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4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4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男人轻笑,“我什么眼神?”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纤细有力的手指在男人的胸膛、脖颈、下颌上点了点,一路往上,手指却乍然而止,最后拿眼碾过湿润的唇。杨柳挑眼看男人脸上的笑凝固了,眼里聚起了黑雾,她一字一句道:“你的眼神想把我看个遍。”

  程石不自觉抿了下嘴,喉结跟着滚动,眼睛盯着得意的姑娘,如实说:“我还只是想,你早已经把我看了个遍。”

  前些天还在为这事羞恼,如今已经把厚脸皮运用的炉火纯青了,说起不要脸的话气息都没变。

  “有本事你也做梦去。”

  杨柳昂着脖子大摇大摆走了,程石哼笑一声,他做梦?他一旦做梦她可就不清白了。

  次日,鸡鸣两声,猪还在酣睡,主屋里就有了动静,大黑狗摇头摆尾凑在门口,等人出来摸摸它的狗头,它就高兴了。

  烟囱里冒起了炊烟,院子里走动的鸡也多了起来,开了门也不出去,都凑在灶房门口要口粮吃。

  杨柳穿好衣裳开门,先去库房舀了半瓢米糠,端进灶房舀半瓢米汤烫食,往墙根一放,一群鸡扑棱着翅膀争抢着啄,把葫芦瓢叨得砰砰响。

  “咕咕咕。”席哥儿洗了脸蹲在一边唤鸡。

  “席哥儿,小心鸡啄你。”杨大姐喊了一声,舀了水给小妹冲手,“还是在自己家住的舒服。”

  “等麦收了再接你回来住。”杨柳挽起头发洗脸,“那时候你胎也稳了,我俩带了席哥儿去地里挖红薯。”

  杨大姐朝灶房方向看了一眼,气鼓鼓说算了,“回来次数多了娘也看不惯我,还是少回来几趟,免得娘俩吵成乌鸡眼。”

  “娘哪有看不惯你,可惦记你了,家里有个啥都嘀咕着要给她大闺女送去。”

  杨大姐面上露了笑,“她惦记我,我也惦记着家里,回回送些吃的穿的回来,她都要叨咕。”转眼又生了愁,“我总不能自己好吃好喝的,冷眼看娘家人吃苦受累。”

  然后又老话重提,“你出嫁我说我准备东西你又不要,那就让姐送你身红嫁衣,我家开的有铺子养的有绣娘,妹子嫁人还自己买布绣嫁衣,说出去让人看笑话。”

  这次杨柳没再拒绝,姊妹俩跟在席哥儿身后走出了门,门前的枣树上站着觅食的鸟,瞪着圆咕噜的眼睛盯着啄食的鸡,随时准备着去抢一口。

  估摸着家里的人听不到声了,杨大姐叹了口气,转身盯着熟悉的家门,郁郁道:“出嫁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再回来就成了客,话里话外都成了外人,不知道那句话就挨了排揎。”

  杨柳知道她大姐是在说程家来提亲那天跟娘吵了嘴的事,原因就在她大哥娶媳的事上。

  “一个家只能有一个管事的,说话的人多了隔阂也多,就像婆媳,两个人都想管家,关系肯定好不了。”杨柳看得清楚,笑言:“母女也是,你想来娘家当家主事,可不就是夺娘的权。”

  “我可没想回娘家当家……”

  杨柳笑笑,继续说:“娶媳娶妇,一看媒妁二看父母,娶个儿媳进门,是娘跟她相处的时间最久,不是你我,你我的意见都不如她自己的想法重要。”

  简而言之,杨母想娶个她中意的儿媳,寻常农家的姑娘,忙时能下地,闲时能侍姑婆。

  杨大姐这才明白过来,“枉我自以为精明,倒还没小妹看得明白。”她伸出两只手,在朦胧的天色里只能看出个模糊的影子,她从小照顾弟妹,忙时还洗衣做饭喂鸡喂猪,等弟妹能离手了,她又下地帮爹娘干活。养了三年,如今摸了绸缎还是会勾丝。

  “农活太累人,我是想着让下一辈多个出路。”

  她就是太过操心,也习惯了操心,杨柳拉住她的两只手,说:“多操心你自己,想多了睡不好,各人有各人的运道。”

  东边有人走动,眼熟的身影越走越近,大黑狗摇着尾巴迎了过去,席哥儿也跟了去。

  “成了咱家的姑爷,狗也认主了。”杨大姐笑,见程石来了姐妹俩不再说私房话,“来早了,饭还没好。”

  程石抱着席哥儿跟在两人身后进门,盯着杨柳的后脑勺说:“有人传话让我早点来。”

  “早点来有饭吃,来晚了只能喝粥水。”杨柳扭身冲他说话,“你先坐着,我去帮我娘做饭。”

  “没起过这么早吧?”杨母端了豆子粥放桌上凉着,让杨柳进去看着火,“你叔跟俩兄弟已经下地了,没人陪你说话,你也别拘束,就当自己家。”

  “大姐说我来早了,我还真信了。”程石见到丈母娘有些放不开,“婶你别招呼我,你忙你的。”

  “你明天能多睡一刻钟,来早了也是干等着,天不亮只有干活的老手敢开镰,换你去估计要把镰刀挥到腿上。”杨母看了眼他的腿,“好利索了?”

  “早好了。”程石甩了甩腿,“待会儿下地不拖后腿。”

  这话说的可有些早,到了地里镰刀一拿架势一摆,他就像一只愣头鸡闯进了游水鸭群,杨柳开始在他旁边盯着,左右说着话还走到了他前面,见他急出一脑门的汗,又拐回来帮他割。

  “你要是个种田汉,我嫁给你得饿死。”

  程石虚虚一笑,直起身看其他人已经割完一溜往回割了,厚颜打哈哈:“得亏是亲事已经定下了,但凡晚个十天半个月,我老丈人一看我这德行,估计不敢嫁女儿给我。”

  两人对视一眼,都乐的蹲在了地里,杨柳凑近他小声嘀咕:“我数十个数,我娘看不见我俩保准要喊。”

  闷头暴晒,她满脸通红,鼻头额上都泛着汗珠,程石看了心里痒痒,自己脸上的汗不擦,伸手去抿了一下,挨了一记瞪也像偷吃了一口蜜。

  “二丫头?”

  “哎,我歇口气。”杨柳应声,悄声问:“够十个数了吗?”

  他哪知道,谁又顾得上数,程石顶着岳家人不善的目光站起来,拿起镰刀唰唰使劲。

  杨家只有七亩地,加上在山脚开的荒,菜籽也只有三亩多,六个人从天不亮来割,到了晌午已经割了一大片。

  晌午往家走的时候,杨父问程石累不累,“你这是第一次干农活?可还受的住?要是受不住下午就回去歇着,我们下午用牛车拉菜籽到晒场里,也用不了多少人。”

  “我没事,不觉得累。”程石赶忙说不累,这时候就是累也不能承认,他说下午赶马车过来,两辆车一起拉速度快些。

  刚进村还没到家,路上遇上送水去地里的妇人,她笑着说:“杨二哥,好福气啊,小女婿下地帮着干活,大女婿也赶了车来拉菜籽,今年你家要是村里头一个打出粮的。”

  “我家来客了?”杨父加快脚步往回走,“我还以为他要到傍晚才来。”

  枣树下拴着一头牛,牛车靠墙放着,杨父最先进门,看到檐下一个陌生的面孔脸上一怔,面黑个矮,眉头有黑痣,他进门时脸上的笑瞬间就挂不住了。

  “爹,娘。”胡大庆抱着席哥儿出来,介绍说:“这是我玩得好的一个兄弟,听说我要过来接絮娘,闲着没事也跟着跑一趟。”

  杨老汉点了点头,看在大女婿的面子上没拿扫帚赶人。

  程石进门就察觉一道粘腻的目光往身后的人身上扫,他往后退了一步挡住杨柳,厉目一瞪,对上檐下站着的两个男人。

  “管不好眼睛老子待会儿拿刀给你挖了喂狗。”

  作者有话说:

  狗:晦气

  第十七章

  两个男人一站一坐,目光相撞,吴德发先移开视线,做生意的都长了双利眼,门口的男人气度非农家汉子,衣着布料讲究,身形高大俊朗,眼神锋利,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

  没摸清底细他先避让了一步,转眼看向胡大庆,又见院子里手握镰刀的老丈目光不善,他低笑一声,“误会误会,我做生意的习惯了打量,唐突了人是我的不对。”

  “做什么生意习惯了往女人身上打量?”程石厌恶地看他一眼,这种人他见的多了,表面斯文有礼,说话做事讲究,内里就是个阴狠肮脏的。

  吴德发的脸皮绷紧,心里恼火却强忍着没吭声。一旁的大姐夫呵呵一笑,圆滑的像没听到话里的刀锋,没事人似的问:“爹,这位是?”

  “是小妹的未婚夫,前些日子亲家母已经来下定了,你不在也就不知道。”杨大姐从灶房出来,她男人也刚来没一盏茶的功夫,她想给他说也没找到机会。她看了眼吴德发,同处一室,程石把他衬的像是茅坑里的石头,一个风光霁月,一个阴郁怪气。

  “程石是县里长风镖局当家人的外孙,自己也练武,大庆,这下你可不是爹娘心里第一好的女婿了。”杨大姐想用程石的家世打消吴德发对杨柳的觊觎,又顾忌自家男人的脸面,不想场面闹的太尴尬,转圜道:“爹,程石下地干活比大庆得用吧?”

  杨父含糊了几声,把手里的镰刀挂在墙上,洗手问饭好没好,完全没有招待女婿带来的客人的意思,出于迁怒,对大女婿也是爱理不理的。

  程石看丈人一家的态度,再看杨柳一改之前的话多,安安静静钻进灶房去烧火,他哪还有不明白的,抱臂冷目盯着黑矮子,不时垂眼琢磨着什么。

  “突然想起我还约了人商谈,这就走了。”吴德发脸色不好看,他站起来往外走,对胡大庆说先把牛车赶走了,“等我回镇上再让你家小厮赶车来接你们。”

  “我送送你。”

  两人前后脚出去,拉了车架套在牛身上,胡大庆解了枣树上的牛绳,赔罪道:“吴兄,实在不好意思,这事……”他拍了下手摊开,满脸无奈,“等我回去了请你喝酒,今天这事可千万别放心上,我岳家主要是对我没好脸,也迁怒了你。”

  “不怪你,也是我无礼,唐突了。”吴德发脸上还是一副笑模样,惋惜道:“是我动作太慢了,今天这趟原是我不该来,奈何心急,想着弟妹给家里透气了,我走一趟也表表心意。就是没想到被人抢了先,唉,我俩没做连襟的缘分。”

  “做不成连襟就做兄弟。”胡大庆不接腔,嘴里再三说他自己的不是,丝毫不提程石和杨柳两人如何,送走了人叹口气,又进屋继续赔不是。

  “他一早就去铺子找我,扯七扯八扯到快晌午了,我说要来接絮娘回去,他也要跟来,说想来山里转转。”胡大庆在丈人面前好言解释,又放下身段给姨妹道歉,“今天这事是姐夫做的不对,等你跟妹夫大婚时,我跟你姐送个重礼祝贺。”

  人都走了,再拉着个脸也没意思,杨柳拿着火钳捅了捅锅洞里的火灰,说:“算了,是他脸皮厚,也是姐夫倒霉被黏上了。”

  程石没放过他,直言问他家有没有姊妹,什么黏不黏上的,只不过是半推半就,想着拿杨柳做人情罢了。

  胡大庆再次装聋,抱着儿子打岔糊弄过去,整顿饭不跟程石搭腔,眼神对上也是立马挪开。

  这个小插曲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只有杨柳心里忐忑难定,一面庆幸可以避开吴德发,不再受他骚扰,一面又犹豫不定,她已经踏上了新的一条路,但还惦记着旧路上害死她的那个人。

  避开庆幸,同时又有不甘,她搓了搓脸,她开始贪心了,明明活过来的那一瞬只想着好好活着的。

  “想什么呢?”程石拿了两个青橘过来,橘皮散发着醒脑的清香。

  “我姐夫拿来的?”杨柳接过橘瓣喂嘴里,酸的她眯了眼,嘴里口水泛滥,抿嘴胡乱嚼两下囫囵咽进去,“这下也不用歇晌了,彻底不瞌睡了。”

  程石看她吃都感觉到了酸,手里的橘子也不剥了,说等橘子甜了他买来给她吃,“你要是喜欢吃,我托人买几棵好品种的橘树种院子里。”

  “我们这儿也长橘子?”

  “嗯,我跟着镖队去过隔壁县,他们那边种橘树的多,这个可能就是从那边运过来的。”

  “你还走过镖?”杨柳惊讶,她声音大了点,在屋里歇晌的杨小弟也听见了,爬起来坐在门口问:“二姐夫你都去过哪些地方?走镖有没有遇过山匪?你杀过人吗?”

  “走过两年的镖,去的地方不少,最远的是陕原,那里黄土贫瘠,山多是光秃秃的……山匪有遇到过,长风镖局是老镖局了,在山匪那里也是有名有姓,遇上了也是和谈为主,动刀动枪的时候有,杀人不常见。”

  杨家的人都听得入了迷,他们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县城离他们都很远,至于更远的地方,他们想不出也没时间想。偶尔有了想法,也会冒出个奇怪的念头,外面的人可能长得奇奇怪怪的,三头六臂,茹毛饮血……

  程石说得口干舌燥的,接过杨柳捧来的一碗水,见她眼神清澈,里面没了伤感,完完整整的倒映着他的影子。

  一碗堪比甘泉的井水下肚,他浑身舒畅,手里捂热的橘子扔给了杨小弟,朝竹席上坐着的男人看去,“地里的菜籽还没往回拉,趁你也在,我们兄弟俩去帮老叔整回来?”

  胡大庆看了眼院子里刺眼的日头,再看程石粗壮的膀子,苦笑摇头,“行,我换身衣裳。”

  杨大哥拿了他的旧衣裳出来,又出门去大爹家赶牛车,程石同他一道出去,说回去赶马。

  两人并肩往西走,程石偏头问:“晌午来的那个男人招惹过杨柳?”

  “就在你提亲的前一天还是两天,我大姐回来提过,那矮子看上了小柳,小柳不中意。”杨大哥肯定不会说吴德发对杨柳毛手毛脚,他拍了拍程石的肩,“你今儿说的话够爷们儿。”

  两人岁数不差上下,他比程石还矮了半个头,拍肩膀的动作有些滑稽,但他占了大舅兄的名头,程石很受用他这个肯定。

  “杨柳跟了我,我肯定不让她受委屈。”

  杨大哥笑了,朝拐角的小路指了指,“我大爹家在后面,等以后再带你上门。”

  离了人,程石原地跳了跳,活动了脚踝,顶着大日头往家跑,吓得卧在阴凉地的鸡鸭扑棱了翅膀嘎咕嘎咕叫,四散逃命。

  “家里也该买头水牛回来了。”坤叔帮忙套马车,地里干活还是有头牛中用,“可要我也去帮忙?”

  “不用你,倒是可以去堰里捞几条鱼,我傍晚回来提到我丈人家去。”今天晌午炖的那条鱼杨柳挟了好几筷子,她应该喜欢吃鱼。

  一架马车一架牛车颠颠往地里去,杨家父子三个再加上一个老女婿一个毛脚女婿,各拿了把木叉,叉了菜籽堆车上,人再上去踩实。菜籽晒过一个晌,果荚粗硬的戳手,菜籽杆又长,稍不注意就划到了脸上,汗淌过划痕,刺得火辣辣的疼。

  灰和汗混在一起,枯叶贴在脸上,擦汗的袖子都抹出了油光,胡大庆累得膝盖打弯,胳膊酸疼的举不起来,但有程石在一旁抵着,时不时抛一记嫌弃的眼神,他死活张不开嘴说歇歇。

  一直熬到傍晚,杨老汉再次催他回去,“你要是给你爹娘说过我也不赶你走,这也没交代,等天黑了你们还没到家,亲家老两口要担心路上遇到事。赶紧回家洗洗,带上大丫头娘俩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