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61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61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她出门去隔壁喊跟人瞎侃的老头子,两人一道往家去,路过酒铺还沽了一筒好酒。

  杨老汉是跟他们前后脚到的,他还在洗手洗脸,就听到亲家母热情的招呼话,擦干脸拐进堂屋,又被一连番的关心话蒙得晕头晕脑。

  饭桌上,程石推开递过来的酒盏,“不喝了,我酒量不行,下午还要赶车,你别把我灌醉了,到时候人跟车都翻进水沟里。”

  “再滴一点,我不劝酒,你就着菜随便抿几口。”胡大庆熟练地说着老套的劝酒话,好在还惦记着有事相求,酒水浅浅盖住杯底就拿来了。

  胡婆子冲儿子使眼色,又带着笑热情招呼亲家母吃菜。

  “席哥儿过来,别扰你小姨吃菜。”她喊孙子,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跟杨家人不怎么见面,一见面倒是亲近的很。

  “没事,不打搅。”杨柳笑笑,给外甥挟了个松乳菇到碗里,低声说:“等再下雨了,让你爹送你到小姨家,小姨带你进山采菌子。”

  “席哥儿是个有福气的,姨舅都喜欢他,之前还念叨着他小舅带他捉泥鳅。”胡婆子看了眼杨柳的肚子,刚想说什么,听到她儿子开了口,立马坐直了看过去。

  “妹夫,你家武馆收学徒可有啥要求?”胡大庆抬眼问,“我有个表弟跟树根差不多大,身子骨粗壮,一看就是练武的苗子,不知道能不能送到武馆去。”

  杨柳闻言停下筷子,皱了下眉,“跟树根差不多大?多少岁?”

  程石朝她递了一眼,让她别吭声。

  “还没十五岁,个子高,力气不小。”胡婆子接话,她冲杨老汉说:“亲家公该是见过我兄弟,都是一等一的大个子,我这个外甥也随了他爹,很有一把子力气。”

  “那不行,身子骨已经长开了,不再适合学武。”程石一口否决,他放下筷子拿起酒杯,“学武就像塑胚,从身条还软的时候开始打磨捏造,经过锻造火烧最终成型。张开身子骨的小子已经成了这盛酒的陶杯,或捏或掰或摔,啪的一下就碎了。”

  胡大庆看了他娘一眼,犹豫道:“那的确是不行,总不能为了学武断了胳膊腿。”

  胡婆子想到杨树的单薄身板,再跟自家外甥一比,也绝了这个念头,但她又不甘心,琢磨一会儿再问:“那要是年岁小点的是不是就能学武?”

  程石点头,招呼席哥过来,“到我这儿来,小姨父看看你有没有练武的根骨。”

  “不……”胡婆子下意识想拒绝,她大孙子要继承家业的,哪能去学那又苦又累的拳脚。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练武,想进武馆都是经过挑选的。”程石拍了拍席哥儿,这小子一身的小肥膘,差点捏不到骨头,他冲胡婆子说:“席哥儿要是想学武,他倒是可以一试,五岁就可以先练起来了。”

  胡家母子俩脸色一青,打哈哈说起其他。

  杨柳怕这胡婆子不死心乱琢磨,接话说:“席哥儿可不去受那个罪,七年才能出师,出师了要在镖局干满七年才能离开。”

  七年又七年,再加上五岁开始练武,二十啷当岁,就是个庄稼汉也有好几个孩子了,胡婆子这下是彻底不吭声了。

  ……

  送爹娘妹妹离开,杨大姐有些情绪不高,但在爹娘面前还是强撑着笑,背了人了跟杨柳说:“今儿这事我不知道,给你跟妹夫添乱了。”

  就是不知道才丢人,丈夫跟婆婆想利用她娘家的关系走门路,她却是丝毫不知情,没人知道她当时的窘迫。

  杨柳思索了片刻,在和稀泥打圆场还是挑拨离间间犹豫,想到她姐上辈子就是被气死的,她搓着衣角怂恿:“我们姐妹间客气什么,我又不会见怪,倒是我姐夫,你可要给他个教训,别被他牵着鼻子走。”

  杨絮惊诧地抬眼。

  “你有气别憋着,我姐可是个泼辣的性子,全杨家庄都知道。”杨柳攥住她的手,眼含鼓舞,“谁给你气受你就骂回去,别怕没人给你撑腰,爹娘跟我肯定都是站你一边。心里不得劲了就回去,我家宅子大空房间多,你就是把两个孩子都带回去,一天换间屋,十天不重样。”

  杨絮听了这番话有些出神,见程石赶了马车过来,她露出笑,“回去吧。”

  杨柳不动,执着的要她给个态度。

  “我妹妹长大了,能给我撑腰了。”杨絮挽住杨柳的胳膊,小的时候这丫头在外被臭小子揪脸了,哭唧唧跑回来告状,都是她出去打回来的。

  “我们走了,得空了亲家公亲家母也去家坐坐。”杨母客套地寒暄,她坐上马车,透过窗招呼小女儿上来,“牛车让你爹赶,你别去挨晒。”

  车马拐出巷子,杨絮脸上的笑落了下来,她让席哥出去找小伙伴玩,等孩子走了转身进屋。

  堂屋里的席面还没收拾干净,她对仆妇说:“你先下去,待会儿再来收拾。”转眼喊住要回屋午睡的男人,“胡大庆你给我站住,今天这事你们一家三口都心里有数,独独瞒着我这个傻子?”

  “啥跟啥呀,有啥好说的,再说你不也知道了。”

  “那能一样?”杨絮看见她婆婆脸上的厌恶,心里生寒,其中的条条道道他们哪个不清楚?就是不拿她当回事罢了。气上心头,哗的一下她狠狠掀翻了桌子。

  “不得了了!”胡婆子阴下脸,“不想过日子了?”

  “是你们不想过了。”杨絮攥着手压抑住心里的胆怯,鼓着劲说:“树根能进武馆那是因为他是杨柳的亲弟,你那哪门子的外甥又是什么东西?沾了我的光找到门路,还巴巴瞒着我,呸。”

  矛头直指老婆子,这可把胡婆子气得够呛,但今时不同往日,她压抑着怒气看了眼她儿子,转身气冲冲出门。

  ……

  杨家人可不知道他们前脚刚走,胡家就闹翻了天,马车一颠一颠的,杨柳倚着她娘打瞌睡。

  进了村,杨家老两口牵着小牛犊进屋,杨柳打了个哈欠去赶牛车,日头好,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着麦子和菜籽,鸡鸭贪着那口吃的,仰着脖子在门外打转。

  坤叔听到马蹄声打开门,卸车的时候他去偏院提了两桶水,牛马看到水,不用人喊,自觉的往圈里走。

  “太热了,我要去堰里洗个澡。”程石撸起袖子,这一路又是汗又是灰的,黏糊糊的惹人心烦。他看了眼天色,贼兮兮地说:“小娘子,等天黑了哥哥带你去野游?”

  杨柳有些意动,想着夜里探出水面的鱼,故作矜持地换了个说法:“那等天黑了我陪你去撒网捞鱼。”

  男人意会,想到晚上的光景,腿脚就有些发软。

  “那我先去给你探探路。”他拎着衣裳往出走,遇到春婶午睡起来,淡定地说:“晚上炖只鸡,想喝鸡汤了。”

  “晌午去走亲戚还没吃好?我还发了面打算包菜包的。”春婶嘀咕。

  作者有话说:

  鸡:拿人参来!

  还是明早六点哈

  第七十五章

  一张渔网一个桶出门, 怎么样提过去的又怎么样提回来,别提捞鱼了,连水都没沾。

  趁杨柳洗漱的时候, 程石去厨房蒸了两碗蛋羹,他端着两碗蛋羹放在桂花树下的桌子上, 净房门恰好推开。

  “我闻到蒸蛋的香味了。”杨柳凑过来大吸一口气, 偏头对搓着指腹的男人亲了一下,“烫着了?”

  “没事,我手糙。”程石接过包着头发的棉布巾子, 慢慢给她擦湿答答的头发,“你饿了就先吃, 你吃好了我再吃。”

  杨柳没跟他客气,她的确是饿了, 从水里起来的时候肚子就在咕咕叫,看见半熟的桃子都馋得流口水。想起那颗桃,她咽下蛋羹说:“桃子已经有甜味了。”

  程石没说话,他在走神, 摸着手上的头发不滴水了, 他把半湿的棉布巾子往肩上一搭, 拎开椅子坐在杨柳对面, “一碗够吃吗?不够我在给你拨点。”

  杨柳摇头,“不饿了,你也吃,再放一会儿冷了有腥味。”

  放了这么一会儿已经不烫了,男人拿着勺子三两口给扒进嘴里。

  “我去偏院冲一下, 头发干了你就先睡。”

  他端碗走了, 杨柳进屋拿出木梳通发, 院子里种着树又养了草,蚊虫不少,不一会儿她就受不住躲进屋。

  屋里的艾草味儿还没散,没了恼人的嗡嗡声,清淡的月光透过薄窗纱漫了进来,杨柳想起在歆莲的闺房里看到的软榻,心里琢磨着也要买一个放在窗边,等葡萄熟了,桂花香了,月色朦胧的夜晚她就坐这里吹着夜风吃着葡萄,枇杷酒酿好了再抿杯小酒。

  只是这么想着,她就乐出了声。

  程石刚拐过垂花门就听到了笑,快步进屋,见她趴在桌上,跳跃的烛火映亮了半边脸,半干的乌发被夜风吹动,他的心忽然跟着安静下来。

  杨柳把她想象的画面说给男人听,望着窗外说:“要是遇到了,买三张石桌回来,前院后院和偏院都摆上石桌石凳。”

  程石欣然应了,这不是多难的事。他搬来木椅坐她身边,拿起桌上倒扣的书,就着一星烛火念书。

  一个念一个听,这已经成了小两口睡前必备的任务,程石带着杨柳一起学怎么给树剪枝疏果,果树的花期,树根枝叶生病生虫怎么治。偶尔觉得枯燥了,他就翻出他的藏书,给她讲两人不曾去过的大好河山,大漠里的骆驼商队,盛京的五更天,繁华的大运河,垂柳依依的扬州,瘴气弥漫的云州……他最爱的是两人躲在被窝里,他压低了声音讲雨夜的红衣女鬼,老屋里的吊死鬼,夜宿野外的鬼打墙,他把自己吓得起鸡皮疙瘩,怀里的人满脸的不信,却兴致勃勃地追问然后呢然后呢。

  一片落叶随风掉在廊下,程石放下手中的书,喝了口冷茶润了润嗓子,抱起趴在桌上睡着的人放去床上。

  夜深了,墙外马厩里的马打了个响鼻,程石坐回窗前,把没看完的那页看完才吹灭蜡烛回床睡觉。

  ……

  六月的初阳明亮又灼人,村里的人都下地了,程石跟杨柳才从堰里捞了鱼起来。她捡鱼往桶里放,男人拖着水里的竹排上岸。

  “竹排别往回拉,等快晌午了我还要下水捞黑螺。”坤叔站菜园里说话。

  程石听了看赵勾子一眼,用力一拖,竹排从水里起来,带水的竹排湿重,单凭这小子的力道推不下去。他警告眼巴巴的小子:“你若是敢偷摸下堰,你跟你爹我都要给赶回去。”

  赵勾子斜了他一眼,不言不语不搭理。

  杨柳觉得好笑,舀盆水倒桶里,给小孩说:“勾子,树上的桃子甜了,你看哪个最红先摘下来吃了,别便宜了尖嘴雀子。”

  赵勾子闻言一个跟头蹦起来,心思立马挪到桃树上,围着桃树转圈找最红的桃儿。

  “走了。”程石挑起两个水桶,他往下走,冲吃草的枣红马吹个口哨,今天赶马车去卖鱼。

  只卖鱼,两人到了镇上直奔医馆,医馆外的樟树下站了三五个仆妇,马车到身边了还在张望。

  “可是杨家庄卖鱼的?”一个仆妇上前问,她打眼看了下桶里的鱼,大热的天,树根下的蚂蚁都要烤焦,桶里的鱼却还挺有活力,鱼尾甩着水桶上啪啪作响。

  “三十文一斤。”程石直接说出暗语,镇上能把鱼卖出三十文一斤的恐怕也只有他了,“今天逮的鱼不多,你们别买多了,够今天吃就可,我明天还会送现捞起来的鱼过来。”

  “那你可要早点来,我们都等的有一会儿了。”另一个仆妇撸起袖子蹲水桶边挑选,选了两条大鲫鱼递给杨柳,“劳烦称一下。”

  趁着人还不多,程石快步跑进医馆喊陈连水,一进一出,身后就多出四五个男人。

  “怎么就这两桶鱼?我还打算多买点送去丈母娘家。”陈连水见桶里水比鱼多,要不是顾忌老交情,他都想把这两桶鱼都包圆了。

  “明天还来的,都别抢,买够今天吃的就行了,明天再买新鲜的。”

  “那给我来两条鲶鱼。”

  “没有黄骨鱼?黄骨鱼炖汤最补身子。”

  ……

  “只剩三条了?我都要了。”

  桶里的水都倒了,还有人从医馆里跑出来往马车里看,“没有了啊?这么贵的鱼你不多捞几桶来?”

  “明天还来的。”程石把水桶放车里,从来到走还没一刻钟,耗在路上的时间都比卖鱼久,他问这个手戴细金镯的妇人:“你可是镇上的?若是有意买,我明天给你留两条,你腾不出空来拿也能给你送到府上。”

  杨柳闻言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每天能逮多少鱼,逮什么鱼,我们也没数,你要是有想要的,我们能提前为你留下,免得你来晚了被旁人买走了。”

  妇人就是一时头热,看医馆里的大夫争抢着买也起了意,卖没了也就不打算买了,但听到小两口说能预订还能送上门,又动了心,“那行,明天要是有黄骨鱼给我留五条,送到清武巷的黄家。”

  清武巷里住的多是有产有业的主,算不上大富,但也不缺银子,程石昨天听胡大庆说了就打算去转转。

  “行,要是逮到了我明早给你送到府上。”他在周围其他人的脸上扫了一圈,见没有意动的,调转马车就打算回去。

  杨柳从车窗往外看,眼睛紧紧盯着医馆门,脸上满是犹豫。

  回去吃过午饭,等日头小点了,程石就提网下堰,有他在水里撒网看着,赵勾子就脱了外裳跳下水,在水浅的地方扑棱。

  杨柳洗了两人昨日的脏衣裳才过来,她到的时候程石划着竹排在堰中央,她见坤叔在新盖的厨房外面砸黑螺,走过去说:“坤叔,我来给你搭把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