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之天降神兵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家里有矿

明末之天降神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家里有矿

作者:面包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5:45:33 来源:88小说

张溥等人在神兵卫时间一长,凡此种种原来看不入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习惯,见怪不怪,事实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京师官员切身体会,自然比那些远在天边的封疆大吏地方官员更能理解神兵卫的主张,也更能理解皇帝想要革新政治的理由,神兵卫的样板真真切切摆在那,只要不是睁眼瞎,随随便便照搬一件都可以让大明朝廷获益匪浅,所以这次成国公勾连意图废立的举动,只吸引了一部分闭门造车的腐朽官员,并未引起最广大实权大臣的共鸣,一直到满城戒严,搜捕抄家,都未能引起臆想中的风声鹤唳,除了接触过的官员心惊胆战外,在皇庄天津,以及洁身自好的官员都感觉没有多大的波澜,事后皇帝的处置方式,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办了首恶,放过了绝大多数,所谓雨过天晴,再有增加俸禄的及时雨,很快此一事件就烟消云散,这里面作为大明朝廷喉舌的大明报起了很大作用,连篇累牍介绍商业税收的作用,士绅官民平等一体,海洋的广阔,取之不尽的财富,包括解释当年藩王政策的利弊,如今天下大势的分析,几百年来军户匠户农户政策的变味,每个王朝因为土地被地主豪绅兼并,大量失地农民无处安身,导致天下纷乱,国家收入被世家大族吞没等等。

并实际参照神兵卫两年实施下来真实情况对比,比如商业税收无有任何不妥,相反各路商贩踊跃交税,这里面的利益很简单,遵纪守法,只要获得神兵卫任何一点物资足可以让商户赚的盆满钵满,小到针头线脑,鞋袜帽服,鸡鸭鱼肉,大棚蔬菜,油盐酱醋茶糖,大到水泥米粮马车船只房屋,哪一样都是供不应求,神兵卫手指缝里掉落那么一点,就够平常之家富裕的,谁要是能结识周原郭英毛海峰等其中一个,就等于是结识了大明最大的财神,那点税收可以说是毛毛雨,完全不影响商家的收入,比如海贸,几次日本南洋之行,大大缓解了北方粮荒,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一批敢冒险的远洋人才,初步肃清了沿海海盗,保护了合法海商的利益,促进了大明物资的流通,养活了更多百姓,比如士绅一体纳粮,神兵卫就没见过高高在上的老爷,官民一致,神兵卫每一个都是秀才以上学问,用学富五车来形容毫不为过,但没见一个有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特权,既无田地,亦无堆金积玉,人人守法,该交的税收一分不少,即使是各衙门也是照章办事,分工明确,并无僭越之权,与大明地方衙门不可同日而语,而整个天津皇庄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街上既无地痞流氓,亦无乞丐满地,人人丰衣足食,比之圣人所说王道乐土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天津皇庄所实行之政策,乃非常实用,合乎天朝治世之理,虽有极少数屑小破坏,但在大明皇帝和神兵卫神威之下,被一一粉碎,天道兴明,我大明托列祖列宗之福,神兵卫鼎立相助,必须与时俱进,大力改善国计民生,革新弊端,扫除枯朽,中兴大明云云。

这样的面向全国的刊物,详细介绍各项政策的利弊,鲜明的对照,配上大明官员在某些方面实施下来的心得,边头边脑的各类商品广告,再加上后面的笑话小说之类脍炙人口的喜闻乐见,发行量一天比一天大,整个报社由原来神兵卫补贴,变成了能生金娃娃的聚宝盆,光广告收入就可以上缴户部十多万银元,张溥现在是越活越年轻了,作为礼部侍郎,比之其他衙门堂官可是炙手可热多了,每天第一份报纸都是直送皇庄行在,隔三岔五皇帝召见,询问报纸上面文章出处,底下发行之后官员百姓的反应,就是广告上的稀奇商品,跟随来的皇亲贵戚也追着他问来问去,说实话,他现在比当年昧着良心推上去的周延儒都舒心,好多时候周延儒都要请教他来咨询皇帝神兵卫的好恶,什么东林君子,现在就是他娘来劝说都没用,手下一帮原东林儒生也是如此,南方多次派人来信联络,张溥和一帮埋头苦干的学子,根本不搭理,仅仅在皇庄天津不到两年,所有人的见识学问眼界都已经不是当年在南直隶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激扬文字可比了,看到听到南面那些腐朽,都打心眼里感觉到恶心,什么鼠目寸光,眼高手低,螳臂挡车等等,用在还在南方自鸣得意的子弟身上毫无违和感,感叹自己要是没来神兵卫,可能现在就和这些井底之蛙一样,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是多了不起的存在,其实不过是即将被时代淘汰的渣滓而已,山西八大家和成国公等人当年都是高入云端的存在,可望不可及,如今皇帝神兵卫轻轻一挥,灰飞烟灭,可笑南方一群蝼蚁,还在妄想清君侧,恢复祖宗制度,甚至有分庭抗礼的非分想法,完全是不自量力,蚍蜉撼树,不说皇帝和大半朝臣在皇庄运筹帷幄,光新军那些枪子就够各地军阀吃不了兜着走的,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天天面对,那种毁天灭地的能力,绝非一帮书生军阀可以想象的,现在这里的官员百姓宁可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没人相信有谁能撼动大明千万里锦绣江山的。

大理寺在审理成国公阳武侯谋逆大案之时,也参考了神兵卫审理案件的做法,第一次邀请了正直第三方几个秀才举人作为临时陪审员,督察院刑部官员旁听,以前各地方包括朝廷中枢审理案件,都是由主审官员个人主观臆断定案,这次参照神兵卫做法,由第三方陪审员决定是否有罪,被告原告双方都可请状师辩护,也不再使用酷刑,一切都是用证据说话,由大量证人证言证据来推定,虽然审理的时间长了很多,可案件前因后果所有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动用大刑就比原来那些案子更清晰更明了,确实公开公正透明,最后定罪的时候,大理寺官员参照大明律,报的是夷三族或诛九族,总计需要砍头的不下千人,可没想到报到皇庄那,好几天没声息,大理寺督察院刑部官员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皇帝是不是认为判的太轻了?毕竟这可是动摇国本的滔天大事,哪知道最后下来的朱批,只诛首恶,数千人犯,被钩去姓名的拢共才十几个,与内阁九卿六部官员猜测的大相径庭,经过多方打探,才知道这是神兵卫诸位大佬,包括在皇庄的朝廷大员商量的结果,据说为了多留活口,神兵卫几位首领据理力争,和皇上和洪承畴杨嗣昌他们大吵一架,透露出来的内容大致就是内阁认为该诛杀至少百余人,否则国法不张,无法对天下人交代,而神兵卫则认为人命关天,不能牵连过广,且成国公阳武侯等人虽然串联密谋废立,但行动之前即被破灭,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罪不当死,只要以劳役苦役惩罚即可,无必要杀那么多人,坚持要保诸多乱臣贼子,保证他们在神兵卫严密看护下,觉悟兴风作浪可能,内阁洪承畴杨嗣昌包括首辅周延儒大学士谢升六部堂官,则一个个表忠心,认为绝不能放过逆贼,皇帝犹豫了两日,又多听了神兵卫高师成陆文夫提出的各种理由,参考四百年后各种不株连九族的刑案,最后终于大部采纳神兵卫意见,披红钩决了十几个首恶,而放过了近万罪臣家属,可见神兵卫的影响力远超出百官的想象,既为皇帝带来宽容仁慈的好名声,也为数千无辜牵连者带来了生机,也让百官多少意识到,结果比过程重要,政治要少一些腥风血雨,对待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有本质区别,每个成年人该为自己行为负责,家人无辜无罪,无需承担责任这些现代理念。

崇祯皇帝所以这次没有大动干戈大开杀戒,主要是两年来诸事顺遂,犹如乌漆嘛黑的黑夜前方亮起了明灯,腰杆子随着新军练成,神兵卫毁天灭地能力的超级支持而硬朗,原先满腔的愤恨戾气烟消云散,人心一宽,任何事就都开始有更博大的胸怀,诸事无忧,待人接物自然慈悲为怀,且一群屑小,早知道翻不起浪花,无非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所以在几天神兵卫力保,几个亲近勋贵求情的份上,将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的判罚,轻轻发落,算是整个大明青史上最宽容的一次判罚,十几个主犯枭首,余者由神兵卫罚做劳役苦役,圣旨到达天牢的那一刻,数千人无不放声大哭,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命是捡回来的,此时搁在大明洪武或永乐年间,数千人无一活路,就连被判斩立决的成国公阳武侯等人自己都不停磕头感谢天恩浩荡,感谢皇帝法外开恩,感谢神兵卫力保,感谢朝庭百官放过手下。

此事事实上比推行新政更为让百官感动,京师上千官员那个不和这近百逆臣有交?儿女亲家千丝万缕,若是皇帝一如两三年前反复无常翻脸无情,数千人头落地,多少勋贵京官要心痛?听到圣旨内容只诛首恶十多个,百官心头一块石头落地,神兵卫真是功德无量,而数千罪臣家属则是因祸得福,被神兵卫收留,很多一直和神兵卫不对付的官僚也心悦诚服,就连明哲保身告老在家的前大学士刘宇亮薛国观范复粹程国祥等人听闻之后,也是以手抚额“神兵卫说得好啊,乱世用重典,盛世宽法度,朱纯臣等人与我大明非不死不休敌我关系,而是与朝廷利益有冲突,故而昏了头铤而走险,若是尽皆屠戮,何人来见证大明中兴,皇帝英明?人头不是韭菜,割了就不能复生,将来盛世,万民相庆,光有唯唯诺诺之辈,无有挑刺反复者诚服,又如何能证明确实功昭千古光耀日月?且绝大部分下人皆不知主人行事,毫不知情,或许其中更多的都是反对事主的,支持陛下的,如此度人度己,方方面面,老夫实不及神兵一二也,勤劳王事几十年,今日才真看见盛世模样啊”

神兵卫力保罪臣消息传开,让大量反对新政反对神兵的官员无地自容,好多幡然醒悟,于是北方京师一带新政推行比想象中顺利了很多,加上加薪的加持,事实上整个北方除了几个军阀有别扭之外,文官基本接受了很多现代理念,百废俱兴,天天进步确确实实在发生。

朝廷轰轰烈烈,大明报上刊载了一切,河南山西陕西湖北的官员百姓都看在眼里,神兵卫老营就在周至,秦良玉数万大军枕戈待旦,朝廷免了西北数省的农税,给官员加薪,废除军户匠户制度,又有左懋第钦差大人坐镇赈灾,安置流民,开荒种田,几个武将虽有不服,然不至于公然对抗朝廷,文官按朝廷要求推行新政,大义是为朝廷分忧,小义是积极上进,比如老鼠跳入白米坑的延安知府牛金星和周至县令宋献策,不入流的举人出身,却交了狗屎运,不知哪个祖坟冒青烟,屁颠屁颠跟着神兵后面,竟然成了陕西最有前途的官员,延安几十个看不懂的磕头机运转,加上强力开荒种植耐寒耐旱作物,现在竟然能上交省府十多万银元,据说留存地方的更多,各项工作比之以前的富有府县有过之而无不及,周至则更多,一年上交的比当年一省的赋税还多,皇帝朝廷嘉奖不说,现在省府几个头头脑脑都得看这两个夯货的脸色,真是世事无常!

河南也差不多,叶县有侯恂这个朝廷大员坐镇,盐矿规模每天都在扩大,用工量已轻松超出万人,各地盐商云集,每天各种车辆进出千余,所产矿盐比海盐细腻白净多了,都是上等细盐,质量没得说,价格也都是官价,原先江浙一带大盐商还想抵制叶县矿盐,耐不住这是朝廷大计,几乎统购统销,即使是少量可自行流出市面,被众多投机小商小贩抢购一空,迅速向大江南北铺开,完全防不胜防,一句话,只要有利益,什么样的人都敢犯险,江浙盐商财大气粗不假,可小商小贩也要养家糊口,利益面前,人情世故就是个屁,蚂蚁搬家一般的商贾流通,很快打垮了几个大盐商,如今市面上以叶县矿盐为首选,且价格还不如海盐贵,量大啊,河南财政赋税现在一半要靠叶县卖盐收入,百万银元都是小意思,按眼前的发展看来,以后过千万都有可能,省府巡抚按察使以及总兵副将,隔三岔五跑来凑热闹,目的就是拍侯询的马屁,只要这个朝廷大员手指缝里流出一点,就够这些衙门吃饱的。

山西湖北河南几个金矿煤矿铜矿铁矿等的开发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各省看着河南盐矿延安油矿滦南铁矿开滦煤矿,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银钱似流水一样汇集,听闻这些土鸡变凤凰的消息,哪还有坐得住的?整个西北现在都在找矿,请神兵卫来指点,一找一个准,哪里是金银矿,哪里是铜铁矿,哪里有煤,哪里有铝镁矿,反正只要自己抽调人手开发,至于什么矿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兵卫全要,包销,这种好事就是明摆着送钱不是?于是乎几个省现在别的可以放一放,唯独找矿开矿最积极,初步让全天下明白什么叫暴发户,家里有矿才是真的发,以前各地都为银钱粮食发愁,现在好了,只要地界上找出那么一两个矿藏来,特么银子可以用车载斗量,当地百姓活命不说,什么朝廷赋税,省府摊派,那都不是事,只要自己出人开发,挖出来小车马车送到周至或者天津,那就是成堆的银子回来,好些没有运输工具的府县,神兵卫甚至上门来收购,神兵卫对于这些矿产资源的资助真的是连眉头都不眨一下,唯一的要求就是安全!安全施工,不能野蛮开采,一定要保证广大矿工的利益,时不时下基层亲自了解矿工所得,各省主管先前不理解,不就是一群苦哈哈吗,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就不错了,难道还要象佛一样供着不成?来的神兵商贸处人员,却非常严肃,据理力争,详细核算,开发成本本就将矿工工资捆绑,一个熟练的矿工比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每天多出产多少,等于多少收入,算的清清楚楚,更别说一个老矿工对地下危险的认知,一旦出险,将会损失多少?一样样不厌其烦算给大明官员看,更举出哪哪几个矿口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巨大损失,哪哪由于不顾矿工死活,导致无法继续开产等等,并身体力行,当场对出险矿工家属大手笔抚恤,扶危济贫,让封建官员切身体会,在鲜明对照下,初步让这些古代官员对于一线矿工安全待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使得大量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比之大明原先有了质的飞跃,变相解决了大量有矿地区的百姓民生,真正带动了地方的经济良性循环。

各地矿藏的开发,对于神兵卫来说就是原材料的保证,钱不是问题,炼油厂,炼铜厂,炼钢厂,精炼厂,铜钢构件锻造厂,金银提炼厂,洗煤厂,木材加工厂,水泥石灰厂等等,上百家半现代化工厂热火朝天,用工数量突破了五十万,仍然远远不够,原材料是越多越好,这里面最紧张的不是矿藏开发太快,而是电力跟不上,所有现代工业都需要大量的电力,小到服装鞋帽生产,大到磕头机的运转,都离不开电力,工业处白天黑夜三班倒,搞了十几台五万千瓦流动性发电装置,远远不够消耗,于是搞了个五十万千瓦和百万千瓦中等水电站方案,整个临管会讨论很热烈,皇汉们坚持一步到位,时间不等人,必须上百万千瓦水电站,否则严重影响工农业发展进度,工业处民政处则认为百万千瓦发电机组制造周期长,建坝用水泥产量也跟不上,不如小步快跑,多建几个三十万到五十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也能初步解决电荒,双方讨论来讨论去,结果就是一起上,五十万千瓦的上,百万千瓦的也要抓紧建造,人手不够尽量充实,水泥不够可以再扩建,海河上和周至那边长江支流都有得天独厚的建坝条件,总之,电力这一块必须尽快解决,整个工业化进程就看电力供应了,反正现在码头港口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需要再投入太多,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水电建设中,只要解决了电力供应,很快就会迎来旧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在铁的事实面前,整个封闭的社会才会有质的飞跃。

地址已经选好了,就在海河的一个支流上,这里落差超过六米,完全具备建坝蓄水的条件,水库建成既能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还能给京津一带提供淡水保障,这在现代是司空见惯的建设项目,只属于中小型水电站建设,而在古代却是破天荒的,在大明官员看来这些神兵根本就是逆天而行,在一条大河上修筑一条大坝,拦住上流的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洪承畴杨嗣昌他们想不通,好好的河流为什么要拦腰截断?问了很多神兵,包括高师成陆文夫陈之伟峰,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发电!什么是电?就是天上雷公电母那种电,可以让诸多工厂机械运转,也可以让夜晚不再漆黑一片,真把明人给吓傻了,皇帝听说之后也是云里雾里,电力带动机械他是看到过的,的确神奇,可如此兴师动众,在河上修筑拦河大坝,据说参与的民工将上万人,这要多少石料,多少精贵的水泥?还有据说要投进去几百万斤百炼精钢,说实话,以大明目前的财政,根本无法支撑,可神兵卫铁了心,一定要在海河上建这么一座大坝,而且几乎同时在西安附近长江支流上也要建这么一座,真是匪夷所思,有那么多人力物力,不如用来造枪造炮修建城池啊,洪承畴还好,他见识过神兵卫老营黑夜如白昼,四季如春,杨嗣昌等人却怎么也无法理解,连一直在仿照神兵行事的杨廷麟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目瞪口呆,大明内阁和大量官员都找神兵卫几个首领谈过,希望他们不要劳民伤财,明里暗里希望神兵卫把主要精力放在大明中兴,改善民生上,不是他们内心反对神兵卫,而是他们从心里觉得,历朝历代兴亡都和劳民伤财挂钩,比如隋炀帝开凿运河,秦始皇修筑长城等等,他们怕神兵把过多精力用在这样看不出多少用处的项目上,可以说出发点是好的,这就是时代的缺陷在那,并不是他们有心对抗,当然现代人是不会听他们的,整个时代发展的趋势摆在那,要想把一个完全农业化社会改造成工业化社会,不付出几代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别说几个大工程,以后比这更大的工程都要加速进行,所谓时不我待,系统科学就是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只有不顾一切往前冲,远远超出欧洲白皮工业化进程和科学发展进度,才有资格谈论世界局势,才算是站在世界文明的顶端,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神兵卫面对疑问责难反对,义无反顾,在古人看来是浩大工程,在现代人看来已经算是慢了小了,于是在一众古代人的注目中,神兵卫组织起万人大会战,争取用一年时间,建成几座水电站,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大爆发提供最坚实的能源保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