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106)

定风波(GL) 分卷(106)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喏。

  第141章 官人娘子

  是夜

  一处院子里的房门被人轻轻推开,屋内没有掌灯,一束银色的月光从门缝透入很快便消失不见,白底的翘头黑皮靴抹黑走到屋子一角,幽暗阴森的环境下只瞧得见一双发亮的阴狠眼眸。

  主人。

  微光从窗户边透进,只能看得见男人脸上的轮廓,以及下颚所留的细长胡须与阴险的目光,如何了?

  秋官侍郎并未同王孝杰一起回来,军中的消息是说往西去了,王孝杰归京但监军未回圣人应当是知道,但是圣人那边却没有一点动静。

  男人抬手捻着细细的胡须,往西去了。

  秋官侍郎如今远离京城,用不用小人...弓腰站在男人跟前的下属抬头露出一个狠厉的目光。

  男人抬手制止,一个那么大的活人没有回来,京中却无人提起,这恐怕是圣人的意思。

  下属点头,主人深思熟虑,魏王那边近日与朝官走动频繁,因此次战事胜利,似乎是要给圣人上尊号。

  男人眯起狡猾的双眼,魏王这是认命了么,甘做棋子。

  一个月后

  朝廷的公文由都进奏院向各道州县传递,各州官府的衙役们将朝廷的文书用告示张贴出来,因百姓不识字,县官便让识文的衙役逐字念出。

  裹幞头的衙役拿着一卷公文,长寿三年五月甲午,圣人御则天门楼受尊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延载。

  停留告示附近的马车由车夫驱动着离开,掀开一角的车帘也被放下,才是六月,圣人的尊号是五月加的,这里离长安还有几百里,如今州县的消息倒是来得也快。

  频繁更换年号,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女子回道,至少苦了史官。

  红袍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盯着她轻声问道:回一趟长安否?

  回。

  红袍自登第以来定居洛阳,祖宅也在越州,长安于她而言,从来不是家,至于为何要用一个回字,是因为,它是这场隔世之梦开始的地方。

  几日后

  雍州

  马车即将抵达长安城时王瑾晨探出车厢对着护卫长吩咐道:往城南的启夏门入城吧,先去一趟芙蓉池。

  精阳六月,太阳灼烧着大地的植被,正午时分除了劳作的农夫与讨生计的商人,路面上几乎见不到其他人,偶尔有几个世家子弟,还都由奴仆撑着平日里遮雨的油纸伞,一边拿着团扇跟在后面扇风。

  骑在马上的护卫们一手握着缰绳,另一只手则在脖颈间擦拭着不断冒出的汗水,很快,后背便湿了一大块,圆领衣襟上的脖颈也被晒黑了许多。

  一行人进入芙蓉池,一阵凉爽的风经过湖面向他们吹来,护卫长示意车夫驾停马车,随后从马上跳下,步行到车厢旁,侍郎,已经到了。

  被烈日灼烧过后,养在富贵人家花苑里的百花都没了生气,只有芙蓉池中的芙蓉依旧亭亭玉立生机盎然。

  你瞧,天时也希望我们回长安,巧是六月,芙蓉开得最盛之时。王瑾晨站在池边感受着身前徐徐吹来的凉风,将夏日的疲倦一扫而空,神清气爽,才不过几年,恍若隔世。

  咚!

  洪亮的钟声从长安城的寺庙中传出,王瑾晨微微抬头看着数丈高的城墙,听到钟声她想到的竟是城内坊中的道观,不知几位道长如今可安好。

  迁都洛阳,皇室宗亲与达官贵人皆随了去,长安城没了这些权贵相斗,自是清静不少,道长们也可以落得清闲。萧婉吟倚在池边的木栏上伸手轻轻抚着葱郁的荷叶。

  对话间,两个扎着垂髫的孩童跑向池边,年纪稍大一点的男童拉着另外一个女孩儿想去折那池边一朵待放的菡萏。

  孩童的嬉闹声引起了二人的注意,王瑾晨瞧着附近除了自己人便没了旁人,正午时分都蜗居在家中乘凉吃冰,连这芙蕖盛开的芙蓉池都没有多少人来游玩。

  随后王瑾晨招来护卫,在他们耳侧小声吩咐了一阵,只见他们将腰间的横刀解了走到两个孩童身侧折下几朵芙蕖递予,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一阵哄笑声,几个护卫与两个孩子嬉笑,一直到其家人找到池边朝护卫们连连道谢他们才作罢回到原来的位置。

  没过多久后,一个年轻妇人穿着襦裙,怀抱着手握菡萏的小女孩儿,极小心翼翼的靠近二人,护卫长准备拦下时被王瑾晨所止。

  妾是来谢官人与娘子的,妇人误把亭内的官员与女子当成了夫妻,两个孩子贪玩,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下人寻了好久才知是到了这芙蓉池,可把一家子人吓坏了,得幸遇到了官人与娘子,细心着人看护,实是感激不尽。

  举手之劳而已,娘子客气了。

  见官员没有当官的做派与架子,举止谦和,妇人柔笑着赞赏道:官人看着面善,又极心细,娘子是个有福之人。

  我做我该做的,是否福气,都只能由夫人体己可知,至于旁人说的,都不能算是。王瑾晨转头看向萧婉吟,我不知道夫人心中所想,我只知...这是我的福分。

  萧婉吟倚在木栏上略显慵懒,听到这番话后将头撇过与之对视,夫君难道不知妻子所想这算哪门子心细。

  王瑾晨僵在原地,随后又因萧婉吟这句话而暗自窃喜,妇人抱着孩子勾起嘴角浅笑,看着官人与娘子的年岁,当是刚成婚没有多久吧,郎情妾意,也羡煞奴家。二人没有回复妇人,妇人便转身朝亭子外轻轻招手。

  一个做婢女打扮的小姑娘提着食盒稳步走入亭中,大娘子。

  这是妾才从家中做好的,想着酷暑难耐,特意拿出来给官人与娘子消暑。妇人将孩子放下,从婢女手中接过食盒打开。

  一股冰雾从盒内冒出,酥的香气顿时飘满整个凉亭,因姑娘爱吃甜食,便在这冰酥里加了点蜜糖,如今拿来献丑,权当是给官人的谢礼。

  两个巴掌大的圆碗装着白色的如酪一般的饮品,下面还刨了半碗碎冰,黄色的蜜糖搅在中间,看着极为诱人。

  萧婉吟见之,认真的瞧了一眼妇人道:长安冰雪,至夏时,价可同金银,非寻常人家可有之物。

  一碗消暑的饮品罢了,妇人为之惊奇,眼前的女子应也出自大户,不过想来官人如此年轻便穿绯红,妻子的家世定然也不会差,旋即笑道:夫家姓王,君舅与几个小叔叔都在朝做官。

  王姓?王瑾晨疑道,可是琅琊王氏?

  正是。妇人点头,鸾台侍郎王方庆是妾的君舅,因有些琐事前几日才回雍州咸阳老宅,今日稍稍得空便带了两个小娃娃到这长安城来逛了逛。

  王瑾晨笑了笑,却并未自报名讳,而是接过妇人递来的冰饮尝了一口后才端给斜坐在木围栏上的女子。

  见二人收下且都尝了,妇人这才笑眯眯的收起食盒,官人与娘子赏花,妾便不好意思再打搅雅兴,今日真当是谢谢了。

  良久之后,王瑾晨望着两只空碗,妇人早已离开,她便只得又差护卫将碗送到咸阳去,好在是大族,寻人也方便。

  连过路的妇人见了都以为是,王瑾晨走到萧婉吟身后,将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七娘方才那番话...

  那番话怎么了?萧婉吟扭头,稍稍抬起双眼盯着王瑾晨的眸子。

  王瑾晨忽然笑了起来,微微弯腰道:我从来也不是心细之人,只是因为你,而对周围多了几分留意与警惕,恰好看见了两个在水边玩耍的小娃娃,无人看守又不知池水深浅这才叫了他们两个。王瑾晨随后又凑到萧婉吟的耳侧从怀中拿出一个用手帕小心包裹的物件,打开之后是一根带有香味的金簪,与她身上所散发的极为相像。

  她并不知道,这只本已归还的金簪,被丢弃之后又回到了王瑾晨的手中,直到那日东宫案发,王瑾晨压低了声音道:适才与夫人所言,句句出自真心。

  王瑾晨的年岁再加上如今的官阶可谓是一帆风顺,这在世人眼里所认为的福,在萧婉吟心里却并不觉得是,你遇见我之后,哪儿还有什么福气可言?

  七娘就在我眼前,历经了这么多,你我都安在,这难道不是福气么?王瑾晨笑着回道。

  等何时你能全身而退,带着我隐居,不再与复杂的人心相斗,那才是福气。萧婉吟摇头,盯着她腰间极显眼的金带,倒头来,最初有的东西,反而是现在最奢望的,如今已经得到的东西,却是紧紧缠身,扔也扔不掉。

  王瑾晨抬手轻轻擦着萧婉吟有些悲伤的眼角,那就暂时不扔吧,我用它,给你一场名满京城的婚礼,让世人都知道,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

  第142章 邀功请赏

  玄都观

  青烟从三清殿中袅袅升起,观中香火依旧极旺,即便是在盛夏也有不少人头顶烈日入观祈福。

  几年未见,观中的坤道并无改变,而王瑾晨则多了几分官场上的世俗气息。

  坤道见二人同来并不以为奇,手中拿着念珠,将几炷香插入香炉之中,嘴里还喃喃了几句她们听不懂的话。

  萧婉吟拉着她朝殿中供奉的三清跪拜,王瑾晨站在席垫前抬头仰望着三座神尊,玉清,上清,太清。

  玉清元始天尊授人以道,上清灵宝天尊断人生死,在下的生死与福祸,天尊可知?王瑾晨问道。

  坤道收回将敲锣的木锤放下,天尊跟前的二人一跪一站,看着站立发问的红袍官员,施主觉得,生死是由什么所定?

  反正不由天。王瑾晨回道。

  施主既不信,又何故来此?坤道言。

  王瑾晨听后愣了愣,旋即撩开衣摆屈膝跪下,坤道便转身,福祸相依,施主红袍加身是祸不是福,红色既是血光之灾。

  坤道的话王瑾晨并不是很相信,而跪在一侧的萧婉吟却睁眼站起追问道:血光之灾,难道没有解救之法吗?

  看天意。坤道回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施主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犹如悬丝。

  半刻钟后

  哒哒哒,旁侧的功德箱中被人扔进了几串铜钱。

  大殿殿阶前的报钟被一名年轻的乾道敲响,道长所言无非是世人通用之语,位高者摔而必亡,七娘不必太过在意。

  话是如此,可却并没有说错。萧婉吟停下脚步,回神都后,你早些提亲吧,我有李家的休书,本就不用服丧。

  王瑾晨楞道:休书?

  是李昭德的长子给的,原以为用不到。

  王瑾晨没有再继续刨根问底,只是点答应。

  洛阳

  安全抵达神都之后,护送的几个士卒便辞别王瑾晨回到军中,萧婉吟并没有与她们一道归来,而是稍迟了几日。

  归京的第一时间她并没有即刻进宫面见皇帝,而是独自骑马回了修文坊的宅子,离去一年,王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有平日里跟随的小丫头好像瘦了些许。

  王瑾晨摸了摸小环的头便将长安叫去了书斋,前几日可收到了我的来信?

  主人的信小人收到了,东西也已经准备齐全。长安拱手道,随后抬头小心翼翼的望着王瑾晨,只是不知,主人要向神都哪家小娘子提亲?

  王瑾晨只是低头写着一张黄麻纸,长安又道:主人如今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员,续弦不比纳妾,是否仓促了些?

  王瑾晨望着一张纸上的生辰八字与另外一张写满了小字的宣纸,随后将其折叠好装入信封之中,等做好这些后她才想起来回话,遂抬起道:适才你问我是向哪家提亲?

  长安点头,是小人问的。

  兰陵萧氏。王瑾晨道。

  长安听后惊恐的睁着双眼,萧氏有几房,而主人口中的兰陵萧氏定然不会是别家,而是他们所熟知的王宅旧人。

  主人,七姑娘刚丧夫,您此时去提亲,恐遭人非议。长安提醒道。

  那就让他们议论好了。王瑾晨回的很是淡然。

  长安却为此焦虑不安,主人归来是立有大功的,再得封赏便要列卿相之位,朝中多方势力争斗,此举恐遭肃正台弹劾,再者这于七姑娘的名声也是有损的,长安并不是想阻扰主人与七姑娘之事,深知主人爱慕七姑娘,可是这段时间正是...

  好了,朝廷哪日不是在风口浪尖之上?王瑾晨打断道,难道我要因此一直退缩不成?我生来不是把荣耀做给旁人看的,我只图自己舒心,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看法与唇齿之中。

  长安见他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从袖口内抽出一张帖子,这是张罗的清淡,雁都是买的农户家中相貌最好的雁,现今饲养在后院中。

  王瑾晨接过记册打开仔细的翻看了一遍,又道:你瞻前顾后的委屈着,倒不如大胆的活一回,也不枉来这人世一遭。

  长安只愿主人一生平安顺遂。

  太初宫

  空旷的殿中放置了几盆降暑的冰块,皇帝倚靠在龙榻上,带着点点倦意。

  秋官侍郎王瑾晨奉旨监军,延期归朝,还请陛下责罚。王瑾晨一手拿着笏板跪伏于地请罪道。

  大破突厥与吐蕃的合攻,卿是有功之臣,朕又如何能罚之呢?皇帝摩挲着金椅上的龙头,不过,卿为何要去波斯?

  不等臣子回答,皇帝将身子坐正继而道:战起之前朕已派波斯的王返回他的故土,是为阻扰西方干涉我东土之事,卿此去,何为?

  王瑾晨抬头回道:大周边境盘踞的诸国狼子野心,此次战胜令大周朝名声大镇,四夷宾服,遂借陛下之名出使波斯,让阿罗憾与其他诸国酋长向陛下献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