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之天降神兵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理解神兵卫主张

明末之天降神兵 第一百六十四章 理解神兵卫主张

作者:面包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5:45:33 来源:88小说

成国公阳武侯等勋贵父子皆被正法,余者家属尽被神兵卫收拢,充实到医疗教育工厂一线,文武官员也只杀了十几个首恶,剩余的几十个拖家带口被发配到天津杨廷麟手下做苦力,唯有定国公家没有查抄,徐允祯被暂时看押在诏狱,等待皇帝最终裁决,一场谋逆的风波,以几十个人头落地为代价告终,这里面最大的实惠是皇帝手中又多出了近两千万钱财,神兵卫则多出了上万人力,从更高的层度来看,这些勋贵官员相当于做了次自投罗网的送命送钱送人游戏,当然古人的认识在那,即使明摆着失败,他们也会飞蛾扑火,这件事并没有完,随着税收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大明既得利益集团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反扑,至于已经掌握天下无敌新军的崇祯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信,不怕任何人出什么幺蛾子。

山西河南等地推行商税阻力没有想象中大,原因是八大家覆灭,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所有商户噤若寒蝉,加上左懋第等人极力宣传,官员已经整顿了一段时间,贪污受贿利益交关的事情有所收敛,加上多年被流寇肆虐,人心思定,所以商税的推行,没遇到很大阻力,不象京城那样沸反盈天,八大家留下的空白,很快被更多守法经营的商家所取代,东西物流开始通畅,民间难得开始有百废俱兴的迹象出现。

取消军户,实行四年制义务兵制度,却遭到了各大总兵的抵制,原因就是各将领手下的家丁,平日里待遇高出普通军户一大截,如今没有了可剥削的对象,军田也要重新丈量收归国有,以前鲸吞的大量土地,要想吐出来,难上加难,可皇帝铁了心要改革军制,九边军镇利益受损是必然的,总兵白广恩,李辅明,马科,王朴,唐通,杨国柱等皆人人自危,上表要求朝廷推迟执行新政或者废除,而在前线的祖家几个总兵,因为有孙卢二人在,不敢多出头,在陕西前线的贺人龙,尤世威,猛如虎,陈永福,王廷臣等总兵,因为白杆兵威压,也不敢明着反抗朝廷,但湖北的左良玉和山东的刘泽清加上刚放出来的河南总兵许定国等人,则是完全起了反心,为以后埋下了伏笔。

定国公徐允祯新城侯王国兴等人虽然也参加了成国公等人密谋,但这里面除了定国公历史上投降顺军以外,其余都是真正的忠臣,崇祯皇帝对于神兵卫提交的名单,看了又看,召见了新城侯王国兴平江伯陈治安彰武伯杨崇猷等人,由大学士杨嗣昌和天津知府杨廷麟详细介绍了大明内部利弊,对比明各种制度和现行天津制度的优劣,事实胜于雄辩,自太祖成祖以来,世事万变,若还是依照万历至今的政策,朝廷恐有倾覆危险,两年来天津实行各项政策,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无论是财税还是百姓生计都得到了空前提高,连刑事案件都比大明少了太多,而军队大家也看到了,以一当十绝非空话,的确,重新丈量土地,开海贸,征商税会触及勋贵官员富豪利益,但朕并非要拿勋贵官员开刀,而是为大明江山万年,暂时勋贵官僚利益会受损,但从长远看,只要顺势而为,比之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要大很多,比如海贸利益,神兵卫几次下东洋南洋都赚得盆满钵满,朕未阻止尔等参与,为何不有钱大家赚呢,海外天地广阔,物产超过想象,而你们竟然双耳不闻窗外事,只知道抱残守缺,还听从小人蛊惑,意图谋逆,若非朕念你等对大明忠心耿耿,定将尔等如朱纯臣一样开刀问斩。

十几个历史上都为大明殉节的勋贵,此时终于被崇祯胡萝卜大棒压服,泣不成声,有几个当场要求进入新军历练,剩余的也都战战兢兢表示必痛改前非,用心学习新学,并以朱纯臣逆贼为戒,扶保大明万年,崇祯虽然并未完全放心,但神兵卫名单时刻提醒他,眼前这些大明勋贵能在闯贼入京之时为大明死节,光此一点就足可以饶恕他们失足之错,且以后还有很多事需要他们支持,因此他教训了他们一顿,又留他们在皇庄和天津盘桓数日,让他们自己切身体会一下新政下的社会面貌,全都放了回去,只有定国公徐允祯一个关在诏狱里不放也不抄家,这是洪承畴他们的建议,按历史上的功罪,徐允祯就是该死,但考虑到徐家在南京还有个魏国公府,统管着南京京营,若此时抄家灭门,必然逼反魏国公和南京大量勋贵,对推行新政不利,因此才暂时不管不问关着,一场祸起萧墙的逼宫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皇帝也好,在神兵卫的大明股肱也好,心里都清楚,这只是山雨欲来的前兆,大明几百年来与士绅共治天下的格局,绝非处理几个勋贵官员就能够彻底改变的,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呢。

几个忠心勋贵如愿进入新军和皇庄天津历练,与早就在此的英国公张之极世子张世泽,武定侯徐锡登丰城侯李开先怀远侯常延龄新乐侯刘文炳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泰等在新军历练的勋贵相见甚欢,这些勋贵都是崇祯早就安排进来,能吃苦耐劳为国分忧的,这段时日都将成为新军中流砥柱,帮助皇帝掌管新军,这些历史能与大明皇朝从一而终的勋贵,才是崇祯皇帝真正放心的存在,即使外面狂风暴雨,只要这些大明股肱在,就不怕他们翻出什么花样来。

第三师马上要成立,皇帝和诸位股肱已经商量好了,先由英国公张之极担任第三师师长,三个旅长分别是何可纲,新乐侯刘文炳,宣城伯卫时泰,装甲团团长是驸马都尉巩永固,监军杜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京营裁撤,京师人心不稳,由这批顶尖勋贵统管新军第三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师进驻京城,对于皇室和众多股肱来说,万无一失,即使有屑小闹事也不足为虑,东北有两位督师,捷报只是时间问题,西北由忠贞侯秦良玉和神兵卫老营坐镇,也不怕流寇军阀闹事,现在第三师进驻京师,可以说北方大局尽在掌握,眼看着纷乱的政局开始走向新生,崇祯皇帝和股肱们都心有余悸,短短两年,天降神兵,帮助风雨飘摇的大明起死回生,如今国库充盈,当然里面牺牲了一部分大明豪强的家财,更多的是各地矿产商贸海贸税收收入,初步核算下来,今年可以达到近万万两收入,是前几年的五六倍,军饷开支官员俸禄,各地恢复生产,安置流民,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都有了保证,这几天几位内阁官员提出,可以开始考虑增加官员俸禄收入,也被皇帝首肯,大明自太祖立国以来,官员俸禄不升反降,客观上让官商勾结有了理由,官员俸禄不足以养家,自然会有富豪献金谋求利益,以至于皇朝后期,官商一体,成了大明最大的一颗毒瘤,东林党楚党浙党等的形成,都是官商勾结,朝廷欲征税编练军队,每次都被落在贫苦农户百姓身上,而那些豪强却大发国难财,明末风起云涌的起义军,都是因为被官府各种摊派逼得走投无路,才揭竿而起,所以要从根本上剥离官员和富商的利益裙带,首先就得从增加官员收入开始,多少得保证地方官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减少商户贿赂的理由,高薪之养廉,才能刷新吏治。

户部尚书李待问内心忐忑,给官员加工资,几百年来无数官员提出过,可就是没有一个老朱家抠门皇帝真正做到过,此次神兵卫和内阁都提出来,皇帝也是同意,就是不知道能否真正贯彻下来,九卿六部刚经过谋逆大案清洗,人人都是如履薄冰,此时这样的天大好消息传来,也没人敢真正开怀大笑,都只是在暗里悄悄打听,深怕一个不小心触了逆鳞,所以当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一干高管被叫道皇庄的时候,都是讳莫如深提心吊胆,看到首辅周延儒次辅洪承畴一脸的喜色,才算是一颗心放下来,仔细看着眼前整个增加官员俸禄一倍的详细方案,终于开始感叹崇祯皇帝成熟了,仅仅两年,就从一个性格多疑滥杀无辜的不合格皇帝,变成一个多少看清形势雷厉风行的最高统治者,尤其此次牵扯众多的谋逆大案,搁在平时绝对血流成河,皇帝竟然能够平心静气只除首恶,没有滥杀,平定之后还能迅速调整心态,着手解决历史难题,足可见自己和百官真是看走了眼,小看了皇帝一心复兴祖宗大业的决心,这样的皇帝从内心讲,绝对是值得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六部官员大量的空缺由很多新进进士递补,加上神兵卫学习的很多官员,清理之后的京师很快安定下来,主要是这次虽然牵扯面广,但皇帝并未牵连过甚,比如京营,按皇帝先前的意思就是全部推到重来,由张之极的新军来主导,但神兵卫以及皇庄天津的朝廷大臣认为,京营只能一步步来,一下子全推到,整个京师将进入无秩序状态,被淘汰的大量兵痞必然寻机闹事,到时又将腥风血雨,不如留下身强力壮可用之才,用神兵卫训练方式,重新编练,不求达到新军的战斗能力,只要能达到皇庄天津城管的七八成战斗力,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将来对付后金强敌能做到一对一,即使二对一也算是非常成功了,原先三十万京营的军饷不变,由七八万沉淀下来的新京营统筹,武器装备和待遇必然跃上一个大台阶,再有新军第三师坐镇,整个京师万无一失,这样的方案获得了绝大多数官员的支持,因此京营整顿之后,并未引起太多骚乱,尤其是被淘汰的老弱病残,一部分被安排到皇庄天津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一部分获得几十两银子的补偿之后自谋生路,多亏了这两年国家财税收入大大增加,否则的话,光靠一厢情愿地硬性剥离,必然会酿成更大祸患,从这几件事上大明的京官多少都体会到了钱的重要性,即使是一向自诩清高的清流,也从内心佩服在神兵卫教导下的朝廷,处置优胜劣汰,安定地方,赈济灾民,开荒开矿,恢复生产等方面的确高人一等,任何事到了神兵卫这里,巨量钱财开道,百姓无不服者,就说这次成国公领头谋逆,很多人以为会一呼百应,百姓也一定会赞成更换昏君,哪知道除了一些平时闭门造车的勋贵官员,底层基本就没有任何支持的,皇帝一声令下,查抄成国公等人府邸,好多看热闹的百姓竟然拍手称快,原来谈虎色变的锦衣卫东厂第一次受到京师百姓如此热烈追捧,搞得很多被捕官员哭笑不得,怀疑这些百姓是不是吃错药了,事实上他们真的低估了底层百姓的觉悟,短短两年,皇庄天津这些神秘神仙带给大明看得见摸得着得好处太多了,京师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在直接间接参与其中,有一大半的收入都要靠神兵卫的工作支撑,有人想要破坏这个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理所当然遭到了百姓的唾弃。

官员俸禄增加一倍,大棒之后天降巨大胡萝卜,深怕遭逆案牵连的愁眉苦脸的京师和地方官员,一下子拨云见日,很快冲淡了对前途的担忧,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补发三个月的银子大米等物,亮瞎了百官的眼睛,很多暂停下来的工作,迅速恢复正轨,政令实施比以往更有效率,即使一直对各种新政有抵触的官员,也被皇帝的大手笔震撼了,什么事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没钱再怎么清高,也做不出什么政绩来,有钱就不同了,该修长江黄河运河堤坝就有了修复的可能,地方官员有钱安置困难户,减少了社会隐患,该修葺的园林城墙就有了保证,百姓也有了挣钱的机会,各衙门之间也有了实质性工作,不会为了无米之炊互相推诿,甚至连京师的卫生工作也有了更大进展,不象以前一片萧条臭气熏天,街上叫花子都明显少了太多,用百废俱兴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一切都是钱在起作用,最糊涂的官员百姓都知道,没有大量钱财的投入,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这样的大手笔撒钱,并形成制度,都是建立在财税收入大量增加基础上的,几十个户部官员在神兵卫会记的指导下,用新式阿拉伯数字和借贷记账法计算,又快又准地算出了收支状况,光增加官员俸禄一项,国家每年就需要上千万元银圆的支出,不过和每年几何级数的财政收入相比,仍然是收入大过支出,外加藩王政策松动,少发天量藩王俸禄,国家财政只会多不会少,皇帝和内阁信心暴增,许多悬而未决的事情得以开展,比如兵部兵仗局和工部毕懋康的武器装备制造,海船的建造,西北东北物资的转运,大量农副渔业的铺开,京师道路的修建,园林屋舍的建造修葺,更多工厂的建设,都得以大规模展开,所有官员从原先的无所事事,高谈阔论,转而忙得脚不沾地,无论如何干实事总比清水衙门混日子强太多。

整个北方进入了只争朝夕的建设**,尽管西北东北还在鏖战,可实打实的温饱问题收入问题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是在大明朝,很多现代人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建国初期,热火朝天的工地,雨后春笋般的建筑,无一不提示人们,中华民族的确是最勤劳的民族,但凡有点生活奔头,有天天向上的土壤,立马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什么造反当土匪,什么劳什子党争,什么官民阶级区分,在能吃饱有钱赚的前提下,都不值一提,而神兵卫来此要的就是这样和谐的结果,只有内部消耗降到最低,才能够全身心投入阻断白皮殖民全世界的图谋。

至于南方暗流涌动,地主豪强勋贵盘根错节,互相勾连,和北方朝廷阳奉阴违也好,彻底翻脸也好,对于崇祯和大明股肱来说,现在都不是什么大事,有京师天津皇庄的雄厚底盘托着,这些江南的腐朽翻不起多大的浪,只待时机成熟,重组江南财税重地秩序,只是时间问题,即使为此腥风血雨,也在所不惜,一句话,江南这一大块收入必须重新洗牌,只要北方稳定下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江南翻个底朝天。

大明报现在火力全开,张溥作为礼部侍郎主管大明报,自然是全力维护崇祯皇帝的形象,在皇庄近两年,耳濡目染,已经由一个旧时代官僚蜕变成极力赞成革新吏治的急先锋,大量现代书籍阅读,再加上亲身体验,比如男女平等,初时他和其他士大夫一样,很不理解,圣人云为女子和小人为难养也,就是在说这女子头发长见识短,心底里一直认为陆文夫他们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不以为然,千百年来女人只是附属,肯定有道理,可两年来他接触神兵卫大量女性,个个都学识渊博,独当一面,神兵卫财政商贸就是由周原郭英两位女神掌管,非但风生水起,而且比大明户部规范科学多了,医疗系统也是女官蒋英在管着手下一大帮女医生女护士,救死扶伤,救活了不知多少人命,很多大明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到这里基本手到病除,远超出几十年郎中的水平,而皇庄和天津大街上男女摩肩接踵,也没见多少有伤风化的事,自己和其他官僚担心的男女混杂,互不设防恐会生事的担忧完全多余,很多事只要见多了就会见惯不怪,再比如特权,大明士绅享受特权,任何事都可以高人一等,可在皇庄和天津,即使贵为伯爵提督,一个个无论穿着打扮衣食住行,还是面对平民,作息议政,都和普通士兵普通百姓无异,并无任何特殊,没有三姑六婆书童下人伺候,受贿行贿在大明朝司空见怪,哪个官员没有灰色收入?可神兵卫却是大忌,即使是个基层士兵民夫也不接受任何银钱贿赂,更别说几位伯爵提督大人,完全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可对欺男霸女则是嫉恶如仇,每每遇见都会毫不犹豫制止或报警抓人,这份丝毫不做作,平等到骨子里的理念,真让所有大明官僚汗颜。

当然也有很多一时半会理解不了的事,尤其是法律法规方面的,大明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官员经常旁听神兵卫审案,感觉匪夷所思,比如一个小偷投了苦主一块猪肉,被事主打了个半死不活,被警察送到医院急救,神兵卫法院判决被偷事主劳役三年并赔偿小偷所有医药费等,让大明主管刑名的官员百思不得其解,小偷偷东西,在大明就是被事主打死都是活该,怎么还要事主赔偿并强制劳改?神兵卫法官的解释是,小偷固然不对,可所偷价值很小,并未影响事主家生计,事情本来很小,只需处罚教育即可,可事主满身戾气报复在小偷身上,造成对方重伤,这就是过度人身攻击,超出了一般防卫范围,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否则只会让更多小事酿成大祸,又比如一位工友闲暇时喝酒,由于旁边流氓挑衅,一再忍让无法脱身,被打自卫,导致流氓其中一人被打伤,一人被打死,按照大明法律自然是一命抵一命,不用考虑都是死刑,再宽松都是斩监候,但神兵卫却抽丝剥茧,还原出死者挑事在前,用凶器行凶砍伤被告,被告奋起夺过尖刀反杀对方,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责,当场释放,大明大理寺刑部官员看得目瞪口呆,如此杀人重罪就如此轻轻判决,怎么也理解不了,可神兵卫的解释,也是无懈可击,弘扬社会正气,杜绝地痞匪气寻衅滋事,最大限度保护遵规守法的绝大多数,本就是法律的意义所在,如果一味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一命抵一命,就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形成肇事者有恃无恐,正义无法伸张的局面,又比如一对男女互相倾慕,可双方父母不同意,硬逼着女孩嫁给一个六十多岁财主做妾,两人瞒着父母私奔被抓了回来,按大明私法可以浸猪笼,官府可以不管,财主将小伙子打得半死不活,并意欲强行和女孩圆房,被神兵卫警察城管破门而入,全体解救,将财主和双方父母押至神兵卫法院,神兵法官不听双方父母争辩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判决两个年轻人自由恋爱,任何人不得干涉,判决财主拘留小黑屋十五天,并赔偿小伙子医药费等损失共计上百银元,并由神兵主持当场完婚,当时这一举动轰动了整个天津,看的人人山人海,虽然大明士绅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对的,可判决财主拘留劳役又赔钱还是第一次听闻,毕竟在大明人脑子里仍然认为父母之命不可违,指腹为婚或媒婆前线才是正常的,像这样偷偷摸摸私奔被抓,道理上应该赔偿财主的损失才对,哪有颠倒过来的道理,可神兵卫就是如此出乎意料,事后街头巷尾多少人猜测,神兵卫对自我意愿看得很重,他人不可代替自己,包括父母亲属,由此而助长了许多年轻男女,此后好多有情人找神兵登记结婚,搞得好多父母来神兵卫警察局城管局告状,都被劝戒灰溜溜回去,大明官员既感觉神兵卫是对的,得支持,又感觉哪里不对,说不出得有些别扭,直到张溥杨廷麟等人了解了神兵卫年满十八周岁就是成人,必须按照成人的标准来对待,每个人都是平等个体,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得到法律的支持,才总算是有所领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