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25章 帝王术

始皇帝 第325章 帝王术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26章 帝王术(22)

次日的时刻,马车在响动,秦王政降临到洛阳学宫当中,太子扶苏紧随其后。

“拜见大王!”

在广场上,众人齐声说道。

赵政看着众人,站立在高台之上,俯视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人数大约是三千五百人。

这些皆是秦国的未来。

看着这些,赵政本来不打算说什么,可现在却打算说一下。

赵政开口道:“何为读书人?读书人就是天地的脊梁!天地无本心,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生民多艰辛,读书人当为生民立命;圣人之学如何传承,读书人当为往圣继绝学;七国混战,民众多徭役赋税,读书人当为民众开万世太平。”

“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为重视民众;可孟子又是说,劳心者治于人,劳力者被治于人,又是轻视底层的民众。孟子为何失败,就是他虽然关怀民众,体恤民众,可却是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民众,以为自己是圣人,不肯进入民众当中,不能与民众融为一体。”

“天下的民众很是勤劳,一年四季忙碌不断,然而勤劳却不富裕,甚至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为何如此,除掉天灾之外,就是贪官污吏,享受各种特权还不罢休,还要得寸进尺,盘剥民众,民众连温饱都是不足。”

“当今的大秦,要席卷天下,要覆灭六国,这没有一丝的悬念。然而灭亡六国,不是结束,只是一切的开始,各种内外矛盾会交杂在一起。就说现在的大秦,时常有秦吏不法,打着秦法的名义,却是反对秦法,不断利用着秦法,盘剥民众,用来把钱财放入自己的口袋当中。这些秦吏,为我大秦的敌人,为寡人的敌人……在赵地的时刻,寡人杀了很多贪墨的秦吏,可现在这些秦吏依旧数量很多,杀不胜杀。”

“你们现在为学子,还在学宫当中求学,日后离开学宫,进入官场当中,想要特权寡人给,想要钱财寡人也给。可该给的已经给了,还是贪婪无度,还是不知收敛,寡人不介意将那些贪墨的清理尽数杀死!”

“《国语》中说:“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恶心生。这一句话,说尽了反腐的本质。官员想要保持清廉,想要不被腐化,仅仅是是靠着朝廷的监督,靠着民众的告奸,靠着严酷刑罚还是不够的。

而是要做到两点,第一点,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态度,把自己当成民众的一员,积极的为民众奔走,少嘴炮多行动,多学习墨子,少学习孟子。第二点,要积极参加劳动,多下地干活,多到黔首家中行走。”

“到了老乡的家中,板凳上有泥土,不要用着布子擦掉,而是直接坐在上面。到了老乡家中,老乡送上一碗水,水里面有污垢,不要嫌弃,直接喝下去!”

“治理民众,与治理军队一个道理,吴起带兵的时刻,爱兵如子,在吃饭的时刻,士兵们吃什么,吴起也是吃什么。将军对士兵们不好,士兵们就会造反,甚至是弄死将军!”

“为秦吏,也要爱护民众,好似爱护自己的儿子一般。不要以为自己有后台,我就不怕。真的出了大事情,你的后台是杀你平民愤,还是为了保伱惹怒民愤?这是很容易得出的结论!”

“希望你们言行一致,坚持到底。希望寡人的刀子,不要砍在你们的头上!”

说完之后,赵政告辞离去。

众人说道:“我等必然不忘初心!”

赵政心中道:“希望如此!”

学宫的学生,多数是年纪小,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多数是年轻人。

心不黑,也不厚,属于白莲花,属于可以教化的人群。

这些人群,多数会去当官,成为秦吏。

只是不知道最后,又是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善始善终。

秦王政退去了,祭酒王绾却是上台,说道:“开考!”

然后,学生们分散开来,在教室当中一部分,在外面操场上一部分,彼此间隔开距离,进入考试当中。

根据不同的学科,给予不同的考试试卷。

考试,不一定能考出人才。

人才,也不是考出来的。

可考试,却能考出公平。

让所有人服气的,唯有考试了。

洛阳学宫的学生,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的科目,专业的科目,喜欢的科目,不喜欢的科目。

必考的科目,就是必须要考试的科目,不能拒绝的科目,分别为历史科目,算术科目。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想要爱国,必然要熟悉这个国家的历史。

若是连这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不熟悉,那也不要谈什么爱国了。

作为大秦的官员,必然要爱国。若是一群不爱国的人,当了秦朝的官吏,这是极度危险的。

想要当官,必然要接触诸多账目,必然要进行数字计算,算术必须要合格。

故而,历史科目和算术科目是必然要进行考试的科目。

作为必修科,满分为一百五十分,只要在一百二十分以上,就是合格。

两个必须科目,只需要及格就可以,不会苛求分数和排名。

接着,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专业考试。

最后,还有一些喜欢的科目,也可以进行考试。

必考科目必然要考试,这是基础,及格就可以;专业的科目,择优录取,对于成绩要求极高,尽量拿高分;

至于喜欢的科目,可以作为选修,可以考试,可以不考,很是自由。

老师发放着试卷。

每一场,为两个小时。

端坐在房间当中,赵政看着外面,只是了一会,就是神情平静下来。

赵政说道:“扶苏呀,这些学生多数会成为秦吏,还有一部分会参军,还有一部分会成为医生,他们都是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扶苏说道:“父亲,孩儿不解。学习历史,学习算术,皆是有利于当官;就连学医,也能减少民众疾病,减少婴儿死亡。就连生物学,也能更好的熟悉各种物种,有利了解气候,有利于种地。”

“可物理和化学,却是多数无用,学之何用?”

赵政笑了:“你说的对,学习物理,化学还真的无用……可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未来皆是可能有用。人生,不应该是柴米油盐,还应该有星辰大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科技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科技就是飞机大炮,就是钢铁石油。

若仅仅是如此,那就太肤浅了。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本质上是无用的,既不能强国,也不能多打下粮食,还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牛顿的三大定律,也无法让英国海军变得强大,无法让民众多打下粮食,也无法促进经济发展。

事实上,多数的科技研究也没有什么用处,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能服务大众。

后世很多的科学家,每年发表了很多的论文,然而有用的只是少部分,多数都是无用的,成名的也没有多少。

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探索未知,寻求真理,满足人的好奇心。

为思辨而思辨,为求知而求知,这就是科学精神。

世人只看到飞机大炮,以为这就是科技,却是不知飞机大炮只是科技的世俗化、实用化。

在战国百家中,最接近科技学派的,不是墨家,而是名家,因为名家就是为为思辨而思辨,为求知而求知。

只可惜名家,走上了邪路,又是被各派剿灭,中国的科学精神也是被消灭了。

秦国最为看重实用。

赵政在秦国复兴名家,不可能,也不现实。

只能借助洛阳学宫,埋下科学的种子,至于这枚种子未来长成什么样子,那就靠他自己的造化了。

扶苏点头。

虽然,他不理解父亲的话,可他却是打算无条件的赞同父亲的话。

对面是一头鹿,父亲说那还是一匹马,必然是一匹马,不是马也必然变为马。

桌子上那是一个老鼠头,可父亲说这是一个鸭脖,也必然是鸭脖,不是鸭脖也变为鸭脖。

父亲的话,是不会错误的。

只会是他的眼睛瞎了。

扶苏说道:“学子众多,孩儿如何分辩忠臣,还是奸臣?如何分辩是君子,还是小人?”

赵政说道:“寡人也不知道忠奸,更是不知君子小人。人心各肚皮,里面的心是黑的,还是红的,寡人也不知道!况且,寡人为秦王,高高在上,只有世人拍马屁,想要洞察揣摩寡人的性格。可寡人却很少去揣摩某个臣子的性格。”

扶苏说道:“既然如此,父王如何用人,如何辩解忠奸?”

赵政笑了:“寡人何必需要辨别忠奸。很多臣子都是说自己是忠臣,也在说某某人是奸臣,寡人该听谁的。为君王,不需要辨别忠奸,只需要看某个臣子,有用还是没有用。有用的臣子,给予重用,没有用的臣子,给予舍弃。”

“同时用法度约束他们,违背了法度,给予严惩;可若是做好某些事情,那就直接给予奖励。”

“奖励和惩罚,要做到公平,公正。哪怕是奸臣,可只要有功,就给予奖励;哪怕是忠臣,可只要做的的不好,就要给予严惩。”

扶苏说道:“那父亲,如何保证这些臣子忠诚?”

赵政笑道:“忠诚吗?寡人不需要他们的忠诚,只需要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况且世界上,那里有什么忠诚,忠诚是因为利益捆绑太大,舍不得背叛;又是背叛,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或者说,想要他人对你忠臣,那就要做到两点,一个是加强利益捆绑,一个是提升背叛的代价。”

“寡人为何要实行分封制,先是给低层的士卒赏赐,公士赐予三户食邑,上造赐予五户食邑,恩惠波及底层的士卒,就是为了利益捆绑,提升他们的忠诚。假设大秦灭亡了,这些底层士卒的利益还能保证了!”

“新的王朝,即便是开口保证一切不变,真的一切不变吗,必然是大变。所谓的许诺,只是缓兵之计而已!”

“寡人又是给予卫缭、王翦,李信等侯爵,也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忠诚。寡人活着,能保证他们的利益,能保证他们的子孙富贵。可若是有人篡位弑君,新的君王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吗?”

“不能,寡人给予他们利益,他们为了位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对寡人忠心耿耿。有人造反的时刻,他们会比寡人还急切,平叛的时刻比寡人还动手利索,出手速度还快。”

扶苏又是问道:“那父亲,又是如何用人?”

赵政说道:“寡人熟悉的人,也只有三公九卿,十三人而已。寡人靠着驾驭这十三人,从而驾驭整个朝堂,管理的人太多,也会不管不过来。需要人才的时刻,向着这些臣子询问,这次臣子们会举荐可用的人才。”

“此外,黑冰台为寡人的眼睛,时刻在洞察着人才,还给寡人提供一个册子,册子上有着诸多官员的履历,背景,优点,缺点等等,寡人可不断翻阅。彼此对比,选择适合的人才。”

“为君王要会用人,可有可无的琐事,让新人去做。新人经验匮乏,做这些琐碎事情,可培养其能力,磨炼其性格。即便新人犯下错误,也是影响不大,可以及时的补救!”

“对于那些轻易能做成的事情,要按想要提拔的臣子去干,给其刷政绩的机会。油水很肥的事情,让心腹臣子去做,算是给某人的奖励;不重要却难度大的事情,让看不顺眼的人去做,算是折腾某人。”

“重要又困难的事情,亲自监督负责去做。若是自己能力不足,要让有能力的人去干。哪怕是这个人,厌恶至极,也要让他去干!”

“作为君王,可以没有才能,可以不学无术,可要会用人。而有的君王,很有才能,可不会用人,却是影响自身的格局。”

说着,赵政开始讲述用人之道,讲述其中的帝王术。

在三国时代,最会用人的是刘备。

可最不会用人的,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曹操。

诸葛亮是文武双全,能文能武,可就是不会用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人才匮乏。真的缺少人才吗?

不是,而是诸葛亮不会用人。

关羽傲慢,不适合守荆州,不适合搞统战工作,可偏偏在那里,于是丢了荆州。

魏延有能力,有才华,结果最后被诸葛亮弄成反骨仔了。

马谡就是参谋,就是纸上谈兵的,这是本职工作。

可以先让他慢慢干,先来个副手,不断培养能力。可一上来就任命为主将,他真没经验,一下就败了。然后他就假模假斯,挥泪斩马谡,给自己连降三级。过两一段时间,官位回来了,可马谡的脑袋还能长回来吗?

曹操也不会用人。

曹操用兵堪比孙武,吴起,可用人上真的很差。

刘邦大胆启用韩信,韩信平定魏国,赵国,齐国;刘秀大胆启用冯异,平定了关中;李世民大胆任用李靖,平定了江南。

曹操麾下人才众多,可却缺少独挡一面的大将,不是没有,而是不敢用。

人才多,却不能人尽其才,这就是曹操。

很多人才,在现在曹操麾下只是摆设,花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