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665,模范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665,模范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为了明年中的大领导视察,大唐农场的所有人都行动起来,都在紧鼓密锣的准备着。希望大唐农场以最好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从老人带孩子就没有一个是闲着的,都想要出一分力。

  就连小六子都知道‘不能乱吐口水,不能随便尿尿’。要知道,农场的这些孩子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尿尿或者吐口水和泥沙捏团子是常有的事情。

  有时候还会在山顶或者是溪边等地方比谁的射程更远、更高,谁更厉害,更本事。但自从知道大领导要来视察后,农场的孩子立刻就被家长教育要求了。

  例如小六子很喜欢杨桃树下的石槽。这个石槽每天都装满水,用来喂鸡,陈白羽就不止一次的见小六子鬼鬼祟祟的偷偷摸摸的在这个石槽上尿尿。

  现在,家里的鸡终于能喝到不带味儿的水了。

  虽然距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外出打工的人在接到村长叔的电话后就陆续提前回来了,为农场建设增加了不少的人手。

  人手足了,很多工作陆续开展。

  为了农场的自行车风景线,陈白羽把孟三德请了过来。大唐农场附近的公路都是孟三德设计的,陈白羽很满意。

  特别是几年过去了,公路两边的花草树木都已经长了起来,风景就更好了。真的做到了一眼移风景。

  从宝鸡镇到大唐农场的这段路成为市内不少人周末自驾游的首选。从市里开着车过来,然后在大唐农场吃一只塘泥荷叶烤鸡,喝一碗糖水或者是吃一只糍粑,再回去。

  一路上,风景美不胜收,让人目不暇接。

  来来往往的自驾游让公路边的村落看到了商机。不少人挑着东西在路边叫卖,有糖水,有水果,有甘蔗,还有蜂蜜等等。

  当然也有人在路边修一座稻草屋,卖各种饮料和甜品,还有稻草帽之类的东西。当然,也可以把车停到旁边,然后到附近的山头去摘野果。

  夏天的时候,有人家在路边的田里种上甘蔗,有人需要就买一根。游客可以自己在甘蔗田里挑选那一根,也可以自己挥刀砍。

  削皮后,蹲在路边啃。

  新鲜。

  又甜滋滋的。

  秋冬的时候,则有人家种上草莓。只要交钱,游客就可以提着篮子自己摘。

  这段公路让路边村落的人家增收不少。只要愿意付出劳动,就不会太穷。像他们这样在周末的时候挑糖水叫卖的,一天能赚一百多,一个月下来就相当于一个白领的工资。

  大家都感激陈白羽修了这一段路,都很爱护。如果有谁想要破坏,就尝尝他们手里的锄头锋不锋利。

  拳头算什么?

  锄头最硬。

  在农村打架,大家最常用的是锄头。

  孟三德接到陈白羽的电话后就带着助手和工具赶过来了,比还在京都的顾海楼更早一步到了大唐农场。

  大唐农场现有一条自行车道,从宝鸡镇到大唐农场再到宝阳镇。这是农场原来的旧公路,因为新公路而被弃用,改建成自行车道。

  旧公路两边的树都很大了,说一句撑天大树也不为过,所以成为了很多游客拍照的好去处。

  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下之时。孟三德和陈白羽、陈明站在山顶,看向西边。

  “美。”

  对于陈白羽想要修一段‘夸父追日’,孟三德是意外的。毕竟,陈白羽对农场的建设始终以‘原始’为主。

  但,在看过这景后,孟三德觉得不修这一条‘夸父追日’路才是损失。孟三德肯定,这条‘夸父追日’路修成,肯定会成为大唐农场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从这个山顶开始,然后一路追过去。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头,爬过山顶,越过山丘,走过山谷......”孟三德的手比划了下,看向陈白羽,“如果开着车,那就是西部大片。”

  不管看多少次,大唐农场的美景从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像这样,安静的站在山顶,看着太阳一点点的落下去,心情宁静而安详。

  孟三德的助理在旁边捣鼓机器。即使只是一条自行车道,也不是随便修的,要经过各种仪器的检测,然后确定。

  “太阳要下山了。”

  孟三德看过不少地方的落日,悬崖边的、沙漠的、海上的,各有千秋,感官不同,感想不同,感悟也不同。

  大唐农场的落日不如沙漠的壮观,也没有海上的静谧神秘,但却另有一番滋味。如果说沙漠的落日像是一个英姿勃勃的强势女人,海上的落日是清冷如月的水仙花一般的女人,那大唐农场呢?

  温婉的小家碧玉。

  美得不冲击,却让人心生涟漪。

  自行车风景线交给孟三德,农场的第一家酒店则有顾海楼设计。

  忙忙碌碌,日子很快就过去。

  转眼就过年了。

  年底,陈明和田恬举行婚礼。

  这才是最正宗的农场传统婚礼流程,陈白羽让人把这个流程拍摄下来,成为大唐农场旅游官网点击率最高的一个视频。

  陈明和田恬虽然算不上俊男美女,但也五官端正,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对夫妻。虽然不如明星婚礼那样‘美的梦幻’,但却能更准确的击中大家的心房,毕竟,普通人更多。

  虽然羡慕明星拍出来的婚纱照漂亮,但想也知道自己去拍同款绝对就是个灾难。所以还是陈明和田恬这种接地气的更吸引人。

  不少游客说要来农场结婚,希望农场的人以这样的规格和标准帮他们筹办婚礼,不过,被拒绝了。

  外人怎么能在农场的祠堂办婚礼?

  再多钱也不行的。

  当然,等农场的酒店落成,以后可能会接婚宴。

  过年后,农场的人就更忙了。

  陈白羽却迎来了齐淼和陈维聪。

  这几年,齐淼一直在帮陈白羽处理投资的事情,天南地北的飞,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外,两人只能用手机或者网络联系。

  至于陈维聪,就真的很多年很多年没有见面了。陈维聪比陈白羽高两届,当初陈白羽初一,陈维聪已经初三了。虽然市一中也有高中部,但因为陈维聪爸爸的缘故,初三考试后陈维聪就离开市一中去了京都。

  当初陈维聪大学毕业后,也因为和父亲的关系不好,所以选择留学。

  没想到,他和齐淼走到了一起。

  陈白羽想起初中的时候,叶清娜说喜欢陈维聪的事,已经很远了。现在,清娜已经结婚生子,而陈维聪也和齐淼一起。

  缘分,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

  你以为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偏偏在一起了。

  “你们满得可真严密。”陈白羽表示不满,这两人竟然在一起两年了,她现在才知道。齐淼和陈维聪准备结婚,他们都是大忙人,也都是不在乎形式的人,所以不打算举办婚礼直接旅行结婚。

  旅行的地方?

  大唐农场。

  齐淼表示无奈,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陈白羽和陈维聪认识,再说,“我不是告诉过你,我交了男朋友?”

  交了男朋友的事情是隐瞒不了的。因为总会忍不住的在博客和qq上晒一晒两人的恩爱瞬间。

  就连结婚这件事,她也在网上说过,不过朋友们好像都不太当真。主要是齐淼真的太忙了,根本就不像一个要结婚的妇女。

  陈白羽是知道齐淼交了男朋友,但不知道她的男朋友是陈维聪。

  感觉世界太小。

  多年不见,陈维聪更稳重了,气质有些像她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吴盛芳老师。难道有内涵的男人气质都一样?

  陈维聪和齐淼在农场住了下来,带着相机在农场走走看看,然后拍照。有时候,也会坐在陈家的龙眼树下和陈白羽聊天。

  “我干爸想要见见你。”陈白羽对陈维聪说。

  当初,陈维聪要离开市一中去京都的时候,送了陈白羽一本书。书的原主人是黄知然的父亲,被陈维聪的外公保存了下来,现正在黄知然的书架上被珍爱。

  黄知然很感激陈维聪的父亲,所以想要见一见陈维聪,应该也是想要问一问当初的事情。有些事情,是一辈子的刻骨铭心。

  虽然大仇得报,黄知然看似已经平静下来,能洒脱面对当年的家破人亡。但,在某些时候,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然后痛不欲生。

  这几年,黄知然修身养性,陪着一年年老去的黄妈妈。但心底的痛还在。

  陈维聪都已经忘记他曾经送过陈白羽书的事实了。不过,对陈白羽的干爸还是很感兴趣的,听说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在这个时代能琴棋书画精通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陈白羽带着陈维聪和齐淼去看黄知然和黄妈妈。

  黄妈妈老了,最近身体有些不好,在卧床休息。陈白羽每天都会过来一趟,看一看黄妈妈,问候一下,然后再陪着她说说话。

  从清朝走到新世纪的黄妈妈,终于老了。有时候,握着黄妈妈的手,陈白羽都能感觉时间在流逝,历史在流淌。

  那一双见证过诸多历史瞬间的双眼也已经不再清明。

  陈白羽让于医生和迟医生给黄妈妈看看,但都是一样的答案,人老了。

  人老了,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人力所能阻挡。再说,相对很多人来说,黄妈妈已经活得够久了。

  虽然身体不好,但黄妈妈仍然坚持每天都起来走走,坚持多活一天是一天。可能是因为黄妈妈积极的心态,身体居然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为此,不管是黄知然还是陈白羽都很高兴。

  这一年的4月份,百花盛开。

  农场的果园,花满枝头。

  荔枝、龙眼等等陆续开花,而枇杷却到了采摘的时候。农场人还熬了不少的枇杷膏装瓶,卖给游客。

  种植的枇杷熬制出的枇杷膏价钱一般,没有野生的枇杷熬膏价钱高。在农场人看来,虽然种植的枇杷甜又好看,但效用还真不如又酸又丑的野生枇杷熬膏更好。农场人自己吃的枇杷膏都是去山里摘野生的枇杷熬制的。

  好东西都是留给自己的。

  反正农场本地人现在也不缺这点钱了。

  5月份,大唐农场的自行车风景线和‘夸父追日’路同时修好,而大领导视察的具体日子也已经确定。

  就定在7月中旬。荔枝收获进入尾季,龙眼开始采摘,芒果开始成熟的时候。

  这是大唐农场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顾延年给陈白羽打电话,提醒她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让人过来帮她准备。虽然,安全方面不需要农场负责,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注意的。

  7月中旬,大领导带视察组视察新社会农村的代表模范地——大唐农场。同行的不仅有省事的领导,还有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

  一行人来到大唐农场,感受大唐农场的新农民生活。

  大领导来到农场,不仅和蔼可亲的和农名拉家常,询问他们平常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子孙孝不孝顺?

  等等。

  对于排着队想要握手的老人,大领导也是一一满足要求。

  老村长也一脸激动的和大领导握了手,眼眶通红,感觉自己这一辈子没有白活,真好啊。大领导也勉励了陈明,说农村建设需要新鲜的血液,希望陈明起到带头的榜样作用,让更多的大学生下沉到农村建设中去。

  更希望陈明带着大唐农场走得更远,但在发展的同时不要忽略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希望大唐农场成为一个榜样,让更多地方学习和借鉴的模范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