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乖乖小夫郎 > 乖乖小夫郎 第148节

乖乖小夫郎 乖乖小夫郎 第148节

作者:茶查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23:43 来源:免费小说

  灵哥儿坐在陆谷怀里,小手指头指向桌上的鱼肉,奶声奶气喊了一个字,八月份时他和昭儿一前一后过了生辰,如今一个一岁,一个两岁,都是能说话的年纪了。

  “好好。”陆谷夹了一点白嫩嫩的鱼肉,细细看过后没有小刺,这才给孩子吃。

  小灵哥儿长大了些,毕竟比昭儿小,又才一岁出头,说话没那么利索,有时陆谷和沈玄青教他还不愿学,不过一旦和吃食有关,记得那叫一个快,就好比鱼,教过一回他就会说也认得是什么东西了。

  另一边纪秋月也在给昭儿夹鱼肉,两个奶团子吃饭时只要嘴里或自己的小木碗里有东西,都十分乖巧。

  木碗是昭儿打碎了家里好几个碗后,卫兰香去找木匠让给做的,小哥儿俩一人一个,碗虽不贵,可摔多了也是钱,还是木碗好,这不纪秋月带他来镇上住,连木碗也带着。

  如今两个孩子多少能吃一点饭菜,陆谷做饭就不常放辣子,清蒸鱼也是为孩子能吃几口。

  鱼肉细嫩,入口抿一下都能抿动,比汆的丸子要好些,不过昭儿还是吃了两个肉丸子。

  灵均如今依旧是吃乳果为主,因是小双儿,饭量也能小点,而且闹肚子不舒服,只吃了几小口鱼肉,再喂他就扭头避开不吃了,连手里小半个馒头也不啃了,坐在陆谷腿上玩起来,把馒头掰的到处都是。

  一低头见儿子糟蹋粮食,陆谷看不下去,从他手里把掰碎的馒头扣出来,说:“行了,不吃给你阿爹。”

  沈玄青习以为常,大手伸过来让灵哥儿放在他手心里。

  “爹,爹。”小灵哥儿笑起来,把碎成渣子的馒头往亲爹手里搁,他如今会喊阿姆和阿爹了,叫爹时小奶音那叫一个软乎乎,每每听得沈玄青心都像是化了,脸上笑意不断。

  “哎,好好,爹吃爹吃。”他乐滋滋接过儿子的碎馒头,被这么喊几声,根本生不出半分嫌弃,乐得什么似的。

  陆谷倒也不嫌弃儿子,只是刚才他喝丸子汤时,放下碗后灵哥儿小手那叫一个快,把指头伸进桌上汤碗里,他按住后才不乱动了,孩子手油乎乎的,馒头又碎成那样,干脆还是让沈玄青吃。

  “我吃好了,先过去。”沈尧青放下碗,他吃得快,没别的事,还是先上铺子那边把门打开,生意要紧。

  “行。”沈玄青说道:“兔子我等下拉过去杀,你不用管。”

  “嗯。”沈尧青点点头,起身后没有立即离开,弹指在昭儿脑门下轻轻弹了下,就见儿子双手捂住脑门,他一下子就乐了。

  “去!”纪秋月烦他老爱招惹儿子,有时还故意惹哭孩子,哄不好还得她来,于是瞪一眼打发道:“快走快走,烦人劲。”

  沈尧青被嫌弃,他知道自己手贱,可有时候没事了就想逗逗儿子,这会子被骂,又看见媳妇瞪过来,一副不好惹的模样,摸摸鼻子笑一下麻利开溜了。

  下午沈雁他们几个要赶着天黑前回家,于是吃过饭后,陆谷很快洗完碗,就和纪秋月带她到绣坊去卖手帕。

  沈玄青到后院用板车拉兔子到肉铺去宰杀剥皮,省得弄脏家里,他没套骡子,自己拉着就走了。

  陆谷锁好院门,让乖仔看家,沈雁抱着灵哥儿,他怀里轻快,手中只拿了包着手帕的小布包。

  谈好的绣坊在东兴街,晌午这一阵太阳好,也没吹风,路上行人能多些。

  货郎挑着担沿街吆喝,街道两旁还有各种摊子,夏时太阳大,秋冬风大,或搭棚或遮大伞,青布大伞挡挡太阳,有的棚子弄得好,还能遮风挡雨。

  沈雁来过几次吉兴镇,但不如陆谷和纪秋月熟悉,她久未出来逛过了,瞧见什么都要多看两眼。

  比起从前,如今她明显稳重了,见着不认识的东西便轻声问陆谷,并不羞涩窘迫,大大方方的,一路眉欢眼笑,十分高兴。

  “阿姆。”

  走了一阵,灵哥儿伸出胳膊让陆谷抱,两人便换了手。

  路过布庄时沈雁笑着说:“出门时娘给了我钱,让扯些好布回去,她闲了给昭儿和灵哥儿一人做两身新衣裳,留一身好的,过年时穿新衣。”

  “这有什么难的,从绣坊出来买就是。”纪秋月说道,又开口:“绣坊里也卖布呢,就是比布庄贵些,咱们还是上布庄去看,布匹料子也多,好挑个差不多的。”

  “嗯。”沈雁点点头。

  三人边走边说笑,瞧见有卖糖人的,昭儿知道那是什么,在纪秋月怀里就不老实,急得喊娘:“娘、娘,糖。”

  “不是刚吃过饭。”纪秋月有点不情愿给买,在镇上住天天都要出来玩,每次出来昭儿一定要买个什么,怕给孩子惯坏了,花钱没个章法。

  可昭儿哭闹着一定要,沈雁如今手里有点私房钱,买个糖人还是绰绰有余的,笑着抱过昭儿,说:“姑姑给你买,好不好?”

  “好。”昭儿答应的那叫一个脆生,双手抱着她脖子。

  “早上姑姑要抱你怎么不愿意?这会子有糖又成亲姑姑了?”纪秋月笑话儿子,说:“吃了姑姑的糖人,赶明儿再敢不乖,看我让姑姑揍你。”

  买了糖人后昭儿才安分,陆谷有点怕灵哥儿也要吃,孩子太小,今天又闹了肚子,不能再乱吃糖人什么的。

  好在灵哥儿肚子不舒服,对吃食不是很上心,刚才又吃过几口饭,看一眼昭儿手里的糖人并无兴趣,听见卖糖葫芦的在吆喝,又转着脸寻找吆喝声。

  前面就是绣坊了,纪秋月伸手接过昭儿。

  一进门看见账台后的站着的绣坊老板娘,陆谷笑着开口:“周掌柜,我妹妹绣了些手帕,您看看。”

  上回沈玄青来绣坊说生意时他也跟着,是以认识掌柜。

  周掌柜是个爽快妇人,说话办事不含糊,性子也好,见了谁都有几分笑,不会轻看。

  绣坊是要做生意的,外头绣娘送来绣活,她定然要过过眼,只要是好东西,能卖的出去,自然会收。

  沈雁这回拿了二十条手帕,她在家里还要忙别的活,攒了许久才有这些,当初陆谷教她时就说要静心慢来,绣活是急不得的,她牢牢记着,二十条手帕都绣的好。

  “都不错。”周掌柜看完后抬头,笑着从账台里数钱,递过去后又说:“以后若是还有,记得再来。”

  “好,多谢掌柜的。”沈雁接过八十文钱,杏眼微弯。

  她容貌不差,虽不是什么天香国色美艳动人,却也明眸皓齿,一笑眼中更是添了几分神采,十分讨喜。

  一下子卖了八十文,陆谷和纪秋月也为她高兴。

  陆谷同周掌柜道声别,抱着灵哥儿和她俩一起往外走,还低声嘱咐道:“好生收起来,你自己用钱就有。”

  “嗯。”沈雁重重点头,眉眼里都是笑意。

  他们往门外走,不曾想撞上个要进门的年轻书生。

  窈窕淑女,一笑生花。

  顾承越一眼瞥见后面沈雁笑颜,登时就愣了,头脑转不动,手脚都似不听使唤。

  他愣了一下才回过神,一看是妇人和夫郎,连忙往旁边相让,因差点撞上抱着孩子的纪秋月,他作揖嘴中告罪道:“多有冒犯多有冒犯,还望见谅。”

  纪秋月在他差点撞上来时停住脚,对他这般冒犯而不高兴,哪有走路不看人的,更何况他们三个从门里出来一边走一边说话,怎么可能听不到,又不是静悄悄没动静,好在没真撞到。

  见书生又是作揖又是告罪,急切惶恐的模样,倒真不像是故意的,她只得作罢,说道:“行了,你这弯腰又鞠躬的,以后可千万要看着路。”

  “一定一定。”顾承越赔着笑,一抬头眼神不由自主落在神色好奇的沈雁脸上,他是个读书人,懂礼知节,没多敢看人家。

  说起来沈尧青沈玄青都念过书,乡下是有私塾学堂的,冬闲时村里小子去念书,沈雁见过,但像这样书生打扮的年轻白净汉子,一看就是在镇上念书的,她着实没见过几个,是以有些好奇。

  “走吧,先扯布,再到铺子那边看看。”纪秋月边走边说,三人渐渐远去。

  顾承越等他们走远,站在绣坊门口呆呆的,却连背影都只敢看一眼,心里只剩下四个字,君子好逑。

  第213章

  在布庄扯布的时候,陆谷才想起刚才那人面熟的缘故,在铺子买过几回肉,只是不知叫什么。

  “我看这个行。”纪秋月摸着布料说道。

  他心中所想和过眼烟云没甚分别,毕竟是生人,想明白后就不再纠结困扰,闻言伸手摸了摸布料,点头道:“是不错。”

  一问价钱有点贵,不过是给孩子做的,只要料子好,倒没什么。

  见纪秋月要和沈雁说什么,还没开口呢,他直接说:“阿嫂,不用,我来掏,多扯些,给娘再做身衣裳。”

  “这哪行,还是我来。”纪秋月不赞同。

  他再次开口劝道:“二青每个月还能回去看看,我隔一两月才回去一趟,娘在家里忙,我帮不上别的,这钱我来掏。”

  他说得坚定,并无任何试探或反话之意,这出门在外的,纪秋月也不好多争执,免得叫人瞧了笑话,更何况一家子,这回陆谷买了,下回再有别的,换她来就是。

  扯好布后,虽花了六钱碎银,但陆谷一点都不心疼,他手里不止这点儿钱,更何况是给孩子和卫兰香穿。

  包布的包袱沈雁挎在胳膊上,三人乐乐呵呵边逛边往铺子走,见路边有货郎卖便宜的小绢花,沈雁看得心喜,就买了几朵。

  至于刚才遇到的书生,他们谁也没多放在心上。

  到绣坊给家里人买手帕的顾承越在门口呆站一会儿,还是周掌柜看见他,笑着问他是来买东西还是当门神,他这才缓过神。

  进门后看见周掌柜在整理一沓手帕,他心中一动,问道:“掌柜的,这是你们这儿绣娘绣的?”

  “哪里,是方才出去那几位送来卖的,你来买什么?”周掌柜笑着问道。

  “我娘让我来买几条手帕,家中姊妹用的手帕旧了,正巧我要去买书。”顾承越答道。

  他目光落在那些手帕上,回想方才妇人和夫郎都抱着孩子,唯后面那个姑娘脸上有着喜悦笑容,细想该是卖了钱的缘故,他又一转念,那姑娘做女孩儿打扮,应该尚未出阁。

  “如此,你瞧瞧这些,手艺不错呢。”周掌柜并未明说是沈雁送来的,人家一看就没嫁人,绣的手帕在外面卖,有些是会到汉子手里的,自然不好声张。

  顾承越知晓这个道理,也没多问,就算不是方才那位姑娘绣的,家里人总要用。

  他从前对手帕这些不大上心,今日细细看了一会儿,绣的花样还是很不错的,一看就是细致人手里出来的活儿。

  顾家就住在东兴街的兰芝巷,乃吉兴镇本地人,在镇外有二十亩良田,家里还有个香烛铺子,香烛纸钱无论红白喜事还是过年过节祭祀上供,是常买的东西,因此他家哪怕称不上员外财主,也算有点小钱。

  手帕和书买齐全后,顾承越回到家中,他坐在窗前书桌看书,却怎么都看不进去,神思总是溜到和书无关的事上。

  他忽然想起来,抱着孩子的夫郎是镇上那家卖兔肉的夫郎。

  自打卖兔子的肉铺开了后,家里人有时想吃个和鸡鸭鱼不同的野物,他去买了几次,见过陆谷。

  原是那家的。

  “承越。”院里他娘边喊边往房里走。

  “娘。”顾承越从书桌前起身。

  “来,过来坐。”顾大娘在茶桌旁坐下,满脸喜意说:“早起你去书院那阵子,孙媒婆过来了,说有门好亲事……”

  提起这事顾承越脸上显出一点苦相与无奈,打断道:“娘,我……”

  “娘什么娘,我告诉你小兔崽子,这回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顾大娘脾气上来,声音拔高不少。

  顾承越被训斥,不敢和老娘顶嘴,他之前不愿去相看是因为这两年说亲,总有这事那事,最后全给黄了,心里头就渐渐不大顺意,干脆埋头苦读,一心只念书。

  顾大娘知他心事,也叹一口气,觉得亲事上这么不顺,别说儿子了,连她心里头也憋屈,于是又好言劝道:“你如今十六,年纪说大也大了,亲事总该定下来,缘分谁也说不准,可你不去,哪里能撞上。”

  “孙媒婆同我说了,那家姑娘容貌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好,虽是乡下的,比你小两岁,可人家哥哥在咱们镇上开了铺子,就是我上回打发你去买兔子的那家,还记得不?”

  “要说那姑娘的两个哥哥,不是常在咱们镇上,我见过好几回,那个最高的好像是她二哥,那模样,实在是俊,想来他妹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顾大娘絮絮叨叨一大通话,顾承越听到肉铺之后,就再听不见后面的话了,脑子嗡一下,不敢置信。

  缘分二字在他心中渐渐浮现。

  他发愣一副呆子的模样,气得顾大娘一巴掌打在他左大臂上,骂道:“我同你说话,你听进去没?”

  她原本是想拍脑袋的,但儿子从小就念书好,舍不得打头,本来就会发呆,生怕再打笨了,便常常是打胳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