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汾河一线

汉末苍天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汾河一线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河东郡,绛邑县北部,汾河南岸。

中郎将张辽统领盖顺和杨奉,足有两万士兵,将十万白波军阻拦在汾河冰面上,难以寸进。

白波军虽然是农民军,但无论指挥还是战斗力,都远远超过六年前的黄巾军,只是他们面对的却是姬平手下的河东军。

河东军不同于其他军队,对入伍资格要求很高,军属待遇高,操练和军纪更是严格,虽然训练不过半年,但这支军队无论是战斗力、士气还是服从指挥,都远远超过其他诸侯的军队。

战场上,只要鼓声号声一出,军阵令行禁止,长枪兵、盾牌兵、弓箭手、还有骑兵,相互配合,协同有序,没有一丝混乱,甚至那“杀!杀!杀!”的震天喊杀声也是齐刷刷的一波一波,整齐严谨的军阵所形成的强大气势,大大震慑了白波军。

白波军人马虽然五倍于张辽,此时却完全处于下风,被张辽指挥着五部整齐严谨的军阵分割成一块一块。

张辽在正面投入了三路军阵,共有一万两千人,左右两路各四千,加上布置的防御工事,将战场交锋面牢牢控制,导致白波军正面只有四万多士兵能作战,其余近六万人都被压在后方冰面上,难以进攻。

姬平带着卢植、耿忠、典韦一行来到这里,并没有去打扰正在指挥战斗的张辽中军,而是在一旁观战。

但此时的白波军,指挥系统已经混乱,败退只是迟早的事。

卢植看了眼前一幕,赞道:“如今我河东将士已经有如此战力。主公操练之法果然大见成效,而张将军指挥阵战,已然有大将之风。”

卢植身为河东太守,这半年来忙于编户齐民、安置百姓、建设学堂等事务,已经是不可开交。并没有涉足军务,如今见到将士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倒是有些明白了姬平为何丝毫不惧董卓和白波军了。

姬平笑了笑,没有说话,这半年来,他不仅注重各部士兵的操练。同时也严厉要求张辽、关羽、张飞、徐晃等将士熟读兵书,学习和探索指挥大规模阵战。

他手下的将领,无论万人敌关羽、张飞,还是张辽、徐晃等人,都是首屈一指的将才。有这些人镇守河东,加上河东内部中条山、汾河等地利优势,即便几个渡口失守,他也坚信河东郡不会有事。

而且他相信,只要自己培养得当,手下这些将领会比历史上更犀利。

姬平和卢植身后的常林,却突然指着大军后方道:“张将军固然战术有道,但林却更敬佩主公治理河东有道。深得百姓爱戴。”

大军后面,赫然是数不清的百姓正帮助军队搬运辎重,还有不少老人和妇女拎着热腾腾的馒头、包子和烧饼。大老远赶来要给将士们送吃的。

看到有重伤或死亡的将士运回来,很多百姓悲伤哭泣,咒骂那些白波贼,声音清晰可闻。

此时的常林心中非常震撼,他并不知道姬平的真正身份,与姬平交流后。也认为姬平这个主公见识卓远不凡,但直到此时。他才真正从心底对这个主公敬佩到了极致,也明白了为何智谋过人的荀攸会认姬平为主公。

常林素来自认为自己的壶关令干得不错。与民秋毫无犯,但看到眼前这一幕,他才知道,自己与这个少年主公相比,实在差的太远。

姬平听到常林称道,慨叹了一声:“大汉的百姓其实要求很低,只要温饱足矣,单说这白波、黑山、青州诸多民乱,便是我们这些为官当政之人做的不好。”

卢植深以为然,肃声道:“惟愿主公清平天下,令四海安居。”

姬平看着卢植期待的眼神,默默的点了点头:“清平天下,任重道远,我与诸位一道共勉!”

“植敢不竭忠尽智。”卢植躬身一礼,一旁的常林等人也急忙附从。

姬平扶起他们,看了看一旁早已耐不住的典韦,笑了笑,下令道:“武猛校尉典韦,率猛虎营出战!”

“领命!”典韦大吼一声,带着八百猛虎营直冲而出,如同一把利刀插入战场。

汾河边杀声震天,战场已经形成胶着之势,虽然张辽占据优势,但要打败白波军还需要一番功夫。

猛虎营是姬平手下最为精锐的部队,统领猛虎营的典韦更是勇猛无匹,这支生力军加入后,直插中军,实行姬平向来推崇的斩首行动,直接令战斗的白波兵出现了溃败之势。

“白波军要败了。”姬平看着战场,淡淡的笑了笑:“卢太守可知白波军和董卓羌胡兵的共性?”

“共性?”卢植沉吟道:“二者军纪都极为涣散,不长于阵战,战斗中指挥不利。”

姬平点了点头,道:“更为简单的说,就是一窝蜂,眼前的白波军自是不用说,而董卓手下的羌胡兵、并州兵比之白波军稍好,但也多恃勇猛,不长于阵战。”

这时,姬平身后的贾玑开口道:“主公,羌胡兵虽然不长于阵战,但其勇善战,亦不可小觑。”

姬平看了看贾玑,满意的点了点头,贾诩的这个幼子跟了自己半年,总算是被自己收心了,在对付豪强的过程中,也出谋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望着不远处战场,轻声道:“我从来不会轻敌,也不希望你们和诸将士轻敌,轻敌就是失败的前兆,但我们也要学会发现和攻击敌人的缺点……宝玉,你可知董卓为何能轻易战胜羌族,却数次败于黄巾?”

宝玉是姬平为贾玑取的字,虽不无搞怪之意,但这个字确实不错,贾玑很喜欢,而姬平也记得,后世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就有人推算贾宝玉的大名就是贾玑,宝玉只是小名。

贾玑听到姬平的询问,皱起眉头,这恐怕也是董卓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董卓当年在凉州连战连胜。但中平元年到了中原与黄巾贼作战,却多次失利。

他想了想,道:“莫非是黄巾贼人数众多?”

姬平摇头道:“这不是根本原因,以羌胡兵的战斗力,以少胜多并不难。”

卢植也看向姬平,这其实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关东诸侯的州郡兵在董卓手下连连吃亏,而董卓却在黄巾贼手下吃亏,偏偏黄巾贼还是被当初的北五军和关东诸侯的前身州郡兵剿灭的。

姬平也不卖关子,徐徐道:“关键就是军纪和军心,军纪和军心决定着将领对军队的掌控和指挥。董卓的羌胡兵足够强,但军纪涣散,军心不凝,战斗起来一窝蜂,更是一波流。”

“一波流?”卢植和贾玑似乎有些懂了,但又觉得姬平这个词有些难解。

“一波流。”姬平笑了笑:“一波冲过去,冲过去,便胜;冲不过去。便败。无论是羌族还是羌胡兵、白波军,都是凭着一头热血,缺乏韧性。一旦失败,便轻易溃散,一退千里,当年董卓与黄巾军对战,黄巾军背后就是家人,自然死战不退。董卓羌胡兵士气耗掉,便只能败退。”

贾玑这才恍然大悟。包括卢植也是,他当年虽然参加了讨伐黄巾。但他对董卓军了解并不多,也没有什么比较。

姬平继续道:“这也是我命将士们严守军纪、严格操练阵战的一个原因,阵战之中,有同袍在侧,同进同退,勇气倍增,韧性十足,同仇敌忾,更增血气,便是一时失败,也不会溃散,可严守谨防,伺机再战。”

“所以,我们与董卓的羌胡兵或是白波军作战,即便处于劣势,只要我将士能以阵战坚持,敌人久战不下,那一波士气自然消去,便是我们的机会来了,先败后胜,反败为胜,也不难。”

姬平看向更远处的北方,喃喃道:“只要我们精练阵战,再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便能很快退却异族,还百姓一个安宁。”

卢植等人纷纷点头,这时,卢植看了看战场形势,又忍不住道:“主公,张将军此战必胜,但恐白波兵退过汾河,进入临汾、襄陵、平阳、杨县,依托地势,则攻取不易。”

姬平看了看一旁的常林,笑道:“卢太守无须忧虑,如今的杨县、平阳应该已经落入上党荀公达手中了。”

卢植面露喜色:“荀太守出兵了?”

姬平点了点头:“公达已定上党,命张杨带兵穿过群山,出兵平阳,与我们夹击白波军,如今河东郡汾河以北的临汾、皮氏、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八县该收回了,卢太守该思虑治理这八县之事了。”

半年前姬平刚入驻安邑,张济北逃,加上平阳一带白波军势大,汾河以南也有地方豪强、盐池、以及董卓进攻等诸事未定,姬平便只让张辽谨守汾河一线,没有进攻。

但实质上,对于河东郡北部八县和数十万白波军,姬平从那时候就开始谋划了。

按兵不动就是他第一个计策,如同历史上的郭嘉遗计定辽东。

张济与白波军先前便是死敌,两军素有仇怨,张济逃过汾河后,若是姬平猛攻,白波军畏惧姬平之势,多半会和张济合兵反击,但姬平按兵不动,果然不过两个月,张济就和白波军发生摩擦,在汾河以北展开大战,之后张济北逃失去消息,姬平算是不费一兵一卒除去了一个敌人。

另一方面,姬平就是在等待荀攸安定上党,与他夹击白波军,因为白波军并不知道荀攸是姬平的手下,所以并不会防备这一点。

与此同时,姬平也命史阿的暗影司趁着这半年时间发展渗入汾河以北,了解各地情报,甚至在杨奉和徐晃的协助下渗透白波军内部。

最后一点,白波军作乱汾河以北数年,对那里的农事造成了眼中破坏,姬平断定,到了冬季,白波军连同家属数十万人,必然会发生粮食危机,军心惶惶,这也是他进攻和收降的好机会。

如今,这个机会便到了。

正是万事俱备,只待一击。(未完待续)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