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07章 屡战屡胜而亡国

始皇帝 第207章 屡战屡胜而亡国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08章 屡战屡胜而亡国(求订阅)

想着这些,赵政感觉啪啪在打脸。

感觉他好似小丑一般。

好似小说当中的反派。

昔日的时刻,赵政制造出高炉炼钢,墨炉炼钢之后,自以为能封锁六国一段时间,至少要维持到灭六国之后。

可现实,却是狠狠的打脸。

仅仅是八年时间,赵国,楚国等就是打破技术壁垒,制造出墨炉钢。

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

想要靠着技术封锁,让敌人的科技树止步不前,这是不可能的。

敌人也有能人,可能接触墨炉钢的时刻,就是想着破解之法。

长期的实验总结,还有侯谍传递的一些情报等等,还真的可以攻破某些技术难关。

武器的差距,将一步缩小。

唯一比较幸运的是,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在碾压楚国,赵国,在综合国力上的优势,依旧处在优势上。

楚国,赵国等制造出墨炉钢后,开始在军队当中装备。

可秦国国力强大,财力众多,可大量装备到了军队当中,不仅是数量更多,装备更好,这让赵政安心不少。

“该去养猪场,养鸡场了!”

赵政忽然想到什么。

召唤侍卫,侍卫在准备马车,队伍等。

稍后马车在响动,赵政离去。

开始巡视养鸡场,养猪场。

后世以为商鞅变法之后,开阡陌,废井田,秦国开始废除奴隶制。可事实上证明,只是某些人想当然了。

商君变法后,秦国不仅没有废除奴隶制,反而奴隶制的规模在扩大,各种私奴,官奴等数量在不断的膨胀,奴隶的人口数量达到秦国人口的三层之多。

当然了,秦国的奴隶制与夏商周的奴隶制,也是大大的不同。

夏商周时代的奴隶,可能一辈子是奴隶,子子孙孙皆是奴隶。

可在大秦的土地上,奴隶只要立下军功,只要到了战场上斩杀敌人,也可获得爵位,从奴隶变为公士,上造,成为人上人。

同样,后世很多人把商君变法后,秦国的土地制度变为土地私有制。

可事实上,大秦的土地制度,还是土地国有制,或是君王所有制,还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秦王掌控秦国的所有土地,掌控土地的分配权,并将一部分土地赏赐给民众,赏赐给有功的将士。

秦国王室还直接掌控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粟米,养马,还有狩猎的园林等等。

这些土地,占据关中三层之多。

在赵政的规划当中,皇家直属的园林,山岭,丘陵,湖泊等地,开始陆续的养鸡,养猪等。

养鸡场,养猪场等,陆续建立起来。

后世的养鸡场,养猪场等,出现大量的鸡瘟,猪瘟等,主要是在狭小的空间当中,鸡从出生到死亡活动的空间有限,猪也类似。

可在这个时代,养猪场,养鸡场等都是散养为主。

直接用篱笆,栅栏等一片山岭围起来,然后在里面放入猪,或是鸡。

定期在里面投喂食物,同时控制在一定的密度。

这样的条件下,有效的防备了猪瘟,鸡瘟等。

赵政透过篱笆,看到鸡群在奔跑,有的在吃着蝗虫,有的在土里面啄食着什么。

赵政问道:“秦国,有多少养鸡场,养猪场,产量如何?”

昌文君开口道:“大王,秦国在各地区的养鸡场,养猪场分布极为不平衡。有些地区办理的很好,可有些地区办理的不好。其他地区具体情况,臣也不好说,只能先说关中地区了……”

赵政点头,表示理解。

军队想要有战斗力,一方面要提升武器装备,一方面要吃的好。

吃得好,身躯魁梧巨大,才能披上几十斤的战甲,拿着十几斤的武器,进行战斗。若是吃不好,食物差,身躯虚弱,即便穿着好的战甲,拿着墨炉武器,也未必有多强大的战斗力。

改善和提升士兵的伙食,让士兵吃好吃饱,这是极为重要的。

上任之后,赵政就在每个县,划分发出一千亩耕地,作为养鸡场,伙食养猪场,用来提升士卒的伙食。

只是具体情况如何,就是不好说了。

唯有关中地区,近在眼前,倒是能够较好的监督,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昌文君继续说道:“臣先说一下鸡场的养殖。在大秦的山岭,灌木丛等,每亩地养一百只鸡,千亩为一个小型养鸡场,五千亩为一个大型养鸡场。大约有小型养鸡场三十个,大型养鸡场十个,共养**百万只,年产出鸡蛋为两亿鸡蛋。抛开一些公鸡,每个母鸡每年可产出五十只鸡蛋!”

“太少了!还是太少了!”

赵政微微皱眉,养鸡场的状况,比他想象当中还要差很多。

后世一只母鸡一年可产出二百到二百五十个鸡蛋;可在这个时代的母鸡,一年只能产出五十个鸡蛋。

后世的华夏,每年吃掉120亿肉鸡,吃掉4000亿鸡蛋。

可关中地区,却仅仅是这点产量。

昌文君笑道:“少吗?一点也不少!这还是建立火炕,提升温度,人工孵化鸡蛋,才能有如此多鸡苗。不鸡苗数量不够!”

赵政又是问道:“猪场如何了?”

昌文君笑道:“大小猪场,大约是三十个,大约有三十万头猪。”

赵政叹息道:“还是太少了!”

昌文君说道:“若是要继续扩大鸡场,猪场的数量,就要占据大量的耕地,民众会耕地不足!”

赵政点头道:“暂时维持现状吧!”

可在关中,人工养殖的规模只能控制在三十万头之间,太多了,会挤占民众的耕地,会挤占养马的草地。

在当今的时代,种地的收益粮食,要在养猪之上;养马也是为了培养战马,驮马等,为了战争服务。

在耕地的使用上,六层的耕地用来种植粟米,小麦、糜子、荞麦、豆子等,这关系到食物温饱;两层的土地,用来种植桑树、麻等经济作物,这关系到穿衣;还有一层半的耕地,用来养马,养牛等。

马,可以用来拉车,可用来作战。

牛,可用来耕田。

至于剩下不到半成的,只能用来养猪,养养,养鹿等,当成肉食。

这也是高级贵族,才能享受的待遇。

赵政也无法改变什么,只能把平时用来狩猎的林园的一部分,改造为鸡场,猪场,增加着肉食和蛋类的产量。

……

宫殿当中,赵政端坐在北面,身躯魁梧高大;吕不韦端坐在南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大王,要扩大宫卫的规模!”

吕不韦开口道。

“正是!”

赵政说道:“仲父呀,明年的时刻,秦国就要进攻魏国了,接下来将征战不断。仅仅是靠着三万宫卫军,我感觉不安全,至少要扩展到六万。”

“不只是宫卫,大秦的军制要革新了,大秦的军队强大在制度上,在于赏罚分明,成为公士就是给予一百亩耕地。只要立下战功,哪怕是奴隶也能成为公士。只要立下战功,哪怕是死囚也可重获新生。”

“这是秦国强大的根本所在,可是秦军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战术上太差,每一战损失太大。很多时刻,秦军是以多取胜,还不够精锐。秦国当走精兵道路,若是继续扩军。继续加大损耗,秦军会支撑不足,会不败而败!”

赵政开口说道,很多事情忍受了很久,现在打算倾吐而出。

后世的的人看来,秦军是天下无敌,秦军的战斗力在历代当中都是顶级的,可事实上证明只是想当然了。

秦军并没有想象当中的无敌,在在与六国的交战当中,也是各有胜负,战败的记录还不少。河外之战败于信陵君,邯郸之战被合纵大军暴打,这些案例就不多说了。

就说长平之战,白起是秦国最为顶级的名将。

在这一战当中,秦国动员六十万军队,赵国动员四十五万军队,最后赵国全军覆灭,秦军损失多少。

白起说了,秦军也是伤亡过半,可能有夸张成分,可伤亡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也可能三十万。

这样的战斗损失比,有些巨大。

这还是长平之战,在其他的战例当中,秦军的伤亡也不少。

秦军在对抗六国当中,并非死摧枯拉朽,六国也非是酒囊饭袋,也并非是弱鸡,双方拼杀的极为激烈。

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军的优势在于总体战,在于强大的动员能力,在于就军功制的激励,在于制度的胜利,战略上的出色。

可在具体的战术上,在军队的编制上,却是处在相对落后的地步。

过去的时刻,他刚刚成为秦王,根基不稳,不敢改革。

因为害怕,引起坏的反应,导致王位不稳。

可现在,他继位快五年多了,根基稳固,对于朝堂把控出色,已经可以承受改革失败的风险。

即便是军制改革失败,也不会影响其位置。

吕不韦没有反驳,这些年他也改革了很多,而是问道:“大王,打算如何改革?”

赵政说道:“寡人也不知道。只是最近读吴起兵法,略有所领悟而已。作为将军,只需要想着如何击败敌人就可以,可作为君王却不仅仅要想着胜利,还要想着节约民力,防止被战争拖垮!”

“吴起曾言,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这句话应该倒着念,一战一胜的,可以成就帝业;二战二胜的,可以称王;三战三胜的,可以称霸;四战四胜的,会国力疲弊;五战五胜的,会招来祸患,乃至是灭国!”

“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曾问李悝,吴国占据江南,国力巅峰的时刻,为何会灭亡。李悝说,因为屡战屡胜。魏文侯大惑不解,屡战屡胜乃是国家的福祉,为什么却说它是国家覆灭的原因?李克解释道,大兴干戈会使得百姓疲劳,屡战屡胜会使得国君骄傲。骄傲的国君来治理疲劳的人民,这样的国家难道不会灭亡吗?”

“征战不可过于频繁,要休养生息。如果在短短数十年打过几场举国大战,即使打赢了国家也很容易走向消亡,比如曾经的吴王夫差,就是屡战屡胜而亡国。”

吕不韦说道:“大王言之有理,可大王若是不频繁的打仗,如何击败六国,如何王天下!”

赵政笑道:“故而,要进精兵制度!加强军队的训练,提升军队的伙食,提升军队的装备,用着较少的军队,发挥出较大的战斗能力。”

“过去秦国的军队,往往是一边种地,一边打仗,这样的情况下,军队训练不足,往往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不足。”

“建立一只纯粹的战斗部队,颇为重要。”

……

pS:更新到了,求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