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村边杏花白(GL) > 分卷(111)

村边杏花白(GL) 分卷(111)

作者:方便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6:54:36 来源:免费小说

  她原本也不想贴胡子,奈何她已经不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人了,她已经步入了四十岁的大关,在这个四十多岁就该自称老朽的时代,她若还是没有一点胡子点缀,别人都要疑惑她是不是阉人了。

  所以白天她贴着假胡子出门,夜里则扯下胡子,不扯胡子,曲清江不让她上床睡觉,还说跟贴胡子的她睡在一起,感觉像是在跟男人同床共枕。

  赵长夏:

  她还收集了几款仿真胡子给唐斯羡送了过去。

  这不,作为答谢,唐斯羡让她家的唐泉儿送了一些水产过来。唐泉儿的船估计今日靠岸,她要出门接人去。

  至于曲桢跟赵杭,她们一个要去绣坊寻曲清江,一个则要跟她去接人,便同时出门。

  赵杭显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赵长夏对她道:你还是待在家,或者跟桢儿去找你娘,你这么虎的性子,我怕你跟唐泉儿一言不合就打起来。

  赵杭不服气:我哪里虎了?好端端的,我怎么会跟她打起来了?!

  你跟村里那些男娃打的架还少吗?

  赵杭嘀咕:还不是因为他们笑话我是爹娘捡来的,跟阿姊不是亲姐妹?

  那你打他们打少了,下次见了面,狠狠地

  赵长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曲桢出言打断,爹,小心娘知道了,又让你睡书房。

  赵长夏:

  她可爱的小木头啊,在曲清江、李氏及洛春鸠等人的教导之下,终究还是走向了不苟言笑、沉稳老练的不归路。才十几岁,便已经在处理内外事务上十分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大有一副她跟娘子退休后,也能顺利接管曲家的架势。

  赵长夏心想,其实,书房也挺好的。在书房睡觉,会比在房中睡觉刺激,花样更多一些。

  不过这些话她不可能告诉自己的女儿,便只能装出一副接受批评的模样。

  曲桢看看她,又想了想,道:既然爹担心虎娃会跟泉儿姐姐发生争执,那还是虎娃去找阿娘,我与爹去接泉儿姐姐吧!

  赵杭脱口而出:哎,我也想去外面玩,不对,我想去接人!

  鹄山乡那么大,还不够你玩的啊?就这么定了,你阿姊跟泉儿是好朋友,由她随我去接泉儿更加恰当。赵长夏一锤定音。

  五年前她跟曲清江、曲桢、赵杭再度从汴京返回筠州时,再去了饶州一回,而在那之后,她跟唐斯羡便常有书信往来,唐泉儿跟曲桢的书信往往会夹在她们的书信中互相传送,因此唐泉儿跟曲桢的关系也确实算得上是好朋友。

  赵杭:

  行吧,她们就欺负她当年不喜欢读书,写不出几个字来!

  那我去找娘!赵杭骑上她的矮马,哒哒哒地便跑了。

  曲家的护卫赶紧策马跟上。

  第128章 珍重

  大船到达筠州城外的码头后, 唐泉儿是被人扶下船的。

  这事说来让她有些难启齿:她一个能在水里畅游的人,竟然会晕船?!而且这个晕船的毛病,这么多年来一点儿也没有得到改善!

  赵长夏和曲桢也是清楚她晕船的毛病的, 因此在接到她后, 便问:你怎么不走陆路过来?

  唐泉儿摆了摆手, 表示已经不想说话了。她身旁的少年则道:阿姊说, 那些水产走陆路不便运输,所以宁愿晕船也要走水路。

  致远?原来你也跟着过来了啊!赵长夏认出了对方, 这正是唐斯羡与秦浈的儿子唐致远,小名间儿。

  唐致远朝她与曲桢行了礼,微笑道:爹娘不放心让阿姊一个人出来, 便让我随行,顺便让我带些谷种回去。

  虽然这事,唐斯羡的信中没提,不过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赵长夏与曲桢接了姐弟二人,便先带他们到绣坊歇息,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 如今曲绣绣坊已经成为了江南西路数一数二的刺绣作坊,而且其面积不断扩建,如今已有两座三进大宅子般大小, 并且根据功能划分为几大区域:

  前面依旧为售卖刺绣的商铺,而且还增设了只展示不出售的绣品的展览区。里面有刺绣的区域、织染区域及住宿的区域等,曲清江不在家里住时,一般住绣坊, 因此绣坊也是家当齐全。

  泉儿姐姐,抹了姜片,你可好些了?曲桢问枕在她的腿上, 一副咸鱼模样的唐泉儿。

  好多了,不过你怎么会随身带着姜片?唐泉儿问。

  曲桢微微一笑:知道泉儿姐姐晕船,所以备着姜片,以防万一。

  你想得真周到,照顾人也周到!

  泉儿姐姐是客人,还大老远跑来送水产,这是应该的。

  唐泉儿忽然不说话了,只定定地看着曲桢,后者察觉到异样,也低头看去,注视着唐泉儿的双眸,有些疑惑:泉儿姐姐,怎么了?

  唐泉儿爬了起来,问:我们好些年没见了吧?

  曲桢点点头:快五年了。

  唐泉儿笑了:是啊,五年不见,你越发水灵了!当初的你,还是这么矮,身板也单薄,尤其是

  唐泉儿刚想说原本扁平的胸也开始丰满,但是考虑到或许在曲桢看来是非常下流的言语,因而闭口不言。

  她的话虽然没说完,可动作却没逃过曲桢的双眼,因而后者抿着唇,一言不发,看不出喜怒。

  唐泉儿赶紧改口:咳咳,尤其是这脸蛋,真应了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出水芙蓉?嫩得能掐出水来?

  她这旺盛的求生欲!

  曲桢:

  她爹的担心不无道理,让唐泉儿跟虎娃凑一块儿,准会产生误解,然后干仗。

  看来泉儿姐姐不晕了。曲桢将用过的姜片丢了,把剩余的姜收起来。

  哎,晕啊!唐泉儿赶紧重新躺下来,话说你们家的马车真是舒坦,我瞧外头的路并不平坦,可坐上来后却感觉不到颠簸。

  我自幼都是坐自家的马车,不知道寻常的马车是怎样的。曲桢掀开帘子,进城了。

  唐泉儿道:你怎么这么凡尔赛?

  凡尔赛?

  唐泉儿哪里敢说实话,只道:我爹说是低调的意思。

  曲桢猜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她没有寻根问底,待马车停了后,便问唐泉儿:泉儿姐姐可需下人抬你进去?

  不用,我好多了。唐泉儿立马坐起来,率先跳出了马车。她看着绣坊的匾额,这就是曲绣绣坊?果然气派!

  曲桢从马车上下来,走到赵长夏的身边:爹,我先进去找阿娘。

  赵长夏道:去吧,把唐家姐弟一块儿带去。

  唐泉儿已经主动跟上来,道:快带我逛一逛!

  曲桢没说话,唐泉儿边走边问她,上次伯母送了我娘一幅异色绣,你会不会刺绣,你也送我一幅异色绣吧?我送你一只老鳖怎么样?

  曲桢:

  谁稀罕老鳖了?都已经老了,吃又不能吃,养又觉得无趣。

  她道:虎娃应该会喜欢吃的。

  唐泉儿:什么?谁说老鳖是用来吃的了,你可别让她吃了!老鳖成精这话听过没有?我家养的老鳖,那可是要成仙的,能带来好运气!

  曲桢敬谢不敏了。

  说话间,曲清江的身影便出现在她们的视野之中了。曲桢领着姐弟俩去跟她娘行见面礼,唐泉儿见了曲清江便开始花样吹捧:您是伯母?这怎么可能,比我上次见的伯母还要年轻百倍,说您是小木头的姐姐都有人信!

  正在曲清江身边无所事事的赵杭向她投以鄙夷的眼神,而曲清江却被她逗乐了:你这嘴巴怎么这么甜?

  甜也没用,我去跟爹告状,就说有人调戏阿娘!赵杭道。

  曲桢知道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便叫住她:虎娃,回来!

  哟,这小不点是谁啊?唐泉儿明知故问。

  赵杭瞪她:你喊谁小不点呢?你才是小不点!

  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才这么小只呢,不是小不点是什么?唐泉儿比划了一下她们之间的身高比,一切不言而喻。

  赵杭气不过,便道:我是小不点,那你就是二十岁了也还未嫁出去的老姑婆!

  嘿,胆儿可真肥啊你!唐泉儿撸起袖子装作要收拾她。

  曲清江突然掐住赵杭的耳朵:最近你爹没收拾你吗?晚些时候一并补回来?

  赵杭:

  她怂了。

  曲桢道:道歉。

  对不起,泉儿姐姐!不过你也得向我道歉,我才不是小不点。

  让唐泉儿也给她道歉是她最后的倔强。

  唐泉儿笑嘻嘻地道:好,我也向你道歉,我年长你几岁,着实不该欺负你。

  知道她们之间是亲近的打闹,曲清江也没放在心上。她放下手上的活后,便邀请唐泉儿和唐致远进屋。

  你们爹娘怎么会放心让你们姐弟单独出门?曲清江问。

  爹说我们长大了,始终要担事,不能只躲在家里,让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所以就让我们出来历练一下,锻炼胆子。唐泉儿道。

  曲清江还没说话,赵杭便嘀咕:我也想出门历练,可是爹娘都不给

  曲清江乜了她一眼,曲桢道:你便算了吧,你出门不是想历练,只是想玩耍。想你八岁的时候,你说你要去冒险,然后你拿着爹的鸡毛掸子跑去杂院跟大鹅打架,结果还打不赢大鹅,被大鹅追着啄,最后哭着求爹救你。

  赵杭:

  阿姊怎么在唐泉儿面前拆她的台?!

  还有这种事?哈哈哈哈唐泉儿乐不可支。

  阿姊,你也别笑了,想当初你唐致远正要说,唐泉儿急忙捂住他的嘴巴,不许插话!

  唐泉儿与赵杭这么一插科打诨,气氛便轻快了起来。

  吃过了晚饭后,唐泉儿与唐致远便在绣坊安置下来。曲家也不好将这对姐弟扔在这儿,除了赵长夏之外,曲清江母女三人也留在这边的宅子里过夜。

  夜里,唐泉儿睡不着起来小解,然后她便看见斜对面的房间还亮着烛光。那间房是曲桢的,她的眼睛骨碌一转,便悄悄地溜出房间,跑到曲桢的房外:小木头,你还没睡吗?

  烛光摇曳,过了会儿,房门开了。

  曲桢反问:泉儿姐姐这是睡不着?

  是啊,我一躺下就觉得我一直在水上漂荡,然后那种晕船的感觉又来了这似乎叫乘船后遗症!

  曲桢轻笑了声,道:在一本正经地胡扯方面,你跟我爹倒是挺相似的。

  我说真的,我坐了好几天船呢,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你也乘过船,应该懂我的感受。

  曲桢问:你们还得带谷种回去,走陆路肯定走不快,否则损耗高。要想走得快,减少损耗,还是得走水路,你到时候怎么办?

  唐泉儿自信道:没事,我娘就是考虑到了这些,所以才让小老弟跟我通行的,有他在,不管多少东西都能一分不差地带回去。

  曲桢没问为什么有唐致远在就不必担心运输问题,她觉得兴许是唐致远特别聪明,想到了好办法。

  我是因为乘船后遗症睡不着,你又为何这么晚还不睡?唐泉儿问。

  曲桢道:我在刺绣。

  她顿了下,问了个牛马不相及的问题,泉儿姐姐打算在筠州待多久?

  我才来你就盼着我走吗?

  我没有这个意思。

  唐泉儿见她认真了,便哈哈大笑:我逗你的。这次我过来,肯定要待十天半个月。你也知道我爹是打算将养鱼的重任交给我的,所以他让我来筠州考察,看看能不能开拓这边的市场

  曲桢听唐泉儿提过,唐家虽有唐致远这个儿子在,不过唐斯羡与秦浈并不打算将全部家业都交给他,根据姐弟的性格与他们的能力,二人决定让唐泉儿跟唐斯羡养鱼,而家中的田产则交给唐致远打理。

  所以唐致远这次过来也是带着任务的,他必须跟赵长夏学习种植技术,然后吸取经验,运用到自家的田地中去。

  曲桢颔首,表示知道了。

  天色不早了,泉儿姐姐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唐泉儿道:我还睡不着,不如我看你刺绣吧!

  曲桢拦住她,不让她进屋:我困了,打算睡了。

  好吧!唐泉儿遗憾地退出去。

  她回头看了眼曲桢,后者已经将门关了半扇,与她的目光对上之后,微微一笑,将剩下那半扇门也关上了。

  唐泉儿看着那模糊的身影,轻叹了口气,也回了房。

  第二天夜里,唐泉儿看见曲桢的房间还亮着光,便又来找曲桢唠嗑。后者干脆放她进屋,任她说话,自己不动如山地在棚架前刺绣。

  你天天晚上都刺绣,也不怕眼睛瞎掉?唐泉儿百无聊赖地问。

  曲桢的手一顿,抬头看了唐泉儿一眼,道:不常如此。

  那你打算继承伯母的衣钵了?

  曲桢放下手中的针线,认真道:这是自然,不过我是曲家的长女,在走刺绣这条路之前,我首先要肩负的是曲家的未来。

  她这个觉悟不是被赵长夏和曲清江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天生就觉醒的。小的时候,她还是很快乐无忧的,直到她了解了爹娘的往事,又听到了一些闲话,她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快乐无忧,那都是因为有爹娘顶起了一片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