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缺粮

汉末苍天 第一百三十七章 缺粮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当天黄昏,典韦带着八百猛虎营杀入白波中军,斩杀白波渠帅胡才,失去指挥后,十万白波军全线溃退,逃往汾河北岸。

张辽命大军全面追击,直至汾河北岸,已是天黑,于是屯营驻扎,一边防备溃退的白波军反噬,一面收拢和清点俘虏的白波兵。

这一战,张辽兵马伤亡接近千数,而白波兵战死过万,俘获近三万,可谓战果辉煌。

次日清晨,姬平与卢植渡河,与此同时,张辽大军继续北进,行了二十多里路,来到了白波军的老巢,白波垒前。

姬平远远望着绵延的白波垒,也不由震撼,他听过白波垒,但毕竟没有亲眼所见,没想到流寇一般的白波军居然建立了这么一座大型军事基地,正是可攻可守。

中平五年二月,也就是两年前,黄巾余部郭太拥众在河西白波谷起兵,并在此筑造军事根据地白波垒,白波军也因此得名。

白波谷并不是一道山谷,而是千年不易的汾河峡谷的一段,当太原与河东之间的大道要冲,白波谷往北沿着汾河东岸千里径、雀鼠谷直至平阳、太原,往南沿着汾河西岸至河东郡闻喜、安邑。

而白波谷的汾河西岸又有一处高台之地,方圆二十多里,西面有姑射山,北面深沟,东南都是汾河环绕,白波垒就建造在台地之上。

白波垒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借助台地之中的沟壑和高崖,建筑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土城堡,围成一大片土地。其间多有良田,足以容纳数十万人。

姬平他们面临的白波垒南面,有五座土城堡,参差呈一字展开分布,五座土城堡相互呼应。之间或是沟壑,架以土桥相连,或是田地,以夯土城垣相连。

土城堡之上,处处都是箭楼,加上地势高峻。整个白波垒在河东之中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使河东郡治所安邑与北部的平阳诸县失去了联系和呼应,陷于首尾失顾,而白波军却能依托这白波垒,北击平阳乃至并州太原等地。南下攻取河东安邑等地。

而白波军也是这么做的,自起兵以来,向北侵略太原、向南攻打安邑、向西占据河西郡、向东仰攻上党郡,除了上党与安邑外,几乎是拔城陷地,所向披靡。

历史上,上党郡没有荀攸守护,白波军与平阳一带的南匈奴联合。通过上党和东垣,经太行八陉,进入河内郡。甚至一部分人马继续一路向东攻打兖州东郡,意图与青州黄巾汇合,但最终败于曹操之手,而曹操正是凭借这一战立威,当了东郡太守,开始积蓄实力。

不过姬平的穿越。导致荀攸成为上党太守,将白波军牢牢控制在河东郡北部和并州、河西之地。难以向东发展,同时在姬平的干预下。东郡太守桥瑁也没有被刘岱杀死,所以不但白波军的命运改变,连曹操的命运也已然改变,无法如历史上一般坐上东郡太守之位。

高峻绵延的白波垒,从军事上讲易守难攻,但是并没有阻拦住姬平扫平河东北部的步伐。

在张杨带兵从平阳南下,围困白波垒北部时,面对南北夹击的态势,白波垒内部发生了冲突,渠帅韩暹、李乐攻杀坚持顽抗的渠帅郭仲和胡才的残余势力,带着近六万人向姬平投降。

这也是姬平半年来的谋划,读了无数本书的他明白,再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轻易攻破。

白波军之中,并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头领郭太死后,下属的几个渠帅多有了分歧,姬平从杨奉口中得知情况后,便令他配合史阿,渗入白波垒,暗中拉拢与分化。

而且姬平命史阿等人多有宣传河东郡南部的建设情况,甚至将馒头等食品的制作方法传入临汾、平阳诸县,那些渠帅偷偷派人进入河东南部打探,姬平令张辽暗中放行,只是严密监控而已。

河东郡南部实行的很多政策,包括税收、学堂、屯田、编户、军民互助等,无不令部分白波军渠帅大为震撼,姬平的政策于百姓有利,而白波军都是贫苦百姓出身,对这些政策也极是认同。

不过河东南部秋季屯田大丰收后,令那些白波军大为眼热。

白波军虽是农民出身,但多年抢掠已经成性,便是那些有心归附的,也想要先震慑一下姬平,顺便抢些粮草,于是在主战派的一力主导下,白波军在冬季发动了一次进攻,但却被张辽打得大败。

所以此时此刻,杀了主战派的渠帅,前来归降的白波军渠帅韩暹和李乐,跪在面无表情的姬平面前,心中都有些忐忑和悔恨,主动归降和战败而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他们却不知道,一切都在姬平的算计之中。

姬平之前对韩暹和李乐的拉拢力度并不强,毕竟这些渠帅手下都是上万人,而且军纪败坏,若是主动投降过来,姬平不好开刀,容易丢失人心,而这些降兵便会成火药桶,难保哪天不出事。

枪杆子里出政权,与这些强盗打交道,首先自身要展现出震慑的实力,所以他放由甚至让史阿暗中怂恿白波军进攻,让张辽先给他们迎头一棒,震慑这些家伙,然后再名正言顺收降和整编,事半功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姬平看着韩暹和李乐,无耻的叹了口气:“两位渠帅心怀忠义,素有归附之心,吾亦以中郎将之位虚待,不想两位却与那些野心勃勃的逆贼攻打安邑,着实令我心寒哪。”

韩暹忙道:“那胡才、郭仲势大,我等也是无奈跟从,还请主公恕罪。”

李乐也急忙附和。

姬平没有究根问底,笑了笑:“好在两位渠帅悬崖勒马,如此,中郎将自是不能做了。两位渠帅便先任校尉罢。”

韩暹和李乐急忙行礼道:“末将谢主公。”

姬平点了点头,又道:“两位所领的六万兵马便由中郎将张文远整编,只留下精锐,有多少算多少,余者发回耕种。”

韩暹和李乐身子一颤。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姬平这么彻底的剥夺他们的兵权,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反抗,不说眼下他们在姬平军中,便是先前一战,张辽的两万兵马足以让他们心惊胆寒。不敢再战。

姬平看二人神情,沉吟道:“韩校尉和李校尉不须多想,既然归附,便是自己人,但想必两位也知道。本王手下将士入伍资格颇高,优胜劣汰,诸军皆是如此,文远将人马整编后,自然有两位的校尉营建制。”

韩暹和李乐这才松了口气,急忙感激的再次拜谢。

姬平看向一旁的卢植,吩咐道:“韩校尉和李校尉归附,整个河东郡便纳入本王治下。卢太守当尽快对汾河北部八县编户齐民,河东南部所行政令,通达全郡。”

卢植肃声应命。

姬平看向韩暹和李乐:“以二位之见。这编户齐民可有难度?”

韩暹喜道:“我等盼之久矣。”

他们都对河东郡南部这半年实行的政策有所了解,白波军都是贫民百姓,对于编户齐民的政策优惠都极为眼馋,如今姬平政令统一,正合他们之意。

这与河东郡南部有所不同,因为北部诸县的世家和豪强。基本都被白波军消灭了,编户齐民全无阻力。

姬平面露笑意。

这时。李乐又道:“主公,这平阳诸县多有南匈奴。却不知如何对待?”

姬平沉吟片刻,缓缓道:“若是良民,乐于耕种,同等对待,但有寇边劫掠者,杀无赦!”

韩李二人神情又是一松,姬平能如此对待南匈奴百姓,就更不用说他们这些白波军了。

卢植看向姬平,神色却有些惊异,在他看来,姬平对异族是极度痛恨的,没想到姬平如今居然能对南匈奴百姓一视同仁。

姬平仿佛猜到了卢植的想法,笑道:“上古之时,黄帝炎帝大战,黄帝蚩尤大战,春秋战国,五霸争雄,七国并立,直到高祖立汉,才有汉人,因而汉人,本是炎黄融合而来,这些异族,许多也不过是炎黄分支,若异族与我大汉为敌,自是痛击之,若是归附我大汉,自是容纳之。”

卢植连连点头,却不知姬平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在他的心中,对于归附的异族,不只是容纳,更要通过文化和政令来同化和融合。

而对于那些寇边的异族,他却绝不会轻饶!

这不只是他出于人道的想法,而且是他基于实际形势作出的思考。

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如今的河东郡北部和并州的异族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南匈奴一百五十年前内附后,经过百年发展,人数超过六十万人甚至更多,若是他将这些南匈奴百姓杀戮殆尽,恐怕并州基本就空了,另一方面他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还真下不了手,即便是异族的。

而且南匈奴内附以来,虽然多次反叛,但也多次协助大汉抗击北匈奴和鲜卑,对稳固边防出过大力。

所以,对于南匈奴的问题,姬平还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南匈奴的百姓,只要安抚和同化了这些百姓,那些野心家也不过是无本之木,轻易可定。

姬平又看向卢植:“还有一事,迫在眉睫,卢太守,速速从安邑仓调拨粮食,救济北八县饥民。”

韩暹和李乐闻言大喜,如今的河东郡北八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姬平此举,足见仁义。

三日后,姬平穿过白波垒,来到了襄陵、平阳诸县,一路所见,却让他触目惊心。

白波军军事实力不错,但军纪太差,又不会治理地方,导致河东郡北部八县,大片良田、房屋被毁,大量百姓妻离子散,尤其是到了眼前这寒冬季节,粮食紧缺,处处都是饿死、冻死的百姓,而活着的百姓,也是面带菜色,沿途不时能听到哭泣声。

虽然他已令卢植从安邑调拨粮食,救济百姓,但有很多百姓根本等不及救济,或者在救济之前,便已经饿死。

十日后,卢植来平阳见姬平,沉声道:“主公,河东郡北八县有两万六千百姓饿死冻死,臣已调拨六十万石粮食救济十万饥民,但还有二十五万百姓的存粮难以过冬,而安邑仓存粮已经不支。”

姬平皱起眉头,粮食,又是粮食的问题。

河东南部虽然实行屯田之策,但如今收获的秋粮已经用尽,而深秋种的冬小麦要明年夏季才能收获,期间还有五六个月,这粮食缺乏,可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他沉思片刻,看向卢植道:“令司盐中郎将崔钧将存盐运到各州郡换取粮食,应该能支两个月,其余的便交给我了。”

冬季无法晒盐,能换的粮食不多,他只能另想办法了。(未完待续)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