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12)

定风波(GL) 分卷(12)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王三将手中的叠扇插入腰间的革带内,三哥知道你有难言之隐,莫怕,等今后三哥有了子嗣过继你几个给你养老。

  ...王瑾晨愣了一会儿,以往子嗣的事情从未在她脑海中出现,而今却变成了一道横在二人脚下越不过去的沟壑,阿兄的好意四郎心领了,这事,等阿兄娶了亲再说吧。

  王三摊摊手,嗨,娶亲这事,不着急。

  小环穿着新衣裳走到东门,见一堆公子抵在门口,便福身道:诸位郎君万福,醮礼快要开始了,诸位郎君还请入席,小奴要扶公子出去了。

  几个兄长回头,低头盯着小环涂抹胭脂的小脸蛋,纷纷笑道:小环姑娘莫要恼怒,我们不会将你家公子吃了的。

  小奴才不恼怒,只是近日是公子的成人礼,郎君们作为兄长前来刁难是作何?

  哎,王三跨出门槛,我们可没有刁难,生冠婚丧,乃人生最大事,难得弟弟今日大礼,我等是高兴才一同过来道贺的。

  小环却并不买王三的账,合起宽大的袖子叉手躬身道:郎君们若是有心可待冠礼过后再来道贺。

  好了,咱们也别堵在这儿了,马上要到夏日,城郊那几百亩荷塘也要开花了吧,到时候咱们再邀四郎一同出去喝酒赏玩。

  东房变得安静后,王瑾晨大松了一口气,小环扭头看着几个王家子弟离开,正身安慰道:郎君莫要在意,他们都是瞧着族长与使君看重您,想巴结您等您日后高中呢,平日里都不见问候的。

  王瑾晨没有回复,看着青砖地面提步道:走吧。

  喏。

  跪饮醮酒之后,族长王德作为正宾替族侄取字,前些年族中子弟举行冠礼者不少,但庶出子弟能让王德作为正宾的几十年来就只有王瑾晨一人。

  王德走上前,看着向南而立的族侄,眼里充满了期许,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珣玗琪焉,今赐汝字,曰,子玗。

  王瑾晨拜道:子玗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

  垂拱四年夏,王瑾晨以县试第一赴越州州试,由越州功曹主持州试。

  几场考试下来,王瑾晨困倦的靠在马车上,郎君拿了县试第一,要是再拿个州试第一成为解元...

  哪有那么多要是,会稽这一代多读书人,解元有那么容易得么?王瑾晨叹了一口气,倍感压力道:可要至长安参加尚书省贡举的话必需要考到前三。

  一个州府内数万人,取得资格者却只有寥寥三人,即便成绩优异破格提拔那也只是少数,太不公平了,而那长安国子监官学里的生徒却人人都可以参考,可哪里又只招收高品官员的子弟,真是太不公平了。小环嘟着嘴连连道着不公平。

  王瑾晨则是满不在意的摇头,往后这不公平的事多着呢,你呀就将它们咽在肚子里可千万别在外头也这样胡乱言语。

  平稳行驶的马车突然停下,王瑾晨坐稳身子后抬手搭着车窗问道:怎么了?

  车夫转头朝车内回道:郎君,是使君的女公子。

  哟,小环扭头,捂着嘴偷笑,原来郎君在官学读书的时候还勾搭上了使君家的小娘子啊。

  王瑾晨抬手拍了婢子的脑袋一下,你别胡说,认识而已,我哪里勾搭了?旋即坐起从车内弓腰走出,李姑娘。

  女子带着围帽从马车上走下,旋即至王瑾晨跟前,四哥这样叫,未免太过生疏了。

  ...王瑾晨捏着通袖内的双手,三娘。

  李氏这才展露笑颜,府试刚过,阿兄考得如何?

  勉勉强强,乡贡一事还要多谢三娘让令尊出面。

  阿兄昔日在官学读书时就位居其首,这次府试怎会勉勉强强,旋即转身从婢女手中接过食盒,莲子羹,是今年夏日最新鲜的莲子,阿兄考试这么久一定累了吧。

  久不联系的人突然主动出现在眼前,且送来羹汤,王瑾晨便后退一步隔了些距离,李姑娘,你也知道瑾晨在长安之事...

  阿爷都与我说了,我知道的,我不在意这个。

  姑娘不在意可是瑾晨在意,李姑娘一片好心瑾晨不能受。

  明明白白的拒绝让李氏紧握着食盒的提杆,祥和的眉目瞬间冷下,名次还未出来,你就不怕自己落榜?

  不怕落榜这几个字王瑾晨说不出口,决心要入仕的人又怎想黜落夭折于半路呢,瑾晨凭自己真才实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关中那边还有流言说你与兰陵萧氏长房的七姑娘...有染?李氏问的很是犹豫,睁着不愿意相信的眸子。

  王瑾晨低下头不做言语。

  我阿爷说你幼时生于长安,那萧家姑娘幼时也在长安,传言又说你们居住在同一坊内一起长大,私下里已经定了终身?

  王瑾晨点头又摇头,除了私定终身,其他的事的确如此。

  那么说,你与她之事不过是以讹传讹?

  这些与李姑娘没有关系吧,为何要向我打探?

  你李氏转过身,阿爷说他不知道萧安介会看上你,且这样早就向你提亲也是他始料未及的,四哥在长安发生的事阿爷听后又不敢确信,说这是我的终身大事,不敢轻易托付。

  越州刺史出身陇西李氏,虽非嫡出却凭借自己以明经科入仕做到了上州刺史。

  的确,国朝不反对女子和离再嫁,然再嫁者终不如初嫁,因此女子择良人须得慎之又慎,对不起。王瑾晨合起长长的袖子躬身道:瑾晨已有心属之人,因此不想无端误了姑娘的终身。

  心属之人?李氏转过身看着王瑾晨质疑道:少时我得了父亲首肯穿着男装进入学堂,你在读书的时候就一直寡言少语,也从不与人接近,有时候楞楞的,我也从未见你与婢女及长辈之外的其他女子接近过...

  李氏突然话止,迟疑的问道:难道是...长安的那位姑娘?

  王瑾晨盯着脚下的青砖,夏日黄昏时的太阳依旧毒辣,斜长的影子突然抬头拱手,抱歉,这是瑾晨的私事,恕瑾晨无可奉告,时候不早了,李姑娘请回吧。

  见人要转身离去,李氏向前走了几步,阿爷说千年的世家只有兰陵萧氏长盛不衰,萧安介已嫁之女皆为宰相新妇,阿兄何必执着?

  王瑾晨单脚踩在小墩子上不再动弹,一侧扶她上车的婢子突然感觉手臂上的手突然加大了力道,郎君...

  还是说阿兄想要做宰相,可是人家姑娘能等阿兄这么久么?李氏继而道。

  从州试考场陆陆续续出来些读书人,牛车与马车几乎将巷子一条窄路堵死,巷子就离王瑾晨停靠马车的路边不远,里面传来妇人的大骂声。

  你们不看道吗,过不了还挤,我家儿子可是要做举人参加贡试的,等我去大仙祠拜了神仙准能中得解元,届时定要拆了这巷子。

  妇人干脆下马徒步,见到王瑾晨时故意停下用着阴阳怪气的声音不屑道:哟,这不是王哲老爷子的公子么,老爷子考了三次都没中,怎么,难不成是老得不中用了才让儿子来代替么?

  妇人是会稽县令的嫡妻,亦是与王哲在姑苏从小一起长大的街坊,王哲中举后由其父亲做主娶了现任妻子清河崔氏,之后二人再见面便如仇人。

  吴娘子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女子转过身,盛气凌人的看向吴氏。

  见到丈夫顶头上司的爱女,吴氏色变,原来李小娘子也在啊见着二人面对面,吴氏尴尬的笑了笑,看来是老婆子我打扰二位了,你们慢慢聊哈。等离得有了些距离后,吴氏冷下脸,呸,一家子都是不要脸的,老家伙勾搭清河崔氏,儿子勾搭使君的息女,真是妥妥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嘈杂的声音与李氏的质疑夹在在一起,王瑾晨旋即抬脚登上马车,她的想法我并不知道,但我可以的知道是,若不尽所能去做,我一定会后悔。

  第15章 小狂徒

  六月初,各州解试相继发榜,越州功曹于衙门前公布中举者名次,垂拱四年,六月戊子,经州试乙榜合格者三人,第一名山阴王瑾晨,第二名...

  除张告示外,越州刺史还特地派人至中举者家中告知。

  阿郎,娘子。家僮疾跑入内,郎君中了,且是乙榜第一。

  中了?王哲瘫坐下。

  一旁坐着的崔氏却不以为然,别高兴的太早,中举算什么,他要是中了进士让咱们家出了一位士大夫这才叫喜事呢,你中举都中了多少回了,还不是一次甲榜都没有登过。

  王哲坐在椅子上拉沉着一张老脸,看门的小厮步入中堂通报,阿郎,刘参军来了。

  请刘参军进来,去将郎君叫回来。

  喏。

  小厮将越州司功参军引入王宅,王哲一改脸上的苦涩表情,笑呵呵的迎上前,刘参军亲自登临寒舍某未能出门远迎,失敬失敬。

  青袍官员抱着拳头拱了拱手乐呵呵道:恭喜王公呀,令郎高中解元。

  犬子不成器,皆赖仗诸位贵人相帮。

  使君惜才,令郎天资卓越,日后定会成为国朝栋梁之才。司功参军往宅院四周瞧了一圈,自己亲自前来报喜却始终不见文解得主出来便询问道:王解元呢?

  犬子与几个族兄出门赏荷去了,我已差人去叫他了。

  原来如此,这倒不必麻烦令公子特意跑回来一趟了,旋即将一封盖有越州官印及刺史印的文书取出,我此次来是转交文解的,待初冬十月朝贡之时,州府要将举人随贡品一同发遣解送至京参加来年的贡举,这个流程王公是知道的,自不必本官多说。

  王哲接过文解,心情略为沉重,竟丝毫没有当年自己中举时取得文解的半点开心,州府试即便上州也只取三人,但尚书省的礼部试对于无家世相持的寒门来说要更加艰难,王哲考了三次皆落榜,作为长子又无继承的嫡出子嗣,因此便在长安消沉了一阵子,有劳刘参军。

  司功参军笑道:江南巡抚使狄侍郎到了越州,本官得同使君一同出城迎接,就不再此叨扰王公了。

  王哲将人送出宅院,拱手道:刘参军慢走。

  垂拱四年六月,冬官侍郎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巡查江南,朝廷特许其借紫。

  我求神拜佛,烧了大把银钱却只让三郎考了个第四,可偏偏举人只录三人,这解元的名头凭什么给王家那个庶子?妇人提着篮子从越州城出来,篮子里盛的是一些祭祀的供奉之物。

  娘子莫要恼怒,许是那王家四郎走了后门也说不定,娘子试想,他们出身琅琊王氏,山阴县令与越州刺史皆与他家交好,咱们家郎君倒霉,偏偏遇上了王家子弟参考。

  越州郊外建了些不合礼仪的祠庙,也有当地乡绅受人蛊惑而集资建造淫祠,常有人耗费铜钱数贯入祠供奉与祭拜使得江南迷信之风日益盛兴。

  祠、庙附近有上百亩河池,正值盛夏,满园花色,青红白夹杂在一起,生机盎然,一群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围聚在池中的凉亭内喝酒赏花。

  今日州试放榜,子玗随咱们出来吃酒,定然是志在必得了吧?

  王瑾晨靠坐在凉亭的栏杆上,她之所以会随几个族兄出门,不过是为了逃避嫡母那聒噪的碎碎念。

  几个吟诗作画的兄长继续打趣道:今日过后,咱们岂不是要改口叫王举人了?

  什么王举人,应该要称呼王解元才对。

  对对对,以咱们子玗的才华,肯定能摘得这越州解元之名。

  王瑾晨抬手趴在栏杆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荷花穿插在青莲之中,凉爽的夏风从亭内穿过,游走的目光突然在一朵荷花上滞留,两朵绽放的莲花共生一茎,便忆起了幼时夏日在长安之事。

  【长安芙蓉池背靠着巍峨的青山,林木耸立其间,池中还生有荷花,每到夏日便会有武吏巡查四周,以防摘荷的百姓落水。

  一大早,两个小童背着父母从亲仁坊偷偷有跑出,穿红色裙衫的女童将男童拉上马车。

  七娘要带我去哪儿?回晚了的话阿耶要不高兴的。

  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

  哪儿?

  芙蓉池。女童见她这般犹豫,便嘟起嘴不高兴道:你不愿陪我去么?

  幼童抬起头慌忙解释道:怎么可能,七娘所邀,我当然是一万个愿意的。

  女童怀揣起双手撇头不高兴道:我看你就是不愿意。

  幼童扒拉着圆领袍的下摆将身子挪近,抬手扯了扯她的衣袖,七娘,我这不是怕阿耶回来责罚我吗,他可平时对我可凶了。

  想起王家那位颇有才名的严厉父亲,女童这才心疼的松了一口气,那好吧,我带你去看荷花,保证晌午前就回。

  幼童便笑弯着双眼连连点头。

  芙蓉池靠山的一侧新建了一座极大的楼阁,阁前还修了个小池子,池中的荷花生长的极好,舀满水的筒车正有序的转动着将水送到小池子里。

  一阵微风轻轻掠过,红白荷花赢着朝阳随风而动。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女童睁着一双清澈的眸子,天生万物无一不喜阳,就连荷花也是向阳而生,日出时绽放,日落而闭。

  幼童跪坐在雕花栏杆上,抬起蓝色袖子里的小手抓耳挠腮道:七娘,山有扶苏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诗经里的一篇,意思就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有见到子都的美男子,却偏遇见了你这个小狂徒。女童解释完后故作嫌弃道:都叫你好好读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