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业已成魔 > 业已成魔 第50节

业已成魔 业已成魔 第50节

作者:寒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3:15 来源:免费小说

  “多巧合啊,前几日从金吾那里搜查出来的信函中亦提及京城动向,严大龙身边多了个义子叫做严双林的,供职内官监。你说……为何林奉安与严双林二人的名字里都有个‘林’字。”

  谢太初缓缓摇头:“这样的联系未免牵强了些。”

  “那我们过延寿寺后,锦衣卫和宣州府兵追击下,已山穷水尽,为何福王能未卜先知安排了人驰援?”赵渊追问。

  “倾星阁远在蜀地,可是你到宁夏不过十五日,治疗我双腿的药丸都只做好了,送来了进宝斋。”

  谢太初看他,缓缓抿紧了双唇。

  “你与宁王私下交好,还可以说是身处京城时的权宜之计。可你为何可以得福王如此信赖,他死前托孤之举你竟知晓?”

  “不止如此。宁夏的事你了如指掌,金吾、娄震、步项明、乃至萧绛的情况你几乎是信手拈来。我们千里奔袭,从黄河一路杀到吴忠,对周遭地形你几乎是烂熟于心。鞑靼北岸劫掠、吴忠巷战满都鲁,你都是一剑定乾坤。”

  “你前些日子发下的誓言,乍一看是当时下定的决心。可我仔细梳理,那些看似巧合的事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真人,你骗不了我……你早有筹谋。是不是?”

  谢太初的眼神太炙热,他不敢看他,低头问出的问题也显得如此心虚。

  赵渊不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可他又觉得,若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他所耿耿于怀的一切,都可以冰雪消融。

  他等了很久,天空的大雁飞过了阴山。

  周遭安静,只有虫鸟的声音在远处响着。

  他还没有得到那个答案。

  赵渊又忍不住开口:“真人……”

  “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注1】”谢太初摇头,“我配不上这样的德行,更起了许多不该起的私念。殿下不要再如此称呼了。”

  “凝善道长。”赵渊改口道。

  谢太初沉默。

  “殿下一定奇怪,为何我胶州人士,父母坟冢却在阴山,为何这石碑上没有刻字……”片刻后他开口道。

  “是。”

  “这不是我父母的坟冢。”谢太初回首看他,“是我的坟冢。”

  赵渊愣了。

  谢太初瞧他的表情,坦然笑了笑:“我于十三岁那年,将曾经的自己亲手掩埋。”

  赵渊问他:“为、为何?”

  为何……

  谢太初安静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殿下可记得,我家中田地抵押给宗亲后无以为生,兄妹吃观音土尽死的事。”

  “我记得,你说是令堂为你熬肉汤续命。才活了下来。”

  “饥肠辘辘的日子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开始还有些糟糠,草根,便几日一碗。后来连果腹的东西都没了……每日清晨,母亲总能推开厨房门,给我端一碗肉汤出来。没有佐料,几乎没有盐巴,就是那么一碗淡淡的汤,便是过去二十多年,我还清晰记得那碗汤多鲜美。

  “我竟然没想过,灾荒大难之年,饿死了那么多人,连兄姐都难逃一死……为何后来能有肉汤给我续命?”

  在京城时,听谢太初说言,赵渊并不曾多想,可如今谢太初话未出口,他已猜到了几分。

  接着赵渊听见谢太初笑了一声,笑声似哭。

  “父亲、母亲不消半月也奄奄一息,他二人死时,无法站立,双腿白骨森森……独留我一人……我掩埋他们时,才醒悟那肉汤,乃是父母自剐腿肉为我而烹。”赵渊已觉得背后冰凉,胆战心惊,想要说什么却如鲠在喉。

  “村里的人成片的死在田埂上,死在挖开的观音土旁。还有不堪饥饿自尽的、去山里被饿狼撕碎的、吊死的……尸首成山。终于有一日,剩下的人们饿红了眼开始吃自己的同类尸体。他们挖了掘我父母兄姐坟墓,我阻拦不住,他们连亲人的一根骨头、一缕毛发也没有给我留下。”谢太初道。

  “我食父啖母,已不配为人。他们吃了同类也算不得人。可是此等掘坟羞辱亲族的大仇我不能不报。我等到他们真疯了,易子而食,行凶猎人,互相残害之时,挑了个他们酒足饭饱的黑夜,找到他们狂欢的那个道观。挖了深坑埋下尖刀,堆起柴火将他们所住的那道观一把火烧了。”

  谢太初的眼中漆黑,像是回到了那个夜晚。

  “没烧死的从里面跑出来,便掉进坑里死了,摔下去死的人多了,便有人没有死绝,能爬出来。我带着砍刀在坑旁候着,冒头一个便砍一个,虎口崩列,指甲卷翘……直到天边放亮,直到大火熄灭……人间地狱不足形容当时惨状一二……”

  他轻轻叹息一声,抬眼看远处的山峦。

  “我想我是必死的,扔了砍刀,去河边洗净血污。又在父母那被刨开的坟地里躺下……可是师尊经过,救起了我。”

  谢太初的言语平静,不曾回避什么。

  他说起这些悲惨的过往,像是在描述一幅褪色斑驳又光怪陆离的画卷。可是便是已有预料,赵渊也不能从他这些平静言语背后的悲痛中挣脱。

  他瞧着谢太初,眼前早已湿润模糊。

  “后、后来呢?”赵渊哽咽着问。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不想活,只是行尸走肉一般地跟着他,一路行至阴山。见过了人间百态,比我所经历惨烈之事尚有无数……我问师尊,天道无幸,有什么必要在这人世间苦苦挣扎。天地不仁,为何人还不认命?师尊回我:天地无心,以生人为心……民众存良心,则天地间有慈悲,人世尚可救。”

  “我在阴山下拜师入倾星阁,又立此无字碑,掩埋过往魔心侵蚀的自己。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我在自己的墓碑前发下誓言,此生为天地立心,为生人立命。遂修无情道。”

  从那以后二十年过去。

  白云悠悠,风云变幻。

  石碑上布满了青苔。

  没有人记得,有一个少年,在这里,埋葬过自己、献祭过自己,又重新点燃了自己。

  谢太初看他,回答了他的问题:“殿下问我是否未雨绸缪,是否已做好策应。殿下素来敏锐,既已洞察我之前所做种种布局,便知道我所言非虚。我自一年前入京便怀着寻找合适的人选,代替宁王上位的目的。宁王叛乱之事,我无力力挽狂澜,便竭尽所预先布局,为殿下未来逆天改命做好准备。”

  “我不明白的是……你什么、什么时候……确定的、确定那个人是我……确定我可以……”赵渊问他。

  “第一眼。”

  第一眼看到他时,心头便似石子投入了千年的古潭,微波荡漾,迄今不能平静。

  “什么?”赵渊怔怔看他。

  “第一眼看到你时,就知道……”谢太初回答他,语气平和,可却坚定万分,“便是你。”

  唯有你。

  第47章 和离书(三)

  “第一眼?”赵渊怔忡。

  “对。”

  他记得那个在端本宫内的相见。

  他记得面前整个人清冷无波的眼眸。

  “原来……原来那个时候……道长便选定了我,选定了这样的未来。”

  谢太初道:“殿下在我心中是不同的存在。”

  “我明白。只是我误会了这个‘不同’……”赵渊轻轻的说完这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笑了一声,

  “你、你还记不记得,刚到宁夏时,我食不果腹、又吃尽苦头满手冻疮的时候……道长给我炼制貂油。又从张一千家里偷了半只猪回来?”

  “记得。”谢太初声音艰涩。

  赵渊陷入了曾经的回忆,忍俊不禁。

  “道长那样的风清月朗,却扛着猪肉,连身上都是油污。我从没见过那样道长,那样的你。不只是你,我也是狼狈的。为了口吃食还要精打细算。早些时候,炭火也不敢多烧,怕在寒冬腊月里冻死。明明心里已经是穷途了,可身体还是挣扎自己要活。”

  “不。这样的殿下,很真、很美。”

  “是吗……”赵渊听了他的话,有些羞讷,“后来来了宁夏,患难中,才知道了原来你并不是只会修道读史,也不是华而不实之人。道长所学、所会甚多,对天下百姓又怀怜悯之心……是真正的大家。反观我……我五谷不分、五体不勤,不查民情、不懂民生,是来了宁夏才知道的。比起道长,我差的太多。”

  谢太初安抚他:“殿下历经磨难、尝民间疾苦,动心忍性。一定会苦尽甘来,成就一番千秋伟业。”

  “道长一直以来都如此心怀天下,对我亦然。”赵渊并不奇怪谢太初所言,甚至听见到了他这样的话甚至有些安心释然,“以前在京城时,懵懂中爱慕道长容貌才华,错把你的呵护关爱当做了温柔的爱意,终于心灰意冷,还凭空生了许多怨怼。”

  “来了宁夏,更是如此。道长本是温柔的人,这期间种种妥协、眷顾、和教习,让我生出许多不应该有的想法。”赵渊强颜欢笑,“说着不再见面的人是我,贪恋你温柔的人,依旧是我。夜间辗转反侧,亦觉得自己小人行径,卑劣不堪。”

  “殿下言重了。”

  “如今听你说了,滤清了过往种种。道长对我的纵容退让,原不过是因为为我身负未来天命。道长对我的教习呵护,也是因为我可能会成为未来主君。是、是不是、是不是一开始你就将我视作了你的主上,视自己为臣下?”

  他看向谢太初,谢太初却只看着自己那块儿爬满青苔的石碑。

  “是。”谢太初似乎下定了决心,抬眼看他,“倾星阁入仕的修士,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位可以逆天命、定太平的帝王。殿下温和自持,有君子之心,对人谦让有礼;又机敏过人,在京城错综复杂的局面中依旧可以得到太子信任。以时日磨砺,便够璀璨发光。”

  “我从第一眼看见殿下,就看见了殿下的未来与命格,殿下原本应命丧谒陵之乱。于是我便束手旁观谒陵之乱的发生,又追随殿下来了宁夏。于殿下为难之际做一定的援手,却又让殿下自行捶打历练,终有了如今的您。我的的确确从一开始,就以臣下自处,更以君臣之礼侍奉殿下。”

  “君臣之礼?”赵渊怔怔,“什么是君臣之礼。”

  谢太初躬身作揖:“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注1】”

  赵渊眼眶酸涩,盈满了泪水。

  这个人就在面前,心却又咫尺天涯。

  说出来的话句句在理,却剖人心肠。

  “仔细想想,从一开始,从我恬不知耻向你求婚的时候开始算起,我所有的要求,你都予取予求;所有的愿望,你都言听计从……”赵渊含着泪笑道,“一直是我、是我自作多情。我真是个反复无常软弱之人,明明都已决定放手,又纠缠不清,还连带做了好多荒唐事……现在想来,也是惭愧万分。让你困扰了。”

  “殿下从不是我的困扰。”谢太初回道。

  “你是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把我当作困扰。”赵渊想要装作洒脱,可一次、再次,他为这个人神魂颠倒,屡次妥协,心生妄想,锥心刺骨的痛排山倒海般袭来,让他再无法自己。

  他捂住脸,狼狈坐在草地上,肩脊微微颤抖,在无声中悲戚。

  在这山腰一角,安静了些许光阴。

  隐隐的,甚至能听见黄河水奔流的声音。

  风吹过草地,翻滚出草浪,叶子与叶子相互羁绊又被风吹散,无数的草儿互相低语。

  沙沙,沙沙……

  成了这天地间最亮的声响。

  成了波涛,成了洪流,成了谢太初即将从心头奔涌而出的情愫,成了他应该说出口,却无法说出的话。

  赵渊不会知道他掖在袖中的掌心掐出了血。

  赵渊也最好不要知道……

  独属于他谢太初的命中注定的归途。

  待有一日,他终于皇极殿登基,在金銮宝殿中央,在大雄宝座之上,丰功伟业在丹青里、在民心里被永远歌颂的时候。

  龙潜时的过往岁月钟会模糊,连带着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