秦宗室,能力上一般,主要是靠着血脉上位,主要是为了平衡,某些派系。

若是接下来,大秦走得的是稳健路线,倒还是可以任用这位。可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却是打算折腾。

赵恬就是变得不适合了。

赵政说道:“奉常能力出色,只是祭祀为国之大事,不能有延误。”

隗状说道:“臣也不知何人适合?”

赵政说道:“太尉卫缭,能文能武,不仅会打仗,治理国家也是出色。未来五年,大秦和平为主,内部休养生息,藏富于民,让民众多积蓄粟米,不会有兵戈。”

“太尉一职务,就是显得多余,可让卫缭为右丞相。丞相以为如何?”

隗状立刻说道:“大王英明!”

赵政又是看向昌平君,昌平君也是说道:“大王英明!”

昌文君也是说道:“卫缭适合!”

其他的臣子纷纷回应着,赞同着这一切。

就这样,卫缭从太尉,变为了右丞相。

从朝廷的四把手,变为二把手,算是升官了。

卫缭上前谢恩。

赵政很是满意。

太尉,相当于总参谋,国防部长。

在这个位置上,卫缭已经连续呆了快八年之久了,在这个位置上时间太长了,有些生锈,有些发油,还是挪动一下吧。

若是继续在这个位置上,长期把控着兵权,可能对秦王不利。

为了压制某个臣子的势力,不让其壮大。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能在某个职位上,停留太长的时间。

接着,赵政又是进行了其他的人事调整。

昌平君罢免左丞相,由昌文君接管;太尉一职,由王翦担任;奉常由昌平君执掌,蒙恬为中郎将,蒙武为廷尉.……在经历一些列的人事调整后,几乎是大换血的状态,大对调的状态。

很多人的职位在变化和对调,完美的实现掺沙子。

这样的对调,会让很多官吏不适宜,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这正是赵政需要的。

唯有在混乱当中,咸阳的官场才能出现破绽,才能打破山头的限制,让统计司插手其中,才能打开局面。

不然,下面的臣子联合起来,足以让君王抓瞎。

……

朝廷上层在剧烈的变动,可在庄园当中,乌氏倮正陷入欢喜当中。

谁能想到,区区一个商人受到秦王的赏识。

商人看似有钱,可以打通人脉,可以获得一些关系和背景,可在顶级权贵眼中,也就是那回事了。

根本不算什么。

可到了现在,随着乌氏倮就要当官,局面前所未有的好转。

乌卓说道:“恭喜兄长,贺喜兄长,兄长成为统计司司长,成为秦王眼中的大红人。未来能成为一方权贵,将我乌家的产业发展到了巅峰。”

乌氏倮听着,笑了起来:“家族产业发展到巅峰,那又是如何,还不是一个商人,还不是社会底层,在顶级权贵当中的鱼肉。当初陶朱公发展到了巅峰的时刻,手中钱财无数,可最后还是散尽家财离去。”

“因为陶朱公知道,钱财可能是催命符,要钱不要命,可能会死全家。”

“我乌家本是陇山以西,本是义渠人,放牧牛羊为生。等到秦国攻击义渠国的时刻,祖先靠着巴结秦王,为秦王提供情报,秦军击溃了义渠军队,因而受到秦王的赏赐。获得一些牧场,靠着放牧牛羊,发家致富,算是有了钱财。”

“不过也就那样了,再有钱岂能比得过陶朱公,比得过白圭。唯有当官,这才是上上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当官高,做人还需要当官,再有钱也不如当官……哈哈……”

想着秦王的赏识,想着秦王的任用,乌氏倮不由的大笑起来。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乌卓担心道:“兄长,这固然是福气,可也是灾祸。秦王重用兄长,兄长可能扶摇直上;可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兄长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可能面临不测的危险。”

“秦王,这是要把兄长当成一把刀,用来砍杀咸阳的官场!”

乌氏倮笑道:“秦王有很多的选择,可选择很多把刀,这一把刀不合格那就舍弃,这一把不适合再次舍弃,不断从诸多的刀当中,选出一把适合的刀。可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期望被秦王选上,期望成为一把有用的刀!”

“作为臣子,不怕被君王利用,就怕在君王眼中没有丝毫的价值。

商鞅被车裂,固然是凄惨至极,可又是有几人能如商鞅一般登临高位,若是真的到了那个位置上,即便是被车裂,也是值当了!”

在大秦当官,风险很大的。

可很多六国士人,还是争先恐后的道路秦国当官,就是因为饵食美味。

乌卓说道:“兄长,这太凶险了!”

乌氏倮说道:“凶险吗?算是凶险,可是比过去的事情而言,还真的不算什么?记得有次到了赵国做生意,我被赵国的官吏关押,陷入危机的时刻,也是伱行走在各地,走通着平原君的门路,我才活着走出来。”

“在草原之上,我们遇到马贼,也是上前拼杀,斩杀其首级,才活下来。”

“在沙漠上,遭遇巨大的沙尘,方向都是错乱了,连续走了几天,还是没有走出沙漠,就要陷入绝境的时刻,我们看到了绿洲,最后走出来。”

“还有……”

乌氏倮回忆着往昔遇到的凶险事情。

在战国时代,七国混战,政治陷入混乱当中。

在混乱的局势下,固然让经商的利润大幅度提升,很多路因为难走,利润大起来,可相应的风险也在提升。

在经商的路上,多次遇到危险,多次差些活不下来,差些死在商道上。

经商难道不危险吗?

很危险。

比起路上经历的那些危险,那些难以揣测的风险,还有未知的死亡。加入官场,所要面对的危险,却是逊色了很多,简直是小孩子游戏一般。

至少,官场还是有规律可言,秦王政又是在背后支持着。

风险有一些,可还是可以规避。

想要既安全无忧,又是赚大钱,世界上那里有这样的好生意。

乌卓说道:“兄长既然要这样,我也不阻止什么了?只是我们最好切割开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当中,用来规避风险!”

乌氏倮却是笑道:“弟弟呀,你还是天真了。若是我出了事情,最后没有了好下场,你觉得那些敌人会对乌家手下留情,还是斩草除根?”

乌卓沉默了,许久后叹息道:“兄长,是我天真了!”

乌氏倮说道:“秦王政对我的看重,这是机会。只要做好这些事情,秦王会保我们的……”

交代着弟弟,说着未来的家族格局,说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乌卓最后退去下,前去安排了。

乌氏倮端坐在桌子前,铺开纸张,四周用着镇纸张压着,磨着墨水,然后陷入思考当中。

许久后,提笔写下几个字《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是秦王,对他的考卷。

若是回答的好,可能下一步会重用!

可若是回答的不好,可能会换人。

说白了,他并非是不可替代的,反而可替代的人群很多很多。

思索了很久,开始提笔写起来,没有用知乎也者,没有用玄之又玄的言语,就是简单的口语,容易理解的词语。

若是大秦是一个商铺,作为店掌柜的,第一步就是增加店铺的收入。

第二步,就是让掌柜的变得有钱。

第三步,就是让伙计们也变得有钱。

想着这些,开始洋洋洒洒的写起来,大约是三天后,大约是五天的草稿彻底定型了。

稍后,上交给秦王。

……

王宫当中,宫殿的墙壁高大威严,侍卫站立在两侧。

赵高在忙碌着,总理着奏折;其他的文官也在进行着总理,汇总,忙的不亦乐乎。

赵政在批阅奏折,只是到了某个奏折的时刻,却是停顿起来。

这个奏折,是乌氏倮上奏的。

在他的奏折当中,直接把大秦当成店铺,不断的赚钱,从而增加大秦的收入,然后进行财产分配,似乎是不错的失落。

可赵政看着,却是微微皱眉。

大秦不是店铺,也不可能是店铺。

店铺的目的,就是把货物卖给外人,用来赚钱。

可大秦不可能将珍贵的货物卖人,也不可能用珍贵的货物,换取一些金银。

所谓的钱币,金银,就是一些石头而已。

用着大秦的粮食,钢铁,货物等,最后只是换来一些破石头,对大秦极为不利。

钱币,只有进行流通,只有兑换下了货物,才有其价值。

简单而言,国家不可能储备太多的货币,货币对大秦的意义不大,大秦更多是要储备粮食,储备钢铁,储备白糖,储备牛羊,储备丝绸布匹等等。从来都是家中粮食,有布匹不慌张,而不是有钱币不慌张。

乌氏倮是一个出色的商人,可也只是一个出色的商人而已,用着商人的思维治理国家,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这一点上,从管仲治理齐国,固然让齐国变得强大起来。

可在管仲死后,齐国却是陷入混乱当中。

齐国一直是最为富裕的国家,可在春秋时代打不过晋国,经常被暴打,到了后期更是被吴王夫差暴打;到了战国时代,也是被秦国暴打。

历史上,那些重商的国家,多数结局不好。

重视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也是结局不好。

重商的大宋,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打不过金国,打不过蒙古;

同样重商的老鹰国,带着十八国联军,却是打不过一个疲弱的兔子国,只能以强欺弱,一旦遇到敢于背水一战,敢于舍命一战的兔子,立刻吓得后退一步。

重商的国家,把打仗看成一门生意,有利可图那就打一场,无利可图那就不打。

这样的心态,用来看待战争是极为危险的。

“乌氏倮,还是差了一些,还需要吕不韦!”

赵政微微叹息。

本来计划当中,已经打算让吕不韦在封地当中养老了。

只可惜,局势不允许。

现实遇到种种困境,还需要这位老人出手相助。

“传诏仲父!”

……

巨鹿郡,吕不韦的封地。

在封地当中,吕不韦颇为闲暇,或是宴请门客,或是到农田当中督促耕作,或是在打猎,或是处理着其他种种。

生活颇为悠闲。

悠闲的日子,总是令人无所适从。

在闲暇当中,开始编辑《吕氏春秋》。

虽然已经编写了《秦礼》,可那是属于大秦的,很多的观点和主张,吕不韦是反对的,只是迫于现实的缘故,最后又不得不妥协。可《吕氏春秋》就是好了很多,在这里有着自己的观点,有着自己的意图,想要怎么写就是怎么写。

到了现在,《吕氏春秋》已经完稿一大半了。

就在这一天,使者来到巨鹿郡,上前道:“拜见仲父!大王有国事,需要仲父回咸阳!”

吕不韦微微惊讶,说道:“秦人虽然灭亡赵国,可赵国内部不稳,还是离不开我。”

秦国已经灭亡赵国,可还是不稳定,在赵国留下蒙恬、李信、郭开等人坐镇,似乎还觉得不够,又是让吕不韦坐镇着在这里,总理一切,掌控着局势,以为还要几年时间,没有想到如此之短。

仅仅是七个月不到,就是传诏他回咸阳。

吕不韦问道:“咸阳城发生什么大事?”

使者说道:“没有!具体如何,我也不知,仲父回去便是知道了!”

吕不韦点头也没有多问什么,而是收拾东西带领着门客,向着咸阳城而去。

船在漳水上逆行,接着进入黄河,到了濮阳,到了洛阳,到了函谷关,最后回到了咸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