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107)

定风波(GL) 分卷(107)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什么礼?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你起来吧。皇帝起身,随后从殿中走出。

  王瑾晨拿着笏板从地上爬起,抚了抚膝盖后转身跟随皇帝出了殿,皇帝负手站在殿阶上抬头仰望着侧前方的明堂,明堂北侧是礼佛的天堂,比明堂还要高出数十丈,抬眼望去见不到顶,高耸入云。

  这几座殿堂的修建你可知耗费了多少钱财?皇帝说道。

  王瑾晨仰头看着足有百丈高的天堂,旋即叉手道:陛下是担心耗费国力么?

  斥巨资建一根没有任何作用的柱子,卿以为划算吗?皇帝扭头问道。

  天枢并非一根柱子,乃是天下的权柄,是天下的中心,让世人都能够明白,这天地的中心是在大周神都洛阳城,如今的洛阳城可盛当年长安,端门外居住的诸国王室以及街道上行走的胡人不比汉人少,再者,天枢乃是诸国首领集资所献,而非陛下之私。王瑾晨回道。

  皇帝深沉的望了她一眼,你倒是极会说话,朕应将你放在春官,去做外交才对。

  臣都是仰仗陛下之威才敢如此。王瑾晨谦虚道。

  皇帝转身欲要回殿,王瑾晨见之便也匆忙转身,追喊道:陛下。

  皇帝没有顿下步伐,负手背对着淡然道:朕知道你想要什么,朕也看到了你与他们不一样的忠心,许是女子之心终究要细一些,因此你能够感知我的处境与不易,朕会给你,比你想要的更多。

  王瑾晨离开紫薇城不久后凤阁的官员便拿着诏书骑马赶入修文坊,几乎是踩着她的脚印后一步赶到王宅的。

  登门前,官员将布袋里沉甸甸的金子摆放齐整,又将与爵位对应的章摆出,理了理衣袖这才提步入内。

  门下,延载元年,秋七月,秋官侍郎王瑾晨监军有功,赏金五百,封武宁县男,赐婚兰陵萧氏已故徐州刺史嫡七女。

  前面的封赏王瑾晨并未在意,后面的赐婚却让王瑾晨大吃一惊,抬起颤抖的双手接过诏书,深深皱起眉头喃喃不解道:难道这就是陛下所言的更多吗?

  通事舍人笑眯眯的搓着双手将眼前的高官扶起,万州武宁县,天授二年改唐兴县所置,可谓是一朝一个名,已然成为了国朝的象征,此县名还从未被拿来赐过爵位。官员没有提及赐婚一事,在朝官们看来,加官进爵的封赏才算是好事,而赐婚,尤其是将已经嫁过的女子赐婚要员,绝非喜事。

  同样的赐婚诏书,萧家也收到了一份,恰逢萧至崇从官署中归来便接了这道让其吃惊的旨意。

  料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将一个刚亡夫不久的妇人嫁给一个仕途正盛的朝廷大员,这于已经不再管妹妹琐事的萧志崇来说是个天上掉下来的喜事。

  母亲,怕是上天垂帘我们萧家,不忍祖宗的基业衰败至此,若是有个作为宠臣的妹夫,萧家何愁不振。说罢,萧至崇将诏书捧在怀里,寻来家中的管事差人出去寻已经离家许久临前告知家人去了长安的嫡亲妹妹。

  修文坊内,王瑾晨没有细想皇帝赐婚的缘由,原先准备的提亲照常不误,先是提前修了一封书信送去越州告知母亲,而后便去城西找了神都最为有名的媒人做媒,至昏时,亲自提着双雁登了萧氏的大门。

  深知二人的旧情尚在,王瑾晨的登门提亲便让萧至崇以为是他自己向皇帝邀功请赏求娶的萧氏。

  赐婚的消息传得极快,外面皆传言是秋官侍郎监军立功归京后向皇帝请的旨意,像是有人故意散播一般,没过几日便弄得满城皆知,风头正盛之时,萧婉吟也回了神都,且走的是小道,并不知赐婚一事。

  第143章 亡于君前

  半个月后

  在阿罗憾的号召之下,诸国纷纷响应派遣使臣或首领亲自赶赴神都洛阳,边关的奏报频频传入宫中。

  是日清晨,一份特殊的奏报从东方海上而来,与奏报一起的还有几个和尚以及头发剃得有些怪异的东瀛人。

  奏报经凤阁,由凤阁舍人掌侍进奏,凤阁舍人逄弘敏将其整理后上呈皇帝。

  启禀圣人,是东瀛倭国女首领的上书。

  高延福从殿阶走下接过凤阁舍人所呈的奏疏转递给皇帝。

  自登基之后,许久不曾听到东瀛的事迹,先帝朝时东瀛派遣使者来朝是诸国中最为勤快的。

  说来也巧,东瀛的女首领与圣人竟是同一年登基的。高延福眯着老眼恭立在皇帝身侧。

  皇帝抬手拿起册子,东夷与西戎皆有女君所出,我中原又为何要一直墨守成规,能统治江山御万民者便是帝王,何关乎男女。

  陛下是千古帝王,开创了这大周盛世,令四夷宾服,万国来朝。高延福称颂道。

  倭人遣使数次,学了那么多东西,就连这字也学去了么?皇帝盯着册子上那并不算好的文字。

  诚闻大周女皇陛下威仪天下,受万民敬仰,雄才大略,野赞深感钦佩,愿同诸邦请求陛下于神都修建天枢...日本持统天皇鸬野赞良献。

  皇帝听着天枢两个字眼,功德柱...这些天已经有不少国家上书请愿了。

  陛下建不世之功,威震四海,连远在东海的日本都向陛下请愿,可见如今的大周朝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高延福顺势奉承道。

  逄卿。皇帝低头唤道。

  臣在。逢弘敏叉手应道。

  替朕留意一下地方百姓的动静,凡有地方奏章,直接取来给朕,不必过宰相耳目。皇帝吩咐道。

  喏。

  延载元年八月,在波斯国酋长阿罗憾的号召下,四夷共两百余国家元首前往神都洛阳向大周皇帝请求修建天枢立于紫微城端门之外,以此铭记女皇功德,黜唐颂周。

  获允之后,皇帝以纳言姚璹为督作使,召番邦诸国聚钱百万亿,命东夷设计图纸,高丽人运送进献铜铁,并派遣高丽工匠赴朝为天枢雕刻。

  同年九月,天象日食,祖宅收到王瑾晨续弦之事后派人至神都恭贺与提前送来家族的贺礼,生母与生父及嫡母却未做任何表态,虽是二婚,但王宅所备六礼齐全,凡张罗事宜皆由宅主人亲力亲为。

  王宅一些新来的下人感到疑惑,闻秋官侍郎迎娶宰相之女的头婚并未大肆操办,如今这二婚却尤为重视,连一向不信术士的主人,竟也为了婚事将城中最为有名的老道请来占卜吉日。

  就在王宅忙碌着张罗婚事时,宫中突然来了一批人。

  来的不是旁人,而皇帝身侧的贴身内臣高延福,奉陛下口谕,秋官侍郎王瑾晨迁将作监,协同督作使建造天枢。

  臣,遵旨。王瑾晨对于天子命其协同宰相修建天枢并没有感到意外。

  高延福伸长脖子瞧了一圈,而后拉着王瑾晨的手走到一边细细叮嘱道:来之前圣人还有话要让我转告王作监。

  什么话?

  赐婚的诏书已经下了,人怎么样都不会跑,这一阵子婚事就先放在一边,总不能事只做一半就甩手不干了。高延福道,这做事总要有头尾。

  王瑾晨明白高延福转达的意思乃是天枢的建造,遂回道:圣人迁我为将作监,我定然会协同姚相将天枢建好,还请高内侍替我回禀,微臣的婚事并不会耽误天枢的建造。

  高延福听后连连摇头,六礼繁琐,圣人知道王作监对这门婚事很是看重必然不会从简,所以还请王作监耐着性子吧。

  为何?王瑾晨不解,婚事是我个人之事,而天枢建造非我一人之力能成,诸国同修,即便缺了我也不会影响什么,陛下既然下诏赐婚,又为何要我延期行礼?

  高延福仍旧摇头,这都是圣人的意思,小人也不知情,圣人还让小人告诉王作监不要忘了那日圣人的话,君无戏言,圣人说了便会做到,王作监是聪明人,应该能够想明白才对。

  我不明白。也许因为心里有气,王瑾晨很反常的说了一句埋怨话。

  中进士时高延福见她第一眼,眉清目秀,且又是个懂礼的后生,遂心生欢喜,此后的许多事情中高延福都偏向她,对于王瑾晨的气,这个而立之年的内臣像个长者一般笑眯着清秀干净的眉眼,王作监挂念着未过门的娘子,小人也明白,但气归气,这话还是不能乱说的,国朝像您这般年轻就位高的人不在少数,可权重者有几人呢?三品以上的大员皆是宗室及宠臣,但只空有头衔罢了,况且此次将您调往五监,圣人也是别有用意的。

  用意?

  高延福瞧了瞧空旷的周围,压低声音道:鸾台与肃正台矛盾加深,御史中丞来俊臣已被调往了殿中省,从外朝去了内朝管圣人的起居了,不过李相公似乎并不肯罢休,一连贬了好几个曾为圣人效力的司法官,就连王弘义也被抓了把柄流放琼州,将作监跟随姚相,可躲纷争。

  同月,来俊臣迁殿中省中丞,遭人检举收受贿赂,贬同州参军,离朝。

  身着便服的来俊臣坐在书斋一角,旁侧矮桌上摆放着一件低级官员所穿的青色公服,上面没有任何袍纹。

  离京前来俊臣去了一趟太初宫想向皇帝请罪,左监门卫将军穿着软甲,内衬深绯色的公服衣襟上还饰了一对狮子,直性子的武将一向看不惯这些德不配位的奸佞小人,尤其是来俊臣如今还遭到贬谪,便抬手毫不客气的拦道:皇宫重地,州府小官无诏不得入。

  还没等来俊臣说话便有一个衣上饰凤池的紫袍从宫内走出,神采奕然,从青袍身侧略过时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将其无视。

  李相。

  见过李相。

  面对监门卫的行礼也只是点头示意,毫无一点谦虚之态。

  不久前,延载元年五月,皇帝下旨修改公服,以袍纹定品级,在朝臣三品以上的官员公服上饰袍纹,文官饰飞禽,武官则饰猛兽,诸王饰以盘石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

  来俊臣直起腰身,背对着大步向前准备上马车的宰相沉声道:李相以为将下官贬出神都,流放王弘义,自己就能一手遮天了么?

  内史李昭德突然止步,站定后回头瞧了一眼,这不是殿中丞么,小心驶得万年船,怎么中丞也会栽跟头?

  来俊臣回头,眼里没有丝毫恨意,依然是那张奸笑里藏刀的脸,李相还是多担忧担忧自己,真以为圣人什么都不知道吗?

  本相行的端坐的正,倒是你们这些小人早就该受到惩治了,此次只将你贬出京城实是便宜了你。李昭德轻斥道。

  望着满眼怒火,掌权以来一直打压酷吏的宰相,来俊臣笑道:李内史放心,来,不会亡于君前。

  李昭德并未被这恐吓之言吓到,哼,老夫倒要看看,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神通。说罢甩手离去。

  几日后,铜铁相继运送至洛阳,冬官征召民夫完毕,天枢开始动工修建,端门前至三桥被禁卫封锁,只留一条可供马车经过的过道。

  太初宫

  圣人,凤阁舍人逢弘敏求见。内臣通报的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大殿中。

  让他进来。

  喏。

  哒哒哒哒,红袍迈着稳健的小碎步躬身上前,凤阁舍人逢弘敏,叩见陛下。

  起身吧。皇帝正低头看着手里的史书,自委任李昭德为相后除却军国大事,那些忧心繁琐的小事较之前便少了许多,这也令皇帝十分满意李昭德。

  逢弘敏觐见,皇帝以为是地方百姓因为修建天枢而有意见,秋官与将作监来奏,铜铁不够遂拆用了农具,农乃国本,朕已命有司去处理了,地方有所动静了?

  陛下让臣盯着地方百姓以及州官的奏报,让臣不必经宰相而伏阙陛下,说罢,逢弘敏抬起头将手中拿的两卷文书呈上,长上果毅都尉郑注上疏,状奏内史李昭德专权。

  皇帝皱起眉头,前几日丘愔才上疏当着朕的面痛骂了李昭德一番,若真如他所言,怎不见其他几位宰相有意见?

  陛下,邓注写有一篇《石论》,还请陛下御览。逢弘敏继续奏道,李昭德专权,宰相皆惧,纷纷附和,军国大事皆先报鸾台内史,而内史却数次知瞒不报,独揽朝政,石论所言,句句为真,望陛下明断。

  高延福取之将其展开,数千言的论展开后足有人之高,皇帝沉默了许久后挥了挥手,此事朕知晓了,卿先回去吧。

  皇帝只匆匆瞧了一眼便让高延福收起,待臣子离去后又问道:李昭德为相几年了?

  回圣人,已两年有余。

  两年内就让满朝文武都憎恶,也算是他的本事了。皇帝淡然道,他是耿直,却非纯良,他有雄心,亦有私心,果真比不上娄师德,不懂进退,有能而无德,不宜任用太久。

  去,去将凤阁侍郎李峤唤来拟旨。

  喏。

  第144章 甜于心头

  延载元年,内史李昭德独揽朝政,恃宠专权,群臣皆惧,引皇帝憎恶,坐罪贬为南宾县尉。

  景行坊

  萧婉吟归家之后,外面大肆议论皇帝赐婚秋官侍郎一事,萧至崇作为兄长并没有追问妹妹缘由,而是欣喜的与即将结为亲家的王氏提着贺礼节日往来。

  不久后秋官侍郎王瑾晨升迁将作监,按制,三品官员门前可立门戟十二,萧家还特意备了厚礼由主君萧至崇亲自登门恭贺,短短数日之间便全然忘了从前的刁难。

  婢女端来一盘玉露团,将其放置在几案上,姑娘归家后已有好几月不曾出门了。婢女望着正在摘抄经文的女子,今儿家主又去了将作监的府上,如今婚事就只差了请期与亲迎,圣人的赐婚,王作监好像并不着急,这纳征都已过去了近一月。

  姑娘,外面风声极大,茶肆里的议论婢女语塞,因为萧婉吟才新婚丧夫,如今二婚再嫁高官,且是皇帝赐婚,虽为继室,可也难免落人口舌,外面多是议论克夫,替大周的御前红人所担忧前程以及运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