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5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5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胡大庆有气无力地应了声,拄着木叉站在车边,“妹夫,那我先走一步,你再受些累,等去镇上了姐夫请你喝酒。胡家布庄,去镇上了到我家去。”

  程石取下草帽扇风,他是有一身力气也累的不轻,撩起衣摆擦了擦汗,挑眉往麦地抛了一眼,“你老丈人的麦子还没收,打了麦地里的花生也该拔了,之后还有田里的稻子。”

  “你可真记仇。”胡大庆拱手讨饶,他是干不动了,只是听程石说心里都发颤,“今儿是哥哥做的不对,你见谅,别往心里去。”

  程石偏头看还咬着牙干活的杨家三父子,杨小弟比他小三四岁,就没听他叫过累,是真正的实心眼,太能吃苦了。

  “杨家都是老实人,你娶了人家的姑娘还拿另一个姑娘做人情,挺上不了台面。”程石如实说,“你带来的那个人是什么德行我一打眼就摸了个七七八八,一只眼写着算计,另一只眼写着阴毒,我不信你不知道他的为人。”

  胡大庆勉强笑了笑,辩解道:“我识人能力不强,他跟我在生意上也没什么往来,就是成亲生子老人做寿露个面送个礼,他人挺精干,家里条件也不错,又对小妹上心,我跟絮娘也就是提一嘴,能不能行都看杨家的意思。今天他要过来就是借口说来山里转转,我也不好拒绝,之前也不知道你跟小妹的事,就想着见见也没事。”

  “你俩又在说什么?这马上天都黑了。”杨父又催,“再晚了你就一个人回去,大丫头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天黑赶路不得行。”

  “不跟你唠了,我先走了。”胡大庆取了草帽挂在牛车上,好脾气地说:“婚期定了派人说一声。”

  “好。”程石应了一声,拎着木叉继续去叉菜籽。

  一直忙到天黑,地里的菜籽才都拉到了晒场了,天上是满空的星月,预示着明天又是个大晴天。四个人摸黑把菜籽铺在晒场上,晒个两天赶着牛拉石滚碾个十来圈,就籽是籽,杆是杆了。

  晚饭也是在杨家吃的,饭后杨父冲了澡,扛着竹席喊了狗,含着水烟去晒场守夜。

  忙累了一天,村里的人早早歇下了,程石提了一桶鱼敲响杨家的门。

  杨柳坐在院子里晾头发,听到声问:“谁啊?”

  “我。”

  脚步声渐近,门吱呀一声开了,程石抬眼看到杨柳一头卷曲的长发愣了神,山风清凉,掬了几缕发丝送到他脸上,一路从脸上痒到了心里。

  “是谁来了?”杨母站檐下问。

  “是我是我。”程石慌乱地丢开手,“我给你们送桶鱼来。”

  背着的手似乎没了知觉,只余满手的滑腻。

  作者有话说:

  姜霸王:臭小子,别忘了你发的誓

  第十八章

  有赶车的小厮在,杨大姐两口子一路没怎么说话,到家了填饱肚子,洗漱干净躺在竹床上了才谈起白天的事。

  “小妹定亲你也没托人给我捎个信,不然今天我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也不能带吴德发去杨家庄。”胡大庆语带埋怨,“这事搞的,我像孙子似的赔了一圈的不是。”

  “我到的第二天媒人上的门,隔日程家就来提亲了,哪顾得上给你捎个信。”杨大姐翻了个身,就着昏黄的烛光打量睡在身侧的男人。之前也是他给她说那姓吴的看中了杨柳,她问起为人如何,他满口都是好话,出于对他的信任,她没怎么打听就兴冲冲回娘家提了这事。

  “看我做什么?”

  杨大姐脑子里思绪万千,心里恼火面上却不显,自然不肯给枕边人说姓吴的矮子非礼过小柳,又倒头躺下去,随口说:“那姓吴的不是个好人,你少跟他来往。”

  胡大庆没理她,妇人心思,哪有什么十足十的好人,他要是因为这事不跟吴德发来往才是得罪人,做生意最忌讳有仇家。

  室内烛火爆出火花,噼啪一声,他支起腿晃着,想起程石的言行举止,再想到长风镖局,咂嘴赞叹:“你小妹也是命好,在村里住着还能结一门好亲事。”

  吴德发是个笑面虎,心眼小又记仇,前两年有人赶了黑皮矮脚骡路过他家饭馆前拉了泡屎,他觉得是讽刺了他,隔天就找人把骡子宰了,老汉也给打断了腿。

  又黑又矮的人,自尊心还特别强,今天在杨家遭了冷脸子,要不是程石背后有长风镖局撑着,这事可不能善了。

  杨大姐没吭声,闭眼装睡。

  *

  地里的菜籽又割了两个半天,上午割下午拉,晚上人睡在晒场里看着。果荚晒干后杨老汉跟他小儿子赶着拉着石滚的牛在菜籽杆上碾了一圈又一圈。

  程石不会驭牛,就带着草帽拿着木叉把边边角角漏下来的再抖上去。在大太阳下暴晒三天,没被衣裳遮挡的脸和脖子都晒黑了一个色,干活的架势也越来越有样,以前没扫过地的人,现在挥起扫把来比舞枪弄剑还熟练。

  “歇一会儿,来喝口水。”杨柳送了绿豆汤来,绿豆汤出锅就吊在深井里镇着,她送来的这一路走得也快,盆子里的汤水还冒着凉气。

  程石讲究,天热他出了不少的汗,棉布衫子湿了又晒干,他自己闻着都有味儿,余光瞟到杨柳靠近他,他立马后退两步。

  “我身上汗味重,别熏着你。”他直言,递了碗过去,“再给我舀一碗。”

  “我又不嫌弃你,干活的人哪有没汗味的。”杨柳点了点自己左眼角,“你这里粘了灰。”

  程石胡乱抹了一把,端着木盆拿了碗去给杨家父子俩送水,让杨柳就站树荫下别过去。

  每家晒场里都晒着粮食,地多的人家还在地里割,没牛的人家以人换牛,人去帮着干活,换牛来拉石滚碾菜籽。

  一架人拉的木板车从地里回来,男人拉,妇人跟在后面推,到了晒场人累得呼哧呼哧喘气,喉咙里像是塞了个风箱。

  “柳丫头,水可还有多的?”妇人干哑着嗓子找水喝。

  “有,我端来的有多的,你等等。”杨柳跑到程石身边,等人喝完端了盆子又跑过去,“婶子,你就端着盆喝,碗脏了。”

  一碗凉汤下肚好受多了,妇人又给她男人端去,再还回来就只剩个空盆,她托杨柳去她家给她小儿子带个话,“让他来晒场看着,别我们走了鸡来把菜籽啄吃了。”

  杨柳应好,转头朝晒场看去,见程石也在看她,她露了个笑。

  “你这个男人找得好,是个不怕吃苦的。”妇人看见两人的眉眼官司会心一笑。

  “是,他是很好。”杨柳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袒露心绪,程石远比她想象的好。

  “婚期可定下了?”

  “快了。”

  忙中偷闲说几句话,不等脖子上的汗擦干净,妇人又戴上草帽去卸菜籽,杨柳也提了空盆往回走。

  农忙的时候饭食比闲时的好,杨母带了杨大哥在地里割麦子,家里的饭都是杨柳在做,她宰了昨晚逮的野兔,和蒜苔青瓜一起炒了半盆,煎了三条鱼,炒了盘她大姐送来的腊肉,混着猪油焖了半锅豇豆饭。想着程石体热喜欢吃凉的,她又煮了两把干面放井里镇着,再调碗酸汁,等人回来就能开饭了。

  夏天做顿饭也是热得汗流浃背,杨柳出灶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撸起袖子把胳膊伸进水桶里,这时候她好想泡在水里。

  “饭做好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先传进来了,杨母进门把草帽取了挂墙上,“你爹他们还没回来?”

  “还没,估计也快了。”

  杨母先进灶房看了眼菜色,有毛脚女婿在,饭菜上不能丢了面,看筐里有韭菜,她出去洗手的时候问:“割韭菜打算怎么吃?蒸韭菜鸡蛋包子?”

  “嗯,晚上吃稀的不抵饿,我多蒸一锅,明天的早饭也有着落了。”杨柳端了脏水淋在猪圈里,看猪槽里有两只公鸡在吃猪食,“嘁”了一声,骂道:“外面地里哪里没吃的?还傻不愣登在家里找食吃。”

  鸡扑棱着翅膀往门口跑,迎上扛着木叉的三个男人,吓得扯着嗓子咕咕叫,又转过身从院子的围墙上飞了出去。

  人回来了就端菜上桌,杨柳搅着绳把凉水面从井里提上来,看了程石一眼,问:“怎么回来这么晚?”

  “把菜籽杆抖干净堆起来了,晌午晒一晌,等傍晚起风了扬干净就能灌袋了。”程石接了水桶提着往堂屋走,顺口问老丈人麦子种了几亩,要交多少税。

  收了菜籽收麦子,麦子堆在晒场还没晒干,坤叔先从别的村牵了头壮年公牛回来,去衙门登记后先拉去杨家拉车碾麦了。

  割麦晒麦碾麦扬麦,一通忙活下来就是大半个月,程石也在杨家跟进跟出亲身经历了一个夏收,手心的茧子又厚了一层,脚上的鞋子也磨破了一双。

  麦子收进粮仓,杨母就催着杨父去交粮税,顺便把菜籽带去油坊榨油,还交代他油饼别卖,拿回来让程石带回去喂牛。杨大哥也被她安排着扛了两袋麦子去磨面,村里有个石碾子,家家户户磨米磨面都在这儿。

  “怎么一下子就磨这么多面?不怕生了虫?”排队等着磨面的人皱眉,两袋麦子至少也要磨个小半天。

  “杨二嫂家是要办事,肯定是用的多,二嫂,小柳是秋后还是入冬了出嫁?”

  “九月初六,日子才定下。”聊及喜事,杨母满脸堆笑,眼角的褶子都比以往深。

  “那也没多长时间了,还不到两个月。不过你家二女婿是个好的,把姑娘嫁给他你跟我二哥也放心。”程石这一个月完全是拿自己当杨家的儿子用,村里的人都看得到,说起他皆是满嘴的夸。

  杨母听的心里舒坦,比嫁大丫头的时候还舒坦,那时候村里说啥的都有,有说她家卖女儿攀高枝的,也有说大丫头心眼子多眼光高,姑娘嫁去胡家都生孩子了,她还担心吃了穿了胡家的东西会被人嚼舌根子。

  磨了两袋麦子回去,她走路的脚步都是轻快的,进屋看程石凑在杨柳旁边说话,她也不扔眼刀子了。

  “石头,今年的新面碾出来了,你也掉了不少汗,等你叔榨油回来,我给你倒罐油倒半袋面,你托人给你娘和舅家送去。”

  程石说好,也不推辞,“我代我娘先谢过婶子挂念了,你早些说我就不让我大哥去磨面,我一手磨出来的面,能给我娘香掉牙。”

  这说的什么鬼话,吃的是面还是石头?

  “要说香,花生油和芝麻油才香,等拔了花生榨了油再给你娘送一罐。”前些天程石他娘来过一趟,除了请期还送了不少吃食,还都是从外地来的,别说见,听他们都没听过。杨母拿不出好的做回礼,也只能尽点心意。

  等杨老汉榨油回来,油和面都分成三份,一份给大闺女送去,一份给程石,剩下的都自家留着。

  作者有话说:

  程石:种地真他娘的累人

  第十九章

  花生秧青翠,晚生的叶间还缀有黄花,种地的老把式往地头一站就知道土里的花生尚还生嫩。程石心里新奇,非得自己拔一窝秧起来,根上带土,地头也没了水,他直接在草上蹭蹭,用带了泥的手指剥开,花生米上也沾了泥。

  “吃着有花生味儿了,皮也泛红了。”

  杨老汉闻言不想搭理他,花生没花生味儿还叫花生?

  “叔,接下来要做什么活儿。”

  “不用你了,你在家忙你自家的事。”杨老汉想起老婆子交代的,皱眉问:“这离成亲也没多少日子了,你娘那边是怎么个安排?到时候是在村里办席,还是抬着花轿去县里?你们早些定下我们也有个数,柳丫头她叔伯舅姨也都在问。”

  “去县里,肯定是去县城办席,我家的亲戚旧友都在县城。”程石早就想到了这茬,之前议亲的时候女方亲戚都没上门,成亲若是还定在乡下,不仅外人要心生猜疑,就是杨家人心里也要犯嘀咕。

  “我跟我娘说了,下聘的时候我二舅带着我表兄弟送聘礼来,新房定在村西头,到时候柳儿的陪嫁也都送到那边去,大婚那天接了亲就往县城去,刚好能在黄昏赶到。”

  杨老汉听他安排的得当,紧皱的眉头松开,但听到程石一口一个柳儿,眉头又蹙了起来。也不是第一次听了,他还是听不惯,麻酥酥的,他自己的闺女他都叫不出这麻人头皮的称呼。

  翁婿俩一前一后往家走,杨老汉要去田里看放水的情况,打发程石自己回去,别再跟着他。

  程石随手扯了根草茎叼在嘴里,听着田沟里哗啦啦的流水声,心里琢磨着也去他自家的堰看看。这一个月来没怎么下雨,村里大堰的水一天天少了,但西堰靠山,有树遮阴,水量倒是没什么大变化。

  “在鸡的眼睛里,黑毛是最美的,所以这只黑母鸡是鸡群里的大美人,村里的公鸡都喜欢给它踩水,争抢着让它多看它们一眼……”杨柳指着被公鸡追的秃背黑母鸡,又在给小孩们宣传她的鸡贵妃言论。

  “它是咱们杨家庄最美最受公鸡喜欢的母鸡,你是咱们村最俏的姑娘……”

  不等豁牙小子说完,杨柳先呸了一声,“小混账,再乱说话我喊我弟来揍你。”

  “略略略,我又没说错,我娘说我们村里的小伙见到你就像只打鸣的花公鸡。”小孩吐舌作怪,看杨柳瞪眼都比他娘好看,心里美滋滋的,站起来扒着眼睛挑衅,想让她来追他,掉头却看见路上站的男人,吓得瞬间老实了,夹着尾巴一溜烟往家跑。

  杨柳也看见了嚼着草茎的男人,见他笑的不怀好意就知道他听到了不少,她冲他不好意思笑笑,提起菜篮子朝他走去。

  程石接过她的菜篮子,看了眼被一只黑尾巴公鸡按住的黑母鸡,两只鸡一上一下蹲着,周围还有其他公鸡炸着毛盯着,着实像杨柳所说,这只黑母鸡可能是鸡群的大美人。

  “看什么看啊!”杨柳面上发烫,跟小孩胡说八道她没觉得有什么,但被他这么盯着,乡下常见的公鸡踩水都变得不堪入目了。

  程石:“没想到你在村里这么受小伙子欢迎。”

  杨柳扬起脖子,骄傲地哼道:“又不止你一个人长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