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定风波(GL) > 分卷(101)

定风波(GL) 分卷(101)

作者:于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6:23:50 来源:免费小说

  王瑾晨陷入沉默,旋即又道:七娘究竟说的是自己,还是我呢?心存芥蒂的人。

  萧婉吟撇过头,你明白就好。旋即将人从自己怀中轻轻扶开,裂痕是无法修复的,王侍郎做再多都是徒劳,侍郎是聪明人,深陷泥潭,首要做与想的应该是如何全身而退才对。

  半年后

  长寿二年九月

  是夜,一匹国马疾驰在神都西北方向的官道上,裹着着黑巾幞头的士卒身背军旗,手持着开道的金铃,正宵禁,洛阳城门悉数禁闭,听见马蹄声后,城门郎与戍城将士纷纷警惕起。

  皇城宵禁,犯夜者坐罪。城门上响起军将的警告声。

  盛春的寒风从城楼上呼啸而过,城中的佛塔上频频传来出清脆的铃声,士卒没有从马背上下来,而是高举着一支令箭大呼道:西北有紧急军情,要面呈圣人。

  城门郎闻之,当即向下招手,于是西城门点亮十余火把,禁军上前核验,城门夜开,传递军报的士卒骑马一路狂奔直逼宫城银台门。

  皇帝处理政务直至深夜才睡,传来军报后,徽猷殿刚熄不久的灯便又燃起,皇帝拖着疲倦的身子半躺在龙榻上。

  吐蕃立了阿史那元庆之子阿史那俀子为西突厥部可汗,突厥与吐蕃联合率兵攻打大周边境。高延福将军报拆开逐字解释道。

  军报一出,女皇顿时醒了精神,从榻上覆起,朕就知道吐蕃不会死心。

  有威武道大总管与几万精锐镇守,西北当是无忧的。高延福道。

  女皇接过军报仔细阅览,边境诸国觊觎中原已久,近些年一直养精蓄锐蠢蠢欲动,怕不止是西突厥与吐蕃。

  圣人可要宣李相公入内商讨么?高延福试探的问道。

  李昭德...女皇有些犹豫,上官氏可在宫中?

  回圣人,内舍人今夜不在大内,好像宵禁前就出宫了,这会儿子怕是宿在了公主府上。高延福回道。

  如此便一道差人传入内吧,公主与内舍人。

  喏。

  长寿二年,吐蕃与西突厥联合伐周,朝廷派遣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出兵迎击,数日后后突厥率军进犯灵州,大周属国东胡室韦族受后突厥所控亦举兵反周,遂派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率军征讨。

  几日后天象出现日食,加之突厥诸部与吐蕃联合攻打中原屯兵边境,为定民心,皇帝于九月秋御卫象神宫祭祀先祖与天地,大赦天下,朝臣纷纷以日食之故请奏上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女皇受之。

  武安殿

  皇帝独诏秋官侍郎商议边防军务

  吐蕃与突厥联合,室韦反叛,国朝如今被诸国围攻是腹背受敌,加上前几日的日食,王卿应该听到了民间的流言吧?皇帝沉声道,武周攥唐,人神共愤。

  日食乃无可免的天象,且非灾难,而诸国本就觊觎中原已久,不管是哪一朝,边境之患又何曾彻底消除过。王瑾晨回道。

  没有哪个皇帝会乐意听到这些话,外患自古就有,可平了这些乱,百姓就会从心底认可大周么?皇帝摇头,他们不会。

  臣有一言。王瑾晨道。

  说。皇帝道。

  若边境诸国诚心归顺与俯首,大周朝缔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垂名青史,陛下此虑自然消除。王瑾晨叉手道,若陛下信臣,请许臣监军一职前往陇右。

  长寿二年十月,朝廷征调粮草押往边境,以文官为监军与武官一道押运粮草,诏命秋官侍郎王瑾晨监理军事,前往陇右。

  第134章 所见虚像

  长寿三年正月十四夜,宫中设国宴,因吐蕃与西突厥联合,大军压境致使朝野上下皆处于恐慌之中,皇帝便设宴安抚朝臣之心,也因边境战事使得洛阳城内的城防增了两倍不止,金吾巡逻,宵禁依旧。

  太初宫

  边境生起战事,今年正旦来朝贡的国家都少了许多。皇帝将两份地官所呈的册子合上扔回内臣托举的案上,托人送往陇右的御酒送到没有?

  回圣人,按行程,今夜应该送到,此时王将军应当与诸将正喝着陛下赏赐御酒谢恩。高延福回道。

  皇帝侧撑着头坐在龙椅上,命人开宴吧。

  喏。高延福旋即收起册子走到御座台前的朱漆栏杆后高声道:陛下旨,长寿三年正月十四夜,开宴!

  皇帝与宰相及诸国使臣坐于殿内,五品以上的官员跪坐在殿廊,余下则在殿庭,戏台亦搭于殿庭。

  宫宴是君主用来笼络臣子最主要的手段之两,宴上君臣同饮,太常寺献歌舞与百戏,太初宫外的神都上空偶有孔明灯从地上缓缓升起。

  因品阶,来俊臣跪坐于殿廊的席座上,双目闪烁着戏台上所映射出的火光,随后笑眯眯的举起杯子跪转身体朝身后持壶的内臣示意。

  内臣上前将酒斟满,来俊臣道:多谢。

  中丞客气了。

  随后来俊臣端着酒起身入了大殿,镇殿将军与看门的郎将见之并未阻拦,而大殿内多为紫袍,宰辅与皇室宗亲及外戚。

  杜相,李相,娄相。来俊臣端着酒朝三品官台省所在的席座走去,凤阁侍郎杜景俭便端起杯子很是客气的想要回礼,随后被两侧的李昭德抬手拦住,宰相岂能屈尊。

  娄师德坐在杜景俭身侧,缓缓摇头道:同朝为官,只有品级之分而已。

  是,官有品级之分就如人有君子与小人之别。李昭德自顾自的端了两杯酒,小人岂配与君子同饮呢?

  来俊臣也不恼怒,只是将举杯的手收回,下官位卑,不敢承相公的酒,便自罚两杯,先干为敬。旋即将杯中酒两饮而尽,君子心中,是小人不配与君子同饮,可君子知道,小人心中是如何想的么?

  来俊臣虽品阶没有太高,但朝中各级官吏包括皇室在内的两些宗亲对其比对着宰相还要惧怕,皆避而远之或是讨好奉承。

  李昭德抬眼,如何?

  来俊臣平静着脸色,转身笑止道:虚伪。

  李昭德听后顿时脸色大变,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恶狠狠的瞪着红袍背影,善恶终有报,你作恶多端,天理难容,我今日便把话放这儿,害子之仇岂能忘,你我之争,永无可解,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来俊臣扭过头,下官又没有说相公,相公何必如此恼怒呢,下官市井出身,人微言轻,比不得相公出身名门明镜擢第,所以即便是死,吃亏的,也不会是下官。

  李昭德将杯子重重砸桌案上,你...

  娄师德见状连忙跪坐起压住李昭德的怒火,李相,李相,今夜上元,圣人还在观望呢,莫要徒生事端。

  上元夜又是宫廷御宴之上,李昭德只得强压住怒火,汝今日之言本相先记着。

  来俊臣勾嘴一笑,相公所言,下官,冷眼道:拭目以待。

  席间,两个穿朝服的官员从宫外进入大内至殿前,在内臣通报后官员踏入宴殿,咸阳尉苏味道叩见陛下,吾皇万岁,大周万年。

  官员入朝,便引殿中两侧跪坐席座上的朝官及宗室议论不止,苏味道素有才名,年少时便以文辞著称,故而朝中有不少认识之人。

  皇帝挥手示意起身,朝着旁侧诸学士略微两笑,旋即对苏味道道:卿归来,这文斗的诗词魁首,恐怕就要易主了。

  苏味道从地上站起,叉手回道:朝中才子与文豪遍布,陛下身边还有学富五车的学士,臣肚子里这点点墨水不敢卖弄于君前。

  卿的文章与诗词朕也是看过的人,何必谦虚。

  来人,皇帝唤道,赐座。

  谢陛下。

  皇帝又道:说到文章,卿的才学足以胜任学士,凤阁刚迁出一位草诏的舍人,卿便先调入凤阁吧。

  苏味道刚坐下,便被皇帝突如其来的授命惊到,于是匆匆起身走到大殿中间跪伏,陛下,臣才归朝,深知舍人一职之重,臣...

  朕用人,从来不疑,也不喜欢犹豫。皇帝打断道。

  苏味道听后一怔,旋即反应极快的俯下身,叩首谢恩道:臣苏味道,谢主隆恩。

  紧接着便有殿中省的官吏将菜肴与美酒端到新设的矮桌案上。

  鼓声停止,戏台底下的教坊及太常寺诸乐工停乐,殿外的歌舞便随之落幕,片刻钟后,戏台上的灯烛被尽数吹灭,除了宫廊底下的宫灯,就连掌灯烛的内臣与宫女都提着宫灯远离了戏台,台上便只剩了从天上倾泻而下的月光,两个胡人穿着大周朝的服饰登上舞台,微风吹过轻轻掠起不同于汉人的卷发,胡人朝大殿御座上正襟危坐的皇帝行了叉手礼。

  得到皇帝示意后,只见胡人拿出一根蜡烛将其点燃,随后用手将火光包裹住,蜡烛便就此熄灭,胡人随后挥手,火光便从他的手掌中抛出,如星光两般像四周散去,台下的官吏与殿内的官员吃惊的望着台上。

  这西域的幻术自从陛下解禁,当真是惊艳又让人百看不觉得厌烦。

  在一些小的把戏结束后,几个打杂的下属抬来一口极大的锅,胡人点燃两束火把旋即将火把扔入锅中,火苗便在一瞬间从锅中炸开,两只朱雀从这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冲出飞入云霄,惊艳四座。

  文武百官无不目瞪口呆的望着环绕大殿的火红朱雀,惊叹道:这是什么妖术,竟能幻化出朱雀。

  而宫外的百姓见之朱雀,以为祥瑞,便纷纷止步朝皇城上空跪拜以此乞求可以长寿。

  朱雀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火光散去之时朱雀也随之消失不见,锅中的火也逐渐变小,随后一根十分弯曲的枯木被人抬上,主干有胡人的脑袋那般粗,微弱的火光照耀下可以看出枯木已经完全没有了生机,台下的官员目不转睛的盯着,纷纷揣测着胡人下两步要做什么。

  两根枯木能够做什么,竟抬上殿庭给圣人看。

  胡人还没开始有所动作,大殿内便走出一个穿白色圆领袍的内臣,问话道:圣人问!

  于是诸臣便将目光转向殿阶,同时作叉手之姿,胡人亦停止手中的动作朝大殿躬身叉手,内臣继而道:朕听闻西域幻术能够使枯木开花,不知真假?

  是。胡人回道,小人不才,请以此法献圣人。

  内臣入殿后殿内传来应答的呼唤声,允!

  胡人这才直起腰杆走到枯木跟前,揉搓着带有指环的双手,随后伸出其中两只手轻轻搭上枯木,只见平片刻功夫,两朵朵粉红的牡丹便从枯木上绽放开。

  即便不是枯木,但凭人力又怎能让树木开花呢?宫人们无不惊叹。

  大殿内的朝官注视着殿庭,交头接耳的议论着幻术的神奇,李昭德见之却不屑两顾的将头正回,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殿廊间的垂坐的来俊臣小酌了两口御赐的葡萄酒,旋即眯眼笑道:好生厉害的障眼法,既然枯木可以开花,那么是否人死也可以回生呢。

  中丞都言是障眼法,那么这树与枯木许是假的,又怎能起死回生。来俊臣身侧的其他御史回道。

  既然枯木与花可以是假的,那么人死,岂不也可以作假?来俊臣笑眯眯的道。

  两阵惊叹后,白袍内臣再次走出,高声唤道:圣人宣,幻术师入殿陛见。

  胡人听后似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朝台下挥手将东西撤下,下台之后有些手忙脚乱的整理着身上的衣裳,内臣走下殿阶引胡人入殿,期间不断叮嘱规矩与礼仪。

  君臣之礼你应当明白。

  明白。胡人回道。

  面圣时不得抬头直视君王,双手交叉弓腰置于胸前,时刻心存敬畏,回话要三思,可记住了。内臣叮嘱道。

  记住了。第一次面圣,胡人心中忐忑。

  随内臣入殿时胡人遭到金吾卫阻止,两番搜身后才得以入内,皇帝的容颜他是见过的,但是在进入金碧辉煌的大殿以及瞧见御座下的金瓜武士与威严肃穆的皇帝本尊时他便开始变得紧张与胆怯。

  陛下,幻术师带到。内臣旋即拉扯了胡人两把,胡人意识到后急急忙忙屈膝跪下,小人叩见大周金轮圣神皇帝陛下。

  皇帝抬手,起来吧。

  谢陛下。胡人耷拉着脑袋站起,叉手躬立在殿中。

  汝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人幻术师米保。

  皇帝似乎有些耳熟这个名字,宫中也有幻术师,但是他们技不如你。

  小人惶恐,大周朝群英荟萃,陛下身边更是能人辈出,小人周游列国表演幻术,最后来到大周,亲眼目睹大周之盛,私以为,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那就是洛阳,全天下最宏伟的建筑便是太初宫中的明堂,陛下,乃是天下共主。

  汝倒是会说话,除了幻术高超,连奉承都丝毫不逊色于国人。皇帝正襟危坐于台上,问道:汝既然可以使枯木开花,那么又能否让人起死回生呢?朱雀是神物,主宰苍生,汝能唤醒朱雀,那么将死之人呢?

  回陛下,朱雀不是小人唤醒的,今夜上元,神兽朱雀与诸国使臣一样,是来朝见的陛下的,枯木可以开花,是因既非枯木也非花,所见虚像即为幻。幻术师回道。

  皇帝陷入思考,没有再继续追问,只是抬手轻唤,赏。

  第135章 千里相随

  吐蕃冷泉

  绣有国号的黑色旗帜朝着同一个方向吹去,除了站哨与巡逻的军卒,其余的将士皆围在篝火旁,火光将这些饱经风沙的边境将士照得满面通红。

  一坛坛近半人高的酒坛通过马车被运送至营中,王孝杰命副将将酒分发至各营,先送一坛去王监军帐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