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九九回 四荆追凶误入彀中 曹印行法泪斩爱徒

笏剑曲 第九九回 四荆追凶误入彀中 曹印行法泪斩爱徒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1

曹印久久不见皇上圣旨到来,猜知又有奸臣作梗,整日里长吁短叹,闷闷不乐。这日照旧携四荆到京城南郊体察民情,行至大红门外,忽见集镇上有一精瘦汉子横行霸道,声称自己吃汤圆烫了舌头,强要店主赔他三两银子。众人都指责那精瘦汉子横蛮,精瘦汉子骂众人道:“管你们什么事?”众人回骂道:“你是哪里来的?我们这镇上的人从来本分,未有像你这样霸道的。”那汉子大怒,咆哮道:“你们大家欺我一个人,还敢说本分?不赔也罢,让我打三拳折抵三两银子也行。”

那汉子虽然精瘦,但出手极其敏捷,话刚说完,猛地打了汤圆店主三拳,将人打得口鼻血喷,一时昏了过去。

既已行凶,众人齐刷刷地围了过来,那汉子一不做二不休,又推倒三四个人夺路而逃,众人追赶,复被他返身回来打伤数人。

曹印见了大怒,喝令道:“恶棍,哪里逃?”曹印话一落音,四荆随即冲了过去。

那精瘦汉子先前虽说逃跑,可时不时地折身回来殴打追赶自己的百姓,现在见四个穿官府的人朝自己奔来,顿时慌了神,像兔子似的撒腿狂奔。

要是一般的公人,追了一阵追不上,多半就撒手不管退了回来,也是这恶棍倒霉了,偏偏遇到四荆,虽是不停地飞跑了十几里路,可四荆仍旧锲而不舍地紧紧追赶。

那精瘦汉子回头看了看正朝自己赶来的四人,笑道:“人言曹公执法如鼎,果然。”复又脸色一沉,哀怨道:“唉!害此良臣,我江文必遭世人千刀万剐……”精瘦汉子惋惜一番,蓦然转身一跳,遁入丛林渺然而去。

曹印见四荆追赶恶人去了,遂上前扶起被打晕的汤圆店主,那店主缓缓醒来,众人见他无事,都为之松了一口气,曹印安慰一番,亦朝恶棍逃跑方向赶去。

追了十余里,忽见四荆押着四人走来,曹印近前一看,其中并未有方才作恶的精瘦汉子,怪问道:“那恶棍呢?他们又是谁?”

荆悝道:“恩师,那精瘦汉子极为敏捷,我们追到南海子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正四处寻找时,发现这四人并非南海子的海户,却在禁园里偷摘红桃。”

曹印见这四人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不似歹人,遂道:“你四人看上去应是良民,可南海子乃皇家狩猎禁地,百姓不得擅入,你等怎可贪图一时口腹之快进园偷桃?你们好糊涂呀!”

那四人辩解道:“大人,小人们冤枉,半月前有位官爷对我们说,皇上爱民如子,特许我们穷困人家进园摘桃,我四人家贫如洗,今日想去摘一筐桃子挑到集市上卖了,换些大米回家,不想比四位官爷误当窃贼给抓了起来。”

曹印怒道:“国家法度即是皇上圣旨,臣民犯之,自当依律定罪,你四人既触法纪,当认罪伏法,祈求皇恩浩荡,从轻发落,怎可虚言狡辩,妄图开脱罪责?”

那四人哭求道:“我等句句属实,不敢狡辩。”

曹印问:“你们说是一个官爷告诉你们的,这官爷是哪个衙门的,叫什么名字,什么官职?”

那四人道:“他自称是火器营参将,具体姓名不知,今日我四人进园,正是他开的门。”

曹印大怒:“一派胡言,火器营参将专司京城守卫之职,怎会去管皇家猎场?”

荆悝道:“禀告恩师,南海子后山小门上的锁被人撬开,分明是他四人贪利私闯进去的。抓人后,弟子听了他四人辩解,以防有错,特叫荆非去找了监管南海子的陈公公核实,陈公公说绝无什么允许百姓入园摘桃的圣旨。”

那四人听了,不停地叫屈,曹印知是狡辩,遂不再搭理,命四荆道:“速押回去,交付五城兵马司依律严惩。”

2

五城兵马司设东、西、南、北、中五部,南城兵马司吏目陈译受了四荆交来的案子,听说是盗窃皇家禁地南海子的桃子,不敢怠慢,即刻严审,四人交待一共摘了三次桃子。陈译将案情呈报指挥王会聪,王会聪道:“以大明律盗贼条,凡行窃三次以上者,斩,此案重大,当报兵部定夺,此四贼胆敢闯入南海子,必有同伙,须再严审。”是夜,王会聪叫来吏目杨檬、史明波对四人严刑拷打,不料四人抵死不承认盗窃一事,口口声声说是皇上允许他们进园摘桃的,王会聪大怒,令加大刑罚,将四人打昏了去。

过了五日,四人依旧不招,王会聪正在恼怒,忽听杨檬报道:“衙门外有数十百姓喊冤,都说这偷桃的四人无罪。”王会聪怒道:“全给乱棒打出去。”说罢,即与杨檬、史明波来到衙外,令人持棒驱散众人,百姓哭天抢地,不少人被打得血肉模糊,十余人重伤不起,被衙役们拖走扔在了远处水沟里。

赶走了百姓,回到衙门内,忽见狱卒来报,偷桃的四贼伤重不治,死了。王会聪笑道:“死了也好,懒得老子费神,就做个畏罪自缢的呈文报上去就是。”狱卒退了,王会聪安排杨檬处理这事,杨檬轻车熟路,麻利地写了一篇呈文,又备了绳索,安排仵作按自缢情状填了尸格,再令几个囚徒做个人证,在证词上画押,备齐一整套文书,一并上报至兵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天衣无缝地做平了一桩棘手公事,杨檬暗自高兴,忽见指挥王会聪和陈译疾走过来,杨檬笑脸迎迓道:“大人何事匆忙?”王会聪道:“大事不好。”杨檬惊道:“出了什么事?”王会聪道:“休问缘故,速速关门。”

王会聪边说边进里屋坐下,陈译则惶惶然地将门关上,拉着杨檬问道:“呈文报上去了?”杨檬道:“昨日已报。”陈译叹息道:“完了,完了。”杨檬不明就里,蒙蒙地道:“小人做得天衣无缝,有何不妥么?”王会聪道:“皇上为显爱民之心,特着王公公放开部分禁园,许民采果,我们抓了四个摘桃人,百姓都道皇上无信,皇上知道了,龙颜震怒,要问我们南城兵马司失职之罪,现在人已死,我们几个如何担得了这天大的罪责!”

“啊?”杨檬大吃一惊,当差二十多年,自然知道这件事的后果有多严重,听了王会聪的话,杨檬唬得脸色苍白,有如死尸。

王会聪、陈译一筹莫展,杨檬稍稍平静下来,分辩道:“此事也不能全怪我们,我们怎知皇上放开禁园的事?”王会聪道:“皇上可不管这些。”杨檬道:“只有将责任推到四荆身上了,人是他们抓的,又是他们送来的,与我们何干?”

3

曹印正与四荆在屋内喝着茶,研讨着行法之策,旗慰带着传旨太监进来,曹印大喜,料想是皇上要下决心行法推令了,忙带四荆整冠相迎。传旨官道:“曹印接旨。”曹印与四荆激动地跪地府拜,洗耳恭听,只闻传旨官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慕尧舜之德,推仁义于天下,敞开禁园,欲利百姓,奈何酷吏无道,坏朕法度,害朕子民,虑死无辜百姓赵四儿、李可、李琅、禹丰,其情可恨,其罪难赦,特着曹印全权查察,严惩凶徒,勿失朕望。钦此!

见不是委任自己全权行法,曹印多少有些儿失望,但毕竟是一份审案的差事,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严行律法的机会,曹印高呼:“臣接旨。”

领了圣旨,送走了传旨官,荆悝、荆鞅、荆斯、荆非脸色惊恐,曹印怪道:“你们怎么了,也许,这是皇上委以重任之前,先要试探一下我们的才能,这是好事。”

荆悝道:“恩师,你说得对,这是皇上欲要试探一下恩师。”荆非道:“不,依我看,是朝中奸佞的毒计。”

曹印越听越糊涂,莫名其妙地问:“这分明是皇上意欲考验我们,如何扯到奸臣的诡计上去了?”

荆悝忧道:“恩师,你可记得数日前,我四兄弟在南海子抓捕了四个偷桃的窃贼?这四人正是赵四儿、李可、李琅、禹丰。”

“啊?”曹印大骇,双眼瞪得又圆又大,像要鼓出来一般:“他四人果真冤枉了?荆非不是去询问过陈公公,说绝无皇上下旨敞开禁园之事么?”

荆非道:“不错,那日弟子找到看守南海子禁园的陈公公,他听说有人偷桃,也大为气愤,信誓旦旦地说从未接到过什么圣旨,嘱咐请弟子速将窃贼交付有司严办。”

曹印道:“荆非,你持我通天笏速去南海子传陈公公前来问话。”荆非去了,一个时辰后神色惊慌地回来道:“恩师,据南海子禁园监守太监李公公回话,禁园里并无姓陈的公公。”

这一消息如惊天霹雷,震得曹印软软地瘫了下去,荆斯手疾眼快,一把扶住恩师,将他搀到椅子上坐下。

4

曹印带着几个旗慰走访了死者亲属和邻居,录了证词,重新验查赵四儿、李可、李琅、禹丰尸身,查明是受刑而死,并非畏罪自缢。又查出四人被抓当时就向四荆做了申诉,用刑之前又向南城兵马司做了辩解,但四荆不信,将他们捆绑强行押走,陈译、史明波、杨檬不听,擅自动刑突审。再查出事后有数十百姓喊冤,都声称南海子已对百姓开禁,皇上允许百姓入园采果,但王会聪既不上报,也不向宫廷核实事情真伪,而是滥用权威,强行驱散,致使赵四儿、李可、李琅、禹丰含冤受屈而死。

曹印道:“押解途中,我亦询问四人,他们申辩已,我却不信,令你四兄弟将他们移送兵马司,失察之罪难辞其咎。”

“不,错抓人的是我四个,预审人的是我四个,决定移送南城兵马司的人也是我四个,恩师半途碰巧相遇,随便问了几句,即便恩师不说,我们也会依律移送有司,此事与恩师何干?”荆悝忙为曹印开脱。

荆鞅、荆斯、荆非均道:“是呀,此事罪在我们四兄弟,与恩师没有干系。”

曹印道:“你们休要替为师开脱,我若是普通百姓也就罢了,身为朝庭命官,皇上的臣子,缉凶捕盗乃职责所系,为师要是谨慎一点,细听他四人辩解,亲到皇宫查询,必然问出真情,也不至于出此大错,这失察之罪岂能轻免!”

荆悝提醒道:“此次行法,千载一时,良机若失,对私,恩师心血破灭,毕生所求毁于一旦,对公,朝廷**依旧,百姓疾苦更甚,大明江山危矣。此事因我兄弟四人而起,我四人入罪了,只要恩师在,行法尚有希望,若恩师一定要将自己牵扯进来,只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曹印心头一震,是呀,我若因这事入罪,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个人毁誉事小,天下苍生事大,可是,此事自己确实有责,岂可因无人知晓而逃避律责?皇上圣明,定会理解我的过失。曹印沉思过后,蓦地抬头道:“曹印为民,守法如山,曹印为官,执法如鼎。你我师徒既已失职,当如实上奏皇上,但愿……皇上开恩,念在你我师徒一片赤血丹心份上,令我五人戴罪行法,将功补过。”

四荆听了,知道无法劝阻恩师,齐齐地跪于恩师跟前,荆悝道:“请恩师速速将我四人捆缚,押入大牢候审。”

眼看自己不得不亲手将爱徒送入大牢,曹印肝肠寸断。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也许这就是劫数。

曹印一咬牙,呼来旗慰道:“将他四人送入大牢候审,再持我通天笏到南城兵马司拘押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他八人之罪,待我查明罪责,奏明皇上后再定罪处刑。”旗尉惊问道:“荆大人四人何罪之有?”荆悝道:“你休多问,速带我四人去大牢吧。”

5

次日刑部大堂里,曹印将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一一押来讯问,细读了尸检格目,查明了事情真伪,又令荆家四兄弟作了供词,再找来十几个村民作证,自己也写了一份自供状,将案卷整理成册,写了奏章,派人一并呈送入皇宫御批。

王承恩见了奏章,冷笑一声,也不打开,径往乾清宫,恰逢崇祯帝正在批阅兵部奏章。帝得知李自成、张献忠、唐海等流贼大肆劫掠中原,而官军却节节败退,不禁大为光火,拍桌骂道:“废物。”王承恩见了,劝道:“皇上且息雷霆之怒,朝廷虽然暂时失利,但终究占据优势,臣举一人,可破贼寇。”崇祯帝大喜:“卿举何人?”王承恩道:“孙传庭深谙兵法,颇有谋略,他曾一战克敌,擒获贼首高迎祥,三年前因遭杨嗣昌陷害,现在狱中待审。皇上若能重启此人,令他带兵剿贼,大事可成。”帝大喜:“对,朕怎么将他忘了。”

崇祯帝当即传旨,释放孙传庭,命立即进宫面圣。王承恩奏道:“曹印有奏章一份,请示兵马司酷刑逼死南海子百姓一案该如何处置。”帝道:“朕已命他为主审官,他依律而行就是,怎么又来烦朕?”王承恩道:“臣这就传皇上口谕给他,令他依律断案,不可姑息凶手。”王承恩说完,徐徐退出。

曹印本想着皇上看了奏章后能发现此案疑点,下旨赦免四荆,不曾想盼来的口谕却是叫自己依律而断,不得已,只好开堂公审。将一干人犯拘押到堂后,着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荆悝、荆鞅、荆斯、荆非依次招供画押,判道:

犯人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四人身为兵马司官吏,本当依律讯问人凡,以彰王法,四犯却滥用酷刑,逼死良民,以罪当诛。犯人荆悝、荆鞅、荆斯、荆非四人身为官差,错捕百姓,不听申辩,强行移送兵马司,其罪不赦。犯人曹印身为朝廷命官,眼见四荆捕盗,未加细究,怂恿将人移送有司,致使诬陷良民,亦有失察之罪。本官以《大明律**罪犯条例》之律例,判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斩刑。以《大明律职官犯条例》之律例,判荆悝、荆鞅、荆斯、荆非斩刑,判曹印徒七年。

下完判词,曹印令衙役将自己带上枷锁,衙役大惊失色,不知所措,曹印道:“诸位有所不知,当时四荆抓捕赵四儿、李可、李琅、禹丰后被我撞见,我简单询问了几句,即让四荆将人犯押往兵马司受审,身为朝廷捕盗命官,疏忽大意,当受责罚。”

荆悝争辩道:“此事全怪我四人未加细查捕错了好人,与恩师无关。”荆鞅道:“恩师碰见时,我们已抓了人,正准备送往有司,恩师何罪只有?”荆斯哀求道:“大明尚需恩师行法强国,恩师不可自陷囵圄!”荆非提醒道:“皇上对恩师寄予厚望,天下百姓对恩师殷殷期盼,恩师三思。”

曹印道:“我之过失,我心知之,你四人勿须再言。”又走向衙役,边走边道:“有人指责我大明律法律民不律官,律贱不律贵,律贫不律富,曹印今日推卸责任,岂不是正好验证了此流言?”到了衙役跟前,曹印脱下官帽官袍,跪下道:“请上枷。”

几个衙役相互望望,平日里都知道曹印行法一丝不苟,可今日他自己将自己判了刑,众人还是吃惊不小。曹印再催道:“你等要徇私枉法,陷曹印于小人?”衙役们再才战战兢兢地给曹印上了枷。

荆悝道:“恩师,依我大明律法,七品以上官员犯案,须报御批。且八议中有‘议贤’之论,光宗皇帝称恩师和王常月、罗空、方青为四贤,今日恩师虽自判徒刑,亦不可入大牢,须待朝廷‘议贤’后方能定夺。”

忽闻一人哈哈大笑而至:“说得好,曹大人又是七品以上官员,又属‘议贤’之列,今虽有罪,也当戴罪履行公务。”众人一看,原来是大理寺卿秦诚踏步而来。秦诚笑道:“此案既已定下,还请曹大人即刻行刑,至于曹大人之罪,我们大理寺自会择日上奏皇上,是赦是准,俱凭圣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听了秦诚的话,曹印愕然,四荆不语,独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哭诉道:“秦大人何故绝情如此,岂不容我众人与妻儿话别一二?”秦诚故作为难状道:“非我无情,实乃为曹大人声誉做想,世人都知道曹大人执法如山,今既已定罪判刑,却不立即执行,拖延下去岂不引人非议?世人必定会说:‘曹印如此迁延时日,乃等待皇上开恩特赦,他向来行法果断决绝,今轮到自己的爱徒了,也枉法徇私,真虚伪小人也!’”

四荆听了大惊,荆悝急道:“犯官认罪伏法,请恩师即刻行刑!”荆鞅道:“我兄弟四人跟随恩师乃三生有幸,今日死去,无牵无挂,恩师不必犹豫。”荆斯道:“今日之事乃奸人所为,恩师若如迟缓,只怕有人会在皇上面前再进谗言。”荆非催道:“望恩师速斩我等八人。”

看了看哭作一团的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又看了看阴森冷酷的秦诚,曹印心知他是公报私仇而来,虽有满腔怒火,却又发作不得,毕竟大理寺的职责是审录天下刑名。思来想去,最终只得咬牙道:“行刑。”

6

菜市口刑场上,曹印身为监斩官,戴着枷锁端坐在案桌后面,脸色凝重。秦诚坐在侧首,一脸的奸笑。大小官差、锦衣卫旗慰、刽子手五百余人将刑场映衬得阴森森的,再加上一阵阵秋风呼呼吹来,让人倍觉凄凉。

数以千计的百姓听说曹印以戴罪之身,将自己的四个爱徒判了斩刑,都争相来观,有的惋惜,有的哀叹,有的骂他愚蠢,有的赞他清廉。王风、王雨兄弟俩受唐海之命前来京师刺探朝廷军情民意,恰好听闻此事,也赶过来看热闹。

“曹印疯了,四荆是他徒弟,就因误抓了好人,竟要与行凶杀人的酷吏同领死罪?”王雨悄悄地咕哝着。

王风道:“你我不懂律法,看曹大人那脸色,他定是迫不得已。”

王雨道:“什么迫不得已,此人为了标榜自己为官公允,竟然毫无人性,亏大哥时常赞他。”

王风道:“曹大人和唐大哥都是大仁大义,大公大正之人,你休以小人之心度之。”

忽听一人高唱:“赐酒……”放眼望去,见一大汉端着酒坛,另一汉子提着竹篮,从篮里取出八个碗依次放在八个犯人面前,王会聪、陈译、史明波、杨檬跪在地上,吓得人都软了去,哪里还端得起酒碗。荆家四兄弟虽也是跪着,却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曹印见爱徒沦落到这般地步,不禁心如刀绞,想着当年相识相知的往事,忍不住悲泪涔涔。四荆见了,俱笑道:“恩师切莫悲伤,徒儿今生无憾!”说罢,四人伏地三拜。

秦诚见曹印迟迟不忍行刑,心怕出了意外,急催促道:“曹大人,是时候了。”见曹印不语,秦诚冷冷地复催:“曹大人犹豫不决,难不成想袒护爱徒?”

四荆见恩师为难,相互看了看,各自会意。

荆魁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高吟:

一生光明耀九州,满腔正气撼风云。

壮士难酬人间志,丰都亦要扬法魂。

荆鞅见了,也举碗喝了,接道:

一生光明耀九州,满腔正气撼风云。

铁血丹心酬日月,不负大明守法人。

荆斯笑了笑,亦喝了酒,吟道:

一生光明耀九州,满腔正气撼风云。

不负天地我去也,十殿阎君跪地迎。

荆非也饮酒抹嘴,亦大声吟道:

一生光明耀九州,满腔正气撼风云。

书生笑傲断头刀,不输金甲大将军。

各自吟完《临刑诗》,四荆哈哈大笑,曹印听了,大为欣慰,从座位上站起来,缓步移向四位爱徒,吟诗赞道:

一生光明耀九州,满腔正气撼风云。

男儿何愁含冤死,但忧苍生不太平。

吾子一腔热血汤,可堪君王忠义魂。

千秋麒麟宝阁里,自有万载青史名。

四荆听了,欣喜地点头,虽满眼的热泪,却是一脸的喜气。

曹印与爱徒一一拥抱后折身回去,在案桌后站定,将心一横,手抽令签远掷于地,高喊道:“行刑。”

刽子手手起刀落,八个犯人顿时倒在血泊之中。

曹印呆了,秦诚笑了,围观百姓咋舌了。

刑场上一片唏嘘之声……

7

王风王雨默默地走在北京清冷的大街上,路人纷纷感慨着曹印泪斩爱徒的悲壮。王风道:“曹印带着枷锁,被押入都察院大牢,不知吉凶如何。”王雨道:“此人愚昧,落到这步田地,活该。”

二人正说着,忽有两个锦衣卫旗慰拦住去路。王风大惊,心想我和弟弟奉唐大哥之命潜入京城为义军探听情报,如被锦衣卫抓了,必死无疑。王雨也是受惊不小,暗思:传言京城内外遍地是锦衣卫、东厂的探子,看来我和哥哥什么时候不慎漏出了破绽,被这帮恶狗给盯上了。

兄弟二人暗暗叫苦,都在思索对策。

“喂,你二人瞎说什么?曹大人进都察院大牢了?谁说的?”其中一个旗慰怒问。又一老婆婆赶上来抓住王风道:“皇上不是要重用我儿行法么,怎会又将我儿投入大牢,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婆婆见王风王雨惊诧不语,复抓住那两个旗慰追问:“你们说我儿复官,奉我儿之命接我来京城享福,如今我儿何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兄弟二人这才明白,原来这两个旗慰是千里迢迢接曹母来京的,他们并不知道京城发生的事,刚才听了自己议论曹印,这才拦路问话。

王风道:“听说是四荆误抓了四个百姓,将他们送往南城兵马司受审,那四人熬刑不过死了,皇上大怒,令曹大人审案,曹大人判了爱徒斩刑,自己也引咎入了大牢。”

那两个旗慰听了,吓出一身冷汗,心怕带着曹母是个祸害,二人窃窃私语一番后道:“老夫人,我二人奉命接你,现已到北京,你老人家请自便罢,我们还需回刑部复命,就不陪你了。”说完,二人仓惶离去。

曹母也不管他二人,抓住王风道:“小兄弟,务请带我去都察院大牢一趟,我要见见我儿。”王风一来敬重曹印忠贞刚烈,二来怜悯曹母无依无靠,扶着曹母道:“老婆婆,我兄弟二人以前也与曹大人有过一面之缘,知他是个清官,走,我们带你去。”

三人来到大牢门口,王雨摸出一锭银子交与狱吏,说明来意,那狱吏见有利可图,笑道:“请老夫人稍后,我这就去通报。”

过了许久,狱吏出来了,满脸的无奈,三人迎上去询问缘故,狱吏道:“此事无可奈何,你们下月再来。”

王风道:“老夫人千里迢迢赶来,还请大哥行个方便。”

狱吏道:“非我为难,曹大人不见,我也没有办法。”

王雨诧道:“曹大人不愿见自己的母亲?”

狱吏道:“正是,我跟他说你母亲来京城了,就在大牢外面,我这就带她来见你。曹大人道:‘依大明律例,犯人亲属非节假日不得探监,我虽思母心切,然不可坏了大明法度。’”

王雨大怒:“曹印何以迂腐至此!”

曹母听了大笑道:“我儿遵守法度从不徇私,真不负光宗皇帝厚爱。”又叹道:“唉!我一时思虑不周,差点坏了我儿名声。”说罢蹒跚而去,边走边笑。

二王追上去问道:“老夫人欲往何处?”

曹母道:“多谢二位小兄弟,我自有去处,勿劳挂念。”

恰在此时,有一队官军匆忙赶来,王风、王雨惧遭盘查,只得退入小巷回避。待官军过去后再出来时,已不见了曹母踪迹。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