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笏剑曲 > 第九八回 周皇后大摆思贤宴 崇祯帝醉赋求贤诗

笏剑曲 第九八回 周皇后大摆思贤宴 崇祯帝醉赋求贤诗

作者:王惟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9 07:45:56 来源:书海阁

1

“皇上,李邦华等人有奏章在此。”皇帝正批完奏章,刚放下朱笔,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念,朕倒要听听他们有何话可说。”崇祯帝斜靠龙椅,微闭龙目,脸露愠色。

王丞恩展开奏章,念见:

臣等八人上疏圣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人制三钢,定五常,列尊卑,倡亲疏,世事有序,天下安定。然曹印新令,推行平等,县令有过,百姓效之而无罪,上官有错,下属仿之而不罚,君王有失,众臣责之而合律。此等律法,无上无下,无尊无卑,无父无子,无君无臣,何以立足于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此恶法,直教天下刁民犯上无罪,李、张贼徒造反有理,盗跖唐海杀人有功,嗟乎,大明江山能不乱之乎?

我等罪臣,律下不严,致使亲属、下人违反律法,侵扰百姓,皆臣之罪也,安敢避罪自辩?君父谦卑,尚罪己于天下,然君臣有别,尊卑有分,为臣子者,岂能因君父有罪己之诏而求免乎?

盖闻古齐国田成子,身为大臣,绑架国家,以大斗贷民谷米,小斗收回,慷国家之慨,收个人之名,后羽翼丰满,终露野心,杀齐简公,独揽大权。今曹印行法,国人多有欣欣然者,千古陈例,不可不防也。

复闻曹印,与贼首唐海象山斗志,纵贼远遁,以成今日之祸。今又居心叵测,上乱礼法,下惑民心,明推新令,实窃皇权,忠义之士不可不测,至圣君王不可不察。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臣等冒犯天颜,不畏责罚,但求君父明察秋毫,识破诡计,无使曹贼坏我中华礼法,乱我大明江山。

罪臣李邦华、邱浩、许威、毛羽健、张顺、朱渊、石怀、秦诚呈上。

王承恩念完李邦华等人的奏章,帝猛然抓过奏章细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思索,不禁忧虑起来。

王承恩小声道:“皇上,李邦华等人虽有违法贪财之举,可忠心一片,所言细思之下,句句在理呀。”

帝问道:“那曹印呢?”

王承恩道:“圣人云:火生于木,火发而木焚。奸生于国,奸成而国灭。木中藏火,火始于无形;国中藏奸,奸始于无象。”

帝道:“你的意思是曹印乃木中之火,国中之奸?”

王承恩道:“老奴不敢妄断,但……”

帝见王承恩犹豫,骂道:“有甚吞吞吐吐的,直说。”

王承恩依旧不语,却似有所思,好像未曾听到皇帝之言。

帝怒喊:“王承恩。”

王承恩惊吓一跳,慌忙跪地道:“皇上,臣刚才思虑先祖,以致未闻君命,罪该万死。”

崇祯帝闻言好不生气,骂道:“你这狗奴才,朕问你话,你想什么先祖?”

王承恩道:“奴才刚才想到先祖王莽。”

帝大惊:“王莽?”

王承恩道:“是,先祖为了中兴大汉,也曾推新令,行法度,民心皆附……”

帝瘫坐在御座上,痴痴呆呆,良久才喃喃自语道:“不,曹印不是那种人。”

王承恩道:“先祖王莽开始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可是推行新令后,民心拥戴,天下归心……”见帝凝思不语,王承恩又道:“曹印行法追求什么公义,这倒很合百姓胃口,如今京城内外都在谈论什么‘曹公新法’,俨然这法是曹印的了,如新法推行,这民心怕就要姓曹了。况且,皇上在罪己诏中言:‘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皆眹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此诏天下人皆知。苟若推行曹印新令,百姓一旦发现官家违法,亦可据此享有什么相机违律之权,那,那以后,那些大臣们犯错,岂不都有借口了吗?皇上都承认自己有错,臣子们当然也可犯错呀?甚至李自成、张献忠、唐海、罗汝才等贼寇都可堂而皇之地为自己辩解:贪官污吏欺压弱民,我们为何就不能劫掠百姓?”

帝抓起王承恩衣领怒道:“朕对曹印寄予厚望,你怎么,你怎么不早说?”

王承恩痛哭道:“老奴也一直欣赏曹大人的才华,可见了此奏章后,细细思虑之下才惊出一身冷汗来,曹印的相机违律之权看上去美丽,暗地里却包藏祸根,万万推行不得呀。”

帝放开这个跟随自己近三十年的老太监,瘫坐在龙椅上……

2

端午佳节,皇宫内张灯结彩,一派洋洋喜气。

崇祯皇帝在朝堂之上指着一大帮庸碌臣子痛骂了一顿,散朝之后余怒未消,半躺在养心殿生着闷气。

王承恩进殿奏道:“启禀皇上,皇后在后花园摆下端午延,着老奴前来请皇上赴宴。帝见王丞恩来了,吩咐道:“王承恩,明日你将曹印宣来,朕要升他为刑部尚书,授天子剑,主持行法,王公大臣惧怕变法,朕偏要变,宁愿杀掉一批庸庸碌碌的皇亲国戚,也要维护江山社稷。至于他曹印是不是心怀异志,朕暂且管不了那么多。”

王承恩一惊,皇上又要启用曹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丞恩乃机灵之人,忙道:“老奴遵旨。”复又道:“皇上,皇后在后花园摆了宴席,请皇上赴宴呢。”崇祯帝奇道:“今日为何在后花园设宴?”王丞恩道:“皇上为国为民操劳政事,把今个儿是端午节都给忘了?”帝悟道:“哦,是了,今日是端午节。”

帝大步走出养心殿,王承恩紧紧跟随,二人到了后花园,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王妃、刘妃、方妃、沈妃都以到齐,太子朱慈烺、皇子朱慈烜、朱慈炯、朱慈焕、朱慈灿,还有坤仪公主、长平公主、昭仁公主也都早已落座。见帝到,众人起身参拜,帝环视桌上,问道:“皇后,今日佳节,为何才做这么点儿菜?”

周皇后道:“皇上,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妾特地吩咐御厨做了这五十五道菜,以示纪念屈大夫。屈大夫一生忠君爱国,为后世敬仰,今日这菜虽是简陋了些,却能向天下百姓表达皇上思念贤才之心迹。”

王承恩道:“皇后贤淑,思虑周全,不愧为天下之母。”

帝大喜,哈哈笑道:“好,好,今日朕郁闷一天了,总算可以开开心心地吃一顿端午思贤宴了。”

“端午思贤宴?好名字,好名字,皇上才思敏捷,随口掂来,老奴敬佩。”王承恩随时不忘拍马屁,对皇帝的话大加奉承。

众人落座,崇祯帝看着满桌佳肴问道:“皇后,这五十五道菜都叫什么名字?”

周皇后立起道:“容妾一一道来,这是塞外的黄鼠、半翅鶡鸡,这是湖南的竹笋、烧鹅,这是江西的脆团、羊肠,这是广西的鹅掌、蒿笋,这是福建的海参、鲜虾,这是广东的蛤蜊、虾饺,这是陕西的羊膜、羊尾,这是蒙古的羊奶、牛排,这是琉球的鲨鱼、雀蛋,这是云南的银鱼、罗非鱼,这是浙江的咸粽、脆藕,这是山西的黑米、高粱,这是四川的油粽、猪手,这是贵州的土豆片、芥菜……”

周皇后一一介绍完毕,帝喜道:“这端午思贤宴非比平常筵席,今日不赏歌舞,不起音乐,朕与皇后、众爱妃、皇子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如何?”

周皇后与众妃都道:“妾等本当遵旨,只是没有这份才华,不敢领旨。”

帝道:“不妨,皆量才而做就是。对了,王承恩才思不错,也须做一首。”

王承恩慌忙摇头摆手道:“哎哟哟,叫老奴在皇上面前作诗,那不是让老奴班门弄斧吗,不成不成。”

帝笑道:“你敢不做,就是抗旨,朕罚你到边关杀敌去。”

王承恩道:“老奴要是有这份杀敌力气,定然冲在三军之前,为皇上分忧。”

田妃笑道:“王公公倒是一片忠心。”

这时宫女已为大家斟满了酒,帝道:“朕与众爱妃、皇子难得一聚,来,大家共饮此杯。”

王承恩亦举杯道:“祝皇上万寿无疆,祝皇后花容永驻,祝大明江山永固。”

大家齐声叫好,同举玉杯共饮。宫女正欲将菜肴送至皇上与皇后跟前,帝道:“你等退下,今日朕亲自给皇后夹菜。”遂拿起筷子夹了一只红虾给周皇后,周皇后也剥了一个咸粽给皇帝,众人均笑笑地看着二人。帝道:“今日不分尊卑,大家不拘礼节,想吃什么自己夹。”众人大喜,各自夹菜吃了起来。

喝到兴头上,崇祯帝微有醉意,又提起作诗的事,王丞恩道:“思贤思贤,天底下只有皇上才配得上‘思贤’二字,除了皇上,谁敢在此思贤宴上作诗?”众人都附和道:“是呀,我等众人岂敢僭越。”帝见说,亦觉有理,遂道:“好,既如此,朕自来作诗。”

众人拍手称好,太监备好笔墨,帝来至龙案前,忽闻风吹杨柳呼啦啦的响,帝沉思许久,得了灵感,右手执笔,左手撸袖,奋笔画龙,一挥而就。太子凑过去看,帝道:“慈烺,念给大家听听。”太子领命,朗声念道:

问风诗

浩浩长风总不停,拂绕人间几许春。

当年尧舜座上客,怎无良语寄今君?

众人称赞不已,都说写的好,独王丞恩眼中含泪,一眨一眨的。周皇后问道:“王公公怎么了?”王丞恩拭了眼泪,悲切地回话:“皇上德比尧舜,才比汤武,却无贤臣相辅,一个人独撑这偌大的江山,老奴见这《问风诗》,忍不住替皇上悲戚,呜呜呜……”众人听说,都悲痛起来,周皇后道:“王公公切莫伤感,难得你一片忠心!”又劝慰崇祯帝道:“皇上不必着急,既筑凤凰台,自有凤凰来。”

帝叹息道:“是呀,王承恩说得不错,朕登大宝以来,何曾享受过片刻欢娱,倒是朝中这帮庸臣日日笙歌燕舞,误朕江山,可恶。”

王承恩收了泪,忙跪倒在地,一面扇了自己几巴掌,一面自责道:“老奴该死,今日佳节却说这伤感的话,坏了皇上喜庆,请皇上责罚。”

崇祯帝也懒得责罚这个奴才,心情秃极,喃喃自语道:“起来吧,要论责罚,满朝文武个个都该责罚。”王承恩听了,也只得站起来,悲悲戚戚地立在旁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周皇后扶帝坐下,亲自斟了一杯酒,再劝道:“皇上初登基时,从容除奸,年少风发,古之君王鲜有能比之者。如今正值壮年,来日方长,想那周文王,七十六岁才遇姜子牙,再看那汉高祖,五十岁才得韩信,皇上求贤若渴,何愁他日不遇大贤?”

听了周皇后一番劝慰,帝心稍安,问道:“皇后以为,朕可比历代哪位君王?”

周皇后想了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王承恩道:“皇上今年才过三十,以奴才看,皇上可比汉武、光武二帝。”

帝摇头道:“若依汉朝诸帝来比,朕自以为可比文、景。”

王承恩道:“皇上过谦了。”

帝叹息道:“文帝有周亚夫,景帝有晁错,可恨朕无贤才相助,朕虽有文、景之才,却要落得个陈、李后主之命,如何甘心?”

陈后主亡国于隋,李后主殒身于宋,众人见崇祯帝自比陈、李两个亡国君主,吓得惊慌失措,惶惶然不知如何回答。

周皇后担心皇上过于伤感,遂向田妃使了个眼色,天妃会意,提议道:“石亭那边有几颗石榴树花开得正好,一会儿我们赏花去。”周皇后道:“好,今日佳节,正好赏花。”崇祯帝无心吃饭,遂道:“何不现在就去。”大家见皇上提议了,只得放下筷子,都说好。

一行人来到石亭,果有几株石榴树花开正盛,帝立于亭中道:“朕记得这几株石榴是皇后亲手栽种的。”周皇后道:“皇上好记性,当年皇上初登大宝,妾栽下这五铢吉祥石榴,象征多福。”帝感叹道:“十五年了!”随后又吟《困龙诗》道:

为君十五载,不曾游兰台。

只因山河破,困龙屈蛇穴。

周皇后、田妃、王承恩等人面面相觑,帝似乎又回忆起当年刚入宫的那会,当时初为人主,自己就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千古明君,要将大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条,要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要让四海来朝,八方来拜,可如今,唉……想着想着,帝迎风高吟《思贤曲》:

孜孜十五年,凄凄窘江山。

日日思良将,夜夜梦飞熊。

期期又佳节,殷殷望残月。

高高筑拜坛,虓虓将何在?

吟毕,帝满脸悲凉,周皇后内心酸楚,强忍着别让泪珠儿滚出来,做出一副笑脸道:“今日夜已深,皇上早些儿回宫休憩吧。”众人都劝,帝也有了**分醉,被大家扶着离了后花园。

喜欢笏剑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笏剑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