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一回:凶兵捕奸屈死九命,儒将立誓不枉一人

笏剑曲 第一回:凶兵捕奸屈死九命,儒将立誓不枉一人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西道王常月受了皇命,离京城直奔四川而来。行了数月,到了重庆城外,只见路边稼穑荒芜,行者匆匆,人人神情惵惵,惶惶不安。

王常月眉头紧锁,拦住一人问道:“善主,这路边田地里的庄稼为什么无人打理,你们行色匆忙却为何事?”

那人摇头叹息道:“道长有所不知,这重庆府出大事了,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奢寅父子叛乱,派部将飞天将军樊龙、震地将军樊虎率军三万攻陷重庆,夺了城池,自立为王,建国大梁。如今又派兵攻下遵义、庐州、新都、内江等地,正要杀向成都呢!百姓遭此兵乱,生死难卜,谁还有心情去料理庄稼?”

王常月道:“永宁宣抚使不是朝廷敕封的吗?为何要反叛?”

那人道:“还不是嫌官小,唉,人心不足呀!”

那人说完就走了,王常月叹息道:“永宁从此不宁矣!”又想:“世人贪名图利,追权逐色,你争我夺,以致生乱,此皆大道不行之故也,我既受先皇厚恩,当替朝廷分忧,重庆、成都兵火起于永宁,永宁为判贼巢穴,我当往永宁传道,教化百姓,但愿化干戈为玉帛,还大明一个太平天下。”王常月志向已定,当即掉头南下,一路上传教化众,治病救人,参禅讲道,行走月余方到遵义。

这日来到先天观,参拜完毕后,先天观主持陈庆道长久闻王常月大名,执意挽留,王常月见他意诚,遂随他入后堂用茶。

陈庆道:“王真人受皇上重托,来贵州传道育人,真乃贵州百姓之幸。”

王常月道:“贫道道行浅薄,虽然尽心竭力,也怕上负皇恩,下辜百姓,因而时时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陈道长道:“真人意欲何往?”

王常月道:“永宁。”

陈道长道:“永宁乃逆首奢崇明老巢,祸乱之源,真人为何要去这动乱之地?”

王常月道:“正因为永宁民心不安,贫道才决意前往传道,但愿百姓闻吾教化,能够弃恶从善。”

陈道长喜道:“真人果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贫道好生敬仰。”

王常月合掌道:“陈道长过奖了,贫道只是微尽绵力而已。”

陈道长道:“可是,真人有所不知,水西安邦彦也忤逆了,他自立为罗甸王,率四十八土目反明,众贼鼓噪攻下毕节、安顺,如今正在围困贵阳,真人如何能去得了永宁?”

王常月大惊,此去永宁,必经贵阳,贵阳正在混战,永宁之路受阻,如何是好?

正在王常月进退两难之极,陈道长道:“敝观有一弟子,姓薛名云,亦有济世救人之志,仰慕真人已久,正是永宁人,平日听他说有一条小路可通往永宁,真人如果不嫌弃,可收薛云为弟子,由他带你前往。”

王常月闻言大喜,可又有所顾虑,道:“贫道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道长高徒,贫道怎好横刀夺爱。”

陈道长道:“哪里话,我们向道之人本来都是一家,何分你我?”

王常月道:“那贫道就多谢了。”

陈道长随即着小道士朱杞去呼唤薛云前来拜师,良久不见回来,陈道长道:“或是薛云出了道观一时难以回来,不如先请真人参观敝观如何?”

王常月喜道:“贫道正有此意。”

陈庆道长即请王常月到先天观各处参观,来到吕祖殿外,但见石壁上有词一首:

山后风光何处好。上谷灵踪,自古轩辕庙。涌出清流方曲绕。森森绿桧知多少。云水闲游今日到。信笔狂吟,自在开怀笑。万景难侵心合道。

王常月赞道:“好一句‘万景难侵心合道’,妙哉、妙哉。”陈道长道:“真人随我来,这里还有一首无名氏的题词,意境绝佳。”说着带王常月来到三清殿后,只见墙壁上果然有词一首:

先天欲别意沉吟。就清阴,散幽襟。酷暑全无,蚊蚋不相侵。清静安居堪久计,住一日,胜千金。

此方道友果坚心。日相寻,演清音。访道崇真,通古更明今。九夏待予无以报,临去也,赠荒吟。

王常月喜道:“‘住一日,胜千金’,真是意境惟肖,贫道今日一定要在宝观住上一日了。”陈道长道:“真人肯在敝观留宿,乃敝观荣幸,休说一日,住上三年五载最好。”王常月谢道:“多谢道长美意。”

二人边走边聊,陈庆细细打量了一番王常月,赞道:“听闻真人已有百岁,今观容貌,神采奕奕,健走如飞,一副仙风道骨,好生让人羡慕。”顿了一下,又道:“说来惭愧,贫道修行四十四年,至今未能了达生死,求教真人,我们修道之人可得长生乎?”王常月呵呵一笑道:“谁曾不死?哪见长生?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秽质。彭祖至今何在,颜回万劫还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吾之元气也。”陈庆听了拜服不已,赞道:“贫道受教了。”

二人来至三清殿,陈庆手指三清殿大门道:“先天观历经千年,乃我道家之圣地,可惜这主殿上缺一楹联,今日真人仙驾到此,贫道斗胆请真人提笔撰联,以补此憾,不知意下如何。”王常月见大门两边果然无联,心想这么一个大殿,没有楹联确是美中不足,可我乃远道而来之人,岂可喧宾夺主?正要推辞,却不料陈庆道:“大道不分你和我,三清弟子一家亲,真人休要推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庆转身又命弟子摆上笔墨,王常月见推不过,遂道:“既如此,贫道试做一联。”铺开纸,握着笔,稍思片刻后写道:

芸芸万物,法天象地,无不阴阳所生。

役役众生,含阴吐阳,全然天地造化。

陈庆大喜,即命收藏起来,明日找人刻于大门两边,又道:“数月前,叛军从遵义过境,先天观闯来几个贼寇,他们妄言世上无神无鬼,一把火要烧吕祖殿,幸被众香客劝住,后来他们走时,将大门外的楹联一刀砍下,丢弃于阴沟之内,望真人休惜墨宝,再赐一联。”王常月叹息一声,又书一联道:

一心清净即为神。

六欲不起便是仙。

陈庆欢天喜地,受了墨宝,又请王真人后堂用茶。正欲走,只见朱杞带着五六个道士慌里慌张地跑来禀告:“师父,薛师弟进城购置香油,被巡抚王三善麾下军士诬为叛贼奸细抓去军营了。”

陈庆大惊失色,怒道:“这些官军自从攻占遵义一来,虽说是前往贵阳平乱的,却惧怕叛贼,畏敌如虎,停在遵义迟迟不敢前进,反而在此祸害百姓,真是岂有此理!”

王常月怪问朱杞:“我们修行人与世无争,官军怎会把薛云当奸细抓捕?”

朱杞回道:“听说是官军要去清香茶楼抓一个安邦彦派来的奸细,薛师弟正好口渴也在里面喝茶,官军一时分不出谁是恶人谁是良善,遂将在里面喝茶的十个人全部抓了去。”

“荒唐,荒唐,为了抓一个恶人,难不成要冤枉九个好人?”陈庆大怒。

王常月道:“道长莫急,贫道有先皇御赐金牌,各级官员见牌磕拜,如圣亲临,贫道这就去军营向他们要人回来。”

陈道长大喜,作揖道:“有劳真人。”

朱杞带着王常月直奔官军大营,行至乌江边时,忽见河里靠岸处有一浮尸,二人急忙捞起拖入岸边草地,细看此人,见他一身道士装束,身上、脸上全是伤痕,朱杞哭喊道:“薛云师弟……”王常月见果是薛云,心中酸楚,眼睛湿润,良久不语。朱杞怒火中烧,道:“这帮军士太可恶了,我们找他们长官去。”王常月擦了擦眼泪道:“罢了,你快回去禀告陈道长,我留在此地为薛云超度。”

朱杞答应一声走了,王常月盘腿坐于地下,两眼微闭,双掌合十,念经超度,只听真人诵道:

十方救苦放禅光,照破铜城铁壁墙。

亡者随光旋转动,出离幽冥赴道场。

临幡飘荡本无月,风动幡飞瞬息中。

幡若风来魂魄附,魂随幡引上南宫。

太乙慈尊大宝莲,仙童接引下三天。

仙风吹散人间事,拔度亡魂出九泉。

千山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此夜好乘功德力,当来果报善因缘。

超度完毕,真人睁开眼睛,见一少年静静地站在五六步外微笑着目视自己,王常月正要起来,那少年赶忙过来搀扶,道:“道长宅心仁厚,不顾地上泥土肮脏,为野外亡灵超度,令晚辈敬佩。”

王常月问道:“善主怎知这是野外亡灵?他可是我的弟子。”

那少年再才注意到死者也是道士打扮,说道:“哦,原来是道长徒弟,如今兵荒马乱,路边无主尸身往往无人收敛,以致被野兽吞吃,白骨散露,都已数见不鲜。敢问道长高徒为何死于此荒野之中,莫不是遇到了强盗?”

王常月道:“强盗?我道家弟子清心寡欲,并无钱财,强盗怎会为难我们?我徒弟乃被官军诬为奸细杀死,真乃天下奇冤!天下奇冤呀!”王常月说着又掉下许多眼泪。

那少年大惊,忙问道:“道长可知冤杀你徒弟的军士姓名?晚辈定然替你讨回公道。”

王常月见这少年脸露怒容,语透霸气,再才细细审视,但见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英俊中透露出千分睿智;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举手间暗含有万般沉稳。王常月不禁暗暗吃惊,说道:“善主英才年少,又有这般慈悲心怀,难能可贵,只是这官军凶悍,只怕你一懵懂少年,纵然有心为我徒儿讨公道,也是无能为力。”

正说着,远处一队官军纵马而来,其中几个手中还抓着几只鸡鸭,王常月愤而拦住,呵斥道:“你等身为国家兵士,当除暴安良,爱民如亲,怎能如此抢掠百姓鸡鸭?”

其中为首大汉一脸横肉,鞭指王常月骂道:“臭道士快给爷爷闪开,要不然,你身后的尸体就是你的榜样!”

王常月冷冷问道:“这么说,我这徒儿是被你们打死的了?”

那大汉道:“是左营军士干的,管老子屁事,你快快让开,不然爷爷一皮鞭下来,你这把老骨头就要散架了。”

王常月从怀中取出金牌高举手中,喝道:“先皇御赐金牌在此,你等还不快快下马!”

见了金牌,为首大汉顿时唬得浑身发抖,差点掉下马来。后面军士大多也吓得不知所措,倒是有一个机灵的小卒纵马上前悄悄对那大汉说道:“臭道士竟然有度罪金牌,想必来头不小,我们下马必受其辱,若被他问出姓名,然后到长官那里去告上一状,搞不好还落个脑袋搬家的下场,不如策马逃去,他又不知道我们是那个军营的,也不晓得我等姓名,即使上告,亦不知道告谁,巡抚大人也无从查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那大汉点点头,脸露诡异阴笑,突然一本正经地呵斥道:“大胆,你这道士竟敢用假金牌诓骗老子,本待将你治罪,看在道祖面上饶你一次,下次胆敢再犯,本大爷绝不姑息。”

说完,那汉子纵马就从侧路逃走,其他军士也丢了鸡鸭跟在后面,王常月已是百岁老人,如何拦挡?眼看那队军士就要逍遥法外了,只听旁边那少年大喝一声道:“你们好大的胆,竟然漠视先皇金牌,不怕诛九族吗?”

那大汉大怒,正要发作,忽然看清少年面庞,不禁大惊失色,慌忙跳下马来单膝跪地行礼,其他军士也认出少年来,一个个乖乖下马,惊颤颤地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少年手指薛云尸身,喝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从实说来。”

为首大汉道:“属下不知详情,只知道是左营总旗陈资、王万二人为抓捕一个潜藏在茶楼里的奸细,一共捕了十人,因分不出真假良善,不得已将此十人全杀了弃在城外乌江各处。”

那少年大怒:“为斩一个奸细,枉杀九个好人,是何道理?”

那帮军汉战战兢兢地不敢言语,少年也不再追问,返身恭恭敬敬地在王常月面前跪下拜道:“原来是先皇敕封的西道王常月王真人,下官唐海,乃贵州巡抚王三善麾下指挥佥事,下官治军不严,冤死了真人高徒,罪该万死。”

王常月大惊, 想不到眼前这位温尔文雅的少年竟然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且不傲不野,恭敬有礼,实在弥足可贵。王常月赶紧扶起唐海道:“将军年轻有为,贫道敬佩,眼下叛贼残害生灵,将军既然奉命讨贼,当严律部下,不可扰民,更不可纵容军士践踏人命,苟有一百姓冤死,纵然除贼千万,功德也算不上完美。”

唐海道:“真人教诲的是,下官向真人保证三件事,一是严惩凶手,还道长徒儿一个公道;二是大军所到之处,破邪立正,绝不枉杀一人;三是日后为真人剃度一名弟子,以弥补今日律军不严之过。”

王常月道:“但愿将军恪守信言,尤其是:‘破邪立正,绝不枉杀一人。’”

“破邪立正,不枉一人。唐海不唯诺于真人,亦诺于天下人,”唐海誓言道。

王常月大喜:“将军果能如此,我徒在天之灵可得慰藉了。请将军带众军士回营去吧,万望早兴仁义之师平定叛乱,复给百姓一份安稳日子,还我圣王一个清平世界。”

唐海三拜王常月,又跪于小道士尸身前,面对乌江发誓道:“唐海起誓:日后行军打仗,定要严律部下,杀贼千万,绝不枉屈一个无辜百姓,若违誓言,愿弱水亡。”

唐海起誓完毕,留下随身携带的几两银子交付于王真人道:“此区区银两权当安葬费用,请真人一定收下。”王常月见唐海意诚,也就收下银两道:“如今贵阳百姓水深火热,盼望将军早早发兵解救。”唐海道:“下官这就去见巡抚大人,请求发兵。”

唐海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帮依旧跪在地上的军士,转身甩袖而去,众军士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老老实实地跟着去了。朱杞带着陈庆等十几位道长匆忙赶来,大家一见薛云惨状,无不大骂官军草菅人命。王常月摇头叹息道:“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也!但愿这位仁义儒将能践行誓言,率天下义兵除贼,破邪立正,不枉一人。”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