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乖乖小夫郎 > 乖乖小夫郎 第149节

乖乖小夫郎 乖乖小夫郎 第149节

作者:茶查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23:43 来源:免费小说

  顾承越按捺住心中悸动,尽量稳着嗓子问道:“娘,那什么时候去。”

  顾大娘一听,立马喜笑颜开,说:“急什么,人家那边还没给说呢,我这就去回孙媒婆,托她去说,其实她今儿不是来说媒的,只是过来买纸钱,她是听杨家酒馆的老太太提了一嘴,说他们家有个姑娘,孙媒婆就多问了几句,这不今天过来,又同我说了几句,你们念书的不是有句话,这就叫无心插柳不是?”

  上回给顾承越说亲,他死活不愿去见人,这回总算想开了,顾大娘高兴的不得了,连话也多起来,说完一拍大腿:“看我,同你说这些做什么,还是先找孙媒婆要紧。”

  顾家这边暂且不提,自有顾大娘托孙媒婆从中打听递话。

  沈尧青前几天就带媳妇妹妹回家去了,镇上就只有沈玄青和陆谷。

  灵哥儿不再闹肚子,也不哭疼了,这两天吃饭都香了,上午扫洒完院子,陆谷没事做,就抱孩子到铺子转转。

  一进来发觉严氏在里头坐着吃茶,他笑着开口:“师娘,今日得空了?师父怎么没来?”

  “心肝儿。”严氏见了小灵哥儿一把接过抱在怀里,疼的跟眼珠子似的,他们家二小子长得俊俏,夫郎也好看,连生的娃娃都这样漂亮可人。

  哄着灵均逗了一会儿,她这才说道:“今儿馆子里不忙,你师父和老王头到他家卸软柿子去了,树上熟的,可甜了,回头你俩记得过去拿。”

  “知道了。”沈玄青答应一声,他给陆谷倒了杯茶,笑着说:“师娘今天过来,是说雁雁的亲事,镇上有家合适的,十六岁,比雁雁大两岁,家里有田有铺子,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同咱们差不多,不过人家是吉兴镇当地的。”

  严氏刚才只顾着抱孩子,一听他说起,才忙和陆谷说道:“铺子就在东兴街上,就是那家卖香烛纸钱的,那孩子是念书的,前两年过了童生,今年又考上秀才了,有出息呢,人我也见过,模样周正,个头儿没二小子高,但在别的汉子里不算矮了。”

  “那他家里人如何?”陆谷下意识问道。

  严氏笑着说:“顾家大娘人勤快,就是嗓门大些,他们家不是有个香烛铺子,我有几回过去买,拾掇的可干净了,她生的大儿子叫顾承越,就是想和咱们雁雁相看的,上头有个大姐,嫁镇上了,离得近常常回娘家,下面有弟妹各一个,年纪都小,尚未到娶妻嫁人之时。”

  “顾家家底应该还可以,香烛铺子开好些年了,穿着打扮不是穷苦的,这几年我过来,几条街的事多少都听过,香烛顾家是好的,少与人争执,连他那个大姐,嫁了个老实本分的茶馆掌柜,没怎么听过和人有嫌隙,更别说吵嚷。”

  沈玄青听完,说:“回头我过去转转,可行的话回家跟娘说说,让她来也看一看。”

  “这是自然。”严氏一听卫兰香要来,顿一下又笑说道:“到时让过来住我这儿,多住两天,也好和我说说话,这一年到头我回不了村里几次,好些人没见过了,让她说给我听听。”

  “成。”沈玄青没扭捏,严氏到底不是外人,自然上心,给找的这门亲事听着还不错,那家只要不是经常打架吵嚷的,就能考虑考虑。

  *

  秋风瑟瑟,将院里柿子树上余下的枯叶吹落,一片叶子都没剩,成了光秃秃的枝干。

  柿子太多他俩吃不完,陆谷一个人要带孩子,就只晒了些柿子干,没弄柿饼,这一树结的繁茂,还留了些硬柿子贮存,留到冬天慢慢吃。

  这几天天色不太好,说亲的事只得往后拖拖,总不能在风雨交加的日子相看,不吉利。

  沈玄青在铺子里,外面风大又冷,陆谷没带孩子出去,灵哥儿也机灵呢,早上非要出门,他给抱出去,许是吹得脸冷,灵哥儿被抱回来后再不闹着要出门玩耍。

  孩子一岁了,近来正在学走路,扶着墙亦或是抓着床头木栏能走几步。

  “来,来阿姆这儿,给你吃馍馍。”陆谷把孩子放在床里,自己站在床边拿着热馒头引诱。

  “汪!”乖仔也在房里,它退后几步冲着床上孩子叫一声,似乎是让过来。

  灵哥儿原本坐在床上不愿动弹,一看见馍馍,抓着木栏就站起来,小孩子手上有劲呢,能自己把自己拉起来,他换着手抓木栏,到最后扶着横栏慢慢往前挪,走得还算稳当。

  床上铺了厚床褥,不怕孩子摔疼。

  等灵哥儿一步步走过来,扑进陆谷怀里去抓馒头,他一把抱起儿子,在白皙的肉脸上亲了一口,满眼都是喜悦:“真厉害!”

  孩子渐渐大了,能听懂夸赞,灵哥儿笑起来,白白小小的牙还没长齐,别的小牙不说,两个小门牙像是小兔仔一样。

  只他俩在家,陆谷没忍住,背着沈玄青轻轻捏了捏儿子肉肉的脸颊,软糯糯的,完全是个小团子。

  第214章

  眨眼又是好些天过去,深秋凉意渐重,恰逢今天没有风,太阳还挺大,属实是个好日子。

  沈家二房大半年来分散两处,今日是少有的齐全。

  一大清早,因万物枯寂,庄稼地里没有那么多活儿,除了上山挖甜窝根的,不少人家在太阳出来后才渐渐有了动静。

  灵哥儿夜里睡得早,他如今会翻身会爬,一醒来就趴在陆谷胸膛喊阿姆,小脸蛋也凑得很近。

  大人平时忙这忙那,有时不免疲累,陆谷闭着眼睛,他早已习惯儿子醒的这样早,没出声想再睡会儿,然而脸颊被一只小手挠了几下。

  “阿姆,姆。”

  灵哥儿说话还不太利索,有时吞字吞音,说得含糊,但架不住一直叫他。

  陆谷无奈睁开眼,拿掉挠他脸颊的小肉手,就看见他们家小灵均冲他笑,只是笑着笑着,就流了点口水。

  他把孩子抱起来,让稳稳坐在床里,自己才好起身,刚坐起来就伸手拿起搭在床头的手帕,给灵哥儿擦了擦嘴。

  这会子还早,陆谷没忘记今天的正事,给自己和孩子都穿好衣裳,头一件事就是端着孩子到院里撒尿。

  沈玄青起得比他俩早,挑满缸里的水正在劈柴,看见儿子出来后,他笑着吹几声口哨逗灵哥儿。

  小灵均看向阿爹,在陆谷怀里笑个不停,两只小手拍着,十分高兴。

  “娘说在那边热早食,乳果我洗好扎开了,你喂完再和雁雁一起过去吃。”他边捡地上劈好的柴火边说,都抱进柴房里摞好,又拿扫帚将木屑扫成一堆,归拢到柴房外的柴堆前。

  他将扫帚靠墙放好,说:“今天来人,我先去那边忙,趁早喂完牲口,后头好拾掇一番。”

  灵哥儿尿完了,陆谷起身答应着:“好,知道了,你去吧。”

  沈玄青走后,早起外面较冷,他抱孩子走进堂屋,看见桌上碗里放好的乳果,就坐在桌旁喂灵哥儿先吃,又朝卫兰香屋里喊道:“雁雁,起来没?”

  “起来了。”沈雁正在穿衣裳,她心中忐忑,方才沈玄青走时她听见了,如此家里就只剩她和陆谷。

  “谷子哥哥,你看我这样行吗?”她穿好新衣裳出来,头发还没梳。

  陆谷见她神色紧张忧虑,连带着他自己也有些不安了,和别的姑娘双儿不同,他压根儿就没和沈玄青相看过,没经过这阵仗。

  他仔细打量一番,说:“好着呢,鞋子不是有双新的,我记得昨晚娘给你拿出来了。”

  听他这么说,沈雁稍微放了一点心,她轻吐一口气,说:“我等会儿换,还是先梳头发要紧。”

  “好,他们巳时才到呢,这才卯时,不急,慢些来。”陆谷宽慰了她几句。

  今天的头等大事就是顾承越要来和沈雁相看,已经和三房说好,到时让沈雁过去,在沈玉房里开着窗子假意做针线.

  顾承越要帮沈顺旺家挑水劈柴,因他是书生,家又在吉兴镇上,并非乡下农家,扛木头翻地锄地就免了,只要把沈顺旺家前院菜地锄一遍即可。

  他们这里习俗如此,劳作一番,好叫人知道,女婿是有力健壮的,只要能干活儿,勤快些起码饿不死,对乡下人来说,一家子能吃饱穿暖就很可以了。

  顾家的景况沈玄青已打听清楚了,原本和镇上寻常种地人家一样,不是什么高门富户,不过这些年渐渐攒了家底,镇外那二十亩良田雇了长工,家里还有一个做饭婆子和一个扫洒的粗使婆子。

  顾承越爹卖香烛纸钱,还会扎纸人纸马,是个手艺人,这手艺又是能吃饭的,完全不愁生计。

  因有婆子在家,女眷家人无需做饭扫洒,比乡下人过得好很多,不过他们家开了铺子,有时忙起来,无论儿子女儿还是顾大娘,都要帮着裁纸扎糊,一家子算的上勤快,也都是踏实人。

  顾承越不止念书好,扎糊的本事也是有的,沈玄青特地找人打听过,有个一技之长傍身,便多条谋生的出路。

  严氏三儿子杨弈是吉兴镇书院里的教书先生,不过书院大,有好几个先生,他没教过顾承越,沈玄青也问过他,得知对方品行好,也有几个同窗好友,人缘在书院里还不错,在外能谈笑说论,必不是个只知死读书的书呆子。

  如此多番打听之后,才应了那边孙媒婆的话,不然不放心。

  陆谷喂灵哥儿吃乳果,顺便等沈雁拾掇打扮好。

  他俩到大宅子那边后,其他人都已吃过了,在锅里留着鸡蛋和烙饼。

  纪秋月带着昭儿剁草喂鸡,见他俩过来,就让昭儿跟着姑姑和小嬷去玩,省得在她眼前各种皮实捣蛋。

  今天沈雁不用干活,穿着新衣裳呢,万一弄脏怎么见人。

  陆谷和她带两个孩子在堂屋,昭儿如今会跑,又是个皮猴子,一点儿都不安分,不是在前院挖土就是从前院蹬蹬蹬穿过堂屋,追撵家里几只狗。

  大灰向来是不耐心狗崽人崽的,被昭儿追撵之后直接跑走,一溜烟就到后院去了,后面场地大,又有各种草堆秸秆堆,挡住看不到就好,有其他几只狗陪着,昭儿不会想起来找它。

  家里狗脾性各有不同,像乖仔,这么大了还是不太稳重,昭儿撵它它就疯跑,它跑得快,孩子追不上,还回头冲昭儿叫两声,倒是比孩子都玩的高兴。

  狗都让着昭儿,看似被追在屁股后面撵,其实都是在玩耍。

  “慢些慢些,仔细摔着。”

  陆谷和沈雁都在喊,把昭儿弄过来按住,怕他摔倒磕到,他不愿,耍的正高兴呢,扭着身子说还要玩,哄都哄不下,只得放开了。

  灵哥儿小了一岁,才刚学走路,他看昭儿跑来跑去,就哼哼唧唧闹着,从陆谷腿上下来,可他不会跑,连走路都不太稳,胆子也小一点,不敢乱动,就扶着桌子走了几步。

  由着昭儿跑了一阵,陆谷怕他玩疯了忘乎所以,堂屋前后屋檐都是有台阶的,大人还好,孩子跑不稳当,万一绊倒不是小事,他拿了酥皮糕出来,这糕点微咸吃起来酥酥的,给灵哥儿掰了一小半,剩下一大半他拿在手里假意往嘴里塞,笑道:“可真好吃。”

  昭儿原本正撵狗,一听有人吃东西立马回头。

  “小嬷。”他跑过来甜甜喊了声,都不用人教。

  陆谷笑了笑,说:“吃糕点要安生坐好,你看弟弟,你只要乖乖坐下,我就给你吃。”

  昭儿跑得脸蛋微红,闻言抬起屁股就压在小板凳上,这才伸手去拿。

  “吃慢些,又没人跟你抢,喝点水。”陆谷把水碗递给他。

  跑了这一阵,昭儿确实渴了,都不用多劝,大口大口喝起来。

  有两个孩子捣乱哭闹,沈雁一颗忐忑紧张的心暂时放下来,因她今日有大事,陆谷都没让她抱灵哥儿,孩子太小,撒尿不讲时候也不看人。

  太阳升的越高了,沈顺旺家已经拾掇好,喂完禽畜后,卫兰香干脆带沈雁过去了,手里提着一吊肉和一条鱼,沈雁挎着两个篮子,小的是针线篮,大一点的装了米、秋笋和菘菜还有鸡蛋。

  今天假意喊顾承越过来给沈顺旺家干活,自然要管人家一顿饭,这饭一般都是相看的姑娘家出,将东西拿过去做就好了。

  鱼是大鱼,沈尧青昨天在邻村人手里买下的,肉是昨天割的肉,一大吊不少了,米和菜也都多,两荤两素外加一道蛋汤足够沈顺旺一家和顾家来的人吃。

  “二嫂。”周香君正在收拾窗沿上放的甜窝根还有柿子和晒的山果子,来人呢,太凌乱不好,见他俩进门连忙接住东西。

  他看一眼沈雁,笑道:“玉哥儿在房里呢,方才还问你怎么没过来。”

  “阿嬷,我这就去。”沈雁抿唇笑了下,她看懂周香君笑意,少见的露出一点女儿家羞涩模样。

  卫兰香已见过顾承越了,模样不错,身量也不矮,而且是读书人,说话谈吐和她见惯的乡下汉子全然不同,温和知礼,家底又殷实,有耕田有宅院,还有个铺面,在找过的婆家里,属实算好的。

  顾承越大姐她也见过,说话柔声细语,至于两个弟妹,三弟十岁,四妹七岁,都还太小,沈雁若嫁过去,几年内并无妯娌,姑嫂瞧着也是顺心的,若非如此,她也不会点头沈雁和顾承越两人相看。

  周香君提着东西往厨房走,笑着说:“二嫂莫担心,今天只看咱们雁雁的意思,孩子愿意了才好办事。”

  卫兰香轻叹一声,点头道:“可不是,对了,肉和菜都多,鱼动不了,别的菜你记得给玉哥儿和心莲先盛出来,别叫俩孩子吃剩饭剩菜。”

  沈玉尚未出嫁,近来也在寻摸婆家,桌上有陌生汉子要避避嫌,周香君觉得他一人吃饭可怜,干脆让陈心莲陪着在房里吃,这事儿卫兰香知道,便多嘱咐了一句。

  没多久陆谷让扫完前后院的沈玄青抱孩子,自己和纪秋月到三房家来,他俩洗菜切肉,让卫兰香和周香君两个长辈去歇息。

  忙碌一阵,村里驶进一架马车,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顾承越和他大堂哥顾承元到了,清溪村人都知道这是来相看的汉子。

  马车停在沈家三房院门前,沈玉平出来迎,带他俩进去。

  待在沈玉房里的沈雁听见动静,心里不免有些突突,房里不止她俩,陆谷和纪秋月也在。

  “且放心吧,待会儿我给你打开窗子,到时你看几眼就成,若实在生分,我再给你关上,不用怕。”纪秋月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