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汉末苍天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题

汉末苍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题

作者:何处是酒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3:23 来源:书海阁

高崖之上,就是轩辕黄帝祭天的王屋山天坛峰,看到这只从天而落的丑鸟,姬平身边的飞影中有见多识广的游侠,一眼认出了这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金雕幼雏,似乎是被同巢之鸟啄伤掉落,已然没救了。

看这只幼雕垂垂将死,眼神却没有一丝哀伤,只是漆黑而纯净,姬平一时心生怜悯,便让医疗队进行了简单的救治,随后他自己又尝试了骨针疗伤,倒也没抱多大希望。

“桀,桀,桀……”

耳边小灰鸟的叫声唤回了姬平的陷入回忆的心神,他也没想到回来后,这只幼雕居然活了下来,而且每当他修炼御龙经时,都喜欢往他身上蹭,伤势倒是好的很快。

这时,姬平怀里的唐婉也被鸟叫声惊醒了,轻呼一声,忙挣扎着起身:“坏了,坏了,妾身只是进来看看公子,怎么就睡着了……”

唐婉一边自责着,一边又帮姬平穿着衣服。

姬平笑吟吟的看着她,这个小妻子的举止总是那么纯真自然,便是匆忙中也总带几分优雅。

他住的这里还是邵亭的赵氏坞,不过如今已经被改名为邵坞了,是皇甫郦请示何后取的名字。

在他离开的三个月里,皇甫郦对邵亭的方圆数十里地进行了大整修,将赵氏坞中原本居住的百姓都迁了出去,只留下了何后、李氏、唐婉等与姬平相关的女人,和三百多宫女和宦官,俨然将这里设成了一处小行宫。

姬平回来后,见卢植和皇甫郦坚持,便也不再反对,何况他心底也觉得少了杂乱的人。母亲和唐婉她们会更安全些。

二人出了屋子,五月的天气已经进入初夏,天气暖和。阳光明媚,堡坞里种的几棵柳树绿油油的随风拂摆。四面鸟语花香,池塘里鱼游从容,处处显得生机勃勃。

看到这景象,姬平心情也大为舒畅起来,唐婉远远的便朝池塘前的亭子快步赶过去,那里围着一群女人。

姬平也跟了过去,却看到何后、李氏和阴沐月都在,还有一个女人。不到二十岁,却是他外兄何咸的遗孀尹氏,挺着微微鼓起的小腹,极是妩媚的脸上掩不去哀愁。

见此,姬平也不由暗叹。

当初他刚入雒阳,将舅母和外兄何咸一家接到东垣,本想着何进的后人该安稳下来了,开枝散叶。

不料在两个多月前,也就是何后、李氏和唐婉都进入雒阳皇宫探望受伤的他时,外兄何咸却突发急病而逝。舅母随后也哀伤过度去世,只留下了已经怀孕两个月的尹氏。

何后从雒阳回来后得知大兄独子何咸身死,极是伤感。又心念尹氏怀着孩子,已经是大兄何进唯一的血脉传承,便将尹氏留在堡坞里,派了几个宫女悉心照护。

想到这里,姬平忍不住看了一眼尹氏的小腹,却没什么猥亵之意,只是好奇这尹氏怀的是否就是那个魏晋有名的“傅粉何郎”何晏,自幼号称神童,相貌俊美。带动时人服食寒食散的那个祸害,开魏晋玄学之风的创始者?

随即他不由失笑。无论历史还是如今,何进就那么一个孙子。恐怕就是这尹氏腹中何晏了。

不过还是个未出生的婴儿罢了,自己又想那么多干啥。

亭子下的这帮女人在研究面团,没错,就是面团,这还是源于他的建议。

这个时期还没有馒头和饼食,他从雒阳回来后,深感行军携带干粮的太过粗糙的问题,便想着制作出馒头和饼食,因此特意向母亲何后和唐婉提起这件事,几个女人倒是热心起来。

时人早已用石磨磨出了面粉,因此制作馒头,主要难题在于发酵。

姬平幼时跟过一个老师,见过一次她做馒头,似乎是先用面加水放置发酵,然后再从中取一些酵面,与新面和起来,就可以蒸做馒头。

但知道是一回事,而真正制作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一群女人已经反复尝试了很多次。

馒头饼食在后世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说起来也没什么,但馒头的发明绝对是影响深远的,不亚于闻名于世的大多数发明,它出现后,便很快成为中国食用了上千年的最主要食品,关乎民生。

看着她们还在讨论着做馒头,姬平没去凑热闹,而是径自去一旁的武场练戟。

雒阳一战,他手下收拢的猛将颇多,今后恐怕上战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但总不想丢下一身功夫,何况他自身的力气还在一天天增长,如今一戟便能砍断碗口粗的木桩,每天不练一个时辰,便感觉浑身不舒服。

耿忠照例带着十多个鬼影与轮流他对练,名唤天涯的小灰鸟在一旁跟着“桀桀”蹦跶,而姬平的另一个朋友,小青还在冬眠着。

练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杀的耿忠和十多个鬼影气喘吁吁,大汗漓淋,姬平笑吟吟的正准备收戟,不想阴沐月和刚学武的唐婉也赶过来凑热闹,连带何后、李氏和尹氏赶了过来旁观。

姬平不由苦笑,与耿忠等人对练,能打的痛快,是耿忠他们累,但与阴沐月,尤其是初学者唐婉对练,却是处处顾忌,自己该受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果然,不到片刻,唐婉和阴沐月精神越发振奋,姬平却已经是满头大汗。

他发现,与唐婉对练也不是没好处,与耿忠他们对打是练习爆发力和杀伤力,而和唐婉对打,却能训练自己的收束力和控制力。

不过确实很累,很快,他就逃往堡坞后面。

堡坞后面是一排作坊,看到姬平过来,昔日十常侍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毕岚忙迎了上来,后面跟着一群宦官跪下一片:“拜见陛下。”

姬平忙让他们起身,如今就这些宦官和宫女还始终改变不了喊他陛下的习惯。

这里的作坊,可以说是最秘密的地方,汇聚着宫中尚方监出来的精英,每日研究设计各类铠甲、兵器和农具等,还有姬平提出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在十常侍之乱逃出宫时,姬平让这些宦官特意带上了尚方监的各类文献,其中记载着大量的各类发明和制造之术。

对于造纸术,有一本蔡伦留下的尚方笔录中便有详细记载,很多宦官也参与过造纸,这个本是复杂的发明倒是变得简单起来。

而印刷术,姬平只提出活字印刷的原理,和胶泥活字、铜锡活字的建议,因为他也只知道这些了,其它的就交给毕岚带人去研究了。

不过即便如此,毕岚对姬平的尊敬已经不限于对天子的尊敬,而是疯狂的崇拜,并且陷入了疯狂的研究之中。

造纸术和印刷术并不是姬平一时兴趣,在雒阳的第一批百姓迁徙时,姬平便让他们将皇宫中余下的典籍全部携带回东垣,卢植这个大儒见到这些书,当时便欣喜欲狂,只用了三天功夫,就全部收拢了各类典籍,并安排人进行了专门的存放和看守。

但这些典籍中,有大量的竹简木牍,不易保存,又极是沉重,姬平便琢磨着将活字印刷术搞出来,组织一些文士,将这些典籍全部印成纸质书册,传播开来。

一旦这项事情完成,他便准备在辖区内大办官学,废察举,开科举,打破世家门阀对书籍、知识和政治的垄断。

当然,他知道自己这个行动一旦实施,必然会遭到天下大多世家的疯狂反扑,明里暗里的各种攻击,所以他最先的计划就是,以军事力量扫清占领区域的世家控制力量,实现绝对统治后,开始逐步推行科举选拔人才。

然后随着底盘扩大,逐步推广。

这或许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但他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实施了。

这个计划,他还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卢植、荀攸,甚至母亲何后。

离开后院作坊,在耿忠的保护下,姬平出了邵坞。

如今的邵坞,早已经不是孤零零的矗立,邵坞的四面都建满了大大小小的堡坞和民宅,这一大片居住的都是军属和官属,民居区之外便是武场和军营,驻守着三千多的精兵,都是雒阳之战后从各军选拔出来的百战精锐,算是变相的禁卫军。

半个月前,姬平又让典韦从三千多精锐中挑出最精锐的八百人,置猛虎营,由武猛校尉典韦统领,日夜操练,他专门令人为这支军队每个士兵打造了双戟,随典韦习练戟术。

余下的两千二百人,姬平令段谨统领,置铁壁营,也是操练不懈。

这里四面都有高山,这些禁卫军每日除了阵战操练,便是攀山越岭,训练山林、野外各种战法。

邵坞对面,姬平令人也正在建一片居住区,这里是专门供那些阵亡的将士家人居住的,居住区中有两座连着的超级大院,一边住着孤儿,一边住着无人照料的老人。

姬平从附近的居民中招了一些村妇,每月发放钱粮,由她们照看这些孤儿和老人,也算是接济了许多无可谋生的寡妇村妇,是一举双得的好事。

同时,姬平将这个制度推广到了统治下的各郡各县,在各郡府县府对面,都建住宅区,专门安顿阵亡或殉国的将士和官员家属,同时设立孤儿院和敬老院。

这一举措,直接为他收拢了军心,将士们无不对他誓死拥戴,从河东郡前线的战事就能反映出来,将士们的战斗力几乎增加了三成。(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acoso、唐深深、太肥飞不动、烟雨风满西楼、yuelan的打赏,谢谢。

喜欢汉末苍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汉末苍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